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大關節炎之一的痛風性關節炎,主要發病於30-50歲的中青年男性身上。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生,與血尿酸的升高有著直接的關係。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的血尿酸值低於420微摩爾每升時,痛風的發病率只有0.6%;當他的血尿酸值超過420微摩爾每升時,痛風的發病率會急劇升高到10.0%;一旦血尿酸值高於600微摩爾每升時,痛風的發病率會進一步攀升至30.5%。大家可以看出,血尿酸值越高,痛風的發病率就越高,發病的頻率也會越頻繁。降尿酸治療是遏制痛風發作的基礎,這個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上面的數據,就會發現:在血尿酸值超過420微摩爾每升時,有90%的患者從未發生過痛風;即使在血尿酸值升高到600微摩爾每升以上,也有接近70%的患者沒有發作過痛風。這就說明,除尿酸值超標之外,痛風的急性發作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在作怪,專家們把這些因素稱為痛風發作的誘發因素,主要有以下7個:
1、喝酒,我們的身體在降解酒精的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的乳酸;乳酸會與尿酸在腎臟內競爭排洩通道,造成尿酸濃度的大幅度升高;酒精還會增加內源性嘌呤的產出,導致尿酸濃度的迅速升高,同樣會誘使痛風的突然發作。
2、暴飲暴食,如果一次性的吃太多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貝殼類海鮮或者濃肉湯等,也會導致血尿酸濃度的快速升高,誘發痛風急性發作;大量飲用含糖飲料,身體在代謝果糖和蔗糖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嘌呤,同樣會造成痛風的急性發作。
3、著涼,很多男性朋友在夏季特別「貪涼」,或不注意肢體末端的保暖,這就很容易導致尿酸在關節腔內結晶成痛風石,從而誘發痛風。很多患者會在後半夜突發痛風,就是因為足部和腿部沒蓋好被子造成的。
4、受傷,如果關節因為運動不當受傷了,會導致關節炎症的加劇,也是誘發痛風的主要因素之一。
5、吃藥,某些藥物會阻礙尿酸的排洩,導致尿酸突然升高而誘發痛風,常見的藥物有阿司匹林、環孢菌素、吡嗪醯胺和大部分腫瘤化療藥等,高尿酸血症患者要儘量避免服用這些藥物。
6、得病,高尿酸血症患者如果得了一些消耗性大的疾病,會增加體內嘌呤的產出而誘發痛風。這些疾病主要是一些感染性疾病、重度肝腎疾病、血液病和腫瘤等。
7、疲勞,同樣的,身體疲勞也會導致身體的消耗增大,導致體內尿酸的堆積而誘發痛風。高尿酸血症患者一定要作息規律、勞逸結合。
對於高尿酸血症患者來說,在接受降尿酸治療的同時,還應該在以上七個方面多注意調整,才能減少痛風的發作或復發。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降尿酸治療也不能「操之過急」。如果體內尿酸濃度降得過快,也會因痛風石溶解不徹底而誘發痛風。由此可見,戰勝痛風遠不是「不吃海鮮、不喝啤酒」那麼簡單,需要大家從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和生活習慣改善等多個方面下功夫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