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刻意練習》的出版。「刻意練習」這個概念也被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K. Anders Ericsson)首次提出。2019年,國內遊戲化學習領域領先的在線學習平臺愛上學習在多年培訓行業積累和沉澱下,針對企業銷售領域推出銷售崗位績效提升的在線學習平臺——大銷售。
其中大銷售首推核心課程「阿里三板斧」,與《刻意練習》不謀而合的是,都以刻意練習和刻意實踐為核心,推動培訓與學習的效果提升。
書中提到的刻意練習和刻意實踐的方法,與企業員工培訓的本質,其實是相通的。因為學習活動本身就是一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過程,這與刻意練習的本質是不謀而合的。不同於《交互式培訓》,《刻意練習》更加注重於培訓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強化,但其運用在目標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企業提升培訓學習效果。
對於廣大的企業管理培訓工作者來說,基於這一概念,很快便衍生出刻意練習培訓法。大致上可以描述為「在工作中運用刻意練習原則」,通過「邊幹邊學」,「將練習變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那麼,對於企業的銷售培訓來說,要管理好一個銷售團隊,應該如何結合刻意練習的理念,才能更好地讓員工自主自發地學習和實踐落地呢?在這一點上,大銷售平臺通過平臺學習課程內容、流程和形式等的設計,也給出了精彩的解讀和詮釋。
源於對企業員工培訓學習現狀的洞察和理解,大銷售精準地抓住了企業員工在培訓之後實踐運用困難的痛點,並將其濃縮成簡單的一句話:因為沒有用所以沒有用。
對於這句話,如果我們再進一步的闡述,應該是:因為沒有「用」,所以「沒有用」。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在傳統的企業員工培訓中,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一是源於培訓活動結束之後沒有相應的跟進和輔助措施。二是儘管也有企業在培訓結束後,也設置了相應的措施,甚至專人專崗負責,但卻忽略了對刻意練習實踐應用的學習框架、模型、步驟等的設計和思考。
因而,對於管理者和員工來說,雖然企業員工培訓的時間也花了,員工也積極投入了,但效果卻遠達不到預期。
而大銷售在平臺銷售培訓課程以及其他相應的課程設計上,則充分地將以上因素納入思考範疇,始終圍繞學員如何在整個培訓過程中實現「刻意練習與刻意實踐」有機結合的狀態。
除了對員工實踐中刻意應用所學習的框架、模型、步驟來解決對應的問題進行全盤思考之外。並同時圍繞企業員工如何實現「反覆應用,不斷融會貫通,形成肌肉記憶效應」進行深度的融合和設計。
例如:大銷售平臺與來自阿里體系的阿里中供鐵軍、阿里布道官、《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作者王建和老師聯合開展的「阿里三板斧」核心課程,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內容上,在對阿里中供鐵軍管理實踐高度濃縮與總結的前提下,結合企業員工銷售培訓中最需要的管理者基本動作進行分解和逐個講解,條分縷析,層層遞進;
在形式上,除了相應的教學流程和教學模式的設計,還結合為期42天的管理者基本動作訓練營,進一步強化、鞏固銷售人員和銷售管理者的學習效果,真正將學到的知識轉換為實踐,讓每一個企業在培訓學習後,能真正做到搭班子、培養人、拿結果。
所有的這些思考和設計,一是基於大銷售平臺與以王建和老師為代表的阿里巴巴等企業管理體系的導入和傳播。二是基於「大銷售」的前身是於2006年成立的專業網際網路招聘與培訓服務公司,2014年公司旗下網際網路招聘業務被58同城收購,線下培訓業務部門於2015年推出在線遊戲化學習平臺—「愛上學習」。多年的行業積累和經驗,也讓大銷售在產品的打磨和研發上,更能洞察企業的真實需求和關注點所在。
同時,依託於愛上學習平臺上接近500+的知名企業、400w+企業員工使用「愛上學習」進行學習,大銷售也在不斷進行產品和平臺的更新和迭代,以尋求用最適合企業用戶的方式,提供最好的銷售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