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蘋果用一塊小小的觸屏改變了世界,人機互動也從旋鈕、按鍵走到了觸控,但這僅僅是一場革命的開端,緊隨而來的是大量語音控制設備的投石問路,這些科幻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的場景正一步步接近現實,然而這並不是終點,真正神話般的交互技術已經露出端倪,那就是用意念操控,一個你想都不敢想的未來存在,通過本文介紹的BrainLink意念力頭帶,我們有理由相信那一天應該不會太遠的,下面小蟲就帶大家一起體驗這款科技感十足的產品。
包裝時尚簡約保護很到位
本篇體驗的版本是BrainLink Lite意念力髮帶,從外包裝來看,透明塑料外殼搭配粉紅色調的內盒裝飾,給人一種溫馨時尚的感覺,整體的標識和介紹也比較多,可以對產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第一印象是不錯的。
這款意念力髮帶的包裝採用了典型的小數碼產品包裝,透明塑料外殼可以比較硬,可以比較好地保護到產品,正面上邊可以看到BrainLink Lite主機,其它各面的標識和文字介紹也是蠻豐富的,初次接觸產品的用戶可以對產品的功能、適配設備以及生產信息等大概有一個了解。
盒蓋上下兩邊都有封貼,很容易撕開,內盒分為上下兩層,上邊一層塑殼託板槽內放置著BrainLink Lite主機,底層泡沫凹槽內放置配件,兩層之間放置說明書等文檔,感覺英文的標註很多。
全部物價包括BrainLink Lite接收器主機、髮帶、充電線、說明書和保修卡,相比完全版本來說,Lite版物件並不多,不過產品整體給人的感覺還是不錯的,說明書全彩印製,介紹也比較清楚。
產品做工和細節設計均屬上乘
作為國內首款安全可靠且佩戴方便的頭戴式腦電波傳感器,BrainLink在產品的做工和細節上還是很給力的,整個產品重量較輕,皮質髮帶上的金屬傳感器及接收器可以拆卸,方便髮帶的清洗,設計很人性化,除了本款粉紅色的版本,還有藍色版本,適合更多個性選擇。
接收器主機整體為鈍角三角形,內置了醫療級高精度晶片、佩戴+低電量蜂鳴器,正面為銀色和粉紅色裝飾,粉紅色背景裝飾上浮現著BrainLink的「∞」標誌,中間小的那個圈內設計了主機的開關鍵,看起來很個性時尚,背面標識了產品的基本參數及認證信息,而從資料了解到,這款產品搭載了世界領先的eSense腦波探測科技,採用來自美國矽谷的ThinkGear晶片,能夠過濾幹擾波,放大,轉換腦電波,在民用領域也是為數不多的腦波應用。
這款產品充電及傳感器數據接口位於較大的一端,接口並不同於普通的MicroUSB接口,據說是高集成度PCT專利接口,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混用,充電輸入為5V 1A,大多數的充電適配器包括移動電源也都是可以使用的,1小時可以充滿電,待機8小時左右,每天使用頻度不高的話,充一次電可以使用好幾天。
BrainLink lite配備一根人造革髮帶,兩側邊緣均有藍色縫線,採用自粘帶收緊,做工不錯,看起來很顯檔次,適合47~71CM頭圍,髮帶左邊設置白色插槽,將接收器安裝到頭帶的卡槽上固定好,通過接頭處的連接線與額頭部位的三個金屬傳感器相連,用來檢測腦波信號,在佩戴時左右不能顛倒,不過左右標識並沒有像BrainLink標識那樣使用壓印工藝,而是使用了白色貼紙,有點容易掉。
比較人性化的是,接收器的卡槽和金屬傳感器都是可以單獨拆下來的,方便髮帶的清潔,對於夏天使用容易產生汗漬,拆下清潔還是很必要的。
實際體驗給人很新奇的感覺
初次接觸BrainLink可能會不知道怎麼用,其實使用真的沒有那麼複雜,配戴上髮帶,開機,連接手機藍牙,打開應用,集中你的注意力,屏幕上就會發生你意想中的變化,作為一款意念力玩具,這個東東給人很新奇的體驗,當然要實現意念力的控制,適當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這款產品雖然在實際使用中並沒有像想像中那樣隨意地操控,但至少給我們打開了一扇門,以窺見未來的路。
使用自粘帶配戴好BrainLink,打開電源,接收器LED指示燈紅藍交替閃爍說明模塊處於等待連接的狀態,此時打開手機設置中的藍牙選項,查找BrainLink Lite設備,點擊配對成功後,已配對列表裡會顯示一個特殊的連接狀態,接收器LED燈此時會變成藍色常亮,這是設備開始檢測腦波,所有的腦波信號被手機起來發送到應用端,從而實現交互。
PS:一般集中精神時,大腦就會進入β腦波,代表大腦運作和消耗能量狀態,就像鍛鍊肌肉一樣,長期的β腦波激發訓練能提升對專注力的控制度、靈活度和維持時間,使得大腦更加強壯。與β腦波相反的是,當我們處於放鬆狀態,大腦會進入α腦波狀態。科學家認為α腦波同時可以改善身體既能和精神情緒,而且研究表明,瑜伽愛好者們和禪修者們的α腦波比一般人要更強,而且持續時間長。
檢測腦電波的傳感器技術早已在神經醫學領域廣泛使用,但是由於系統成本過高,還沒有在民用領域廣泛使用。與醫療用不同,BrainLink不需要塗抹任何傳導膠質,只需要接觸皮膚就可以達到感測腦電波的效果。而且發出的電磁波十分微弱,對人體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實現腦波生物反饋技術民用化。
※BrainLink使用方法介紹※
要了解BrainLink Lite的使用方法,建議首先下載BrainLink應用,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使用使用方法流程的介紹,非常適合於初學者使用這款設備,應用的主界面非常簡單,旋轉選擇的菜單依次為設置、配戴引導、信號說明、高級檢測、意念力挑戰5個大項,內容並不算多,但足以讓用戶完全地了解這款產品。
設置項內容不多,僅為選擇中英文界面,佩戴引導非常詳細地通過動畫演示教會用戶如何連接BrainLink,這裡要說一下信號說明,因為在腦波信號的檢測過程中也會有一些幹擾,通過信號狀態的判斷,能夠更好地使用BrainLink,上圖中是典型的4種連接狀態,分別對應連接斷開、未佩戴BrainLink、未正確佩戴、佩戴正確。
配戴的方法非常簡單,在使用中全神貫注的時候LED燈紅色呼吸狀態亮起,深度放鬆的時候LED燈藍色呼吸狀態亮起,穩定連接時會發出滴滴兩聲,產品的交互做的也是不錯的。
BrainLink應用中內置的這款意念力挑戰遊戲由3個部分組成,可以比較完整地展現意念力操控中的一些概念,比如集中注意力,當進度條升高到一定程度,水果便會飛起來,持續一定時間就會炸掉,前邊幾關並不難,到了西瓜之後,或許是心裡暗示,感覺西瓜較大,比較難提起來炸掉,通過不斷的鍛鍊專注力,還是能夠挑戰成功的,而眨眼的同步顯示則展現了腦波監測可以達到怎樣的一種表現,挑戰靜心思考則是鍛鍊放鬆大腦的能力。
※禪定花園體驗※
作為一款面市並不算長的新型智能產品,BrainLink適配的APP應用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豐富的,加起來有20多款,不過形式上並不多,主要分為專注和放鬆兩類, 要深入地理解這兩種類別的差異,才能更好地鍛鍊自己的腦力,這裡以為例,下面分享下我用BrainLink玩禪定花園的體驗。
第一次登陸界面需要進行註冊,當然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帳號登錄,成功登陸後會彈出壓力測試題,根據自己的情況對應選擇,提交後應用會給出一個推薦的禪定時長和放鬆狀態目標時長,這個數據會成為每天完成情況的一個目標數。
進入主界面後,是一個很清新的窗臺空間,窗臺上擺放著一顆卡通形象的植物,頂部為4個快捷按鈕,右上角為BrainLink的連接狀態,右下角可以喚出菜單,這個界面與一些養成遊戲界面有點類似,不過這個遊戲是通過意念力的鍛鍊來獲取冥想因子,灌溉植物後進行升級培養,訓練時間越長,放鬆的效果越好,越專注,獲得的冥想因子將會越多,在冥想界面也可以隨時查看信號高級檢測,以及腦波走勢,隨時了解訓練的效果,訓練中會有輕柔的女聲提示,幫助進入禪定的境界,每一段的訓練完成都會獲得不等的冥想因子,同時在腦力光譜會產生變化,在灌溉植物成長的同時,自身的腦力得到了鍛鍊。
鍛鍊完成除了灌溉,也可以進入今天效果板塊查看詳細的目標達成情況,主界面顯示達成時間的百分比,以及目標時間、完成時間和達標天數,點擊後循環顯示本次訓練的放鬆情況比例和放鬆成績的比較,使用升高或降低的箭頭顯示了自己的進步和倒退,而上拉界面可顯示近7天的訓練成績,通過塊狀圖很直觀地顯示了每天的訓情況,並有提示分享後會獲得意念結晶,整個界面非常友好。
這樣一個養成系統,植物通過灌溉成熟後可以收穫意念結晶,當一顆植物成熟,則可以開啟另外一顆植物的領養,當然少不了各種可更換的高級植物以及背景,通過菜單內商城進入,花費自然也是不菲,而且只能用意念結晶來兌換,而在我的菜單中主要有快速訓練、同步帳號、個人中心和註銷4個按鈕,這裡主要說下個人中心的內容,包括了官方最新動態,腦力光譜,排行,放鬆技巧,獲得的徽章,以及獎品幾項,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應用其實對於個人而言也是一個養成的過程,通過長期的鍛鍊,可以看到自己腦力光譜不斷的完善,排行榜上也能與其他人一較高下,獲取勳章,在不懂的方面也可以在放鬆技巧中與意粉交流。
這樣一個養成系統,植物通過灌溉成熟後可以收穫意念結晶,當一顆植物成熟,則可以開啟另外一顆植物的領養,當然少不了各種可更換的高級植物以及背景,通過菜單內商城進入,花費自然也是不菲,而且只能用意念結晶來兌換,而在我的菜單中主要有快速訓練、同步帳號、個人中心和註銷4個按鈕,這裡主要說下個人中心的內容,包括了官方最新動態,腦力光譜,排行,放鬆技巧,獲得的徽章,以及獎品幾項,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應用其實對於個人而言也是一個養成的過程,通過長期的鍛鍊,可以看到自己腦力光譜不斷的完善,排行榜上也能與其他人一較高下,獲取勳章,在不懂的方面也可以在放鬆技巧中與意粉交流。
結語
宏智力BrainLink意念力髮帶通過藍牙無線連結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桌上型電腦或智能電視等終端設備,配合相應的應用軟體就可以實現意念力互動操控,通過長期的科學訓練,達到鍛鍊腦力和提升專注力的作用,這樣一種在娛樂中不斷積累進步的過程,讓訓練非常愉快,而且具有較好的放鬆大腦的效果,雖然目前一些遊戲也比較簡單,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可以看到,用大腦控制電腦並非是遙不可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