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提高》橫波和縱波哪個快

2021-01-15 學習訣竅

相同性質的波縱波比橫波傳播快。地震波縱波傳播速度快,橫波傳播速度慢。發生地震時縱波先到達地表面,震中區人們感到上下顛簸;接著橫波傳到,震中區人們感到左右搖晃。

橫波

橫波也稱「凹凸波」,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橫波的特點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相互垂直。在橫波中突起的部分為波峰,凹下部分叫波谷。波長通常是指相鄰兩個波峰或波谷之間的距離。

電磁波、光波都是橫波。

縱波

縱波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平行的波。在縱波中波長是指相鄰兩個密部或疏部之間的距離。

如敲鑼時,鑼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就是平行的,聲波是縱波。一個可以穿過整個地球的主要的(壓縮的)地震波,命名原因是它是在地震期間到達地震儀駐地的第一波。


要勤於動腦,善於思考。在上完每節課後都要進行反思,反思一節課的成敗得失,並及時做好記錄。

教學是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或者導組成的。學生不是一個標準的受體,而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也是具體獨特思維的個體。


相關焦點

  • 《物理提高》水波是橫波還是縱波
    水波是橫波還是縱波水波有兩種,一種是表面波,由於液體的表面張力引起,是橫波。
  • 橫波和縱波哪個速度快?
    按傳播方式分為三種類型:縱波、橫波和面波。縱波是推進波,地殼中傳播速度為5.5~7千米/秒,最先到達震中,又稱P波,它使地面發生上下振動,破壞性較弱。橫波是剪切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為3.2~4.0千米/秒,第二個到達震中,又稱S波,它使地面發生前後、左右抖動,破壞性較強。面波又稱L波,是由縱波與橫波在地表相遇後激發產生的混合波。其波長大、振幅強,只能沿地表面傳播,是造成建築物強烈破壞的主要因素。
  • Y4T201 橫波縱波
    對昨天的s p的理解,重新來,聽專家們演講提到一個偏振分束的概念,我這個外行沒聽明白,TE和TM
  • 淺談地震縱波與橫波及板塊表現
    當地震的震源縱波到達地面時,人們感到地震的時候,斷裂板塊的一張一合產生的地面剪切縱波才剛開始產生,這就是大地震時我們先感到上下震動後左右搖動的原因。而地震的縱波傳遞速度比橫波的傳遞速度快的說法,我個人認為可能應該有誤。大地震的震源所產生的震源縱波和斷裂板塊所產生的剪切縱波都是由於地球內部排出氣體所造成。
  • 音頻課第14講:橫波和縱波
    音頻課14講:橫波和縱波高一物理選修3-4 第12章  大家好,我是樂學堂主,我準備每天錄製一小段音頻,為同學們的學習提供一點幫助。大家在刷牙的時間就可以聽完。 關注我你就會發現,馬桶課堂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
  • 超聲波檢測之橫波和縱波的區別圖解:縱波小角度探傷的應用
    打開APP 超聲波檢測之橫波和縱波的區別圖解:縱波小角度探傷的應用 發表於 2017-08-15 20:28:17   橫波和縱波的區別   波就是振動的傳播,通過介質傳播。
  • 橫波與縱波的區別在這,震驚科學界!
    ,一種是橫波,它們有什麼本質區別呢?其實,不管是縱波還是橫波,都是需要連續媒介的,縱波是連續媒介在運動方向上的疏密振動;而橫波則是連續媒介在周期運動中加入了一種旋轉的能量,它是連續媒介的一個正向渦漩,繼而一個反向渦漩的周期變換。
  • 你以為,光是橫波還是縱波?
    要解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知道以太中的光波是縱波還是橫波。換句話說,光是象聲一樣傳播的嗎?光波是由於介質密度的變化,而使得粒子向波傳播的方向作振動的嗎?還是以太是一種彈性的膠質物那樣的介質因而只能產生橫波,並且它的粒子的運動方向跟波本身傳播的方向是垂直的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試決定哪一個答案比較好些。很明顯,若光波是縱波,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 門源縣6.4級地震最新消息 地震自救知識大全:先縱波後橫波橫波是...
    蔣海昆介紹,初步監測結果顯示,此次發震位置位於北西向的冷龍嶺斷裂和託萊山斷裂的交匯處。從這次地震本身來看,是一次逆衝型的破裂。據我們統計,1900年以來,這次地震震中附近100公裡範圍內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5次,最大地震為1927年5月的古浪8.0級地震,距離此次地震震中55公裡左右,時間間隔最近的一次6級以上地震是1986年門源6.5級地震。
  • 橫波與縱波的區別,你知道在哪嗎?
    一種是橫波,如光,它到底是怎樣運動的?現在沒有一個人能夠回答上來!你說它是波吧!可現代物理學卻否定了空間中連續的媒介——以太,沒有連續媒介,它還可能是波嗎?你說它是粒子吧!可它具有波動性,讓科學家們不勝煩惱,當年愛因斯坦就說過,物理學的下一步,就是把光的波動性和粒子性有機統一起來!
  • 地震橫波和縱波哪個對房屋的危害大
    地震發生時,震源區的介質發生急速的破裂和運動,這種擾動構成一個波源。
  • 超聲波中縱波、橫波、表面波、板波對比??
    1.按質點的振動方向分類根據波動傳播時介質質點(可以理解為介質中的分子)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不同,可將超聲波分為縱波、橫波、表面波
  • 地質地球所提出轉換橫波的Q值估算方法
    多分量地震勘探能夠同時獲得縱波與轉換橫波資料,既包含了地下的構造信息,又能反映裂縫等各向異性信息以及流體特性,因而有利於提高隱蔽油氣藏與煤炭、煤層氣的勘探精度。但是實際地下介質的粘彈性造成了地震波傳播能量的損耗和高頻成分的吸收,尤其是轉換橫波與縱波相比,其頻帶更窄、主頻更低,因此十分有必要去研究轉換橫波的Q值估算方法,進而對轉換橫波進行Q補償來提高其解析度。
  • 超聲波橫波與縱波的分別
    橫波和縱波是波的兩種類型,波就是振動的傳播,通過介質傳播。橫波也稱「凹凸波」,橫波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縱波是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平行的波。而超聲波還是屬於聲波,是屬縱波傳播方式,超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超聲波在真空中不可傳播 。
  • 關于波的物理學,橫波的基本原理、描述和波動方程!
    不同的波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例如:機械波、水波和聲波。曾幾何時我們一直認為,任何波的傳遞都需要介質,我們甚至自己發明出了以太這種並不存在的物質,以解釋電磁波的傳遞,但自從邁克遜-莫雷實驗以後,我們才認識到原來電磁波不需要介質就可以傳播,甚至引力波也可以通過擾動空間的方式傳播。根據波的傳播方式,我們有兩種基本的波:橫波和縱波。
  • 從愛因斯坦到未來:光為什麼是橫波?理解了光,就理解了宇宙
    根據這一理論,惠更斯證明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也比較好的解釋了光的衍射、雙折射現象和著名的「牛頓環」實驗。1817年,託馬斯·楊放棄了惠更斯的光是一種縱波的說法,提出了光是一種橫波的假說,比較成功的解釋了光的偏振現象。1905年3月,愛因斯坦在德國《物理年報》上發表了題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推測性觀點》的論文他認為對於時間的平均值,光表現為波動;對於時間的瞬間值,光表現為粒子性。
  • 展品12:假如聲波是橫波(5)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聲波是一種縱波,也就是說聲波的傳播方向和質點的振動方向是一樣的。如果不斷推拉彈簧,就會看到一系列密集部分和稀疏部分依次向前傳遞,這就是縱波。聲波就是以這種縱波的形式傳遞的。質點的振動方向和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橫波。
  • 地球內部CT,橫波和縱波
    P波的特點是,其振動方向和前進方相同,故在所有地震波中,它的速度最快,也最早抵達。最需要注意的一點是,P波能在固體和液體中傳遞。     1914年,德國地球物理學家賓諾·古登堡發現地下2885公裡處,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有明顯變化,其中P波的速度明顯下降,而橫波則完全消失。後來證實,這個面是地核與地幔的分界層。   發現古登堡界面後,咱們繼續施放地震,或者在地下十幾公裡深處來一顆氫彈。
  • 資料:地震縱波和橫波
    第一類波的物理特性恰如聲波。聲波,乃至超聲波,都是在空氣裡由交替的擠壓(推)和擴張(拉)而傳遞。因為液體、氣體和固體巖石一樣能夠被壓縮,同樣類型的波能在水體如海洋和湖泊及固體地球中穿過。在地震時,這種類型的波從斷裂處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傳,交替地擠壓和拉張它們穿過的巖石,其顆粒在這些波傳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後運動,換句話說,這些顆粒的運動是垂直于波前的。向前和向後的位移量稱為振幅。
  • 躲過地震第一次橫波再逃生
    眾所周知,地震的縱波速度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學術界對兩者的速度定位分別為:縱波每秒7.5-9公裡,橫波每秒4-5公裡,兩者之間大概相差一倍。  值得一說的是,縱波在傳播中衰減很大,如果距離震中過遠,一般感覺不到縱波的存在,只能感覺到左右搖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