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將進酒》中,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向我們展示了黃河氣勢洶洶,神秘莫測的源頭。不僅是描寫黃河的磅礴,更是借著對黃河的描寫來抒發詩人心中的懷才不遇之情。想了解更多資訊,那就關注我吧
黃河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兩岸無數的生命。她不僅有它的清新秀麗之處,也有寬廣雄偉之勢。大家都知道黃河從黃土高原來,席捲著大量的泥沙。
從古人的描寫之中我們能夠得知,在之前我們並不知道黃河的源頭究竟在哪裡,而如今,我們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尋找,終於發現了黃河的源頭所在。
帶著好奇與敬畏之心,專家們多次來到黃河的源頭附近進行勘測,在經過大量的勘察和精心的研究之後,專家們發現,黃河的源頭主要是在青海一帶,由卡日曲、扎曲、古宗列曲三部分組成。
其中,卡日曲的河岸兩側有生長著很多的稀有植物和許多的野生動物,所以專家們能夠確定,位於巴顏克拉山脈的卡日曲才被稱作為黃河的真正源頭。
在周圍發現珍稀動物專家們並沒有感到十分驚奇,當時令他們意外的是黃河源頭的水流不僅非常小,而且還是如此的清澈,相比於中下遊的黃河來說,完全想不到這裡會是黃河的發源地。
經過多年的滄桑變幻,黃河的水流並沒有枯竭,而是源源不斷的流淌,為我們提供著生命的源泉,如今中國的歷史和文明得以延續發展,黃河作為母親河有著非常大的功勞,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很多人想要去看一看這個養育中華子孫的母親河的源頭究竟是怎樣的,他們想在這裡感受到不一樣的中華文化,感受到最純真的中華文明,但是專家並沒有把這裡當做一個景點。
源頭是不允許遊客靠近的,首先是因為這附近含水量非常高,所以周圍的土質非常的疏鬆,如果不注意的話很容易就會陷進去,跟沼澤的性質差不多。
其次附近的人家很少,所以野生動物出沒的就比較多,因為生態環境比較原始,所以專家們也不想這些野生動物因為大量的人類出現而失去家園。
最後一點就是如果這裡來大量的人旅遊的話,那麼周圍的環境難免會遭到破壞,可能會汙染水源,所以這附近就不允許人們靠近了。大家對於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