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李白十首經典古詩詞:水淥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

2020-11-28 小毛豆品詩賞詞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賀知章稱為「詩仙」,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詩風雄奇豪放。他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且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

1.水從天漢落,山逼畫屏新。

出自唐·李白《贈崔秋浦三首》(其三)。

詩句寫飛流直下、山色如畫的景象。前句是誇張,意在突出強調水流落差之大;後句是比喻,意在形象生動地展現山色的優美。

2.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出自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詩句寫廬山瀑布時如飛電、時如白虹的景象。皆是運用比喻修辭手法予以描寫,意在突出強調其流速之快、顏色之白。

3.野竹分青靄,飛簾掛碧峰。

出自唐·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靄,霧氣。一叢野竹隔斷了滿山的青霧,一道瀑布從陡峭的碧峰上如帘子一般直掛下來。詩句乃將青山、野竹、瀑布融為一體的寫景之句。近景如青靄一般柔和神秘,遠景如瀑布一樣壯觀動心。一剛一柔的兩種景色配合在一起,遂使詩句所勾勒的畫面更加富有魅力。

4.噴壁灑素雪,空濛生晝寒。

出自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詩句言瀑布噴灑於峭壁之上就如白雪一樣,水霧空濛使白晝裡也生寒意。前句寫瀑布的視感,後句寫瀑布的觸感。如詩句,視感與觸感相結合,便使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仿佛如見瀑布之白,如感瀑布之寒。

5.黃河萬裡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出自唐·李白《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前句用誇張修辭手法,寫黃河的源遠流長與水勢浩大、撼動華山的氣勢;後句用比喻與誇張修辭手法,描寫黃河水流湍急的形貌與水聲如雷、震動三秦大地的氣勢。

6.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出自唐·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詩句寫泰山高聳入雲,環繞山頂的白雲就像是東海上漲起的白波之景象。詩句乃用誇張和比喻修辭手法描寫泰山高峻之貌。

7.騰身轉覺三天近,舉足回看萬嶺低。

出自唐·李白《別山僧》。

三天,指極高的天空。詩句以誇張修辭手法極寫所處山峰的高峻。「三天近」,是仰視,說山與天的距離之近,意在反襯山的高;「萬嶺低」,是俯視,說居高臨下的視野,以萬嶺襯託詩句嶺之高。

8.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裡觸龍門。

出自唐·李白《公無渡河》。

決,衝開。詩句寫黃河從崑崙山發源,由西到東奔出龍門峽的氣勢。「決崑崙」與「咆哮萬裡」,都是誇張修辭手法,意在突出強調黃河水勢的浩大。

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出自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詩句二句乃是寫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象。前句以誇張修辭手法,直寫瀑布懸空而下的壯觀氣勢。「飛」字狀其從天而降之態;「直下」,狀其陡直與落差之大;「三千尺」,極言瀑布高度之大。後句將飛流直下的瀑布比作是從九天落下的銀河,這是比喻,也是誇張,不僅雄奇新異,而且生動形象,給人的印象極深。

10.水淥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

出自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詩句言唐明皇避亂(安史之亂)的南京(成都)天碧水清、飛塵不起、氣候和暖,遠勝唐都長安。其意一在誇說四川自然風光與氣候條件之好,二在寬慰唐明皇國破流亡的孤寂之心。

相關焦點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七言絕句,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一、王昌齡《出塞》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是以七絕名世的詩人,他跟李白是公認的七絕寫得最了的兩位唐代詩人,他的七絕,以邊塞詩、宮怨詩和送別詩為主,《出塞》便是一首邊塞詩,被很多人評為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出塞》這首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它濃縮了千年的邊關戰爭歷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戍邊戰士的鮮血,抒寫了所有中華志士的家國情懷,故而千古傳唱。
  • 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精華,唐詩宋詞中有很多堪稱「人間絕句」的傳世之作。古詩詞的內容包羅萬象,有描摹山河,有感物傷懷,有邊塞烽煙,但愛情是古詩詞中永恆不變的話題,詩仙李白,詞宗蘇軾也都寫下過關於愛情的美麗詩句。人生自是有情痴,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15、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 十首描寫杜鵑鳥的古詩詞,沒讀過子規悲啼,就不懂唐詩宋詞
    杜鵑鳥身體黑灰色,尾巴有斑點,腹部有橫紋,是一種可愛、有靈性和富有神奇傳說的益鳥。詩人們也喜歡這種鳥,估計它能給詩人們帶來無限的遐想,又能寄託文人們許多情思。唐代詞人溫庭筠就寫過「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文中就表達了思念遠人不歸的情感。杜鵑鳥又叫杜宇、布穀、子規、望帝、蜀鳥等。
  • 古詩寫牛十首經典之作:風吹草低見牛羊
    古詩寫牛十首經典之作:但得眾生皆得飽牛是與人類生存休戚相關的一種動物。牛的辛勤勞作,牛的忠厚純良,讓人感動。在詩人的筆下,牛要麼是田園牧歌的扮演者,要麼是忍辱負重的奉獻者。品讀以下所選的十首寫牛的經典詩篇,會讓人產生對牛之悲苦命運的同情,對牛之崇高精神的景仰。這,也是古詩詞魅力無窮的奧秘所在。(1)病牛(宋)李綱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 十首描寫樓閣的古詩詞,體驗古人登高望遠的情懷
    曾幾何時,李白在黃鶴樓上看見有詩在上,再想提筆賦詩卻搜腸刮肚也沒有詩情。春深似海,那些煙臺樓閣依然漂浮在氤氳著鮮花氣息的波濤中,而逝水東去,有多少英才被時代埋沒。近代文人王國維看見蓬萊閣,不禁長嘆「幾度天風吹棹轉,望中樓閣陰晴變。」在詩詞中,樓和愁押韻,所以詩人們登高望遠,常常也是惆悵滿懷,便隨性賦詩表達內心孤獨與寂寞的情感。
  • 十首描寫衣的古詩詞,不盼衣錦還鄉,只願遠離牛衣歲月
    遠方的遊子,最不願捨棄的是母親親手縫製的衣衫,不盼衣錦還鄉,只願早日遠離牛衣歲月。古人談邊塞,「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李白寫俠客,「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清照寫蹴鞦韆,「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杜甫狀兵車行,「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 用古詩詞餵大的孩子,長大必然出眾
    收錄的400餘首經典古詩詞,涵蓋小學生必備古詩文129篇裡的詩詞,可以說是一套能從小讀到大的相當完備的古詩詞版本。精選李白、孟浩然、蘇軾、杜甫等詩詞大家的經典之作,時間有限,我們只讀經典。每一首詩詞都配有對應的譯文,孩子能毫無壓力的讀懂讀透詩詞的真意。每一首詩詞上均有注音,防止讀錯。
  • 十首描寫溪泉的古詩詞,一溪流水秀空靈,雲自無心水自閒
    初春的季節雖然乍暖還寒,但早已阻擋不了人們踏青的熱情。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山谷中的小溪晝夜不息地奔流,澄清的溪水,泛起花紋般的微波,可以看見水底五顏六色的鵝卵石,襯託著玉液般的清水,被陽光一照,色彩繽紛。
  • 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李白.《關山月》)     27、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28、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蘇軾《念奴嬌·中秋》     29、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 高適很經典的一首唐詩,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
    原題:高適很經典的一首唐詩,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盛唐時期,國泰民安。在此期間,一首首著名的唐詩也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這些唐詩中或是歌頌大唐盛世下的祖國壯美的山河;或是歌頌友人們之間深厚的情意;還有就是歌頌那些駐守在祖國邊疆的官兵戰士!
  • 現代人這麼亂改,詩仙李白能同意嗎
    要知道"林深時見鹿",可是出自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現代人這麼亂改,詩仙李白能同意嗎?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古代沒有手機電話,約朋友見面要麼謝謝,要麼託人帶話,再要麼就只能靠碰了,所以古代有很多"不遇詩",比如最有名的《尋隱者不遇》。李白寫此詩,正是因為沒能跟道士友人相遇,所以有感而發。有人會問了,這首詩裡沒有提到道士和道觀啊,怎麼就訪道士不遇了?
  • 唐詩裡的鳥,李白是大鵬,杜甫是沙鷗
    唐詩裡山水田園、風花雪月題材的作品很多,但是寫鳥類的也不在少數。如崔顥只一首《黃鶴樓》,就寫出了神話傳說中黃鶴的神奇景象,連大詩人李白都自愧不如。再比如鷓鴣、燕子、大雁等這些普通的鳥,寫入唐詩的那就更多了。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意象。我們今天只說李白和杜甫。如果說李白是大鵬,那麼杜甫就是沙鷗。為什麼這麼說呢?
  • 唐詩天空的日和月:李白與杜甫真正意義上地會面
    唐玄宗天寶三年,李白與杜甫真正意義上地會面了,這是中國歷史上兩位偉大詩人不同凡響的相遇。1000多年以後,聞一多將李白與杜甫的這次相遇,比作是太陽和月亮的相會。   行路艱難   極盛時期,需要極盛的詩人。李白和杜甫在詩壇的相繼出現,讓唐詩的天空分外絢麗奪目。   李白,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於中亞碎葉城,相傳祖籍隴西成紀。
  • 李白一首寫月亮的精彩唐詩,一共4句每一句當中都包含了地名
    作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有很多古詩都寫到了月亮。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月亮在中國古典詩詞當中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意象。
  • 「浙東唐詩之路」上的詩歌創作
    琅琊王氏有蘭亭詩會,謝靈運有《石壁立招提精舍》《石壁精舍還湖中作》《田南樹園激流植援》《登池上樓》等名篇,其為盛唐山水詩的成熟導夫先路,開「浙東唐詩之路」上山水詩書寫的先聲。因此,「浙東唐詩之路」作為旅遊文學的一種,具有濃厚的文化價值。傳統意義上的「浙東唐詩之路」,以錢塘江經越州(即紹興)至天台為主線,於此一路上,詩歌創作與流傳甚夥,尤其是越州風光,頗受諸詩人喜愛。
  • 詩仙李白為何不寫中秋詩?有人說《靜夜思》是中秋節寫的,真的嗎
    「詩仙」李白,一生愛月說起李白我們一定不陌生,唐朝時期在詩詞領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甚至可以稱為第一,有著不少的粉絲,正是因為他的浪漫與灑脫。他的頭號粉絲曾經作詩誇讚李白,「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可以看出李白的才氣十分的高,而且特別的愛喝酒「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 十首描寫寂寞的古詩詞,都是名家經典,各有惆悵難言
    太感性的人喜歡熱鬧,就守不住寂寞,一旦喧囂如潮水般退去,寂寞就如同一把堅固的大鎖,讓人迷茫和痛苦。曇花因為耐得住寂寞,方能含香蘊秀,絢爛奪目。人生也只有耐得住寂寞,才經得起歲月的繁華,扛得住世俗的誘惑,在寧靜致遠中感悟失敗和收穫。黃庭堅說春天很寂寞,「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高適說旅途很寂寞,「故鄉今夜思千裡,霜鬢明朝又一年」。
  • 十二首描寫送別的古詩詞,都是依依之情,卻各有傳神之作
    無論你有多落魄,也無論你有多坎坷,這個世界上總會有關心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總會有一些志同道合或者無話不說的哥們。當你們依依惜別,執手互道珍重,裡也許就會想起一首關於送別的古詩詞。兒行千裡母擔心,仿佛有說不完的叮囑,道不盡的擔心,真正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 美國詩人翻譯李白情詩,被編入美國教科書,留學生看完原版沉默了
    而這時的他們可能才知道李白為何受人推崇,知曉這顆璀璨的明星筆下醞釀著怎樣的感情。他的《長幹行》很多人都未曾學過,但是誰都能張口說出裡面的故事,因為它已經演化成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家喻戶曉的成語。
  • 唐詩三百首中最「包舉宇宙氣象」的古詩,23歲的李白已有如此氣度
    相對於杜甫的沉鬱頓挫,李白的詩作風格是顯而易見的。杜甫的詩都是愁緒滿懷的,有著苦大仇深的一面,而在李白的詩作當中,更多的表現是豪氣幹雲。有著充沛的情感,有著沖天的豪情,這是李白的特點,也是唐代詩人當中最具特色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