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地震縱波和橫波

2020-11-23 荊楚網

  我們最熟悉的波動是觀察到水波。當向池塘裡扔一塊石頭時水面被擾亂,以石頭入水處為中心有波紋向外擴展。這個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顆粒運動造成的。然而水並沒有朝著水波傳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著一個軟木塞,它將上下跳動,但並不會從原來位置移走。這個擾動由水粒的簡單前後運動連續地傳下去,從一個顆粒把運動傳給更前面的顆粒。這樣,水波攜帶石擊打破的水面的能量向池邊運移並在岸邊激起浪花。地震運動與此相當類似。我們感受到的搖動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產生的彈性巖石的震動。
 
  假設一彈性體,如巖石,受到打擊,會產生兩類彈性波從源向外傳播。第一類波的物理特性恰如聲波。聲波,乃至超聲波,都是在空氣裡由交替的擠壓(推)和擴張(拉)而傳遞。因為液體、氣體和固體巖石一樣能夠被壓縮,同樣類型的波能在水體如海洋和湖泊及固體地球中穿過。在地震時,這種類型的波從斷裂處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傳,交替地擠壓和拉張它們穿過的巖石,其顆粒在這些波傳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後運動,換句話說,這些顆粒的運動是垂直于波前的。向前和向後的位移量稱為振幅。在地震學中,這種類型的波叫P波,即縱波,它是首先到達的波。

  彈性巖石與空氣有所不同,空氣可受壓縮但不能剪切,而彈性物質通過使物體剪切和扭動,可以允許第二類波傳播。地震產生這種第二個到達的波叫S波。在S波通過時,巖石的表現與在P波傳播過程中的表現相當不同。因為S波涉及剪切而不是擠壓,使巖石顆粒的運動橫過運移方向。這些巖石運動可在一垂直向或水平面裡,它們與光波的橫向運動相似。P和S波同時存在使地震波列成為具有獨特的性質組合,使之不同於光波或聲波的物理表現。因為液體或氣體內不可能發生剪切運動,S波不能在它們中傳播。P和S波這種截然不同的性質可被用來探測地球深部流體帶的存在。

  S波具有偏振現象,只有那些在某個特定平面裡橫向振動(上下、水平等)的那些光波能穿過偏光透鏡。穿過的光波稱之為平面偏振光。太陽光穿過大氣是沒有偏振的,即沒有光波振動的優選的橫方向。然而晶體的折射或通過特殊製造的塑料如偏光眼睛,可使非偏振光成為平面偏振光。

  當S波穿過地球時,它們遇到構造不連續界面時會發生折射或反射,並使其振動方向發生偏振。當發生偏振的S波的巖石顆粒僅在水平面中運動時,稱為SH波。當巖石顆粒在含波傳播方向的水質平面裡運動時,這種S波稱為SV波。

  大多數巖石,如果不強迫它以太大的振幅振動,具有線性彈性,即由於作用力而產生的變形隨作用力線性變化。這種線性彈性表現稱為服從虎克定律,是以與牛頓同時代的英國數學家羅伯特.虎克(1635~1703年)而命名的。相似的,地震時巖石將對增大的力按比例地增加變形。在大多數情況下,變形將保持在線彈性範圍,在搖動結束時巖石將回到原來位置。然而在地震事件中有時發生重要的例外表現,例如當強搖動發生於軟土壤時,會殘留永久的變形,波動變形後並不總能使土壤回到原位,在這種情況下,地震烈度較難預測。

  彈性的運動提供了極好的啟示,說明當地震波通過巖石時能量是如何變化的。與彈簧壓縮或伸張有關的能量為彈性勢,與彈簧部件運動有關的能量是動能。任何時間的總能量都是彈性能量和運動能量二者之和。對於理想的彈性介質來說,總能量是一個常數。在最大波幅的位置,能量全部為彈性勢能;當彈簧振蕩到中間平衡位置時,能量全部為動能。我們曾假定沒有摩擦或耗散力存在,所以一旦往復彈性振動開始,它將以同樣幅度持續下去。這當然是一個理想的情況。在地震時,運動的巖石間的摩擦逐漸生熱而耗散一些波動的能量,除非有新的能源加進來,像振動的彈簧一樣,地球的震動將逐漸停息。對地震波能量耗散的測量提供了地球內部非彈性特性的重要信息,然而除摩擦耗散之外,地震震動隨傳播距離增加而逐漸減弱現象的形成還有其他因素。

  由於聲波傳播時其波前面為一擴張的球面,攜帶的聲音隨著距離增加而減弱。與池塘外擴的水波相似,我們觀察到水波的高度或振幅,向外也逐漸減小。波幅減小是因為初始能量傳播越來越廣而產生衰減,這叫幾何擴散。這種類型的擴散也使通過地球巖石的地震波減弱。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地震波從震源向外傳播得越遠,它們的能量就衰減得越多。

(新浪科技)

相關焦點

  • 淺談地震縱波與橫波及板塊表現
    地震所產生的橫波與縱波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當地震的震源縱波到達地面時,人們感到地震的時候,斷裂板塊的一張一合產生的地面剪切縱波才剛開始產生,這就是大地震時我們先感到上下震動後左右搖動的原因。而地震的縱波傳遞速度比橫波的傳遞速度快的說法,我個人認為可能應該有誤。大地震的震源所產生的震源縱波和斷裂板塊所產生的剪切縱波都是由於地球內部排出氣體所造成。氣體衝破地殼以前,主要表現出震源縱波特性,氣體衝破地殼以後,主要表現出剪切縱波的特性。
  • 【科普趣味】什麼是地震波?橫波和縱波哪個速度快?
    按傳播方式分為三種類型:縱波、橫波和面波。縱波是推進波,地殼中傳播速度為5.5~7千米/秒,最先到達震中,又稱P波,它使地面發生上下振動,破壞性較弱。橫波是剪切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為3.2~4.0千米/秒,第二個到達震中,又稱S波,它使地面發生前後、左右抖動,破壞性較強。面波又稱L波,是由縱波與橫波在地表相遇後激發產生的混合波。其波長大、振幅強,只能沿地表面傳播,是造成建築物強烈破壞的主要因素。
  • 門源縣6.4級地震最新消息 地震自救知識大全:先縱波後橫波橫波是...
    &nbsp&nbsp&nbsp&nbsp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1月21日1時13分在青海海北州門源縣(北緯37.68度,東經101.62度)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千米。
  • 《物理提高》橫波和縱波哪個快
    相同性質的波縱波比橫波傳播快。地震波縱波傳播速度快,橫波傳播速度慢。
  • 音頻課第14講:橫波和縱波
    音頻課14講:橫波和縱波高一物理選修3-4 第12章  大家好,我是樂學堂主,我準備每天錄製一小段音頻,為同學們的學習提供一點幫助。大家在刷牙的時間就可以聽完。 關注我你就會發現,馬桶課堂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
  • 《物理提高》水波是橫波還是縱波
    水波是橫波還是縱波水波有兩種,一種是表面波,由於液體的表面張力引起,是橫波。
  • Y4T201 橫波縱波
    對昨天的s p的理解,重新來,聽專家們演講提到一個偏振分束的概念,我這個外行沒聽明白,TE和TM
  • 超聲波檢測之橫波和縱波的區別圖解:縱波小角度探傷的應用
    打開APP 超聲波檢測之橫波和縱波的區別圖解:縱波小角度探傷的應用 發表於 2017-08-15 20:28:17   橫波和縱波的區別   波就是振動的傳播,通過介質傳播。
  • 橫波與縱波的區別在這,震驚科學界!
    波動有兩種,一種是縱波,一種是橫波,它們有什麼本質區別呢?西方科學至今也說不清楚,因為它們把波動的物質基礎給抽掉了!其實,不管是縱波還是橫波,都是需要連續媒介的,縱波是連續媒介在運動方向上的疏密振動;而橫波則是連續媒介在周期運動中加入了一種旋轉的能量,它是連續媒介的一個正向渦漩,繼而一個反向渦漩的周期變換。見下面縱波與橫波的示意圖:
  • 你以為,光是橫波還是縱波?
    要解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知道以太中的光波是縱波還是橫波。換句話說,光是象聲一樣傳播的嗎?光波是由於介質密度的變化,而使得粒子向波傳播的方向作振動的嗎?還是以太是一種彈性的膠質物那樣的介質因而只能產生橫波,並且它的粒子的運動方向跟波本身傳播的方向是垂直的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試決定哪一個答案比較好些。很明顯,若光波是縱波,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 地震來了究竟是跑還是躲? 躲過地震第一次橫波再逃生
    地震來了,究竟是跑還是躲?很多市民仍然對此抱有疑惑。市地震局原高級工程師葉清建議:先躲再跑。  眾所周知,地震的縱波速度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學術界對兩者的速度定位分別為:縱波每秒7.5-9公裡,橫波每秒4-5公裡,兩者之間大概相差一倍。
  • 地震橫波和縱波哪個對房屋的危害大
    地震發生時,震源區的介質發生急速的破裂和運動,這種擾動構成一個波源。
  • 柴達木盆地首次獲得深層次橫波地震信息
    中新社西寧5月25日電 (孫睿 吉海堅)記者25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由東方物探青海物探處承擔的橫波震源試驗項目日前在青海油田一次通過現場驗收,資料合格率達到100%,標誌著中國首個大規模橫波震源工業化應用項目試驗獲得成功。
  • 超聲波中縱波、橫波、表面波、板波對比??
    1.按質點的振動方向分類根據波動傳播時介質質點(可以理解為介質中的分子)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不同,可將超聲波分為縱波、橫波、表面波
  • 地質地球所提出轉換橫波的Q值估算方法
    多分量地震勘探能夠同時獲得縱波與轉換橫波資料,既包含了地下的構造信息,又能反映裂縫等各向異性信息以及流體特性,因而有利於提高隱蔽油氣藏與煤炭、煤層氣的勘探精度。但是實際地下介質的粘彈性造成了地震波傳播能量的損耗和高頻成分的吸收,尤其是轉換橫波與縱波相比,其頻帶更窄、主頻更低,因此十分有必要去研究轉換橫波的Q值估算方法,進而對轉換橫波進行Q補償來提高其解析度。
  • 橫波與縱波的區別,你知道在哪嗎?
    自然界的波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縱波,如聲音,它是連續媒介在運動方向上的疏密振動。一種是橫波,如光,它到底是怎樣運動的?現在沒有一個人能夠回答上來!你說它是波吧!正是有了生命和精神,同一種物質組織起來才出現了不同的個性。呵呵,萬物都是由同一種生命之流匯聚而成的,只是最初產生環境的不同使它們具有了不同的個性,這就是答案。用西方科學的話來說,統一的物質不僅是物質的,而且本身就充滿著能量,是物質和能量的統一體,其能量大小就體現在物質彼此之間的緊張程度之上,這種認識要比西方科學機械地把物質和能量分開高明得太多了!
  • 2020年軍隊文職考試公共科目:地震相關知識解讀
    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公裡的叫淺源地震(一般為破壞性地震),深度在70-300公裡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裡的叫深源地震。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範圍也越小,反之亦然(由於地震波以扇形的方式波及)。(四)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分為縱波和橫波,地震時,縱波較快傳播到地面。縱波(P波)——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的波。
  • 2020年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備考:地震相關知識解讀
    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公裡的叫淺源地震(一般為破壞性地震),深度在70-300公裡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裡的叫深源地震。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範圍也越小,反之亦然(由於地震波以扇形的方式波及)。(四)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分為縱波和橫波,地震時,縱波較快傳播到地面。縱波(P波)——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的波。
  • 地震前,電視和手機提前發出預警
    得益於網際網路電視的發展,不少電視廠家和實時預警中心進行合作,在地震到來之前的幾秒甚至是幾十秒的時間提前發出預警,告知人們提前躲避危害。雖然只有短暫的幾秒,但是對地震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時間了,這個時間完全可以躲避到家中的三角地帶,增加存活率。如果是一二樓的低樓層用戶,還可以直接跑出家門,去往更安全的地方。
  • 地震預警是什麼?四川宜賓地震提前61秒預警 地震預警系統解讀
    地震預警是什麼?宜賓地震預警系統如何運轉?6月17日,四川宜賓6.0級地震,成都提前61秒收到地震預警。「地震預警」是利用電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優勢,提前向周邊地區發出的地震信號。研究表明,預警時間10秒,傷亡減少39%;時間為20秒,傷亡減少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