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官宣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美國網友酸透了:這是不友好的競爭

2020-12-04 騰訊網

中國空間站效果圖

2011年11月,在近地軌道,我國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順利完成我國首個空間交會對接。當時很多人都在夢想,這項太空對接技術運用到我國自研的空間站,會是個什麼樣子。而時間僅僅過去了9年,我國官方正式對外宣布,在2022年左右,完成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在軌建造。

據《央視網》在10月6日的消息顯示,目前我國空間站各個艙段的研製工作,都十分順利。在未來的兩年時間裡,我國航天局將會陸續進行11次發射活動,分別將「天和」核心艙、「問天」試驗船以及「夢天」試驗船依次發射到預定軌道。在整個過程中,會同步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而除此之外,我國還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一方面是補充所需要的物資,另一方面,也是進行人員輪換,防止出現疲勞等意外情況。

中國空間站效果圖

據相關報導稱,「天和」核心艙,主要是為太空人提供太空的居住空間,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在文昌發射,屆時將搭載我國自研的長徵五號B火箭升空。「問天號」實驗艙,負責控制和實驗應用,艙外設置了一個多功能機械臂。「夢天」實驗艙,是專門的實驗空間。兩者也全部由長徵五號B發射。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我國載人航天的這一動向,也吸引了國際各界的高度關注。在當天,美國媒體《空間新聞網》在報導中,著重強調了此次加入航天員隊伍的18名預備航天員。其中包括了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工程師以及4名載荷專家。中國在2018年的5月就開始進行人員選拔,當時有接近2500名的參與候選人名單。

該報導指出,在1998年到2010年的航天員選擇之中,僅僅是在空軍飛行員之中進行選拔。而這一次卻是大範圍的公開選拔。從這一點能看出,中國正在根據建造和運營未來空間站的需求,在選人上進行不斷變化。從側面來說,中國也正在有準備地建造一個能夠大範圍參與的太空項目。

有消息指出,除開航天駕駛員外,航天工程師,主要是負責控制和管理太空飛行器的一系列數據收集、調整等技術上的應對。而荷載專家則是主要負責在空間站的科研艙進行科研工作。據悉,我國空間站上初步進行的科研領域,包括了對地觀測,天文學,生命科學,空間醫學,材料學,微重力物理學,地球氣候、環境觀測,預報等等。

頗為諷刺的是,就在我國緊鑼密鼓地為自研的空間站進行準備工作的時候,以美國為首建造起來的「國際空間站」,卻曝出問題,突然發射氣體洩漏事故,甚至一度無法查明具體洩漏位置。直到9月30日才最終將漏氣位置鎖定。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外界對於未來中國空間站的關注,這讓不少美國網友酸透了。有網友酸溜溜地表示,這對NASA和美國國會來說,是十分不友好的競爭。尤其是當下的局勢下,美國拿不出那麼多錢用於航天領域的發展,希望SpaceX公司能夠建造更多的太空梭,用於與中國的航天技術一較高下。(聽風吹荷)

相關焦點

  • 我國官宣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美國網友酸透了:這是不友好的競爭
    當時很多人都在夢想,這項太空對接技術運用到我國自研的空間站,會是個什麼樣子。而時間僅僅過去了9年,我國官方正式對外宣布,在2022年左右,完成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在軌建造。在未來的兩年時間裡,我國航天局將會陸續進行11次發射活動,分別將「天和」核心艙、「問天」試驗船以及「夢天」試驗船依次發射到預定軌道。在整個過程中,會同步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而除此之外,我國還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一方面是補充所需要的物資,另一方面,也是進行人員輪換,防止出現疲勞等意外情況。
  • 2年後,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美國人:未來將遭中國逆轉
    但伴隨著蘇聯解體,為了防止其航天技術四處擴散,利用蘇聯遺留下來的成果,美國航天局向剛剛成立的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拋出橄欖枝,兩者一拍即合,計劃共建國際空間站,並且吸納了日本、歐盟歐空局等成員的加入。於是乎,1993年以美俄為首的16個國家,完成了國際空間站的總體設計。 1998年11月國際空間站才正式發射入軌,但在空間站的所有成員中,並沒有來自中國的航天機構。
  • 2年後,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美國人:未來將遭中國逆轉
    1998年11月國際空間站才正式發射入軌,但在空間站的所有成員中,並沒有來自中國的航天機構。不管是將我們拒之門外,還是防止技術外流等多種說法,可以肯定的是,迄今為止美國對中國航天一直是全方位的封鎖,中美航天合作更是不存在。
  • 我國空間站計劃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
    驅動中國2020年10月12日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全線正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按計劃,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任務,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以及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
  • 檸檬樹下的美國網友?央視「官宣」:中國空間站2年後將完成建設
    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牽頭研發的太空在軌運行空間平臺,具有綜合性極強的太空研究作用,其上承載了諸多先進的現代化科研設備,可以在太空內進行微重力環境下的科學研究,自然也能夠為太空人提供一個在太空進行生活和研究的基地。
  • 我國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
    我國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 科技日報 | 2020-10-22 09:25:27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10月19日在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透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的任務準備階段,空間站的建成將為商業航天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 我國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任務 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
    摘要 【我國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任務 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全線正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拉開序幕
    長五B首飛成功,使我國大型運載火箭的技術水平進入世界第一梯隊,與俄羅斯「質子-M」火箭、美國「獵鷹-9」火箭、「德爾塔IV」火箭、歐洲「阿麗亞娜-5」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同時,長五B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發展的代表,將為後續重型運載火箭的研製提供重要技術積累。
  • 我國空間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全線正在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為後續實現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營進行準備。目前,我國空間站核心艙等各艙段研製進展順利,空間應用系統正在開展空間站科學實驗設施研製,以及運營階段應用任務論證工作。國慶期間,各參研參試人員過節不停工,拼勁全力積極備戰明年的空間站核心艙發射任務。
  • 我國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任務,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全線正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按計劃,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任務,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以及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澎湃)
  • 空間站在軌建造拉開序幕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航天員已選定
    今年,我們中國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正式開通,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飛赴火星,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今年底將擇機發射。還有我們中國的空間站——「天宮」,已拉開在軌建造的序幕。B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我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飛行任務告捷後,最近又傳來了我們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的好消息!
  • 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拉開序幕,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航天員均已...
    今年,我們中國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正式開通,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飛赴火星,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今年底將擇機發射。還有我們中國的空間站——「天宮」,已拉開在軌建造的序幕。B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我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飛行任務告捷後,最近又傳來了我們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的好消息!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空間站建設有什麼意義?
    這個熱議一出現之後,確實讓我們想起了美國曾經對我國的封鎖,對我國的技術打壓等等,如今的次此舉確實能夠讓美國可能感覺到,中國不需要美國一樣可以建立一個獨立的空間站,有較強的航天實力。,並不是說我們怎麼樣,不願意美國進入到我國空間站之中,而是因為,美國團隊參與申報的項目在科學價值和技術層面沒有達到我國規定的標準。
  • 嗶哩嗶哩或將回港二次上市;APPLE官宣10月14日舉辦發布會;我國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任務|Do早報
    【APPLE官宣10月14日舉辦發布會】北京時間7日凌晨,APPLE官宣將會在10月14日凌晨1點舉辦特別活動,這次應該會帶來新品iPhone的發布。【我國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任務,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全線正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按計劃,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任務,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以及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
  • 好消息,我國空間站航天員已經選定,國際網友:美國該後悔了
    近年來,我國的航空航天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我國也開始著手研製宇宙空間站,近日,關於我國建設空間站的好消息再次傳來。據觀察者網報導: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十分順利,在2022年左右,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
  • 核心艙初樣運抵文昌 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即將拉開序幕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截至2020年1月20日,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經過大約一周的海陸運輸,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 空間站建造任務全力備戰
    「十三五」期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圍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和空間站研製建設等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和重要成果。目前工程全線正在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為後續實現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營進行準備。
  • 中國空間站2022年將完成在軌建造計劃!各航段名字有驚喜
    據央視網10月6日消息,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順利。2022年前後,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圍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和空間站研製建設等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和重要進展。
  • 我國空間站最新進展:未來2年11次發射!美網友直呼等不及看到一幕
    據多維新聞最新報導,日前中國空間站建設迎來最新進展,為在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未來兩年內,中國將進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說,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後,之後飛行任務要高密度實施,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 中國自己建造的空間站能比得上國際空間站嗎
    自1971年開始,人類經歷了4代空間站。目前,還在地球軌道上漂浮的國際空間站是第四代空間站,它的大小在420噸級左右。而我國的天宮空間站的建設目標為第三代,它的大小大約為80-100噸級,但是我們還留有許多可擴展的接口,可以擴展成100多噸級的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