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殺頻發折射中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仍存「短板」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新華網長春11月22日電(記者張建 查文曄 高星)在中國東北的吉林省長春市,最近短短六天時間內,兩個大學生鮮活的生命以墜樓的方式戛然而止。而在首都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也以同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相繼離去使大學生心理健康保障再次成為焦點。

針對中國大學生自殺事件頻發的現實,有關專家呼籲國家應儘快對心理健康進行立法,為最大限度避免各類人群由於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走向極端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以加高中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依舊存在的「短板」。

11月13日午夜,在地處長春的東北師範大學某研究生寢室樓裡,該校音樂學院一名研二女生從她所在宿舍的9樓墜落,當場身亡。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位研二女生是東北師範大學與太原某師範學院聯合培養的學生。她墜樓的時候,其母親正陪在她身邊,可惜依舊沒有阻止悲劇的發生。

該知情人告訴記者,雖然墜樓自殺原因沒有公布,但是死者墜樓當日還服用了很多粒不知名的藥片,據推測逝者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甚至是抑鬱症。

18日中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工學院一名大二學生從該校宿舍墜樓身亡。同日晚,吉林藝術學院本科一名大一學生再次以墜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20歲的生命。

近年來,大學生自殺事件頻現校園,引發社會各界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高度關注。

今年3月,北京郵電大學博士吳某墜樓自殺;同月,南京林業大學南方學院化學工程系一黃姓女生在宿舍內自縊身亡。今年10月,山東建築大學要求學生與學校籤訂《自律協議》,其中包括學生若自殺等情況下的學校免責條款,引發輿論爭議。

針對有人將大學生稱為自殺率高出常人的「問題人群」,吉林大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胡遠超博士認為,大學生因為身份群體的特殊性容易受到社會的關注,但這並不能說明大學生就是「問題人群」。

據統計,2008年教育部直屬高校共發生63宗大學生自殺事件,低於中國社會的整體自殺率和美國高校的自殺率。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數據,包括抑鬱症患者在內,中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在1億人以上。

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昌兵指出,2009的普查結果顯示,中國大學生中抑鬱症的發病率在2.3%左右,2010年該比率上升至近3%。

儘管有預測稱到2020年,抑鬱症很有可能超過癌症,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但中國人對其認知度仍舊非常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研,在中國的縣級以上的醫療機構有抑鬱科室或抑鬱專科的還不到20%,在所統計的抑鬱症患者中真正接受合理的藥物和醫學治療的人還不到10%。

對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認知與預防措施不足,必然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吉林大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心理學專家說:「很多大學生自殺都是因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症,但它又不屬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工作的範圍。如果家長無法對患病學生採取必要監護措施,學校也無能為力,悲劇仍無法避免。」

有關數據顯示,包括抑鬱症在內的精神疾病在不少中國高校中已成為大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因這種原因休學、退學的人數分別佔總因病休學、退學人數的37.9%和64.4%。

胡遠超博士認為,中國心理衛生健康教育體系存在很多短板,尤其是缺乏心理衛生健康方面的法律規定,這對心理疾病病人的管控、治療是非常不利的。

據了解,目前中國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加強,並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應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以吉林大學和東北師範大學為例,這些學校都已經建立了心理諮詢中心和心理素質培養基地,大一新生入學之初,就會安排做心理篩查,通過問卷等科學的方式,找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約談或治療。

相關焦點

  • 防患於未然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12月16日清華大學召開的自殺問題媒體報導論壇上,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樊富珉教授在題為《高校自殺預防》的報告中提到,中國大學生自殺人數每年為600人。 樊富珉介紹說,按照教育部的研究結果,我國大學生自殺率在十萬分之2~4之間。她個人的調查數據是十萬分之2.59。
  • 江報直播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誰來守護?[圖]
    主題  近期,高校死傷事件頻發:南京航空大學學生被舍友刺死;復旦大學發生室友投毒事件,起因是生活瑣事導致;南昌理工學院一大一女生15日晚墜亡,警方初步排除他殺可能……人們在震驚和惋惜的同時,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廣西創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將心理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心理情景劇、項目素質拓展、樂跑挑戰賽、微電影——各高校積極創新方式方法,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做到儘早發現、及時預防、有效幹預,從源頭築牢心理健康防線。  「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定型的關鍵期,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質尤為重要。」
  • 現在大學生心理怎麼了?大一男生殺害女友後自殺,心理健康很重要
    近日有一個比較讓人難過的消息,說的是男生殺害女友後又跳樓自殺!我們從這件事中應該看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其實非常嚴重。如果平時不注意的話,很有可能引起無法挽回的後果。不過現在的中小學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了,但是這其實只是一種比較表面上的課程,還沒有真正地引起家長的重視。平時家長還是以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主,很少去關注孩子的內心的想法,這樣也會給孩子一定的壓力。如果父母不理解自己,平時沒有和父母多談心,那麼很有可能會有問題。特別是大學生,大學生的問題其實是比較多的。特別是他們的心理健康。
  • 四川安嶽縣小學生上吊自殺,誰來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個4年級學生,也就10歲左右,放學回家選擇自殺,原因沒那麼簡單。此類小學生自殺事件屢有發生,已經不是偶然事件。孩子內心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和無助,才會選擇自殺?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了。如何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呢?1、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是美好的,有很多好玩的和有趣的事情等你長大了可以去實現。
  • 精神疾病成輟學重要原因 大學生心理健康須重視
    5月25日是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有媒體報導,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鄧小虹近日向外界透露,精神疾病在不少高校中已成為大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因精神疾病休學、退學的人數分別佔總因病休學、退學人數的37.9%和64.4%。
  • ...和諧校園 陽光心靈」主題教育活動 全面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中國礦大深入推進「和諧校園 陽光心靈」主題教育活動 全面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2009-02-13   中國礦業大學以提升大學生健康水平,構建美麗和諧校園為宗旨,以「營造健康愉快精神氛圍、構建有效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為目標,多年來始終堅持深入開展以「和諧校園 陽光心靈」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好效果。
  • 研究生實驗室自殺身亡,重視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近日,一篇大連理工大學學生自殺前寫的遺書在微博上引發熱議。可以看出,一部分大學生正經歷著類似的痛苦和困境,並已經成為生活常態。這種壓力和焦慮的精神狀態一旦隨著時間累積演變成為心理疾病,就很可能釀成悲劇。 有網友支招,要給學生們上好「生命教育」這一課,對生命的尊重入手,塑造正確的生命觀。筆者想說,「生命教育」固然重要,但還遠遠不夠。
  •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結合實際,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規範課程設置,對新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課,大力倡導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和輔修課程,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蓋。公共必修課程原則上應設置2個學分、32—36個學時。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體系,組織編寫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教材,科學規範教學內容。開發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等在線課程,豐富教育教學形式。
  • 上海交大舉行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
    7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閔行校區圖信大樓8樓報告廳舉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焰,副主任委員馬建青、桑志芹、黃晞建,委員李樺,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李正雲、上海高校心理諮詢協會會長陳增堂、復旦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劉明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李春波等多名知名心理專家與會研討
  • 山理工構建「一二三四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生命教育工作室開設了生命教育體驗課,在學校易班網和「青春在線」公眾號開闢名為「生如夏花」的生命教育專區,在5.25心理健康節期間舉辦「珍愛生命」主題徵文及主題演講活動,在2019年秋季學期開展生命教育電影賞析等,引導學生關注、珍愛、生命、欣賞生命。精心打造「走過分水嶺」「5.25心理健康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 三個活動體系。
  • 如何做好疫情期間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
    三是組織輔導員、心理專幹開展學習,組織線上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工作培訓,編制相關學習資料,為輔導員開展疫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導和支持。四是開展線上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舉辦了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系列活動,抗「疫」宅家VLOG微視頻大賽等活動,幫助學生緩解疫情影響下的各類不良情緒,豐富宅家的學習和生活。
  • 20%大學生有心理問題 為何心理這麼脆弱(組圖)
    接著新會女大學生李瑞甜也在返校途中神秘失蹤,據稱曾流露出不想讀書的念頭。  大學生怎麼了?當自殺、失蹤、退學等現象屢見不鮮的時候,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本專題撰文記者餘琴  20%大學生有心理問題?  專家:是正常比例!
  • 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尊重和熱愛生命
    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尊重和熱愛生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5日 09:29 來源:光明日報     5月25日,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衛生部、全國愛衛辦組織開展的第四屆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活動在全國各地拉開帷幕
  • 上海交通大學「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滬召開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焰,副主任委員馬建青、桑志芹、黃晞建,委員李樺,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李正雲、上海高校心理諮詢協會會長陳增堂、復旦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劉明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李春波等多名知名心理專家與會研討。
  • 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開展「生死哲學與生命教育」講座
    為增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於12月7日晚在中心校區開展了「生死哲學與生命教育」主題講座。講座由哲學社會學院李聰老師主講,首先從教育的育人本位談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從培養對生命的人文關懷探討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 心理諮詢中心召開2020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
    2020年12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諮詢中心舉行了2020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享交流大會,會議主題是「心理健康,護航有我」。學生處副處長康健,華東政法大學教授、註冊督導師張海燕,心理諮詢中心專兼職諮詢師,以及來自各院系的思政老師共計4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心理諮詢中心的薛璟主持。
  • 林剛,王成春 ∣ 大學生創業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
    當然,創業教育的前提和關鍵是培養大學生創業者良好的心理素質(陳燦軍,2004),這樣才能使其自如應對創業中的多方壓力。基於此,在分析大學生創業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關係時,需要考慮創業教育發揮的調節作用,提出以下假設:H2a:大學生創業者經濟趨利型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被創業教育負向調節。H2b:大學生創業者滿意客戶型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被創業教育正向調節。
  • 心靈家園的守護者——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
    推開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的朱漆木門,窗臺上垂下的吊蘭映入眼帘,蔥蘢綠色盡展生命的美麗。諮詢室好雨無聲潤開千千結「我這次不是來諮詢的,是專門看看老師您,我已經準備考研了……」當記者走進諮詢室時,活潑開朗的小女生王某並沒有因為我的到來迴避談話內容。她曾經是覺得自己有罪想自殺的「強迫症」患者。
  • 林剛,王成春∣大學生創業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
    當然,創業教育的前提和關鍵是培養大學生創業者良好的心理素質(陳燦軍,2004),這樣才能使其自如應對創業中的多方壓力。基於此,在分析大學生創業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關係時,需要考慮創業教育發揮的調節作用,提出以下假設: H2a:大學生創業者經濟趨利型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被創業教育負向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