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觀測到神秘恆星爆炸:爆炸過程似乎被中斷

2020-07-25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有一顆速逃星正在以每小時近60萬英裡的速度飛行,而且因為一次神秘的爆炸失去了大部分質量。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16日報導,距離地球很遙遠的一對緊密的恆星發生了劇烈的碰撞,兩顆恆星以每天數百萬英裡的速度飛向宇宙的兩端。

2015年,天文學家發現其中一顆恆星(名為SDSS J1240+6710)正在穿越銀河系。這顆恆星的亮度和構成表明其是一顆白矮星。但是,這顆速逃星的大氣層似乎有些不同。典型的白矮星的外大氣層幾乎完全由氫和氦構成;這顆恆星的大氣層中沒有這兩種元素的任何一種。

這種大氣層異常現象促使研究人員更仔細地研究這顆恆星——而故事變得更加怪異了。這一研究成果7月15日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據研究人員說,這顆速逃白矮星的大小、速度和構成都指向了其最近經歷的一次導致這顆恆星及其前雙星系統夥伴(大多數易爆炸的白矮星都與一顆較大的恆星綁定在一起)爆炸並脫離軌道的熱核超新星爆炸。

然而,這顆恆星的大氣層仍然缺乏界定這種類型爆炸的幾個關鍵因素。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英國華威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鮑裡斯·根西克在一份聲明中說,如果超新星將SDSS J1240+6710撞入星際空間,那肯定是一種「我們從未見過的」超新星。

在新研究中,根西克和他的同事研究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歐洲航天局的「蓋亞」衛星觀測到的這顆恆星。蓋亞的數據顯示,SDSS J1240+6710正以每小時約56萬英裡(90萬公裡)的速度穿越銀河系,其質量約為太陽的40%。研究人員寫道,這是典型的白矮星的高速度和低質量,表明這顆恆星必定在一次大爆炸中失去了其部分質量。

此前宇宙中從未觀測到這樣的「部分」超新星。根西克說,天文學家也將很難「捕捉到一個」正在爆炸的超新星,因為大多數超新星都是通過其鎳(這顆速逃白矮星所缺乏的重元素之一)的放射性餘輝探測到的。這顆奇特的白矮星的存在再次提醒人們,圍繞恆星的死亡周期還存在著許多無法解釋的現象。

根西克說:「我們現在發現,存在著不同類型的白矮星,它們在不同的超新星條件下存活下來……顯然在那裡有一整個星際動物園。」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觀測到神秘恆星爆炸:爆炸過程似乎被中斷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有一顆速逃星正在以每小時近60萬英裡的速度飛行,而且因為一次神秘的爆炸失去了大部分質量。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16日報導,距離地球很遙遠的一對緊密的恆星發生了劇烈的碰撞,兩顆恆星以每天數百萬英裡的速度飛向宇宙的兩端。2015年,天文學家發現其中一顆恆星(名為SDSS J1240+6710)正在穿越銀河系。這顆恆星的亮度和構成表明其是一顆白矮星。但是,這顆速逃星的大氣層似乎有些不同。
  • NASA觀測到一顆恆星爆炸,殘骸詭異
    那是一枚距離地球16.8萬光年的恆星,根據現有理論推算,爆炸的應該是一枚紅超巨星。由於光速限制,這顆恆星實際上爆發於16.8萬年前。 NASA稱,這是400年來觀測到的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發,也是步入現代科技以來,人類首次全過程觀測到的超新星爆發。 一晃33年過去了,隨著觀測手段的進步,科學家卻越來越覺得事情有些不對頭。
  • 巨大恆星為何忽然消失?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恆星神秘死亡行為」
    巨大恆星為何忽然消失?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恆星神秘死亡行為」!巨型恆星忽然消失,究竟是直接變成了黑洞,還是說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錯覺?你知道嗎? 艾倫驚奇地說道:我們驚訝地發現這顆星星不見了,要知道如此龐大的恆星消失,卻不產生明亮的超新星爆炸現象,是極其不尋常的,有趣的是,較早的觀測似乎指明
  • 人類第一次觀測到彗星在太空中爆炸,TESS記錄了爆炸過程
    美國宇航局的系外行星探測衛星TESS罕見地觀測到了一顆彗星爆發的整個過程,這是科學家第一次觀測到彗星在太空中爆炸。TESS是一顆圍繞著地球運行的軌道衛星望遠鏡。彗核由冰物質構成,當彗星接近恆星時,彗星物質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由於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形成一條很長的彗尾。
  • 恆星爆炸時恆星中央究竟發生了什麼
    藍色展示了利用美國宇航局NuSTAR太空天文臺觀測到的高能量X射線的放射性物質。 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近日科學家們表示,恆星摧毀性的爆炸死亡似乎是不均衡的宇宙爆燃。這項最新發現是基於美國宇航局X射線繪製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它或可能提供,恆星在以超新星形式爆炸時恆星中央究竟發生了什麼的線索,研究人員補充說道。  碳以後的元素是在巨大的恆星內部合成,它們組成了恆星、行星和人類。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揭開宇宙短暫爆炸現象的神秘面紗
    據《自然-天文學》雜誌網絡版3月26日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稱,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為在銀河系中搜尋其它行星而設計製造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在捕捉觀察FELT現象的動態表現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而讓科學家們第一次洞察並判定了這一神秘現象的本質——它們似乎是一種新的超新星,能從周圍環境中通過短暫的渦輪加速效應增強其亮度。
  • 難以置信也難以解釋,科學家觀測到一次莫名的宇宙爆炸事件
    但是在對這個伽馬射線暴源頭進行了深入持續的觀測之後人們發現,其產生的紅外輻射量比理論預言高出10倍以上。據此天文學家認為,此次中子星合併形成的不是黑洞,也不是一顆普通的中子星,而是別的什麼。中子星合併過程中產生的紅外線通常是重元素,比如金、鉑、鈾合成的副產品。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爆炸後殘留的緻密內核,而中子星和中子星的合併過程被稱為「千新星」爆發。千新星爆發的亮度可以達到普通新星的千倍以上。
  • 銀河系最大恆星海山二星噴發為新恆星爆炸類型
    海山二星爆炸過程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近日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表示,通過長時間的反覆研究觀察論證,他們認為銀河系最大的恆星海山二星(Eta Carinae)的巨大噴發過程是一個全新的恆星爆炸類型
  • 銀河系最大恆星海山二星噴發為新恆星爆炸類型(圖)
    海山二星爆炸過程下一篇:霍金100美元下賭對撞機找不到「上帝粒子」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近日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表示,通過長時間的反覆研究觀察論證,他們認為銀河系最大的恆星海山二星(Eta Carinae)的巨大噴發過程是一個全新的恆星爆炸類型,該類型與此前科學家所觀察到的恆星爆炸類型都不相同。
  • 宇宙中的神秘爆炸到底因何而起?
    天空中突然出現的異常明亮的光芒讓天文學家陷入狂熱,他們仍然無法破解在深空發生的神秘爆炸。經過幾個月的研究,他們仍然無法確定這個對象(官方稱AT2018cow,但普遍稱為TH194)到底是什麼。2018年6月16日,它首次出現在望遠鏡觀測中,結果大約是在2億光年之外的一個小星系。
  • 2006年,發生的大質量恆星爆炸告訴了我們什麼?
    在2006年秋天,天文學家觀測到人類目睹的最大星體爆炸,遠離地球24億光年,一顆大質量恆星自曝了。亞歷克-菲利潘科和他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實驗室的團隊,被那次爆炸的威力徵服了!發射的總能量,有普通恆星爆炸產生的能量100倍之多。那真是威力無窮的大爆炸,這裡說的「普通」恆星爆炸其留下的超新星,有我們太陽的十倍物質。
  • 科學家在爆炸恆星中發現超流體的存在證據
    據美國太空網站報導,日前,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一顆爆炸恆星的超密集內核包含著叫做「超流體(superfluid)」的奇特超導體物質。兩支研究小組使用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探測發現仙后座A(Cassiopeia A)出現溫度驟降,仙后座A是一顆超大質量恆星以超新星爆炸結束生命的殘留物形成的中子星。
  • 科學家找到了恆星爆炸後遺留的中子星
    自從天文學家目睹一顆星星在夜空爆炸中,創造了Supernova 1987A(SN,1987A),他們便一直在搜尋一個物體,這個物體本來應該是在爆炸殘留物中形成的。由於在爆炸當天(1987年2月23日)地球上檢測到稱為中微子的粒子,天文學家預期在星體崩潰的中央形成了一顆中子星。但當科學家找不到該恆星的證據時,他們開始懷疑它是否隨後墜入一個黑洞。
  • 科學家對脈動恆星的超新星爆炸現象做預測
    這顆紅超巨星正在接近其生命的盡頭,而當一顆質量超過太陽10倍的恆星死亡時,它會以一種非常壯觀的方式逝去,也就是變成超新星。近年來,參宿四的亮度已經降到一百年來的最低點,許多太空愛好者對此都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參宿四可能很快就會變成超新星,變成在白天也能看到的耀眼爆炸景象。
  • 7500萬光年外,一顆恆星神秘消失,科學家卻不知道原因
    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卻發現了令人驚悚的事實:7500萬光年外,一顆質量為太陽質量85倍的巨大恆星,突然神秘消失,其消失的過程讓科學家感到困惑,以至於目前似乎無法解釋。由於此前科學家曾經預計該恆星將會首先爆發成為一個超新星,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個過程不僅能夠被望遠鏡觀測到
  • 激進科學家表示:人類兩條腿走路起因是恆星爆炸
    最新的科學家激進研究表明,人類兩條腿走路起因可能是恆星爆炸,即使它不是全部原因,但也在其中扮演了臨門一腳的至關重要作用。該研究表示,恆星爆炸帶來的輻射激增導致閃電,並引發森林火災,大量森林變成草原,這使得人類為適應氣候變化不得不強迫自己開始兩條腿走路。
  • 白矮星的生老病死:前世是恆星,結局是爆炸還是黑矮星?
    白矮星的顏色呈白色,體積對比恆星更是螞蟻比之大象,那它的生老病死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看。白矮星是矮星的一種,也是矮星中較獨立的一種天體。科學家們發現的最有代表性的白矮星是天狼星的伴星,我們把它稱之為天狼星B。天狼星B具有所有白矮星的特徵:密度大,約為1000萬噸/立方米。體積小,它的半徑和地球差不多,體積接近地球。
  • 這顆恆星即將爆炸,你從地球上就能看到。恆星為什麼會爆炸呢?
    這顆巨大恆星內部的燃料已經幾乎消耗殆盡。據科學家預測,這個大傢伙在接下來的一萬年之內,隨時都可能像超新星那樣發生爆炸,這可能發生在幾個世紀後,也可能發生在明天。一旦參宿四發生爆炸,那它就會在一瞬間垮掉,爆炸產生的光芒會明亮到猶如夜空中的第二個月亮。我們會在天空中觀察到一顆新的亮點,持續幾周甚至幾個月,但它之後會逐漸開始黯淡,直到徹底消失,但並非無影無蹤。
  • 在宇宙中的恆星爆炸裡,千新星是威力最大最糟糕的一種
    但是超新星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毀天滅地的爆炸。「千新星」,它比新星亮一千倍(當一個白矮星爆發),卻不如超新星明亮。兩個恆星的屍體碰撞引發千新星,而這產生了宇宙中最強烈的電磁爆炸,同時向宇宙空間中四散黃金。圖解:哈伯觀測到的第一顆千新星。
  • 核心塌縮,黑洞和中子星的誕生地:大質量恆星的超新星爆炸!
    從這些超新星探測到的引力波,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理解黑洞和中子星的天體物理。未來先進的引力波探測器,設計得更靈敏,可能會探測到超新星(核心坍塌的超新星)可能是第一個在電磁光、中微子和引力波中同時觀測到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