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本草之【金錢白花蛇】圖文

2021-02-22 科普本草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歷史沿革】

金錢白花蛇,古代本草文獻未見收載。金錢白花蛇一名收載於王一任的《飲片新參》,該書記載:「金錢白花蛇色花白,身細長,盤如錢大。治麻風癱瘓疥癬。」並對其形態、藥材性狀及應用作了簡單的描述,指出其藥材商品加工的形狀「盤圓如錢大」,故名金錢白花蛇。由此可知與現今市場上所售和使用的金錢白花蛇原動物為銀環蛇的乾燥幼體是相同的。

【別名】

金錢蛇、小白花蛇


【來源】

本品為眼鏡蛇科動物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幼蛇乾燥體。

【生態環境】

棲息於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處;傍晚或夜間活動,常發現于田邊、路旁、墳地及菜園等處。

【主要產地】

分布在中國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主產於江西省上饒市、吉安市遂川縣;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三聖鄉。


【採集方式】

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腹部,除去內臟,擦淨血跡,用乙醇浸泡處理後,盤成圓形,用竹籤固定,乾燥。

【性狀】

本品呈圓盤狀,盤徑3~6cm,蛇體直徑0.2~0.4cm。頭盤在中間,尾細,常納口內,口腔內上頜骨前端有毒溝牙1對,鼻間鱗2片,無頰鱗,上下唇鱗通常各為7片。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環紋45~58個,黑白相間,白環紋 在背部寬1~2行鱗片,向腹面漸增寬,黑環紋寬3~5行鱗片,背正中明顯突起一條脊稜,脊鱗擴大呈六角形,背鱗細密, 通身15行,尾下鱗單行。氣微腥,味微鹹。

【習用分級】

金錢白花蛇商品規格標準:

小條 乾貨。頭尾齊全。圓盤直徑3-3.5釐米。頭位於盤中央,尾細,常納於口內,肯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相白色環紋帶,脊鱗擴大呈六角形,表皮有光澤。全體無黴變和蟲蛀。

中條 乾貨。頭尾齊全。圓盤直徑6-7釐米。頭位於盤中央,尾細,常納於口內,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相間白色環紋帶,脊鱗擴大呈六角形,表皮有光澤。全體無黴變和蟲蛀。


大條 乾貨。頭尾齊全。圓盤直徑10-15釐米。頭位於盤中央,尾細,常納於口內,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相間白色環紋帶,脊鱗擴大呈六角形,表皮有光澤。全體無黴變和蟲蛀。

蛇幹 乾貨。偶有頭尾不全。園盤直徑15釐米以上。頭位於盤中央,尾細,常納於口內,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相同白色環紋帶,脊鱗擴大呈六角形,表皮有光澤。全體無黴變和蟲蛀。

【性味與歸經】

 甘、鹹,溫;有毒。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

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溼頑痺,麻木拘攣,中風口眼哨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

【含量測定】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通則2201)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5.0%。

看完記得分享和點☞在看喲☞⇩

相關焦點

  • 科普本草之胡黃連圖文
    《證類本草》引《唐本草》載:「出波斯國,生海畔陸地。苗若夏枯草,根頭似鳥嘴,折之,肉似鷂鵒眼者良。」《本草綱目》亦引蘇敬(原作恭)此語。宋代《開寶本草》載:「胡黃連生胡國,似幹楊柳,心黑外黃,一名割孤露澤(李時珍注曰:「胡語也」)。」胡黃連過去一直從印度進,1960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西藏調査隊發現了與印度胡黃連同屬植物西藏胡黃連,經過研究,所含化學成分基本相同,認為可代進口藥胡黃連藥用。
  • 科普本草之【三白草】圖文
    《本草拾遺》載:「此草初生無白,入夏葉端半白如粉,農人侯之蒔田,三葉白草便秀,故謂之三白。」 【別名】 水木通《綱目拾遺》,五路白、白水雞《福建民間草藥》,白花照水蓮《福建中草藥》,田三白、白黃腳《閩東本草》。
  • 科普本草之沙苑子圖文
    【沙苑子】 【歷史沿革】 沙苑子亦稱蒺藜,見於《神農本草經》藥用有刺蒺藜和白茨藜之分,本品為白蒺藜。《圖經本草》曰:「又一種白蒺藜,今生同州,沙苑牧馬草地最多,而近道亦有之。」
  • 科普本草之【青黛】圖文
    青黛 【歷史沿革】 青黛之名始見於《藥性論》,其後收載於《開寶本草》。馬志曰:「青黛從波斯國(今伊朗)來,今以太原並廬陵南康等處,染澱甕上沫紫碧色者用之,與青黛同功。」
  • 中草藥四: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來源於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帶根全草。在全國尚有以同屬植物傘房花耳草,纖花耳草及松葉耳草等作白花蛇舌草使用,但這些雖同屬,但卻屬於不同亞科,處方還是以白花蛇舌草為最好。,藥性各書籍記載並不一致,《泉州本草》言「性寒」,《廣西中藥志》言「性溫」,《閩南民間草藥》言性「平」, 從臨床應用的功效清熱、利溼、解毒,主要治療各種炎症來看,其性應當是「寒」。
  • 科普本草之【鵝不食草】圖文
    【歷史沿革】 「鵝不食草」之名,見於《食性本草》,在《四聲本草》中稱「石胡荽。」《本草綱目》以石胡荽為正名,釋名天胡荽、野園荽、鵝不食草、雞腸草。李時珍在論述本品時,將石胡荽和天胡荽兩個不同科屬的種混淆起來,從江西版附圖來看,更不確切,難以為憑。
  • 科普本草之【大薊】圖文
    寇宗奭《本草衍義》載:「大小薊皆相似,花如髻。但大薊高三四尺,葉皺;小薊高一尺許,葉不皺,以此為異。」 【別名】 馬薊《範汪方》,虎薊《本草經集注》,刺薊山牛蒡《日華子》,雞項草《本草圖經》。
  • 科普本草之淡竹葉圖文
    【別名】 竹葉門冬青《分類草藥性》,迷身草《嶺南科學雜誌》,山雞米《華南經濟禾草植物》,金竹葉《廣西中獸醫藥用植物》,長竹葉《江蘇植物藥材志》,山冬、地竹《廣西中藥志》,淡竹米《藥材學》,林下竹《閩東本草
  • 《本草圖經》:本草承先啟後之作
    中藥來源以草木居多,所以用「本草」二字泛指藥物。  千百年來,杏林英才迭代起,著書廣立說。其中源頭之作《神農本草經》、承前啟後之作《本草圖經》、巔峰之作《本草綱目》堪稱其間三座裡程碑。  北宋蘇頌主持編撰的《本草圖經》是我國第一部版刻藥物圖譜,該書集北宋以前本草文獻之大成,真實記錄了北宋全國藥物普查的豐碩成果。由專業人士根據標本實物繪製,並配有詳盡文字說明,並印刷出版,是科技史上的創舉,這部本草著作為今日的中藥鑑定學科奠定了基礎。  蘇頌千年。
  • 科普本草之【西紅花】圖文
    西紅花 【歷史沿革】 番紅花之名,始見於《本草品匯精要》,但它的實際運用歷史,遠遠比這時期早得多,國外遠在公元前五世紀克什米爾的古文獻中就有記載。在我同《本草綱目》列人草部溼草類。
  • 白花蛇舌草功效與作用 這些毛病吃它就行
    看到白花蛇舌草這個名字你是不是覺得很可愛呢?其實它是一種功效非常強大的中草藥,從兩千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使用白花蛇舌草來治療各種各樣的疾病了。因為它的形狀就像是蛇的舌頭,所以得了這個名字。接下來小編就告訴你白花蛇舌草究竟是什麼以及有什麼功效和作用。白花蛇舌草是什麼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根細長,分枝,白花。
  • 魚膠科普篇之《金錢鰵魚膠(小須金錢膠)》
    金錢鰵魚膠在眾多魚膠中公認排名第一,號稱「魚膠之王」,「貴如黃金」。
  • 在逆境中生長的白花蛇舌草
    是在路邊拍到的白花蛇舌草,可以治療蛇蟲咬傷,在臨床上經常被用於抗ca的處方中,還能治療各種皮膚病所以別看草藥小,但用處卻大著呢我就是我,不一樣的花火,我就是白花蛇舌草只不過長在逆境,但我也要努力生長!
  • 白花蛇舌草、纖花耳草和傘房花耳草原植物鑑別
    【原貼正文】▲白花蛇舌草
  • 白花蛇舌草泡水喝,竟然有這麼多的作用功效,你都知道幾個?
    我國中草藥的種類很多,白花蛇舌草就是其中之一。有很多具備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草藥,但是同時又能抵抗腫瘤病菌的卻很少,白花蛇舌草就能達到這樣的雙重作用。民間經常會使用白花蛇舌草來治療各種疾病,通常都會用水來衝泡飲用。
  • 匠人之心始於足下 -- 相宜本草西藏紅景天探索之旅啟程
    上海2018年7月27日電-- 藍天白雲,巍巍青山,遼闊草原,青藏鐵路上,一列裝點著炫麗紅景天圖案的火車正一路向西奔馳,帶著虔誠的期盼之心,抵達那神聖的遙遠西藏。這列開在「天路」上的火車正是由相宜本草獨家冠名的品牌列車,火車上除了靚麗的廣告外,還搭乘了相宜本草經銷商、雲集夥伴及廣大消費者,共同開啟為期11天的「我在西藏種紅景天 -- 道地草藥探秘行」活動。
  • 《本草拾遺》雷公墨
    在739年成書《本草拾遺》,撰成《序例》一卷、《拾遺》六卷,《解紛》三卷,共十卷。名《本草拾遺》巨著,新增收載洋洋大觀藥物712種。其中,首次著述石髓(鐘乳石)、石黃(雄黃)、磁石毛(磁鐵礦)、馬腦(瑪瑙)等礦物類藥物。
  • 《本草中國2》全新展現中醫藥文化 講訴美洲大蠊的奧秘
    中新網9月2日電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支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專業指導的中醫藥文化系列紀錄片《本草中國2》,於2019年8月28日起在央視和愛奇藝同步播出,上線第一天,《本草中國2》便升至愛奇藝紀錄片熱播榜榜首。
  • 藏紅花:獨佔兩項世界之最的本草
    藏紅花藏紅花本不產於西藏,之所以被冠以西藏的地理標識,只是因為西藏曾經是這種植物引入中國的中轉站。植物界中的「軟黃金」之說並非浪得虛名。製作一斤藏紅花成品,大約需要7萬朵花;而種植這7萬棵左右的藏紅花所需的土地面積,差不多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麼大。藏紅花葯用,至少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古埃及第一部醫學專著《埃伯斯紙草書》中,就有用藏紅花治療腸胃病的相關記述。波斯人則認為藏紅花具有利尿、養神、美容、壯陽、解毒、降壓、活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頭疼、牙疼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