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度20多年!用光影講述我們市場監管人的故事!有你熟悉的記憶嗎?

2020-11-22 澎湃新聞

跨度20多年!用光影講述我們市場監管人的故事!有你熟悉的記憶嗎?

2020-11-20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

光影歲月匆匆過,來場我們的故事

——記一名普通的市場監管人

上海市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曹楊市場監管所自編自演的影子劇《光影歲月——我們的故事》用光影變幻講述了一個市場監管人的故事。

1988年

他剛參加工作,顯得有些緊張生澀,領導鼓勵了他,並帶他到轄區熟悉工作環境。此時的他,剛穿上制服, 朝氣蓬勃,充滿幹勁。

1993年

他已經成長為一名值得人民信賴的優秀執法人員,在火車站查處了一起倒賣香菸的案件。此時的他,嚴明執法,守衛市場秩序。

2003年

他的妻子懷孕了,他又多了一重身份——他成為了一名「準爸爸」。忙碌的他加完班匆匆趕回家,打算陪等待已久的妻子好好吃一頓晚飯。然而,他剛端起碗,單位又有緊急任務,他只得不顧妻子的反對回到單位繼續加班。此時的他,對於家人的不理解無可奈何,卻又對工作任務義不容辭。

2009年

他處理消費投訴,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終於調解成功,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事後,感激的消費者為他送來了錦旗。此時的他,無私為公,深受老百姓的信任。

2014年

市場監管「四局合一」,基層監管所要承擔註冊許可、食藥監管、特種設備監管等多項職能。此時的他,通過不斷學習,成長成為了一名市場監管「多面手」。

2019年

區局開展了龍舟比賽、籃球賽、拔河比賽等多項比賽,他的身影活躍其中。此時的他,以強健的體魄和不竭的激情,去面對繁重的市場監管工作任務。

這場故事裡的主角

不僅僅是那個「他」

更是千千萬萬個「我們」

光影歲月匆匆過

不變的是我們市場監管精神的傳承

來源:上海市場監管

發布單位:中國工商出版社 新媒體部(數字出版部)

注重交流執法經驗

關注消費維權動態

同護市場公平正義

共觀市場經濟大潮

權威●專業

半月沙龍微信

①複製「微信號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②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

輸入公眾號「市場監管半月沙龍」,即可找到。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跨度20多年!用光影講述我們市場監管人的故事!有你熟悉的記憶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光影傳奇》:膠片的故事與膠片電影守護人的崇高禮讚
    在人人都愛看電影的今天,我們常談數字電影、普通銀幕與寬銀幕等等,卻很少提及早期電影的物質承載者——電影膠片。  電影膠片不僅記錄著中國電影的發展,還見證著中國的歷史變遷。為了守望民族記憶,致敬電影膠片守護者,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六集紀錄片《光影傳奇》於1月9日-14日在CCTV-9紀錄頻道播出,講述中國電影膠片「前世今生」的故事。
  • 建築「年輪」講述與生俱來 的上海故事
    文/張瀟博 繆雯今天的上海,可能是世界上變化 發展最快的大都市之一,陸家嘴、迪 士尼、大虹橋、自貿區,都以前所未有 的速度,改變著這座城市的面貌。這 速度,帶來了多元、摩登的現代建築, 同時也讓很多老建築、老房子,站上 了命運的十字路口,有一些甚至就此 消失,只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
  • 光影喻園|一場交響音樂會,定格你最特別的畢業記憶
    光影喻園|一場交響音樂會,定格你最特別的畢業記憶 2018-06-20 14: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0年來陪我們長大的經典國產動畫片,你還記得嗎?
    老師家長,你曾經也是被父母喊過「吃完飯再看動畫片」的孩子嗎?你的童年也有一部專屬自己的動畫片嗎?儘管隨著時代變遷,每一代人專屬的童年記憶都不同,但動畫片卻是所有人關於童年最深刻的記憶。40年光影流轉,40年歲月流金,電視螢屏存儲了大家共同的記憶。今天,中教君就挑選出了改革開放以來的10部經典國產動畫片,並且超貼心地附上了觀看地址。老師家長,快來重溫陪我們一起長大的動畫片,共同追憶幸福的童年時光吧。當然,也記得帶著孩子一起觀看,為孩子們的童年再添一抹溫暖。
  • 「光影科學夢」科學家精神電影——中科院何林講述「錢學森的故事
    2020年「光影科學夢」科學家精神電影全國科普場館巡映活動專題講座>——中科院何林講述「錢學森的故事」10月8日,「光影科學夢」科學家精神電影全國科普場館巡映活動專題講座在內蒙古科技館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黨委書記兼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報告團成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何林應邀來到內蒙古科技館,以《錢學森的故事
  • 朝三暮四、牛郎織女,你會用地道英語講述中國傳統故事嗎?
    朝三暮四、牛郎織女、造化弄人、過年的由來……這些耳熟能詳的中國傳統成語、故事,要怎麼用英語來講述?優美的中國故事,也是溝通中國和世界的橋梁。《功夫熊貓》《花木蘭》這樣的中國故事,經過好萊塢的重新演繹,不僅受到歐美觀眾的青睞,也讓中國觀眾感到似曾相識又驚豔新奇——原來,中國故事也可以講得這麼世界。學習英語、融入世界的同時,也需要知道自己文化的「根」在哪。
  • 用中英文講述浙江故事!浙博有個萌哭人的小小講解員
    這個女孩正是浙博國寶小護手團隊中的「團寵」——張雲舒,外號「小蘑菇」,2013年7月出生,不到6歲卻已經能用中英雙語向遊客講述「十裡紅妝」展區裡的故事。「這個大罐子叫酒埕(chéng),但不是用來裝酒的,你們知道它裝什麼嗎?」在講解展品的同時,「小蘑菇」連珠炮似的向遊客拋出問題。假如沒有人猜出,她就揚起小腦袋驕傲地給大家做個科普;要是有人答出來了,她又瞪大眼睛說:「你怎麼知道!」
  • 湖南師大95後編導學生電影首秀,用光影講述他們眼中的世界
    湖南師大95後編導學生電影首秀,用光影講述他們眼中的世界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趙穎慧 當將攝像機交給一群95後,他們會關注怎樣的世界?想輟學的高三女孩、習武的留守少年、遭遇性騷擾的女生、白天是吉他手,晚上淹沒在機器中的印刷工人…… 6月13日,在湖南師範大學編導專業開辦十周年之際,該校樹達學院2015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同學們用兩個月時間拍攝了他們人生中的首部處女作,並在瀟湘國際影城舉辦了「向大師和經典致敬——在光影之間,見證我們的成長「創作匯報展映。
  • 廣東佛山南海區市場監管人化身「交通檢查員」
    穿上那打了「POLICE」字樣的反光服,南海區市場監管人化身為「交通檢查員」,開始了他們每一輪為期三天的路面執法。執法二大隊的副隊長李爭鋒同志,自防控疫情工作開展以來,他一直堅守在前線,這次也毅然加入到這一支特別的隊伍當中,並寫下了令人淚下的戰疫日記3篇。戰「疫」日記文/李爭鋒2月14日,周五,情人節,陰轉小雨。
  • 《X戰警》我們熟悉的9大變種人,他們各有自己的超能力,你了解嗎
    《X戰警》我們熟悉的9大變種人,他們各有自己的超能力,你了解嗎X戰警系列電影20年來的完結之作《X戰警:黑鳳凰》即將6日上映了,電影主要圍繞了X戰警中最受歡迎成員之一的琴·葛蕾「鳳凰之力」覺醒,逐漸轉化為黑鳳凰的故事,變種人再次面臨危機,X戰警們面臨強敵,產生裂痕,20年前一代代X戰警走過的路,再次引向了最強變種人——琴·葛蕾,也展現變種英雄們的超能力。
  • 「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
    人們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更加感激創造美好的人」  小人書、雪糕壺、老式三五座鐘、縫紉機、黑白電視……走進山西省太原市南肖牆關帝廟的正殿,仿佛穿越回20世紀某個親友的客廳,溫馨而熟悉。觀眾絡繹不絕,看到熟悉的老物件還會熱鬧地討論一番。  這是太原市文物局活化利用古建築的一個典型,新時代的關帝廟已變身為太原城市記憶館、「記憶交換」市集。
  • 上海大學「光影中國」第六課側記
    老一輩人常說,生活若有了「煙火味」,也就有了「人味」,煙火味當中蘊含著人間百味。2021年1月6日晚,上海大學「光影中國」打開第六課——「日常中國」。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博士生導師張斌教授帶學生走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回溯光影鏡頭中「衣食住」,用充滿「煙火氣」的鏡頭語言講述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
  • 我們講述的故事,影響著經濟危機
    每個民族的起源都湮沒在久遠的歷史塵埃中,只有傳說留存至今,中國的盤古女媧、希臘的宙斯蓋婭、印度的溼婆神、聖經的創世紀……敘事中講述的祖先、英雄、苦難、奮鬥,不僅銘刻於個人記憶,塑造身份感和世界觀,也構築起家族、社群乃至國家的共同心智與情感。
  • 「光影上海」六周年:新天地用愛與藝術編織城市故事
    20世紀初的歐洲,百貨商場的出現取代了19世紀出現的拱廊街,成為新的消費場所,喬治·奧斯曼用林蔭大道,改造了巴黎的老城區,助推了女性在公共空間的活動自由;幾十年後,本雅明在巴黎街頭的漫步中,寫下了《拱廊街計劃》,他用藝術的視角,帶出了對城市、建築以及公共空間使用的探討,幫助人們將城市視為一個鮮活的「復活體」。
  • 我在現場|記錄有溫度的人,講述有溫度的故事
    2020,一個個充滿溫度的故事也溫暖著我。因工作原因,我會遇到不同的人,從他們身上我總能捕捉到不一樣的溫度,我把這些溫度一點一滴積攢起來,再傳遞出去,溫暖自己也照亮他人。做有溫度的記者,記錄有溫度的人,講述有溫度的故事。這就是我的2020,我的2021、2022、2023......
  • 看著熟悉卻叫不上名字,這些動漫你還記得嗎?都是被遺忘的童年
    但是當我們看到這些曾經看過的動漫的時候還是會覺得熟悉,眼前一亮,不過就是名字叫不出來了。因為年代久遠,當年看的時候年紀也還小,所以對動畫片的名字沒有那麼深的記憶。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有哪些動畫片已經被遺忘。
  • 擁有《永久故事》留下永久記憶
    如今的圖書有110篇故事,38萬字(實際故事字數是35萬字),446張圖片。而曾經發表在微信公眾號裡的《永久故事》有187篇,60萬字。最初考慮出書的永久故事是100篇文章,20-30萬字,後調整為110篇文章,目標35萬字。2019年11月24日商定組成編委會,原定於年底前完稿交出版社,組稿時間僅僅是1個多月,而且要從110篇作品38萬多字中刪減3萬字,這對於組稿而言是難上加難。
  • 關於記憶的形成與衰退,你至少需要知道這些
    回想一段最近的鮮活記憶 想到了嗎? 原作:Dajose 編譯:王五雲 為什麼你能記住多年沒見童年最好的朋友的名字,卻很容易忘記剛才你見過的那個人的名字?換言之,為什麼有些記憶幾十年來是穩定的,而另一些卻在幾分鐘內就消失了呢?
  • 特區光影故事:在木棉花樹上覓食的椋鳥飛過枝頭
    ,一月的木棉島,已是鳥語花香時,上千棵木棉樹漸次開花,花朵中有大量的花蜜,甚至會滴落下來。《特區光影故事》計劃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一些事情,每個人都在演繹自己的人生故事。人們發明了照片、視頻,試圖銘記轉瞬即逝的光影,普通或者偉大,悲傷或者歡欣。
  • 張雪迎用聲音化身為唐彩鳳鳴岐七弦琴 講述國寶故事
    在這段音頻裡,張雪迎用中戲幾年學習的紮實臺詞功夫,用聲音化身為唐彩鳳鳴岐七弦琴,為網友講述國寶檔案彩鳳鳴岐七弦琴的傳奇故事。張雪迎的精彩朗誦,受到了網友們的歡迎。「大家好,我是張雪迎,今天我將化身為唐彩鳳鳴岐七弦琴,它的一生經歷了怎樣的故事呢?」下面,請欣賞張雪迎的朗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