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不能吃豆製品?專家闢謠:這是錯誤的說法,一文給大家說清楚

2020-07-27 張壘醫生

大家好,我是一名腎內科醫師,痛風以前又叫做「富貴病」,但隨著這些年來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飲食結構的調整,現在「它」已經是走進了千家萬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與一個罪魁禍首有關,那就是「尿酸的異常」。據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人群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別為21.6%和8.6%,從數據上也能得出,我國痛風尤其好發於男性患者。在治療方面,「飲食結構的調整」是至關重要的,這時候我不得不把一個流傳已久的謠言搬上來了,那就是所謂的「痛風不能吃豆製品,否則尿酸容易高」?今天我告訴大家,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下面我將分析給大家聽。

痛風不能吃豆製品?專家闢謠:這是錯誤的說法,一文給大家說清楚

痛風、高尿酸血症的簡單介紹

●這兩個概念大家可能容易弄混淆,現在我就給大家梳理一下。也就是說在正常飲食、非同日兩次進行檢測血尿酸水平,如果男性>420umol/l、女性>360umol/l,我們就稱之為高尿酸血症。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好好的尿酸會高起來呢?其實無非就兩種情況,要麼就是尿酸合成過多(如高嘌呤飲食、飲酒、肥胖、橫紋肌溶解等);要麼就是尿酸排洩減少(如腎功能不全、鉛中毒或使用了影響會影響尿酸排洩的藥物如利尿劑、環孢素A、乙胺丁醇等)。

●那又該怎麼去理解痛風呢?它其實是由於我們人體嘌呤代謝障礙所導致的一組異質性代謝性疾病。在臨床上以「高尿酸血症」及尿酸鹽結晶沉積所致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間質性腎炎為特徵。嚴重者還會出現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注意了,血尿酸升高除了導致痛風與腎結石外,還可導致急性尿酸性腎病和痛風性腎病,所以控制尿酸水平的穩定就是一切治療的核心所在。

痛風不能吃豆製品?專家闢謠:這是錯誤的說法,一文給大家說清楚

痛風、高尿酸血症到底能不能吃豆製品?

●我可以準確的告訴大家,能吃!大家之所以會迷信「痛風不能吃豆製品」的謠言主要是認為這是高嘌呤食物,吃了就會導致血尿酸水平的升高,進而導致痛風的急性發作,其實不然。我們先來理清一下嘌呤、尿酸、痛風的關係。嘌呤它是我們身體內存在的一種物質,在能量供應、代謝調節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尿酸又是嘌呤的代謝產物,當人體血尿酸過高時,多餘的尿酸就會堆積在關節以及周圍的軟組織中,進而引發痛風。

●那大豆製品嘌呤含量究竟高不高呢?其實經過研究發現,它僅僅是略高於瘦肉、魚類食物。但是注意了,大豆製品經過加工,製作成豆腐、豆腐乾、豆泡等餐桌食物時嘌呤含量已經大幅度下降(嘌呤是一種容易溶於水的物質,豆製品在加工過程中去掉了多餘的水分,所以相當一部分的嘌呤也就隨水分排掉了)。這時有朋友可能會問,那豆漿呢,在這我告訴大家,豆漿中加入了大量水分所以嘌呤又被稀釋了所以早上喝一杯豆漿並不礙事。

●另一方面,我們人體血液中大約有80%的嘌呤其實是人體自行產生的,所以從飲食中攝入的嘌呤對血液中尿酸含量的影響其實並沒有那麼大。總結來說,在高尿酸的這個問題上,內源性代謝紊亂才是主要原因(佔比80%),外源性高嘌呤食物僅僅是次要原因,而引起內源性尿酸產生增加的食物因素如酒精、甜食、碳酸飲料、甜的飲品是關鍵(食用後會導致血液中果糖升高,從而導致ATP分解加速,使血尿酸和尿液中尿酸含量迅速增加),需要堅決抵制。

痛風不能吃豆製品?專家闢謠:這是錯誤的說法,一文給大家說清楚

論證觀點:常見幹豆類及豆製品中嘌呤含量的實驗研究

牡丹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榮勝忠、張豔男等人通過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色譜柱選用的是Waters Atlantis T3 柱、流動相為10.0mmol/甲酸銨和甲醇、流速為1.0ml/min、柱溫為30°C、檢測波長為254nm)分別測定了常見幹豆類及豆製品中的嘌呤含量。結果得出,不同幹豆類及豆製品中嘌呤含量有一定差別,幹豆類中嘌呤含量 普遍高於豆類製品,在幹豆類中,蠶豆嘌呤含量是最高的,總趨勢為蠶豆>黃豆>綠豆>微豆>黑豆>紅豆>芸豆>赤豆。故綜合實驗結果,像豆腐塊、水豆腐、豆漿等豆製品中嘌呤含量並不高,所以對於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患者是可以適量食用的。

痛風不能吃豆製品?專家闢謠:這是錯誤的說法,一文給大家說清楚

痛風不能吃豆製品?專家闢謠:這是錯誤的說法,一文給大家說清楚

痛風、高尿酸血症的飲食篇總結

關於豆製品的食用與否我上面已經進行了詳細的論述,這裡我就不再過多的贅述。對於痛風、高尿酸血症而言,在飲食方面我的建議是葷類食物以雞肉、鴨肉等家禽類食物為主(皮不要吃,嘌呤含量高),像海鮮、油炸食物、魚子醬、動物內臟、食物湯汁等高嘌呤食物一定要杜絕。平時可以多吃點蔬菜瓜果,多飲水,勤排尿,飲水量至少保持每天在2000ml以上。如果有吸菸、肥胖、愛好飲酒等高危因素的也要及時戒除,同時保持作息規律,適當運動才是正解。

痛風不能吃豆製品?專家闢謠:這是錯誤的說法,一文給大家說清楚

作者寄語:本回答不構成醫學治療建議,也不具備醫療指導意見,僅為健康科普所用。個人經驗總結而成,不加入專欄,無償、免費的讓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學到了,不要吝嗇,點個讚,轉發一下幫助更多人,感謝支持。@今日頭條青雲計劃@頭條闢謠

參考文獻:

1.潘洪志,榮勝忠,鄒立娜,等.中國常見動物性食物中嘌呤的含量(J).營養學報,2012,34(1):456-459.

2.潘洪志,榮勝忠,鄒立娜,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食品中嘌呤含量的方法研究(J).中國食品衛生雜誌,2012,24(2):124-127.

3.榮勝忠,張豔男,王棟,等.常見幹豆類及豆製品中嘌呤含量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4,20(6):61-63.

4.梅長林,餘學清,主編.內科學.腎臟內科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P170-175.

相關焦點

  • 專家解讀吃海鮮誤區:喝啤酒吃蛤蜊未必致痛風
      吃海參最好是吃鮮海參,幹海參發制之後會流失營養成分;「喝啤酒吃海鮮會得痛風」的說法尚未驗證;龍鬚菜這樣的海藻也不能亂吃……12月18日,食安辦專門請了專家,介紹了市民在海鮮食用方面的一些誤區和正確的食用方法。
  • 痛風了能吃淡水魚嗎?該吃啥,不該吃啥呢?醫生一文給您講清楚!
    另外處於中嘌呤含量的魚類食材,也都可以適當的攝入,也不能說為了嚴格的限制嘌呤含量,而什麼都不吃,這樣也會造成痛風病人的營養不良,注意每次攝入的量儘量不要超過100克,每周攝入的頻次儘量不要超過兩次,不要每次吃100克,但是一天吃三次,那也會造成尿酸的累積,是吧?
  • ​豆製品的三大謠言,孰真孰假?
    但近幾年來關於它們的傳言越來越多,如痛風患者不能吃豆製品、豆製品會導致乳腺癌……豆製品,真有那麼大的「殺傷力」嗎?痛風是因為體內的嘌呤代謝紊亂,血液中尿酸過多所致。而100克大豆中有218毫克的嘌呤,指數偏高,因此就有傳言說痛風患者不能吃大豆及其製品。
  • 被央視闢謠的食物相剋說法,你聽過幾個?
    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吃? 維生素C與蝦同食會中毒? 螃蟹與西紅柿不能一起吃? …… 不知道從何時起,食物相剋說法在民間盛行。
  • 闢謠丨螃蟹+柿子=腹瀉?專家:食物相剋說法不可靠!
    秋去冬來,萬物蕭殺,紅彤彤的柿子卻掛滿枝頭,可這柿子在很多人眼裡卻不能太親近,因為傳言柿子在食用上有很多禁忌,特別是會和一些食物相剋。比如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會腹瀉,柿子和牛奶雞蛋一起吃會得結石,情況嚴重的話還能要人命。柿子當真如此厲害嗎?其實除了柿子,民間還流傳著很多關於食物相剋的說法。
  • 常吃豆製品有什麼好處?哪些人不宜吃豆製品?
    2020-12-17 08:00:02 來源: 美味一分鐘 舉報
  • 豆製品吃多了會怎樣,這些危害得知道,別忽視
    在現實中,很多人都喜歡食用豆製品。不過,需要注意一點的是,豆製品並非是吃的越多越好,還有一些特殊人群是不適宜吃豆製品的。那麼,豆製品吃多了到底會怎麼樣呢?又有哪些危害呢?營養學家指出,豆腐這一類的豆製品,過多的食用之後,就會引起消化不佳。
  • 央視3.15晚會早已闢謠,趕快分享給家裡人
    央視3.15晚會早已闢謠,趕快分享給家裡人。五一黃金周的到來,雖然新冠疫情尚未完全解除,但還是有不少人選擇出去遊玩放鬆心情,品嘗美食,這無疑對刺激我國經濟是一件好事。但在胡吃海喝的同時,是否稍不注意就會因食物相剋而導致身體不適,甚至葬送小命?
  • 專家說: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的說法完全錯誤
    中國發射了全球首顆6G實驗衛星後,看到一大批內容說「超越美國」、「領先世界」、「西方爬著都跟不上」。總之說的中國已經拿下6G的主導權,歐美韓都不值得一提。6G還在探索分析需求中,還沒有確定採用什麼技術。這就超越了!到這裡應該知道,過度解決是多麼可怕。
  • 吃蛋黃膽固醇嗖嗖嗖上升,血脂高的人不能吃?臨床醫生闢謠說清楚
    但是在健康領域總會不斷的滋生出各種謠言,俗話說的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今天我要闢謠的一個知識點就是所謂的「吃蛋黃會讓血膽固醇嗖嗖嗖往上升,血脂高的人不能吃?」,這個說法顯然是錯誤的,下面我將詳細的分析給大家聽。
  • 闢謠I多吃某些水果就能降尿酸,就能不再痛風發作?是真的嗎?
    試想一位痛風的患者對於痛風毫不在意,在痛風的急性期吃上秋水仙鹼或者是鎮痛藥控制症狀,在痛風的緩解期依然每天喝著小酒,吃著小燒烤,每天都在體內累積大量的尿酸鹽結晶,吃什麼水果能把這些長年累月沉積在身體裡內的結晶清除掉呢?大家覺得是不是這個樣子呢?
  • 一家四口吃了盤豆腐,都進了醫院?提醒:吃豆製品也不能亂吃
    民間有說法,吃肉不如吃豆腐。豆腐中的蛋白質、胺基酸等含量豐富,並不比肉類低,脂肪反而少了許多。豆腐還有肉類不可比擬的營養價值,含有大豆異黃酮,能調節身體內激素穩定。女性多吃豆腐,也是比吃肉更好的。類似豆腐皮、豆漿等豆製品,也是如此,經常吃,好處還是比較多的。
  • 專家開講吃海鮮誤區 鮮海參蒸著吃最營養
      海鮮幾乎是每個青島人飯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但是在吃海鮮方面,很多人還存在許多的誤區。12月18日上午,食安辦專門請了專家,解釋了市民在吃海鮮方面的一些誤區和正確的食用方法。
  •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說法!給孩子搭配飲食,做到這幾點就夠了
    食物相剋這個說法,已經流行了很多年,相信很多家長都曾經讀過類似的文章。比如蝦和維生素C相剋,一起吃會中毒;豆腐和蜂蜜相剋,一起吃會耳聾;番茄和綠豆相剋,一起吃會傷元氣,等等等等,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感覺吃飯就跟大冒險似的,一不留神似乎就要駕鶴歸西。其實,這些有關「食物相剋」的說法都是謠言,而且忽悠了我們很多年。
  • 螃蟹和柿子不能同吃?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說法
    可柿子在很多人眼裡卻不能隨意吃,因為傳言它在食用上有很多禁忌。比如,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會得結石,柿子和牛奶雞蛋一起吃會腹瀉。柿子真的「吃錯能要命」?「食物相剋」真的存在嗎?按照所謂「食物相剋」的說法,柿子與奶製品、海鮮等食物混吃,易導致腹瀉。但專家表示,問題並非出自柿子與其他食物混吃,而是柿子本身含有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造成的。一些腸道比較敏感的人在大量食用柿子後,可能會出現腹瀉。柿子與牛奶、螃蟹等同吃,會在人體內產生結石又是怎麼回事呢?
  • 玩具不能用南孚電池?敬告:專家已闢謠
    遙控器、各式電動玩具、小檯燈都需要南孚電池提供電力支持,可以說南孚電池始終為我們的生活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然而,最近網絡上卻冒出了一些主題為「玩具不能用南孚電池」的相關帖子,這些帖子經過網友的大量轉發,傳播甚廣,引起了廣大家長的關注和擔憂。家長們都說,家裡的電動玩具都配置了南孚電池,這消息如若屬實,那問題就嚴重了。那麼,玩具不能用南孚電池是真的嗎?
  • 吃海鮮喝啤酒易得痛風?醫生:事實不全是跟大家說的那樣,來科普
    痛風是一種很常見並且很複雜的關節炎類型疾病,當人體內血尿酸水平長期偏高時,就會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鹽在血液中的飽和濃度為 420 微摩爾/每升,正常情況下,男性血尿酸水平高於 420 微摩爾/每升,女性血尿酸水平高於 360 微摩爾/每升,就被認為患有高尿酸血症。
  • 尿酸高不等於痛風!尿酸高不能吃什麼?太多人被誤導了,早知早好
    尿酸高不能吃什麼東西?等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一個正確的答案,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尿酸高是不是就一定要吃藥?很多人一發現尿酸高了以後,都十分難得驚慌,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吃藥,其實對於這種情況是有一個指標的,一般來說你的尿酸數值只要不高於等於420,而且滿足以下幾種情況,其實可以先不吃藥進行生活調理的,這就是如果你只是發現自己尿酸高,但是也沒痛風的情況,並且身體也別有別的問題,其實一般都是建議進行調理的方式來降尿酸的。
  • 痛風病人,是不是就要和魚、肉完全絕緣了?醫生和您好好聊一聊!
    其實患了痛風,也不代表就什麼都不能吃了,如果完全按照食物嘌呤含量表上的含量計算來吃飯,相信也沒有多少人會做到,只要尿酸控制的好,適當地調整飲食是完全可以的,也沒必要完全什麼都不吃,但也有些食物儘量別觸碰,具體該怎麼調解,我們今天仔細的跟大家聊一聊。
  • 315母嬰謠言闢謠丨這些說法,你也相信了嗎?
    315是各行各業的打假日,育兒圈也有很多謠言,今天我們就來對朋友圈瘋傳的孕期,產後和育兒方面的謠言進行闢謠。3.孕晚期吃鵝蛋,可以去胎毒?民間所說的「胎毒」其實是寶寶出生後出現的過敏、皮疹等皮膚問題,通常是由於解除了自然界各種病菌、過敏原而引起的。因「胎毒」而亂用藥物或者食物,反而對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