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公布了我們銀河系範圍內最詳細的恆星目錄。
他們對恆星位置、運動、亮度和顏色的測量是歐洲航天局Gaia空間觀測站發布以來的的第三次早期數據。
最初的發現包括對太陽系加速度的第一次光學測量。
#宇宙#
利用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的數據,繪製了銀河系兩個最重要的伴生星系,即大麥哲倫雲(左)和小麥哲倫雲(SMC),這兩個星系由一座75,000光年長的星橋連接起來。
蓋亞於2013年發射,運行在所謂的拉格朗日2號點(L2)的軌道上,距離地球150萬公裡。
在L2引力範圍內,地球和太陽之間是平衡的,所以太空船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位置,而這個位置從本質上說是可以暢通無阻地俯瞰天空。
蓋亞的主要目標是用視差法測量恆星距離,而在地球上,天文學家利用天文臺不斷掃描天空,測量恆星位置隨時間的明顯變化,知道恆星位置的微小變化後,就可以計算出它們的距離。
但是在地球上,由於地球大氣層的模糊,這種測量的數據將變得很難精確,但在太空中,測量只受到光學望遠鏡的限制。
此次發布的恆星總數不到20億顆,這些恆星的位置比之前的數據要精確得多。蓋亞還跟蹤恆星的亮度和位置隨著時間的變化,穿過視線(它們所謂的本真運動),並通過將它們的光分解成光譜,測量它們向太陽移動或離開太陽的速度,並評估它們的化學成分。
新的數據包括了一些例外情況,研究人員精確測量了離太陽最近326光年內的30萬顆恆星,利用這些數據來預測恆星背景在未來160萬年內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他們證實,太陽系在圍繞銀河系的軌道上正在加速。
雖然這種加速度是溫和的,也是在一個圓形軌道上的系統所期望的。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太陽以每秒7毫米的速度向銀河系中心加速,而它在軌道上的速度大約為每秒230公裡。
蓋亞的數據還解構了銀河系的兩個最大的伴生星系--小麥哲倫星雲和大麥哲倫星雲,使研究人員能夠看到它們不同的恆星群。
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博士和英國Gaia DPAC項目經理評論道:「蓋亞正在測量數以億計的物體的距離,光年以相當於測量距離超過2000公裡的頭髮厚度的精度。這些數據是天體物理學的支柱之一,使我們能夠對太陽系以外的恆星鄰居進行科學分析,並解決有關銀河系起源和未來的關鍵問題。「
在未來,蓋亞將繼續收集數據,直至2022年,並可能將任務延長至2025年。
最終公布的數據預計將使恆星位置的精確度是目前為止的1.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