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家金融峰會特稿之八」科技加速滲透 催生金融領域「化學反應」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姍 葉心冉 11月28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上海信託戰略合作的2019年度觀察家金融峰會在上海召開。在下午的圓桌論壇環節中,銀行、保險、信託、基金行業人士以《「普惠民生、開放共贏」——金融服務業新未來》為主題展開激烈討論。參與討論的嘉賓紛紛表示,在金融與科技的深度碰撞中,金融行業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同時,科技滲透也催生了金融領域各有不同的「化學反應」。

上海信託副總經理葉力儉表示,金融科技首先帶來傳統數據統計方法的改變,包括股市到債券分析方法的價值理論顛覆;其次,金融科技企業股權投資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方向。他指出,金融科技企業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投資價值,未來或能產生本領域的獨角獸。因此,在金融科技企業本身做些基金化投資或股權類投資會是比較好的方案。

中國太保集團創新孵化中心總經理林礪表示,金融科技如何與保險場景結合,真正轉化為保險主業所用,為主業賦能,是保險公司比較關注的一點。第一個維度是從產業整體生態鏈合作這樣的維度出發。第二個維度是從客戶關鍵旅程出發,包括C端個人客戶和B端企業客戶。此外,E端員工端除了風控之外,財務清算、資產管理,都需要科技賦能。她進一步指出,金融科技在個人客戶購買保險方面,能夠最方便、最智能、最快捷又最客觀的獲取到保險產品的信息。投保端,應用科技手段完成投保和自動核保,以及對保單服務上的快速理賠、智能定損等,都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運用的場景。

華安基金電子商務部總監謝伯恩就科技在基金領域的應用展開分享。他指出,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一方面是在投資和風控裡,另外一方面是在銷售和服務端。近幾年,公墓行業與外部合作夥伴聯合起來做新的探索和嘗試比較多,比如在尋找目標客戶方面。首先在小數據上把客戶大致的輪廓勾勒出來,通過大數據把客戶畫像進一步豐富和細化,再通過合作平臺以及投放渠道精準定位客戶。最後將投放效果,通過機器學習的方式,優化投放策略和形式,以此控制投放成本。在服務方面,現在很多企業都應用了人工智慧客服取代傳統人客服。此外通過對客戶整個生命周期陪伴式的服務,通過構建模型去對客戶關鍵時點的交易行為和心態進行分析,以便做適當的幹預和安撫。謝伯恩最後談到,對客戶前端所有的接觸、銷售、服務,對後端的投資也具有非常大的相關性,比如可以通過預判客戶情況,提高投資效率。

網商銀行首席架構師餘鋒以三個關鍵詞介紹了網商銀行作為網際網路銀行,其不同於傳統銀行的思路:一是專注,專注服務於小微企業;二是場景化。他指出,網際網路的一個好處是無所不在,客戶的需求在哪,服務就會到哪;三是金融科技,這與網商銀行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的技術去發展的定位非常契合。

科技滲透進各個不同領域,發生的化學反應各有不同。

在葉力儉看來,金融科技對信託領域的賦能具體落地在兩個方面,其一,因為信託是資金和資產的對接,在資產端,金融科技、大數據、區塊鏈的背景下,可以考慮小微持續代換的問題,以及融資租賃業務對實業的支持;其二,在目標客戶群的提升和客戶群的維護方面,金融科技會帶來非常大的提升。

金融科技在保險領域的滲透,中國太保集團創新孵化中心總經理林礪通過介紹中國太保在創新頂層設計方面的構建,分享了相應的觀點。林礪表示,中國太保的創新孵化項目,概括起來是「三種模式、一個圈」。「三種模式」分別是創意孵化、聯合孵化、創業孵化。創意孵化主要是來自集團內部各個子公司的一線的好想法、好創意,實施的路徑以自主研發為主;第二種模式聯合孵化,則是聯合外部合作夥伴一起進行摸索,有一定的探索的外部金融科技企業、高校、研究機構也會希望藉助於太保大的體量、好的業務場景以及豐富的業務數據;第三種模式是創業孵化,創業孵化更多的是可持續,未來殘險、壽險等的升級換代,將是更加顛覆性或者更加深度的創新,這裡要運用一些資本的力量。「一個圈」就是創新孵化合作生態圈,需要政、產、學、研、用等各個方面的合作,從政府到聯盟、協會、媒體、高校和科技企業等,甚至是跨界合作。

科技在公募行業亦有火花擦出。謝伯恩表示,過去為客戶提供投資方案考慮兩點,一是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是多少,二是投資方案風險等級是什麼,但這種傳統的、割裂時間維度的匹配方式,是片面的,同時脫離客戶具體的投資情景去談他的風險能力,也是很片面的。但是,目前這類問題可以通過數量化的模型給出最終數量化的答案,做到高效、海量的客戶需求與方案之間的匹配。

餘鋒則分享了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對於網商銀行的賦能。餘鋒提到,開放銀行概念流行的當下,場景智能科技變得越來越重要,對於移動端的體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整個銀行業的IT基礎設施發展得不錯,業務便容易擴展。 通過自主研發,不僅技術把握更加到位,成本也更加可控。第三,區塊鏈能夠解決可信的問題,上鏈之後,整個效率提升了很多。第四是智能,IT的基礎設施會在具體的場景中得到應用,比如供應鏈金融,過去沒有應收債權的流轉,但現在,在這上面會有一籃子的解決方案,客戶就覺得很方便,這是產品化的思路。再有,目前能夠通過區塊鏈把資產的變動、資產池的情況,實時給到管理人員,非常透明。

相關焦點

  • 【觀察家金融峰會特稿之八】科技加速滲透 催生金融領域「化學反應」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姍 葉心冉 11月28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上海信託戰略合作的2019年度觀察家金融峰會在上海召開。在下午的圓桌論壇環節中,銀行、保險、信託、基金行業人士以《「普惠民生、開放共贏」——金融服務業新未來》為主題展開激烈討論。
  • 「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吳曉求:中國金融進步的力量在哪裡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12月2日,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在經濟觀察報主辦、上海信託戰略合作的「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暨上海浦東發展三十年高峰論壇」上表示,中國金融處在歷史的變革時期,必須要思考中國金融變革的推動力在哪裡
  • 「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系列報導之八」上海國際信託總經理陳兵:初心...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姍12月2日,由《經濟觀察報》、經觀傳媒主辦,上海信託戰略合作的「2020年觀察家金融峰會」在上海浦江之畔召開。1991年公司探索了股票、證券市場,成立了上海聯合財務公司,成功的發行了中國人民銀行首批批准的人民幣基金,專門針對上投金融基金,發起設立了浦發銀行。30年來上海國際信託基金引入國際技術,賦能科技基因,公司入上海光纖器材通訊公司合作建立了年產5000公裡光纜的企業,極大的促進了光纖通訊高科技項目產業化。此外,國際招標和採購,為南浦大橋、楊浦大橋節省建設成本。
  • 聚焦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及金融發展趨勢 「2020年觀察家金融峰會...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碩)「2020年觀察家金融峰會」昨天在上海舉行。在延續往屆峰會研討當期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及金融發展趨勢等重大問題之外,這屆將主題定位為「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三個「新」字,既意味著辭別過去三十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過往,也強調國內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期。
  • 「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系列報導之五」祝寶良:中國進入中等偏上接近...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姍12月2日,由《經濟觀察報》、經觀傳媒主辦,上海信託戰略合作的「2020年觀察家金融峰會」在上海浦江之畔召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以《「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和對策建議》為主題發言。
  • 「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系列報導之七」陳志武:金融市場參與者應儘量...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 12月2日,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及馮氏講席教授陳志武在經濟觀察報主辦、上海信託戰略合作的「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暨上海浦東發展三十年高峰論壇」上談及資管新規時表示,資管新規的初衷時將資管規則儘量統一化
  • 「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系列報導之十二」王忠民:數位化的底層邏輯...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姍 王涵 12月2日,在經濟觀察報主辦、上海信託戰略合作的「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暨上海浦東發展三十年高峰論壇」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對應「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提出了「授人以漁」的開源邏輯
  • 「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2020年觀察家金融峰會圓滿落幕
    (原標題:「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2020年觀察家金融峰會圓滿落幕)
  • 「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系列報導之十」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12月2日,在經濟觀察報主辦、上海信託戰略合作的「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暨上海浦東發展三十年高峰論壇」上,經濟觀察報副總編輯張向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陳高宏、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嚴弘與浦東時報副總編輯郭久葳一道共話
  • 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系列報導之十: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原標題:【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系列報導之十】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12月2日,在經濟觀察報主辦、上海
  • 加速布局科技金融領域 叮咚錢包實現品牌戰略升級
    2018年1月6日,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資產管理平臺叮咚錢包在北京舉辦了以「科技金融,開啟美好生活」為主題的品牌升級戰略發布會暨全球資產配置與科技金融高峰論壇。在會上,叮咚錢包發布了5.0品牌戰略,這標誌著叮咚錢包將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加速布局科技金融領域,在大數據、智能金融、全球資產多元化配置發力。
  •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金融科技重新定義數據價值
    作為今年全球最大的IPO項目,螞蟻從宣布衝擊上市之日起便受到了超乎尋常的關注。進程的每一步都被放在了市場、媒體,甚至監管的放大鏡下,受到來自各方的熱議。從支付寶一路成長為今天的螞蟻帝國,它的版圖早已不再局限於金融服務領域,而是深度參與了一場正在發生的「全領域、全產業鏈條的數位化變革」。
  • 《中國金融》|數據基礎設施支撐金融科技創新
    導讀:華為利用自身在數據存儲、傳輸和安全等方面的技術優勢,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積極參與銀行業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作者|康曉宇「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中國區總裁」 文章|《中國金融
  • 金融科技始於金融,終於千行百業
    金融科技始於金融,如今開啟了「二次創業」的新徵程——向數字科技進軍。回顧近五年金融業發展歷程,移動網際網路掀起行動支付浪潮,受理環境線上化改造完成,為網際網路金融打開流量入口,而後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催生了眾多新的金融形態,重塑金融服務產業鏈上下遊格局。
  • 助力金融原力覺醒,2020數字金融峰會 圓滿落幕!
    本次2020數字金融峰會以「助力金融 · 原力覺醒」為題,通過企業代表演講分享、圓桌對話、展臺展示以及獎項評選等環節,致力於發現科技改變金融的新型解決方案,同時為行業構建一個可持續的溝通與交流平臺。峰會演講嘉賓(上午)上午場的分享環節以後,DFS 2020「金科杯」的獲獎名單也隨即揭曉。頒獎典禮將本次的會議氛圍推向了又一個高潮,在數字金融領域作出改革創新,為行業發展作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在此次頒獎典禮上得到了評委會的認可和表彰。
  • 【摘要】2018年8月8日,第一屆藍鯨新金融科技峰會將於北京三裡屯...
    科技與金融的融合已成為行業的大勢所趨。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迅速滲透到傳統金融領域,提升了金融機構的服務能力,擴展了金融服務的覆蓋範圍,實現了業務流程優化與監管可穿透。
  • 「2018亞洲產業與資本峰會」圓滿閉幕,專家熱議中國實體產業與金融...
    12月21日,由中國商業報導領導者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2018亞洲產業與資本峰會」在深圳隆重召開,主題為「聚力啟新·穩中求進」,峰會現場嘉賓的分享和討論,精彩紛呈,乾貨滿滿。、星河金融、雲從科技、土巴兔等企業和機構的主要負責人相聚一堂,立足亞太資本市場,放眼全球經濟環境,共同探討產業和資本之間新型互動關係以及湧現出的重大的發展機遇。
  • 科技創新推動金融變革,薩摩耶數科榮膺「金融科技影響力企業獎」
    11月23日,由《中國經營報》主辦的「2020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活動以「金融革新力」為主題,邀請國內經濟領域知名學者、金融科技企業高管,共議經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金融改革與創新的核心力量。薩摩耶數科副總裁李堯受邀出席會議,分享了薩摩耶數科以科技賦能金融機構的創新舉措和成果。
  • 科技重繪金融產業天際線:ReFinTech大會展望金融數據化時代
    在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眾多技術的衝擊下,金融科技行業走在了變革創新的十字路口。如何利用 IT 創新引領金融創新,在海量金融數據中尋求價值,是金融科技領域當下最為關注的話題。2020 年 11 月 24 日,路孚特主辦、極客邦科技承辦的「ReFinTech 探索 2021 金融科技大會」如期而至。
  • 數位技術賦能普惠金融,希伯倫科技加速業務轉型
    疫情影響下,數位技術的應用價值更加凸顯,社會數位化進程明顯加速,金融科技的力量已引起了各方重視。10月26日閉幕的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文武認為,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特殊時代背景下,要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誰能抓住金融科技創新的戰略制高點,誰就能成為這一歷史劇變中的先行軍、建設科技強國的擔當者和市場競爭中的領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