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鋯鈦酸鉛壓電陶瓷首創者——殷之文院士
20世紀50年代初,蘇聯援建我國,其中一項是新建西安高壓電瓷廠,為我國電力建設配套。1954年,蘇聯專家到冶金陶瓷研究所參觀訪問,認為矽酸鹽研究所有進行高壓電瓷研究工作的條件,提出由該所協助西安高壓電瓷廠研究解決用本國原料研製生產優質高壓電瓷部件的配方、工藝問題。任務正式下達後,由殷之文牽頭組織借南京電瓷廠為工作場地。
-
西安交大引領國際陶瓷學前沿發展!
近日,美國陶瓷學會在線頒發了2020年度國際陶瓷學領域各獎項,西安交通大學李飛、徐卓教授榮獲Ross Coffin Purdy獎。時隔35年,西安交大再次問鼎國際陶瓷之巔!1985年,姚熹院士曾因其在「鈮酸鋰陶瓷的晶粒壓電共振對其介電譜的影響」方面的研究工作獲得此獎,西安交通大學35年後再次問鼎國際陶瓷的殊榮,彰顯了西安交大在鐵電壓電材料研究領域的深厚積累和世代傳承。
-
碳化鈦基金屬陶瓷的製備應用
圖2.多孔碳化鈦-鈦金屬陶瓷梯度材料三、碳化鈦基金屬陶瓷的製備工藝>碳化鈦基金屬陶瓷的合成製備工藝有多種,各有優劣勢,實際生產中可按照不同應用需求、價格因素等選擇適配工藝。後兩者是目前較普遍採用的製備陶瓷塗層的PVD技術。與CVD相比,此法屬於綠色薄膜製備技術,不存在環境汙染問題,處理溫度也可降到600℃以下,減少對工件的熱影響,但隨著溫度的降低沉積的膜層結合強度也會低於CVD膜層。
-
俄科學家利用沸石巖製備出高質量建築陶瓷
年中國非金屬礦產業高峰論壇暨非金屬礦綠色礦山評價交流會將於11月27-29日在河南鄭州舉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日前,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基於廉價粘土原料和沸石巖添加劑,獲得用於牆壁和建築外牆的高質量建築陶瓷。
-
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方法含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
鈣鈦礦結構類型化合物的製備方法主要有傳統的高溫固相法(陶瓷工藝方法) 、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和沉澱法,此外還有氣相沉積法、超臨界乾燥法、微乳法及自蔓延高溫燃燒合成法等。描述:鈦酸鋇基陶瓷介電性能進展首先概述了製備工藝即研磨時間、預燒溫度、燒結溫度、種類的元素及其含量對鈦酸鋇介電常數及介電損耗的影響.
-
西安交大:一種原位微鍛造 冷噴塗工藝,製備高性能鋁合金!
西安交通大學雒曉濤等人開發了一種原位微鍛造輔助冷噴塗工藝,製備了高性能鋁合金AA6061,通過T6熱處理可保證AA6061最佳的整體機械性能,但延展性仍有待進一步提高。然而,基於雷射增材製造工藝不能有效地生產由高反射率材料製造的零件。電子束熔化金屬基增材製造通常可以生產高質量的零件,但是由於高真空要求和相對較低的效率而在商業市場上不太常見。冷噴塗則特別適用於增材製造高反射率的金屬(例如銅和鋁)。
-
東華大學開發出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膜
東華大學開發出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膜 發表時間:2019/10/22
-
陶瓷纖維的製造工藝及應用前景
但實用的陶瓷膜一般為非對稱結構,膜製備工藝過程複雜,製造周期長,成本高。另外,商品化陶瓷膜一般採用多通道管式構型,膜管壁厚,膜的裝填密度低,導致單位體積有效過濾面積小和分離效率低。新型中空纖維陶瓷膜由於具有裝填密度大、單位體積膜有效分離面積大、膜壁薄、滲透通量高和節省原料等獨特優點而受到廣泛關注,在用於多孔和緻密陶瓷分離膜、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微通道反應器、催化劑載體等方面都有著潛在的應用前景。在概括中空纖維陶瓷膜特點的基礎上,綜述了中空纖維陶瓷膜的製備方法研究進展,著重分析比較了不同製備方法的優缺點。
-
西安交大《Nature》:具有超高壓電效應的透明鐵電單晶
1月16日,英國《自然》期刊在線發表了西安交大壓電單晶研究團隊的最新學術成果:「Transparent ferroelectric crystals with ultrahigh piezoelectricity(具有超高壓電效應的透明鐵電單晶)」。
-
多層陶瓷電容器與水熱法
鈦酸鋇粉體是MLCC的主要原料,MLCC的發展對高質量的鈦酸鋇粉體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量也與日俱增。目前,製備鈦酸鋇粉體的方法有固相法、液相法、氣相法等,其中固相法和水熱法已產業化。固相法相對於其他方法而言,技術比較成熟,原料便宜易得,產量高,但此方法所需反應溫度高,能耗較大,而且產品顆粒粒徑大,無法生產100nm以下的粉體,嚴重團聚且組分不均勻,無法滿足MLCC的發展需求。
-
西安交大引領國際陶瓷學前沿發展
西安交大引領國際陶瓷學前沿發展!】近日,美國陶瓷學會在線頒發了2020年度國際陶瓷學領域各獎項,@西安交通大學 李飛、徐卓教授榮獲Ross Coffin Purdy獎,其所在團隊的「設計具有高壓電效應的鐵電陶瓷材料」成果在高性能壓電陶瓷設計合成方面取得突破。美國陶瓷學會於1949年設立該獎項,用於獎勵陶瓷領域前兩年出版的學術文獻中作出最有價值貢獻的作者,全球每年只獎勵一項研究成果。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原標題:【SMM年會】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工藝技術進行了全面講解。β、γ、δ、ε、ζ、η、θ、κ、λ、ρ及無定型氧化鋁等12種,最為常見的有α-Al2O3、β-Al2O3和γ-Al2O3 二、氧化鋁陶瓷的製備工藝技術
-
前沿研究丨 陶瓷催化膜反應器的設計與製備
膜技術具有節約能源和環境友好的特徵,已經成為產業化的高效節能過程和先進的單元操作過程,在許多相關行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催化膜反應器將反應和分離耦合在一個單元,在化工生產中被視為一種綠色的化工新工藝。在催化膜反應器中採用陶瓷膜可以使膜反應器的應用範圍擴展到一些苛刻環境。
-
科學網—研製出高穩定性金屬納米多層膜塊體
中科院固體物理所研製出高穩定性金屬納米多層膜塊體 本報訊(記者李瑜)近期,中科院固體物理所內耗與固體缺陷研究室核材料研究團隊基於界面工程設計、採用大塑性變形方法,成功製備出了同時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的高界面Cu/Ta納米多層膜塊體。
-
西安交大研發獲得具有高壓電性能的透明鐵電單晶—新聞—科學網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在上海有色網(SMM)、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副院長程之強對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氧化鋁陶瓷產業鏈及製備工藝技術進行了全面講解。
-
西安交大博物館開館 鍾明善捐贈2667件藏品
2004年,西安交大決定建立一所藝術博物館,並將籌建任務交給西安交大教授鍾明善。之後,鍾明善邀請交大文物考古專家李家駿一起先後訪問、考察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希臘雅典教育技術學院,以及國內多所高校博物館。他們看到,國外一流高校的博物館,已成為國家博物館的組成部分,也是該國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之一,他們決心盡最大努力把西安交大博物館建好。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超輕可壓縮碳化矽陶瓷氣凝膠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自1931年氧化矽氣凝膠問世以來,陶瓷氣凝膠就以其低密度、高氣孔率、大的比表面積、優異的抗氧化性能和熱穩定性,在高溫隔熱、催化劑載體、過濾和輕質結構材料等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傳統的陶瓷氣凝膠基本都是由氧化物納米顆粒構成,其實際應用往往受限於陶瓷材料的脆性和高溫下的體積收縮(氧化矽氣凝膠的尺寸穩定溫度在600oC以下)。而陶瓷材料的脆性是由於其強的結合引起的,若想改善其力學性能,必須從材料的微觀結構上下功夫。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製備具有高穩定性鈣鈦礦藍光電致發光二極體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製備具有高穩定性鈣鈦礦藍光電致發光二極體Highly StablePerovskiteBlue-emitting
-
西安交大電信學院科研團隊實現
而高質量的鈣鈦礦薄膜是實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高光電轉換效率的關鍵。 電信學院吳朝新教授團隊專注於反型平面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鈣鈦礦層的研究。最近,該課題組找到了一種簡單方法,實現了高質量的鈣鈦礦薄膜,得到了光電轉換效率高達19.44%的反型平面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