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姍 葉心冉 11月28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上海信託戰略合作的2019年度觀察家金融峰會在上海召開。在下午的圓桌論壇環節中,銀行、保險、信託、基金行業人士以《「普惠民生、開放共贏」——金融服務業新未來》為主題展開激烈討論。參與討論的嘉賓紛紛表示,在金融與科技的深度碰撞中,金融行業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同時,科技滲透也催生了金融領域各有不同的「化學反應」。
上海信託副總經理葉力儉表示,金融科技首先帶來傳統數據統計方法的改變,包括股市到債券分析方法的價值理論顛覆;其次,金融科技企業股權投資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方向。他指出,金融科技企業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投資價值,未來或能產生本領域的獨角獸。因此,在金融科技企業本身做些基金化投資或股權類投資會是比較好的方案。
中國太保集團創新孵化中心總經理林礪表示,金融科技如何與保險場景結合,真正轉化為保險主業所用,為主業賦能,是保險公司比較關注的一點。第一個維度是從產業整體生態鏈合作這樣的維度出發。第二個維度是從客戶關鍵旅程出發,包括C端個人客戶和B端企業客戶。此外,E端員工端除了風控之外,財務清算、資產管理,都需要科技賦能。她進一步指出,金融科技在個人客戶購買保險方面,能夠最方便、最智能、最快捷又最客觀的獲取到保險產品的信息。投保端,應用科技手段完成投保和自動核保,以及對保單服務上的快速理賠、智能定損等,都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運用的場景。
華安基金電子商務部總監謝伯恩就科技在基金領域的應用展開分享。他指出,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一方面是在投資和風控裡,另外一方面是在銷售和服務端。近幾年,公墓行業與外部合作夥伴聯合起來做新的探索和嘗試比較多,比如在尋找目標客戶方面。首先在小數據上把客戶大致的輪廓勾勒出來,通過大數據把客戶畫像進一步豐富和細化,再通過合作平臺以及投放渠道精準定位客戶。最後將投放效果,通過機器學習的方式,優化投放策略和形式,以此控制投放成本。在服務方面,現在很多企業都應用了人工智慧客服取代傳統人客服。此外通過對客戶整個生命周期陪伴式的服務,通過構建模型去對客戶關鍵時點的交易行為和心態進行分析,以便做適當的幹預和安撫。謝伯恩最後談到,對客戶前端所有的接觸、銷售、服務,對後端的投資也具有非常大的相關性,比如可以通過預判客戶情況,提高投資效率。
網商銀行首席架構師餘鋒以三個關鍵詞介紹了網商銀行作為網際網路銀行,其不同於傳統銀行的思路:一是專注,專注服務於小微企業;二是場景化。他指出,網際網路的一個好處是無所不在,客戶的需求在哪,服務就會到哪;三是金融科技,這與網商銀行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的技術去發展的定位非常契合。
科技滲透進各個不同領域,發生的化學反應各有不同。
在葉力儉看來,金融科技對信託領域的賦能具體落地在兩個方面,其一,因為信託是資金和資產的對接,在資產端,金融科技、大數據、區塊鏈的背景下,可以考慮小微持續代換的問題,以及融資租賃業務對實業的支持;其二,在目標客戶群的提升和客戶群的維護方面,金融科技會帶來非常大的提升。
金融科技在保險領域的滲透,中國太保集團創新孵化中心總經理林礪通過介紹中國太保在創新頂層設計方面的構建,分享了相應的觀點。林礪表示,中國太保的創新孵化項目,概括起來是「三種模式、一個圈」。「三種模式」分別是創意孵化、聯合孵化、創業孵化。創意孵化主要是來自集團內部各個子公司的一線的好想法、好創意,實施的路徑以自主研發為主;第二種模式聯合孵化,則是聯合外部合作夥伴一起進行摸索,有一定的探索的外部金融科技企業、高校、研究機構也會希望藉助於太保大的體量、好的業務場景以及豐富的業務數據;第三種模式是創業孵化,創業孵化更多的是可持續,未來殘險、壽險等的升級換代,將是更加顛覆性或者更加深度的創新,這裡要運用一些資本的力量。「一個圈」就是創新孵化合作生態圈,需要政、產、學、研、用等各個方面的合作,從政府到聯盟、協會、媒體、高校和科技企業等,甚至是跨界合作。
科技在公募行業亦有火花擦出。謝伯恩表示,過去為客戶提供投資方案考慮兩點,一是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是多少,二是投資方案風險等級是什麼,但這種傳統的、割裂時間維度的匹配方式,是片面的,同時脫離客戶具體的投資情景去談他的風險能力,也是很片面的。但是,目前這類問題可以通過數量化的模型給出最終數量化的答案,做到高效、海量的客戶需求與方案之間的匹配。
餘鋒則分享了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對於網商銀行的賦能。餘鋒提到,開放銀行概念流行的當下,場景智能科技變得越來越重要,對於移動端的體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整個銀行業的IT基礎設施發展得不錯,業務便容易擴展。 通過自主研發,不僅技術把握更加到位,成本也更加可控。第三,區塊鏈能夠解決可信的問題,上鏈之後,整個效率提升了很多。第四是智能,IT的基礎設施會在具體的場景中得到應用,比如供應鏈金融,過去沒有應收債權的流轉,但現在,在這上面會有一籃子的解決方案,客戶就覺得很方便,這是產品化的思路。再有,目前能夠通過區塊鏈把資產的變動、資產池的情況,實時給到管理人員,非常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