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端天氣下,南方採暖市場迸發強大生命力
在這樣頻繁地降溫下,採暖市場(尤其是沒有集中供暖覆蓋的南方採暖市場)表現怎麼樣呢?兩輪冷空氣即將來襲,南北方乾濕冷加劇公開氣象數據顯示,有一弱一強兩股冷空氣將接力影響我國。其中,第一輪冷空氣約在 4日~6日出現,主要影響範圍在西北、華北等地區,強度也並不是很大。而接下來出現的第二輪冷空氣,則不是那麼簡單。
-
南方暴雨連連、北方熱浪滾滾!極端天氣為何扎堆來襲?
來源:國是直通車「買單」時間逼近△ (資料圖)南方暴雨。中新社記者 張浩鉞 攝6月打開了南方的「水龍頭」,也打開了北方的「燒烤爐」。監測顯示,今年南方的暴雨和北方的高溫天氣都甚於往年,雲南旱災也持續日久。今年極端天氣為何扎堆來襲?天氣為何越來越不宜人了?
-
奧運英語:極端天氣「機率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奧運英語:極端天氣「機率低」 2008-03-03 15:41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面對極端天氣,我們怎麼辦?餘勇答《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問
以下文章來源於瞭望 ,作者《瞭望》新聞周刊 瞭望 圖/中國氣象網 ◇6月以來,南方地區降雨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點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出現了多年不見的流域洪水等狀況。 ◇氣候模式的預估結果表明,如果不控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到21世紀末,陸地區域高溫熱浪事件的發生概率將是現在的5~10倍,極端強降水事件的發生頻率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區也將有所增加。
-
餘勇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 面對極端天氣 我們怎麼辦
◇6月以來,南方地區降雨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點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出現了多年不見的流域洪水等狀況◇氣候模式的預估結果表明,如果不控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到21世紀末,陸地區域高溫熱浪事件的發生概率將是現在的5~10倍,極端強降水事件的發生頻率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區也將有所增加◇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未來十年全球最大風險
-
南方多省遭遇極端天氣 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南方多省遭遇極端天氣 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2020-07-13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近期南方暴雨有多暴烈?為何陷入「車輪戰」?未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翟建青說,綜合考慮範圍、持續時間和雨量發現,6月27日以來(截至7月9日)的我國南方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綜合強度為1961年來第五強(1998年第一)。 與1998年洪水相比,今年6月27日至7月9日的南方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具有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等特點。
-
極端天氣詞彙
貴州、雲南等省部分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乾旱,沙塵暴肆虐北方大部分地區……不僅是在中國,近期全球範圍內多國出現了極端天氣頻發的狀況。我們經常在天氣預報中聽到有關惡劣天氣的報導,在這裡就向大家介紹一些極端天氣的相關詞彙。
-
地球究竟怎麼了:極端天氣成國際社會關注焦點
一位曾參加此次會議的專家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表示,「GBN的報告至少提醒我們,氣候問題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科學問題,而是一個關係到國家安全的問題。必須加強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對策的研究,建立國家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機制,強化氣象災害應急處置能力,並納入國家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系統中。」
-
2011年12月英語六級閱讀:極端天氣增加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閱讀>正文2011年12月英語六級閱讀:極端天氣增加 2011-11-24 16:56 來源:
-
氣象局詳解應對雨雪冰凍情況 研討極端天氣成因
1月10日以來,一場強烈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襲擊我國南方等地,其影響範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強度之大、所造成的災害之重為歷史罕見。2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新聞發言人、預測減災司司長矯梅燕,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李維京詳細介紹此次罕見低溫雨雪冰凍極端天氣具體情況。
-
新聞1+1丨以後夏天會不會越來越熱?為什麼中國易受極端天氣影響...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年汛期,我國南方多地遭遇因強降雨引發的內澇、山洪等災害,多地群眾和財產受災。24、25日兩天高溫範圍擴展,江南、華南及新疆等地炎熱持續。一邊是汛情,一邊則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為何罕見缺席?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朱定真,為您解答。
-
極端天氣誰惹的禍?
最近兩三年,我們國家出現了許多異常的天氣氣候事件。我國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和強度變化明顯表現在:1.夏季高溫熱浪天氣增多;2.區域乾旱加劇;3.強降水增多。極端天氣事件以及災害的出現根本上來自於「大氣環流的異常」。大氣環流是什麼?什麼是它的正常與異常,產生異常的因素有哪些,本文給予了科學解釋。極端天氣誰惹的禍?
-
江蘇風災|蘇州氣象局:月底局地或出現龍捲風等極端天氣
江蘇風災|蘇州氣象局:月底局地或出現龍捲風等極端天氣 王繼亮/人民網 2016-06-25 07:12 來源:澎湃新聞
-
我國多地遭遇極端天氣 對交通出行造成影響
央廣網北京3月2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近日,受冷空氣影響,我國多地遭遇極端天氣,對交通出行造成影響。2019-3-22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黑龍江省氣象臺21日升級發布暴雪橙色預警信號。吉林降雪範圍廣、雪量較大。
-
2009:極端天氣的成因和預防
與去年相比,綜合高溫和降水兩種極端事件有出現站點多、範圍廣、超歷史極值的記錄多等特點。8月以來我國南方安徽、江西、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7省(市)遭受暴雨洪澇災害,造成350多萬人受災,34人死亡或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13.6億元。
-
海事預防:大風極端天氣預警
海事預防:大風極端天氣預警 2020-03-18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地球的極端天氣將要加劇?
煎蛋根據周三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到2100年北半球每年夏季極端天氣的發生機率將上升至平均50%的概率。這只是保守的估計,這項研究的研究小組成員認為,到本世紀末,極端破壞天氣的持續性可能會超過三倍。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的氣候科學家、新研究的主要作者麥可·曼恩說:「我們在2018年遇到的夏季極端氣候是氣候變化對氣流造成影響的結果。」
-
中國多地遭遇極端天氣原因解析 或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11月,中國北方多地頻現強降雪,局地氣溫更逼近歷史同期極值,與之鮮明對比的是南方多地還重現「暑熱」,局地持續30℃以上高溫。此外,江西、湖南等地則出現罕見冬汛,遭遇洪災威脅。氣象專家表示,近期在中國多地出現的極端天氣或與長時間持續的厄爾尼諾現象相關。
-
為何中國易受極端天氣影響?氣候專家這樣說
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1、首先今年南方地區梅雨開始比較早,暴雨非常多,持續的時間也非常長,今年南方地區,江南、長江中下遊和江淮地區的入梅時間分別比常年同期偏早了7天、5天和11天。入汛以來經歷了9次強降雨過程,全國64%的縣都出現了暴雨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