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的基礎性疾病是高尿酸血症。嘌呤的最終產物是尿酸,身體中20%的嘌呤在食物中獲取,剩下的80%是能量燃燒所產生的代謝廢物。正常情況下尿酸排洩和生成處於恆定狀態,但代謝發生紊亂後會使得尿酸水平升高,從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跟痛風有什麼關係?
之所以會出現痛風,是因為尿酸結晶在關節部位沉積所引起的。關節紅腫劇烈疼痛是痛風的典型症狀,起初疼痛發生在大腳趾關節部位,約1~2個星期後症狀逐漸減輕。若高尿酸一直得到有效治療,會使得尿酸鹽結晶在大腳趾、關節、腳踝、膝蓋或手肘關節等部位沉積,使得肢體變形或功能發生障礙。一旦尿酸值超過416微摩爾,尿酸就容易在關節部位積聚沉澱,久而久之導致痛風發作。
怎麼應對高尿酸血症和痛風?
1、做檢查
先化驗尿酸值,確診有沒有併發症,並不是所有的高尿酸都必須用藥。若尿酸值大於416微摩爾,先改變生活習慣如遠離高嘌呤飲食,多喝水,多運動。有痛風發作經歷且伴有痛風石;血尿酸超過476,同時伴有其他疾病,如腎病、高血壓和糖尿病,還有心肌梗塞以及代謝性疾病等;血尿酸超過535毫摩爾的人需用藥治療。尿酸高和痛風治療的根本是把尿酸控制在357毫摩爾以下,這樣能讓尿酸結晶慢慢溶化,降低痛風發作和誘發併發症風險。
2、痛風急性發作
痛風急性發作時需立即用止痛藥。痛風發作分為前兆期、高峰期和恢復期,前兆期的主要症狀是關節不適或瘙癢,為控制痛風發作可服用秋水仙鹼;高峰期為能控制炎症和疼痛,可短時間內大劑量用非激素類抗炎藥。若此類藥物無效或不能用的話,可更改為激素類抗炎藥;恢復期病人可有隱痛感,在醫生指導下正確用非激素類抗炎藥。
3、生活幹預
痛風病人一般需服用3~6個月的降酸藥物,尿酸值控制在357微摩爾以下。嚴格控制每天總熱量攝入,主動喝水的習慣,保證每天的排尿量能達到2000毫升,避免喝酒也不能喝甜飲料。遠離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濃湯和火鍋以及魚卵等。可以多吃鹼性食物,如蔬菜、低糖分水果以及牛奶。
溫馨提示
2/3的尿酸通過尿液排洩,只要增加排尿量就能排出尿酸,降低血液中尿酸含量。只要沒有心臟異常或肝腎功能不全的情況下可大量喝水如白開水、礦泉水或蘇打水都不錯。不能喝含糖飲料,以免引起身體肥胖,導致痛風急性發作。多參加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慢跑或跳繩等;避免做劇烈運動,以免因為大量出汗反而升高尿酸。及時消除緊張不安、抑鬱或恐懼等不良情緒,學會放鬆身心,避免暴飲暴食。嚴寒冬季要做好肢體保暖,防止受寒,尤其是手腳和雙腿。
參考資料:1、《生命第一痛-痛風!(收藏備急)》,運動與營養,2017-05-142、《尿酸高和痛風,到底是不是一回事?醫生為您解答真相!》,南方健康,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