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警方為瀕危鳥類撐起「保護傘」

2020-11-24 北方網

  天津北方網訊:天氣逐漸轉涼,天津中新生態城八卦灘又增添了一道新的亮麗風景,一隻只遠道而來的「貴賓」——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遺鷗飛臨溼地,最高峰時近萬隻。它們中的一部分將在此越冬,另一部分停留月餘後繼續向南遷飛。沿海總隊安全防範支隊中心漁港派出所民警在八卦灘及周圍灘涂進行以「定點守、流動巡、錯時查、聯動管」等模式相結合的巡邏踏查,保護遺鷗及其他大批遷徙候鳥和鳥類棲息地不遭到人為破壞。

  遺鷗是世界級瀕危候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官方數據顯示世界僅存12000餘只。經監測,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遺鷗選擇在濱海新區附近的灘涂溼地棲息越冬。當前正值遺鷗飛臨高峰期,為提高群眾法律意識,切實保護瀕危物種,安全防範支隊主動對接、協同中新生態城管委會等相關部門和單位,在遺鷗公園八卦灘加裝隔離設施、監控設備和宣傳提示牌等,指導中心漁港、旅遊區派出所以「定點守、流動巡、錯時查、聯動管」等模式相結合,對遺鷗棲息地加強巡邏防控,對在此期間發生的涉嫌破壞沿海生態環境、影響鳥類棲息生存的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同時宣傳和發動社會團體和廣大群眾,提高溼地保護意識,關注生態平衡,努力形成全民參與觀鳥、愛鳥、護鳥的強大合力,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相關焦點

  • 湖北十堰:「綠色司法」為野生動物撐起「保護傘」
    檢察官監督被告人戴某義務巡山情況(資料圖) 鮑歡 攝中新網十堰7月2日電 (金勤 肖大明 鮑歡)湖北十堰市張灣區人民法院1日公開審理一起非法獵捕野生鳥類案,沒有當庭宣判。「我很後悔,不該以一己之欲破壞野生鳥類資源,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以後,我會多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傳保護鳥類的重要性,用實際行動保護野生動物。」審判中,戴某懺悔道。審判現場 鮑歡 攝 2019年8月,戴某在十堰張灣區白馬山用自製粘網捕鳥時被村民發現。
  • 為孩子撐起保護傘!魯東大學實驗小學開展「女童保護」進校園活動
    大小新聞訊(通訊員 賈立茹 於秉琨)為了提高學生防止性侵害、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12月16日,魯東大學實驗小學開展了「女童保護進校園,為孩子撐起保護傘」活動。來自女童保護基金的於聲娜老師就「愛護我們的身體」主題開展了四個系列培訓,師生們認真聆聽了培訓內容。
  •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中山
    11月6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這一話題引發關注。據消息,11月1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在廣東中山南朗鎮一處濱海溼地現身。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黑臉琵鷺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古典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
  • DNA條形碼:為瀕危植物撐起「保護傘」—新聞—科學網
    》的問世和「中國珍稀瀕危植物DNA條形碼鑑定平臺」的開通。研究所自1982年開始編寫首部《中國植物紅皮書》,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主要瀕危植物的保護生物學研究」、「973」項目「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變化、可持續性利用與區域生態安全」等科研項目,為我國珍稀瀕危植物保護作出了重要貢獻。
  • 5G時代下,SINX為全球75億人撐起個人信息的「保護傘」
    在這個數據信息即是資源的時代,許多壟斷性的網際網路公司正是憑藉其豐富的網絡平臺和業務閉環大量攝取用戶個人數據用於為其自身的業務服務,從中獲取巨大利益。在這過程中,數據提供者無法監督個人信息的安全性,無法決定數據信息的用途,也並無得到任何紅利回報。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洩露是必然的趨勢。未來幾年數據洩露事件的增長率也許會達到100%,除非數據在其源頭就能夠得到安全保障。
  •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2020-11-07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被稱為「黑面天使」
    11月1日,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在廣東中山南朗鎮一處濱海溼地現身。黑臉琵鷺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古典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天使」、「黑面舞者」。
  • 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雲南「落難」被警方救助
    圖為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 茶學華 攝  記者9日從雲南省怒江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近日,一隻世界瀕危鳥類黃嘴白鷺在當地「落難」,獲該局民警救助。圖為村民將黃嘴白鷺移交至民警 茶學華 攝  民警到達現場後發現
  • 日照發現世界級瀕危鳥類!
    近日,日照萬寶濱海風景區發現一種世界級瀕危鳥類,經專家確認,為傳說中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 山東威海:良好生態吸引三種瀕危、易危鳥類
    新華社濟南11月17日電(記者王陽)有鳥類攝影愛好者近日在山東威海市南海新區金花河上遊蘆葦叢中,拍攝到震旦鴉雀、黃胸鵐、紅頸葦鵐等鳥類在其間跳躍、覓食。據了解,震旦鴉雀、黃胸鵐為瀕危鳥類,紅頸葦鵐為易危鳥類,在同一地方同時出現這3種鳥類,實屬罕見。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雙牌:撐起中華秋沙鴨遷徙越冬「保護傘」
    紅網時刻永州12月29日訊(通訊員 蘇淵)12月28日,雙牌日月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發現11隻中國特有珍稀鳥類——中華秋沙鴨的身影。中華秋沙鴨有著「鳥類中的大熊貓」之稱,與滇金絲猴、大熊貓齊名,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這已是中華秋沙鴨連續第8年來雙牌越冬,今年已經兩度造訪。
  • 再抓12人,濱海警方幹得漂亮!
    鹽城濱海有網民通過網際網路購買管制刀具7月29日公安部網絡安全局批覆該案指定濱海縣公安局管轄經查一暱稱為「刀某閣」的微商黃某進入警方視線蝴蝶刀、狗腿刀鯊魚刀、開山刀、斬馬刀……在黃某的微信朋友圈近40種刀具的刃長刃寬、刃材等數據一應俱全
  • 麗水發現瀕危動物黑臉琵鷺 現為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麗水發現瀕危動物黑臉琵鷺 現為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10-22 14:35:47  來源:浙江衛視
  • 為溫帶雨林撐起保護傘
    因此,溫帶雨林大多位於海洋性氣候區,受到來自海洋的潮溼水汽的影響,一年降雨和降雪總量可以達到2000毫米甚至更高,全年平均氣溫都在零攝氏度以上,為動植物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其中豐富的物種對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溫帶雨林不僅總面積小,空間分布也分散。
  • 蘇州4人買賣灰鸚鵡被警方抓獲 夫妻為致富鋌而走險
    記者今日從蘇州市公安局姑蘇分局獲悉,姑蘇警方接舉報線索,查獲了一非法買賣國家保護動物的團夥,先後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繳獲非洲灰鸚鵡、東部玫瑰鸚鵡、綠頰鸚哥、藍紋吸蜜鸚鵡等七個品種共計27隻鸚鵡種類的國家保護動物、瀕危野生動物。
  •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2020-05-3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大凌河口國家海洋公園-珍稀鳥類的「樂園」
    大凌河口國家海洋公園 漠漠/攝本刊訊(記者蘇樹芳 通訊員宗立聲)近日,隨著大凌河口生態修復項目竣工在即,遼寧省凌海市大凌河口濱海溼地周邊的生態環境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引來眾多久未謀面的「老朋友」-珍稀瀕危鳥類的回歸。大凌河口國家海洋公園儼然成了珍稀鳥類的「樂園」。
  • 大連警方破獲一起特大非法販賣瀕危野生動物案
    圖為警方查獲的瀕危野生動物。大連警方供圖 中新網大連1月14日電(記者 楊毅)大連警方14日發布消息稱,大連警方近日成功偵破一起特大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查扣近40隻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多數為兇猛食肉動物,包括美洲獅、藪貓、獰貓等大連森林動物園尚未引進展示的珍稀種類。該案涉及全國十餘省(直轄市),涉案金額700多萬元。
  • 北塘海鮮,能否撐起濱海新區餐飲一片天
    05北塘海鮮,能否撐起濱海餐飲一片天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乾爹郭美美。 由於近年來渤海灣的大範圍汙染以及過度捕撈,時下,北塘海鮮很多品種早已難覓其蹤,象於輝先生所說的一絕"桃花蚶"已成為傳說,即便是過去常見的刀魚、鱠魚也已經成為魚中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