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地產業績會
8月26日的半年度業績會上,大發地產(6111.HK)董事會主席葛一暘用了「可圈可點」來概括公司上半年交出的成績單。
半年度業績顯示,不管是在合同銷售、土儲、資金還是財務等等維度,大發都有優異的表現,並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上半年,大發合約銷售約112.08億元,同比增長58%,這在一眾房企中表現格外突出。公司合同銷售均價13996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6%;總資產規模約335.67億元,同比增長21%。
儘管外部的大環境正在對房企提出新的挑戰,但大發地產已經做好準備,諸多的「確定性」下,讓這家公司有了更足的底氣去擁抱外部的「不確定性」。
深耕長三角釋放貨值潛能
土儲上打下的基礎,是大發地產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信心來源之一。
這家公司在「1+5+X」的戰略指引下深耕長三角,布局國家黃 金 城市群。
截止2020年6月30日,大發地產總土儲建築面積約650萬平方米,總土儲貨值約910億元,總土儲貨值在長三角區域佔比84%。從城市能級分布裡看,總土儲貨值在優質一二線城市的佔比約80%。
這些土儲也是公司銷售業績貢獻的主力軍。其中長三角合同銷售額佔比高達86%,合同銷售面積佔比77%。
今年上半年,大發地產也在長三角積極補倉。新增新增土儲總建築面積在長三角區域佔比達73%,在優質一、二線城市的總建築面積佔比超90%。
大發地產補倉的城市包括了蘇州、常州、溫州、寧波、南通、南京等長三角城市,以及成都、重慶等中西部城市。
下半年大發地產計劃可售貨值約318億元。公司執行長兼執行董事廖魯江稱,這將有力保障全年目標實現,甚至超額達標。此外,今年上半年新增的土儲大部分也會在今年三四季度形成供貨。
不過,管理層在當天業績會上表示,大發地產有著嚴格的投資紀律,以收定投,不拿地王是底線。決定進入新城市前,均採用審慎的投資評選原則,並作出深入的研究,與合作夥伴發展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進行土地收購和發展,有效管控成本和投資投入。
目前,大發地產總土儲平均土地成本僅約4890元/平方米,這將為日後推動盈利增長奠定基礎。
財務風險管控能力強
大發地產不斷增強的財務風險管控能力,也為其應對不確定性增添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規模擴大的同時,大發地產的槓桿率並未明顯抬高。
截至2020年6月30日,大發地產持有總現金57.93億元,增長23.4%。淨負債率較去年末下降6.1個百分點至71.7%,現金對短債比維持在1.2倍。
大發地產財務長兼高級副總裁羅俊透露,未來公司還將通過四個方面降低財務風險和改善財務結構。
第一,通過嚴格投資紀律,堅持以收定投原則,嚴控投資金額和回款金額的比例;第二,持續加強運營能力,保證新項目在6個月內實現開盤;第三,將持續加強回款的管理能力,通過以回款證明為核心的管理體系,提升回款效率,壓縮回款周期,提升股東資金和自有資金的周轉率;第四,不斷引入資本,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最終實現將公司的淨資產負債率保持在80%以內。
從上半年來看,大發地產已經在積極拓寬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優化債務結構,通過銀行貸款、發行境外美元優先票據及其他渠道,為長期發展開拓充沛穩定的資金來源。目前公司與60多家大中型中資銀行及金融機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注重內部經營效率
作為一家成長中的房企,大發地產也在優化企業內部經營效率來對抗外部的不確定性。
對管理體系的自律和克制是一方面。大發地產基於「兩高兩有」四項基本原則,正在進一步夯實以「6611」運營管理體系的內控管理,以項目為核心,貫穿全生命周期,聚焦經營目標,確保過程管控,以實現企業快速高效運營,提高資金利用率。
組織架構的變革也是一方面。據了解,在「精總部,強區域」的目標引導下,大發地產調整了6大區域公司,分別為環滬、華中、浙南、江蘇、浙北和西部區域公司。
在人才培養上,先是在總部鍛鍊再去區域形成關鍵角色,幫助區域力量日趨集中。
管理層在業績會上稱,下半年公司還會重點做好以下幾件事。
一是關鍵崗位人員的培養和補充。通過TG100訓練營和雙星訓練營持續發力,訓練出一批能扛事的一線指揮官來衝擊業績目標。二是把人力培養成管理教練,給管理者提升管理能力,以達到提升組織管理效能的目的。三是形成一套大發地產的工作文化。四是強調管理紅線,即簡單直接、誠信正直、敢於擔當、勤儉節約。
「大發地產將堅持以穩健均衡為核心,不斷提速增效,保持綜合競爭力,蓄力未來,持續為股東提供滿意回報。」葛一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