痛風就像一雙無形的手,在生活中無孔不入,飲食上稍有疏忽,或是因為持續的熬夜等原因,尿酸升高是很容易的事。而尿酸升高帶來的後果,想必不用我多說——痛風,這一過街老鼠就竄出來了。
痛風一般會有以下2種表現
1、關節腫脹
很多人在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後,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導致關節出現腫脹的症狀,而且疼痛感也會逐漸加劇。隨後可能會發生炎症,患者受累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的現象。這是痛風的早期症狀之一,有時在疼痛極度嚴重的情況下,患者甚至無法忍受對於關節的任何觸碰。
2、關節疼痛
這是痛風最典型的一種症狀,痛風患者在首次發作時,往往突發急劇的單個關節疼痛,常見於大腳趾。之後的發作可能會涉及多個關節,如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和肘關節。疼痛往往在患者夜間睡眠時發作,之前無任何徵兆,也可能在患者過度飲酒後發生。
痛風三個階段的典型症狀
慢性期
這個階段痛風症狀是痛風結節、慢性關節炎、尿酸結石、痛風性腎炎以及其他併發症。痛風在此時會發作得更為頻繁,患者身體關節開始堆積出痛風結節,當時間慢慢推移,痛風結節也變慢慢變大。
急性發作期
這個時候痛風發作的時間往往是後半夜,這個階段痛風的症狀是腳踝關節或者是腳趾,手臂、手指關節處出現疼痛、腫脹、發紅且伴隨著劇烈疼痛的情況發生。
間歇期
這個階段痛風的症狀表現是血尿酸濃度升高,而間歇期通常是一個月上下。如果患者沒有及時降尿酸的話,那麼痛風發作可能就會更加的頻繁,疼痛感會更加嚴重。
痛風會引發哪些併發症
1.尿酸性腎石病
有10%~25%的痛風患者可發生尿酸性腎石病。部分患者甚至是以尿酸性腎石病作為首發症狀而就診。較大的結石常引起腎絞痛和血尿。並發尿路感染者,可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或腰痛。
2.急性腎功能衰竭
痛風患者體內的尿酸相對來說比較高,然而大量的尿酸鹽在腎臟內沉積,最終會導致腎病變,1/4的痛風患者會出現腎功能衰竭,發展為嚴重的尿毒症。
3. 腎結石
根據統計,痛風病人出現腎結石的機率為正常人的一千倍左右;由於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鹼度越酸,越容易發生結石,因此必須多喝開水、服用小蘇打以防止腎結石之發生。
4. 高血脂症
痛風的人較常暴飲暴食,且多有肥胖現象,因此合併高血脂症的很多,這與發生動脈硬化有很密切的關係。
3個小習慣堅持做
1、泡腳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進行適當的泡腳,大概半個小時左右。經常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並且還可以加速尿酸結晶的溶解與排洩,緩解痛風症狀。
2、多喝水
多喝水、多排尿有助於增加尿酸的排洩,稀釋尿液,減少尿酸鹽在腎臟和尿路的沉積,每天的飲水量最好達到2000毫升以上。
日常可以使用菊苣梔子茶泡水喝,既可以增加飲水量,還可以幫助調養。
菊苣:
含生物鹼類、香豆素等多種營養成分,能夠增加尿素,尿酸和氯化鈉排出。
梔子:
梔子是傳統中草藥材,具有降尿酸、消腫、利尿的作用。因富含梔子苷,可通過促進尿酸排洩,降低尿酸水平。
葛根:
具有清熱、降火、排毒諸多功效。可通行全身上下,活血通經,祛風除痛,可有效降低體內尿酸的生成。
蒲公英:
《本草綱目》中曾記載:「蒲公英可清熱毒、化食毒、消惡腫」。而且它裡含有很多生物鹼,生物鹼果膠能夠抗炎消炎、解熱止痛,這也是蒲公英的精華所在。
為了達到更好地效果,最好堅持每天喝,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任何養生良方都不會起作用。
每天1次,每次1包,反覆泡3-5次,衝85度開水,靜候5-8分鐘就可以喝掉啦
3、經常活動關節
在身體閒暇的時候,經常活動手指和腳趾,或者大關節的部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尿酸的排出。從而可以有效地預防痛風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