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地產提速增效 用「確定性」擁抱「不確定性」

2021-01-18 MBA中國網

大發地產業績會

8月26日的半年度業績會上,大發地產(6111.HK)董事會主席葛一暘用了「可圈可點」來概括公司上半年交出的成績單。

半年度業績顯示,不管是在合同銷售、土儲、資金還是財務等等維度,大發都有優異的表現,並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上半年,大發合約銷售約112.08億元,同比增長58%,這在一眾房企中表現格外突出。公司合同銷售均價13996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6%;總資產規模約335.67億元,同比增長21%。

儘管外部的大環境正在對房企提出新的挑戰,但大發地產已經做好準備,諸多的「確定性」下,讓這家公司有了更足的底氣去擁抱外部的「不確定性」。

深耕長三角釋放貨值潛能

土儲上打下的基礎,是大發地產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信心來源之一。

這家公司在「1+5+X」的戰略指引下深耕長三角,布局國家黃 金 城市群。

截止2020年6月30日,大發地產總土儲建築面積約650萬平方米,總土儲貨值約910億元,總土儲貨值在長三角區域佔比84%。從城市能級分布裡看,總土儲貨值在優質一二線城市的佔比約80%。

這些土儲也是公司銷售業績貢獻的主力軍。其中長三角合同銷售額佔比高達86%,合同銷售面積佔比77%。

今年上半年,大發地產也在長三角積極補倉。新增新增土儲總建築面積在長三角區域佔比達73%,在優質一、二線城市的總建築面積佔比超90%。

大發地產補倉的城市包括了蘇州、常州、溫州、寧波、南通、南京等長三角城市,以及成都、重慶等中西部城市。

下半年大發地產計劃可售貨值約318億元。公司執行長兼執行董事廖魯江稱,這將有力保障全年目標實現,甚至超額達標。此外,今年上半年新增的土儲大部分也會在今年三四季度形成供貨。

不過,管理層在當天業績會上表示,大發地產有著嚴格的投資紀律,以收定投,不拿地王是底線。決定進入新城市前,均採用審慎的投資評選原則,並作出深入的研究,與合作夥伴發展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進行土地收購和發展,有效管控成本和投資投入。

目前,大發地產總土儲平均土地成本僅約4890元/平方米,這將為日後推動盈利增長奠定基礎。

財務風險管控能力強

大發地產不斷增強的財務風險管控能力,也為其應對不確定性增添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規模擴大的同時,大發地產的槓桿率並未明顯抬高。

截至2020年6月30日,大發地產持有總現金57.93億元,增長23.4%。淨負債率較去年末下降6.1個百分點至71.7%,現金對短債比維持在1.2倍。

大發地產財務長兼高級副總裁羅俊透露,未來公司還將通過四個方面降低財務風險和改善財務結構。

第一,通過嚴格投資紀律,堅持以收定投原則,嚴控投資金額和回款金額的比例;第二,持續加強運營能力,保證新項目在6個月內實現開盤;第三,將持續加強回款的管理能力,通過以回款證明為核心的管理體系,提升回款效率,壓縮回款周期,提升股東資金和自有資金的周轉率;第四,不斷引入資本,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最終實現將公司的淨資產負債率保持在80%以內。

從上半年來看,大發地產已經在積極拓寬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優化債務結構,通過銀行貸款、發行境外美元優先票據及其他渠道,為長期發展開拓充沛穩定的資金來源。目前公司與60多家大中型中資銀行及金融機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注重內部經營效率

作為一家成長中的房企,大發地產也在優化企業內部經營效率來對抗外部的不確定性。

對管理體系的自律和克制是一方面。大發地產基於「兩高兩有」四項基本原則,正在進一步夯實以「6611」運營管理體系的內控管理,以項目為核心,貫穿全生命周期,聚焦經營目標,確保過程管控,以實現企業快速高效運營,提高資金利用率。

組織架構的變革也是一方面。據了解,在「精總部,強區域」的目標引導下,大發地產調整了6大區域公司,分別為環滬、華中、浙南、江蘇、浙北和西部區域公司。

在人才培養上,先是在總部鍛鍊再去區域形成關鍵角色,幫助區域力量日趨集中。

管理層在業績會上稱,下半年公司還會重點做好以下幾件事。

一是關鍵崗位人員的培養和補充。通過TG100訓練營和雙星訓練營持續發力,訓練出一批能扛事的一線指揮官來衝擊業績目標。二是把人力培養成管理教練,給管理者提升管理能力,以達到提升組織管理效能的目的。三是形成一套大發地產的工作文化。四是強調管理紅線,即簡單直接、誠信正直、敢於擔當、勤儉節約。

「大發地產將堅持以穩健均衡為核心,不斷提速增效,保持綜合競爭力,蓄力未來,持續為股東提供滿意回報。」葛一暘表示。

相關焦點

  • 人民論壇:用確定性戰勝「不確定」
    許多人渴望擁有確定性、獲得安定感,然而現實生活卻時常「出乎預料」,令人不得不面對種種「不確定」。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持續攀升。新冠病毒突然襲擊人類,就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一個極大的「不確定」。如何面對「最狡猾的病毒」,怎樣應對突如其來的「不確定」,考驗各國治理能力與真功。
  • 擯棄短期確定性,擁抱長期開放性
    ,就能夠用確定性來預言未來或溯言過去。如果不考慮不計其數的決定天氣和氣候變化的不可逆過程,就不可能對生態圈進行描述。並且,也沒有給出任何方法,用可觀察量來表示熵的變化自組織系統的優越性可以用生物系統加以說明,在生物系統中,複雜的產物可以以無以倫比的精度
  • 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思考
    確定性害死人 你發現沒,一個人在外企工作久了,自己的大腦就會馴化成一個樣子「守規矩、準時、KPI、流程化」,同時,你也會發現一個人在BAT工作久了,時不時就冒出很多想法,不斷的突破自己的邊界,接受不確定性
  • 尋找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這可以說是2020年的首隻「黑天鵝」,事態還在進一步發酵,給本就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帶來新的變數,也給預測經濟走勢帶來了難度。上周,不少市場機構、智庫、知名媒體等都對2020年的世界經濟走勢作出預測,筆者試著在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中,梳理出一些「確定性」。
  • 創業者遇到「不確定性」,一定要用好「漸確定性」
    於是,人們用熵增和「不確定性」的概念解釋策略的不可預測性。它從根本上動搖了過去50年建立起來的肯定的、確實的、可預測的決策規劃思想。但是,關於信息量、熵值和不確定性之間的關係,存在著許多似是而非的解釋。例如,最近人們熱議華為的熵減管理,甚至把它等同於減少信息量。舊觀念被打破,新觀念仍然模糊、甚至自相矛盾,人們因而不知所措。
  • 趙磊等:「不確定性」是微觀世界的本質嗎?——「不確定性原理」何以被誤導(之一)
    既然現有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那麼可以用「隱變量理論」來解釋這種不完備性。  所謂隱變量理論(hidden variable theory),是指現有量子力學的背後應該隱藏著一個尚未發現的理論。  隱變量理論認為,某種尚未發現的理論可以完整解釋物理系統所有可觀測量的演化行為,從而避免掉任何不確定性或隨機性。
  • 設計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無論是確定性還是不確定性,他們實際上都是由外部誘因觸發,給予用戶確定性的信任感,符合用戶的認知與操作習慣,讓用戶使用起來更加順暢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問題,主要來源於經濟行為學中的決策過程。確定性的因素,也給予用戶充分的控制感,提升用戶對產品的信任度。「確定性」給用戶帶來即時滿足,或另一方面也是對用戶基礎訴求的滿足。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屬於底層需求的滿足。產品中所蘊含的「確定性」,具體包括產品功能結構確定性和用戶行為的確定性。但是這兩種確定性是相對存在的,也是動態存在的,不具有絕對性。
  • 可能性與確定性之間搖擺
    人的死亡就是一種確定性,實現這個確定性的結果,那又演變成有很多種可能性,比如有的人可能30歲死,有的人可能50歲死,有的人可能99歲才死。如果悲劇是一種確定性,那麼過程不一定是悲劇的。因此我們有理由可以相信我們的人生不必悲觀。如果考試作為一個事件,那麼考多少分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對結果的描述,它只是一個狀態。一個確定性就包含了多個可能性。
  • 人類的開端:尋找「確定性」
    因此,人類一旦從動物系列脫離,就立馬陷入不穩定的局面;因為有意識的人類需要獨立面對未知、複雜的生存條件,也要面對同類生存資源、生殖資源的互相搶奪以及威脅自己的野獸;所以必須要找到某種「確定性」,才能實現該群體大部分的穩定存續
  • 萬物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原理
    現在的科學家都認為宏觀物體遵從確定性的宏觀力學原理,而微觀粒子卻遵從不確定性的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我來說出我的不同見解。 首先何為宏觀?何為微觀?在我自己與外界沒有糾纏時或者在無幹擾的自我世界我是不確定的,此時屬於基態或者自由態。
  • 把握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相互轉化的辯證法
    風險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不確定性。2020年年初暴發,至今仍在全球擴散的新冠疫情就證明了整體不確定性在強化,全球經濟深度衰退,全球治理陷入混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加劇。這給我們帶來了求變、求發展的機遇,同時也意味著巨大的風險。風險帶來的是成本、損害和損失,是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威脅。降低整體不確定性,防範化解公共風險,為我國的發展構建起可持續的確定性,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及以後的重要任務。
  • 量表寶庫:【9】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量表
    因此Freeston等在1994年提出了「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IU) 」的概念,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界認可Dugas對其下的定義,即個體對不確定性情境或事件進行感知、解釋和反應的認知偏差。
  • 管理哲學之父查爾斯·漢迪:當確定性消失,我們該怎麼做?
    更嚴重的是,事物的確定性普遍土崩瓦解,現在世界上又瀰漫著迷惘、不確定和懷疑的氣氛。甚至傳統的敵人也開始以非傳統的方式來對付我們。戈巴契夫(Gorbachev)曾對裡根說:「我們有秘密武器,不再是你的敵人了。」的確,有人告訴我,儘管五角大樓為應對「冷戰」中的每一次突發事件都制訂了計劃,但對贏得這場戰爭並沒有穩操勝券的把握。
  • 《資本論》邏輯的當代意義:如何解決經濟運行中「不確定性」
    資本主義生產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的演進內含著一種「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商品生產的內生性特徵,是商品生產者無法自我控制其生產活動而形成的一種風險或異化現象。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條件下,這種「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強,一方面激發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引發了資本主義經濟的深刻矛盾,二者合力,最終把資本推到被剝奪的地步。
  • 七牛雲零度:乘深耕數據,升值業務,在數據中尋找確定性
    雲計算由於在降本增效和彈性擴展等方面的優越性,越發受到企業青睞。在黑天鵝頻現的 2020 年,企業面對的風險與挑戰愈發嚴峻,企業間的競爭也十分激烈,如何在這些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答案是:深耕數據,升值業務,在數據中尋找確定性。利用雲平臺作為基礎支撐,以數據驅動進行精細化運營,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
  • 有意思、好玩、快樂、開心、驚喜,都來自於「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事物是變化的、人是變化的、世界萬物是變化的,所有的一切分分秒秒都在變化中,我們不知道明天的天氣、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不知道明天會失去什麼會得到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有很多不知道、不可預見,讓我們才有了生命的意義,這個意義就是「不確定性」。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矛盾】
    量子理論中最根本的內容就是當每個人深入去研究物質的產生和構成還有運動的時候,總是確定中又含有不確定的因素,不確定中又含有確定的因素。明明你看到是A的存在,但是A中又帶有B的可能,明明你看到是B的存在,但是B中又帶有A的可能。
  • 定義合理的產品需求: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在這裡我從確定性和不確定的角度去聊一下這個事情。不確定性和確定性存在於主觀與客觀之間的關係中,當我們的主觀意識對某種事物能捕捉的信息越多,其客觀的不確定性就越小,主觀的確定性就越大。這裡所提及的主觀和客觀要辯證地去看。
  • 數據統計方法:確定性時間序列的分析法
    平穩序列是指基本上不存在長期趨勢的序列,各觀測值基本上在某個固定的水平上波動,或雖有波動,但並不存在某種規律,而其波動可以看成是隨機的。或者說只含有隨機波動的序列稱為平穩序列。非平穩序列是指有長期趨勢、季節性和循環波動的複合型序列,其趨勢可以是線性的,也可以是非線性的。
  • 2020億邦未來零售大會 尋找未來零售確定性
    點擊2020億邦未來零售大會,關注2020未來零售新動向「我不害怕風險,我害怕不確定性。」喬治·索羅斯講這句話時,一定沒有預測到2020年。這是「不確定性原理」肆意橫行的一年:現在?不確定。未來?更不確定。只有獅子才懂獅子,只有鷹才懂得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