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教師供給離不開制度保障

2020-12-04 騰訊網

近日,據《人民日報》報導,隨著全科教師到崗,豫西山區小學更富朝氣和活力,全科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能力也獲得了高度認可,有力推動了城鄉教育均衡和學生全面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全科教師培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2年以來,隨著「免費定向培養農村小學全科教師」政策舉措的實施,江蘇、廣西等省份開始嘗試實施這一政策,乃至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也有學校推行了「全科教師」及「全科教學」。很顯然,這一政策已經得到了相應縣區學校和社會的普遍歡迎與有力施行,更使得全科教師的培養和使用受到了廣泛關注。

不過,分學科的培養模式仍然是當前我國小學教育的主流。絕大多數地區的小學教師仍是獨立承擔每門學科教學的任務。小學階段包括品德、語言、數學、科學、體育和藝術等學科,雖然具有明顯的學科差異,但過度分化的科目和知識學習容易束縛兒童的思維發展和創造力培養。畢竟小學是兒童心智發展和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不需要教授太多專深的學科知識,更需要的是基於生活實際激發兒童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進而為獨立而個性化的發展打下寬廣基礎。再加上信息化、智能化時代對小學教育的需求和定位發生明顯變化,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人們對小學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從學校師資配置的現實狀況來看,各學科任課教師尤其是體音美學科還存在較大缺口。面對師資不足的困境,有些地方的教師通常需要增教幾門其他課程,再加上教師的學科知識與能力要求越來越細分,家長對兒童體能、藝術素養發展有著多樣需求,許多學科的優秀師資特別是體音美等學科的專任教師更加緊缺。

當前我國小學全科教師培養工作尚處於初始階段,無論從全科教師的職前培養還是職後的專業發展,尚缺乏成熟可靠的支持與保障體系。解決問題的關鍵還在於優化師資供給模式,科學探索全科教師制度以緩解師資配置困境,促進兒童全面可持續成長。因此,探索和發展全科教師制度,首先應結合小學教育的特點,完善教師評價制度。小學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因學段差異而有所側重,但不論是分科教師還是「小綜合」或「大綜合」的全科教師,背後都指向兒童發展的綜合素養和全局視野,共同承擔著促進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因此,根據兒童認知發展規律和小學教育特點,適當增加對教師多學科複合教學能力和知識整合能力的考察,才能更好地滿足兒童發展需求和適應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要求。

其次,合理把握全科教師培養規律,完善相關保障制度。一方面,相關高校應在繼承我國教育傳統基礎上積極主動借鑑國際小學全科教師培養經驗,持續優化全科教師人才培養方案。主動通過改進教育教學及人才培養方式,全面提升全科教師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小學教師專業競爭力和職業吸引力。另一方面,結合地方城鄉、校際差異和發展實際優化教師供給機制,使全科教師不僅能夠勝任國家規定的學科要求,還能滿足地方教育發展需要。例如,發達地區教師資源相對充足,對學科教學要求較高,要有更加紮實的學科功底;在一般或欠發達地區,學校教師資源相對不足,對開足開齊課程抱有更多訴求,更需要注重教師的通識能力和綜合素養。

(作者系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02日第2版

作者:陳武林

相關焦點

  • 村裡來了全科教師
    村裡來了全科教師 02:3611月18日,在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德亭鎮酒店小學,王予川帶學生做韻律操。新華社記者 韓朝陽 攝2016年起,為緩解農村學校音樂、美術等薄弱學科教師短缺矛盾,河南啟動小學教育全科教師培養計劃,定向培養「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小學全科教師。23歲的王予川成為河南第一批招收的全科教師。如今成為「多面手」的王老師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讓孩子們茁壯成長。
  • 【音頻解讀】《廣州市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實施...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科醫生隊伍建設,2011年、2018年分別出臺了《國務院關於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廣東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全科醫生隊伍建設,2012年、2018年分別出臺了《關於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實施意見》《廣東省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實施方案》。
  • 關於印發《自治區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教育(教體)局:  為全面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關於印發的通知》(人社部發〔2015〕79號)要求,我區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及相關配套辦法。
  • 找準提升制度執行力的著力點
    之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進一步提升制度執行力作出了明確部署,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強化制度意識,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帶動全黨全社會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必須堅定製度自信,把提升制度執行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鄧聿文:供給側改革也是制度改革
    原標題:供給側改革也是制度改革   2016年即將到來,中國社會普遍關註明年的經濟發展狀況。儘管挑戰與壓力並存,但越是在困難之時,越要冷靜應對。
  • 全科醫學 美國模式在中國的前途
    全科醫生立足於社區,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綜合、持續、優質的全方位基本醫療與保健服務,是社會醫療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是世界上開展全科醫學最早的國家之一,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與積累,目前已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末引進全科醫學後,在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界的支持與關心下取得了很大發展。
  • 中國政法⼤學何啟豪:網絡互助是健康保障「供給側改革」的...
    11月9日,南開大學朱銘來教授研究團隊及特邀課題評審專家一行赴水滴公司實地考察,雙方就「網絡互助實踐與監管走向、普惠保險保障、生態協同效應」等議題展開了高質量的交流與探討。南開大學就《商業健康保險、醫療互助、大病救助保障功能和協同效應研究》階段性成果作了分享匯報。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5月底,我國已有3.3億人加入網絡互助平臺,累計互助金規模約92.39億元,受助人數超過7萬,人均可獲得互助金13萬。「網絡互助的出現,極大的豐富了多元化保障體系,是健康保障領域『供給側改⾰』的主要成果之一,擴⼤了健康保障領域的有效供給。」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全科醫生單獨評價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的首創。打破全科醫師發展「短板」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介紹,我國全科醫學發展起步晚,全科醫師短缺,全科醫師管理制度不健全。
  • 解讀《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意見》
    2019年3月22日,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意見》(並政辦發〔2019〕13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就健全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和創新全科醫生使用激勵機製作出重要部署。
  • 雙一流建設離不開教師這個「第一資源」
    這是十九屆中央深改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文件,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文件,具有裡程碑意義。《意見》的出臺,將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標誌著我國教師隊伍建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標誌著教育事業發展重心由重視硬體投入轉向重視教師發展,教師隊伍建設真正迎來了新時代。
  • 全科醫生真的不如專科醫生嗎?
    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全科醫生的學習當中,為基層醫療貢獻一份力量,使基層醫療體系的建設更加完善。 近年來,全科醫生的概念在各種報導中被不斷提及。但大多數人都不明白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的區別,為什麼要鼓勵大家先去全科醫生處就診,難道不是專科醫生更加專業嗎?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全科醫生有了獨立評價體系
    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首部全科醫師管理辦法。▲全科醫生上門服務。打破全科醫師發展「短板」我國全科醫學起步晚,全科醫師短缺,全科醫師管理制度不健全。
  • 房地產估價師經營與管理複習要點:供給的異質性
    【提問】  房地產供給的異質性是指什麼?為什麼是影響供給壟斷性的因素?  【回答】學員chenghh2010,您好!您的問題答覆如下:  房地產的異質性,也就是獨一無二性,也稱獨特性、非同質性、個別性,即沒有兩宗完全相同的房地產。例如位置、朝向、樓層、周圍環境和景觀等的不同。
  • 狠抓教師隊伍建設 促教育高質量發展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自流井區全面深入貫徹落實教師隊伍建設精神,重點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著力加快教育現代化,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人力支撐和隊伍保障。一、加強師德建設,彰顯新時代教師隊伍風範。嚴格執行《自貢市教師榮譽規則》,建立教師個人信用檔案制度、公示制度和師德「紅黑灰」名單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2020年公示11名教師師德「紅名單」,陳欲曉被評為省「最美教師」, 馮雲霞等11人評為市優秀教師,林蘇宏等3人評為市優秀志願導學教師,胡新鳴等3人評為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萬波等3人評為自流井區「擔當振興」先鋒獎先進個人。
  • 營造全社會尊重關心全科醫生的氛圍
    營造全社會尊重關心全科醫生的氛圍——專訪國家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全科醫學,這一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才從國外引入的概念,隨著我國家庭醫生制度的逐步推進,居民對全科醫生的接觸和了解也與日俱增。但是,全科醫生的經濟和社會地位還沒有得到足夠提升。就此,記者專訪了國家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
  • 制度為導向、規範做保障、提升促質量 ——北京科技大學專碩學委...
    學習制度的科學制定與有效執行是保障培養質量的重要基礎。北科大專碩項目歷來非常重視學生學習制度建設工作,通過學習過程質量管理與控制,達到理想的學習目標。服務於任課教師:課前課中課後主動與任課教師聯繫,協助教師順利完成課程組織,同時雙向溝通,保障教師與同學間的順暢溝通,保障學習效果。3. 班級與學院之間的橋梁作用:學習委員是學院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與學習相關的學校工作、班級事務、課程安排變更等各項通知,都需要學習委員協助,及時向同學們傳達;學習委員是同學和學院溝通的橋梁,除了下達的工作,還要做好上傳工作。
  • 張佔斌 杜慶昊:把「需求側管理」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
    這些都離不開內需的支撐,離不開消費對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的需要。供給和需求總是處在動態變化之中,一個能夠自發和及時實現供求平衡的市場,是健康和高效率的市場。近幾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成效,有效激發和激活了市場需求,也催生和創造了新的市場需求,真正形成了供給創造需求的良好局面。
  • 做全科or強專科?基層醫療走到了十字路口
    8月1日,在深圳召開的第四屆基層醫療衛生大會上,國家衛計委基層衛生司社區衛生處處長劉利群提出了從「服務環境、服務功能、服務質量、服務管理和動員社會參與」五個方面的理念,通過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強化人文關懷,為分級診療制度打下基礎。劉利群強調,基層醫療在發展全科的同時,也可以嘗試進行適宜基層的專科建設。
  •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化供給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張守營報導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草局、科技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優化資源管理制度供給,科學規劃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布局
  • 全科醫生不再唯手術論英雄
    辦法將於2月1日正式實施,適用於在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機構執業的全科醫師(含中醫全科醫師),在其他醫療機構執業的全科醫師參照執行。  打破考核「窄」傳統  全科醫生作為國內新興的一個醫生類別,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近年來,全科醫生們遇到一個共同困境:做得很寬,考核很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