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近期,高校死傷事件頻發:南京航空大學學生被舍友刺死;復旦大學發生室友投毒事件,起因是生活瑣事導致;南昌理工學院一大一女生15日晚墜亡,警方初步排除他殺可能……人們在震驚和惋惜的同時,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據調查,大學生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其中,我省高校有13%的新生入學後存在一定心理問題。大學生、「象牙塔」中的驕子,快樂健康、無憂無慮,原本是人們對大學生的印象,為何心理健康問題在他們當中頻頻出現?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誰來守護?
嘉賓:
鄭克強 中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王敬群 江西師大心理教育中心副主任
舒曼華 東交大心理諮詢中心主任
主持人:肖蓓
華東交大學生正在做心理遊戲。
大學生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畫外音:一出現校園惡性案件,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就會成為關注熱點。但從數據上看,大學生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主持人:目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在大學生群體中所佔比例如何?他們通常的表現是什麼?
舒曼:隨著高校學生人數的增加,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絕對數有所增加,但其所佔大學生總數的比例處於平穩狀態。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調查,教育部直屬高校學生自殺率平均為十萬分之2.3。而衛生部信息統計中心資料顯示,2005年全國城市人口自殺率為十萬分之10.89。
以2012年華東交大新生心理測評為例,全校5500餘名新生,通過測評了解到有486名同學可能需要心理諮詢,其中經過專業人員面談和診斷,最終確認真正患有不同程度和類型精神障礙、心理疾病的學生只佔總人數的0.32%。另外根據北京心理危機幹預中心有關研究人員測算,目前5%左右的中國人口患有不同程度和類型的精神障礙、心理疾病。這些數據說明,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大學生不是心理問題的高發群體。
王敬群: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並不如社會所想像的那麼嚴重,只是這個群體較特殊,受社會關注度高。據調查,我省存在心理亞健康的學生佔大學生總體的68%左右,這並不表示學生有心理問題,而是一種正常現象,社會中每個人在一定時間段都會或多或少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且這個數字與往年相比變化不大。其中,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大學生佔13%,因心理問題退學的學生佔退學學生總數的64%。
主持人:目前,我省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呈現哪些特點?
舒曼:大學生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良好,但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質有待提高。研究顯示,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適應性問題,包括環境、生活、學習的不適應;人際關係問題;戀愛及性意識困擾問題;情緒問題,包括抑鬱、焦慮、情緒失衡;學業問題,包括學習目標不明確、動力不足、成績不理想;就業和發展問題。以上6個方面佔全部心理問題的90%以上。
同時,調研發現每年春季是大學生心理問題高發期;層次分化較明顯,研究生相比本科生存在心理問題和自殺行為的數量及比例有所增加,重點高校比普通高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更嚴重;來自農村特別是經濟困難家庭的學生心理問題相對突出;自殺大學生中父母離異或父母關係不良佔大多數;學業困擾成為導致心理問題和自殺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學習壓力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