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亞衛星掃描天空,測量17億顆恆星的位置和運動軌跡

2021-01-21 小科技改變大未來

蓋亞是一項雄心勃勃的任務,繪製銀河系的三維地圖,揭示銀河系的組成、形成和演化過程。蓋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和徑向速度測量,其精度足以產生我們星系和整個局部群體中大約17億顆恆星的立體和運動學普查。來源:ESA-D。Ducros 2013。

蓋亞衛星於2013年發射,它一直在偵察天空,測量銀河系中超過10億顆恆星的位置、距離和運動。該任務的目標是創建有史以來最詳細的銀河系地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研究銀河系的過去和未來的歷史。

下面的動畫顯示了衛星掃描天空的大圓圈。最終,通過對第二次蓋亞數據發布的近17億顆恆星的測量,天空被打開,揭示了銀河系和鄰近星系的景象。這張地圖顯示了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間蓋亞觀測到的天空各部分恆星的總亮度和顏色。較亮的區域表示特別明亮的恆星密度較大,而較暗的區域則表示天空中明亮恆星較少的區域。在圖像的中間,銀河系中心看起來栩栩如生,充滿了恆星。

蓋亞對我們的銀河系和鄰近星系的全天空視圖,基於對近17億顆恆星的測量。這張地圖顯示了歐洲航天局衛星在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間觀測到的天空各部分恆星的總亮度和顏色。資料來源:ESA/Gaia/DPAC, CC BY-SA 3.0 IGO

圖片上還散布著許多球狀的、開放的星系團,這些星系團是由相互引力結合在一起的恆星群,以及我們之外的整個星系。圖片右下角的兩個明亮的物體是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這兩個矮星系環繞著銀河系。

動畫以銀河平面上的一個盤結束,這個明亮的水平結構承載著我們所在星系的大部分恆星。星系平面上較暗的區域對應於星際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前景雲,它們吸收了位於更遠處雲層後面的恆星發出的光。許多這樣的地方隱藏著恆星的苗圃,新一代的恆星在這裡誕生。

2016年和2018年發布的兩個蓋亞數據,徹底改變了對銀河系的研究,使數以千計的關於我們星系的結構和運動的研究成為可能。計劃在未來幾年內發布更多版本。

相關焦點

  • 蓋亞望遠鏡完成了20億顆恆星的數據測量
    最近,歐洲航天局的蓋亞太空望遠鏡發布了迄今為止最詳盡,最準確的星圖,其中包含近20億顆恆星的高精度數據,為了解銀河系的起源和未來提供了關鍵信息。12月3日,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發布了迄今為止銀河系大範圍內最詳細的恆星清單。
  • 最精細銀河系恆星地圖發布!蓋亞望遠鏡完成20億顆恆星的數據測定
    12 月 3 日,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公布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銀河系大片區域恆星名錄。歐洲航天局(ESA)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發布第三版早期數據,包含了近 20 億顆恆星的位置、運動、亮度和顏色等參數的高精度數據,以及首次對太陽系加速度進行光學測量的原始結果,這些數據將向公眾開放。
  • 擁有17億顆恆星!ESA揭示了銀河系最詳細的「3D地圖」
    歐洲航天局剛剛製作出了一幅令人驚嘆的銀河系的地圖,銀河系大約有17億顆恆星。歐空局已經製作了完整的恆星目錄,高精度的測量了近17億顆恆星,其中包含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從未見過的銀河系的細節。這一消息令人振奮,因為位於巴黎的歐洲太空機構透露,專業人士和業餘天文愛好者將有機會獲得新數據,並在我們的星系中尋找新發現。蓋亞是獨一無二的,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望遠鏡不同的是,它拍攝的是天蓋亞的圖像,它具有測量銀河系中恆星的距離、運動、亮度和顏色的能力。
  • 蓋亞望遠鏡追蹤測定20億顆恆星,描繪出史上最精細銀河系...
    蓋亞望遠鏡追蹤測定20億顆恆星,描繪出史上最精細銀河系恆星地圖  Evelyn Zhang • 2020-12-05 17:54:43 來源:前瞻網 E2843G0
  • 利用遙遠的恆星,追蹤太陽系的小行星,不愧是歐空局的老蓋亞!
    歐空局蓋亞衛星空間天文臺是一項雄心勃勃的任務,通過對超過10億顆恆星進行高精度測量,構建我們銀河系的三維地圖。然而,在繪製遙遠恆星地圖的旅途中,蓋亞正在給離我們太陽系家更近的一個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通過精確繪製恆星圖,蓋亞衛星正在幫助天文學家追蹤「丟失」的小行星。利用恆星發現小行星:蓋亞衛星通過重複掃描整個天空來繪製銀河圖。
  • 利用遙遠的恆星,追蹤太陽系的小行星,不愧是歐空局的老蓋亞
    歐空局蓋亞衛星空間天文臺是一項雄心勃勃的任務,通過對超過10億顆恆星進行高精度測量,構建我們銀河系的三維地圖。然而,在繪製遙遠恆星地圖的旅途中,蓋亞正在給離我們太陽系家更近的一個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通過精確繪製恆星圖,蓋亞衛星正在幫助天文學家追蹤「丟失」的小行星。利用恆星發現小行星:蓋亞衛星通過重複掃描整個天空來繪製銀河圖。
  • 蓋亞「宇宙探索機器」:銀河系有18億顆恆星!
    來源:新浪科技迄今為止,蓋亞太空望遠鏡已繪製出18億顆恆星的精確位置,並掌握其中大多數恆星與地球的精確距離,以及它們的空中運行狀況。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歐洲蓋亞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發現銀河系恆星數量達到18億顆,這一最新恆星目錄被稱為「終極天空之書」。
  • 蓋亞「宇宙探索機器」:銀河系有18億顆恆星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迄今為止,蓋亞太空望遠鏡已繪製出18億顆恆星的精確位置,並掌握其中大多數恆星與地球的精確距離,以及它們的空中運行狀況。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歐洲蓋亞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發現銀河系恆星數量達到18億顆,這一最新恆星目錄被稱為「終極天空之書」。12月3日,科學家最新發布了當前銀河系觀測恆星數量,迄今為止,蓋亞太空望遠鏡已繪製出18億顆恆星的精確位置,並掌握其中大多數恆星與地球的精確距離,以及它們的空中運行狀況。
  • 歐洲宇航局的神秘衛星,蓋亞,是如何觀測宇宙的?
    今天,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公布了我們銀河系範圍內最詳細的恆星目錄。他們對恆星位置、運動、亮度和顏色的測量是歐洲航天局Gaia空間觀測站發布以來的的第三次早期數據。蓋亞於2013年發射,運行在所謂的拉格朗日2號點(L2)的軌道上,距離地球150萬公裡。在L2引力範圍內,地球和太陽之間是平衡的,所以太空船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位置,而這個位置從本質上說是可以暢通無阻地俯瞰天空。
  • 蓋亞火了!測木衛二,測10億顆恆星!目標:測整個銀河系!
    而木星的衛星歐羅巴就是蓋亞的觀測對象之一,木衛二是木星最大的衛星之一,被認為是在太陽系中發現外星生命的最佳選擇之一。最近,它和它的兄弟木衛一被發現一起在一顆恆星前經過,該事件就是著名的行星掩星現象!在觀測歐羅巴的例子中,掩星發生在2017年,這種現象可以幫助天文學家更精確地測量歐羅巴的大小、相對於木星的位置以及它的真實形狀。所有這些都是由歐空局的蓋亞天文臺實現的,該天文臺讓天文學家準確地知道何時何地尋找這些衛星。除了罕見之外,掩星對天文學家來說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 「蓋亞」發布迄今最詳細銀河系恆星圖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公布了銀河系迄今最詳細恆星圖錄——歐洲空間局(ESA)「蓋亞」空間天文臺發布的第三份有關恆星位置、運動、亮度和顏色等的數據,也包括首次對太陽系加速度開展光學測量得出的結果,有助科學家進一步揭示銀河系演化歷程。
  • 銀河系有18億顆恆星!已繪製精確位置,掌握大多數運行狀況
    據國外媒體報導,歐洲蓋亞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發現,銀河系恆星數量達到18億顆,這一最新恆星目錄被稱為「終極天空之書」。資料圖 新華社發(鄭興武和馬克·裡德供圖)12月3日,科學家最新發布了當前銀河系觀測恆星數量,迄今為止,蓋亞太空望遠鏡已繪製出18億顆恆星的精確位置,並掌握其中大多數恆星與地球的精確距離,以及它們的空中運行狀況。
  • 歐空局公布包含10億顆恆星的三維星圖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歐洲空間局的今天發表了蓋亞天文衛星繪製的第一份星表,該星表包括了10億顆恆星,是目前為止最大的全天區巡天結果。在拼接這份有史以來最詳細的銀河系內星系三維分布圖的過程中,蓋亞已經確定了10億1420萬顆恆星的亮度與其在空間中的精確位置。蓋亞項目後繼計還劃了收錄更多星體的星圖。
  • 新的銀河系圖精確地指出了18億個天體的位置
    上周四,歐空局蓋亞空間觀測站向天文學家發布了大量信息。這些數據提供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詳細的銀河系地圖,被描述為有史以來最好的同類地圖。新地圖上有18億個宇宙物體的位置、距離和運動信息。 天文學家表示,新地圖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
  • 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銀河系3D地圖包含近20億顆恆星
    據外媒CNET報導, 歐空局蓋亞天文臺收集的新信息提供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銀河系地圖。該項目的地圖現在包括近20億顆恆星,它幫助該機構追溯銀河系的歷史。 「新的蓋亞數據有望成為天文學家的寶庫,」歐空局蓋亞項目副科學家Jos de Bruijne在一份聲明中說。
  • 看看哈勃和蓋亞望遠鏡在測量中的分工協作
    而今,天文學家們雖然依然不能將整個銀河系放在一個工具上直接得出它的質量,但已經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美國宇航局)和蓋亞衛星(歐洲航天局)的測量,得出了銀河系最準確的質量到底是多少。1,將太陽作為參照,銀河系質量是多少?
  • 一張由40萬顆大質量恆星組成的3D地圖,多虧了「蓋亞」衛星的拍攝
    2013年12月,歐洲航天局(ESA)啟動了蓋亞任務,「蓋亞」即是一個旨在測量天體運動位置的空間天文臺。在5年任務的實施過程中,該天文臺一直在研究總計10億個物體——包括了遙遠的恆星、行星、彗星、小行星、類星體等等——以創建有史以來最大、最精確的三維空間目錄。
  • 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撞時間推遲了6億年!地球有救了?
    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本星系群中的兩大「土豪」,銀河系大約有1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而仙女座星系坐擁1萬億顆恆星,體量比前者大了一個數量級。早前的研究顯示,兩大星系正以每秒110千米的速度彼此靠攏,預計將在39億年後相撞!
  • 蓋亞衛星在銀河系外發現了奇怪的「幽靈」星系
    幽靈星系縈繞銀河這項研究使用了蓋亞收集的數據,蓋亞製作了迄今為止最豐富的星表。它監測和測量銀河系內外近17億顆恆星。一個由國際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在搜尋歐空局蓋亞最近發布的一組新數據時發現了這個矮星系。他們尋找了Rr天琴座恆星,這是典型的矮星系中的舊恆星,天文學家們用它作為標準的蠟燭來確定距離。他們發現有三個人坐在銀河系圓盤的上方。
  • 蓋亞告訴你
    據《自然》報導,蓋亞太空望遠鏡(以下簡稱蓋亞)最近一次更新不僅提供了靜態圖片,還提供了恆星如何隨時間移動的圖像。從星系的起源和演化到確定暗物質的位置,這些數據將為一系列研究提供支持。2014年7月,其開始從距離地球150萬公裡的地方觀測恆星。它在緩慢自旋的過程中不斷掃描天空,現在已多次測量了同一顆恆星的位置。這使科學家得以年復一年地跟蹤恆星在銀河系中幾乎無法察覺的運動。當蓋亞繞太陽運行時,其視角的變化也會使恆星的表面位置發生微小變化——通常是百萬分之一度。利用這些偏移量,人們可以通過一種叫做視差的技術來計算它們與太陽系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