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夢,反映孩子的當下的心理反應,不是迷信

2021-01-15 杏媽育兒

小寶,五歲,三天來,一直在做同一個夢,常常在夢中驚醒,進而哭泣。媽媽以為孩子被嚇到了,除了安撫以外,也沒有其他更好解決辦法。可作為從事醫學工作四十年之久的婆婆卻建議,帶小寶去一次醫院,對孩子感覺夢裡有人按壓的胸部和心臟進行相關檢查。

結果,不出婆婆所料,小寶心肌酶過高。有人說,做夢還能反應現實生活?這不是在宣揚迷信嗎?事實上,病給如此。無論是西方國家,亞里斯多德的《論夢》,還是中國流傳至今的《周公解夢》,就連《黃帝內經。靈柩》裡,都認為:夢,是窺探人類心靈另一面的神秘之鏡子,同時另一種虛幻也是對真是人生體驗的一種反應。

因此,當我們自覺對孩子不太了解時,卻可以通過孩子的夢境,來走進孩子的身體,發現他們隱藏在身體中,卻又表達不出的隱患。

一、夢見白天遇到的事

有些孩子會在夢裡夢到自己的同學,老師,甚至還會將白天發生的大事小情也夢一遍。看起來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但其實,中醫卻認為,這樣的孩子,屬於需要調整「脾」功能。因為「脾主意」。凡是時常夢到日常瑣事的孩子,過半消化能力差,導致多夢。由於孩子還小,所以,多半夢到自己白天發生的事情。建議,這樣孩子多吃山藥等健脾的食物。

二、常常做噩夢

在一些習慣性遺尿的孩子中,時常會問出,他們做夢的情景。多半是夜晚噩夢縈繞。或者被人推下了樓,或者被狗咬,或者遇到了恐怖的事情。這些容易驚恐的孩子多半存在「腎」的問題。因為中醫裡認為「腎主恐」。凡是這種動不動就做稀奇古怪夢的小孩,建議多給孩子吃點茯苓餅。

三、夢裡勞累

有些孩子會在夢裡遇到一種跑不動,走不動,無力的情況。而且很容易被憋醒,然後痛哭流涕,用於宣洩情緒。這時,家長可要小心了,這樣的孩子,可能存在氣血供應不足的情況,另外小心孩子的心臟,最好能對孩子進行相關方面的檢查。

另外,也可以通過吃些大紅棗,桂圓等來幫助孩子補充氣血,同時也需要對孩子進行循序漸進的「有氧運動」。

相關焦點

  • 豪門給孩子取名,為什麼不能「大」?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的
    有些問題並非迷信 不想引人注意 相比普通家庭來說,豪門家庭會更害怕被人注意,尤其是盯上自家的孩子。生活中不免有些圖謀不軌之人,他們很可能因為錢財對豪門下手,而容易成為目標的就是豪門中的孩子。
  • 父母須細心 孩子說話反映著內心世界
    核心提示:有不少的父母們反應,自己常常摸不清楚孩子的想法,其實只要家長們平時能夠細心些,就可以從點點滴滴中得到孩子心裡的一些想法,若是不相信的話,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說話中暗藏的小秘密吧!   通過說話的語速來了解孩子心理   語速最直接的意思就是說話時的速度、快慢,其是最能反映心理狀態的一種因素。父母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就可以從他們說話的語速有沒有變化中看出來。
  • 「頭胎孩子是來報恩的!」女性第一胎最好要留下,真不是迷信
    小趙跟老公商量了之後,兩個人都覺得不想現在要孩子,因為他們還沒有過夠二人生活,再說現在生下孩子也很難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小趙很快預約了醫院去做人流,那天小趙是最後一位患者。小趙遇到的醫生十分和善,醫生看到小趙和他的丈夫十分甜蜜,並且兩個人看起來不像是不靠譜的年輕人,醫生就跟小趙多說了幾句。
  • 這3個時間段出生的孩子,是天生「好命」,真不是迷信,有依據的
    但家長們不必擔心,上述這些說法都比較迷信,沒有科學依據,千萬不要對號入座,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天生好命」的3個時辰,可不是這樣算的。這3個時間段出生的孩子,都是天生「好命」,真不是迷信,有依據夫妻在合適的年齡生育現如今很多年輕人婚後一到兩年內都不會要孩子,一來是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享受二人世界,二來也是擔心自己的經濟狀況照顧不好孩子。
  • 孩子看見老人大哭不是有天眼,而是在經歷這兩個階段,可不是迷信
    寶媽小張卻不相信這些,家裡也從來不迷信,於是就帶著已經滿6個月的寶寶經常去外面轉悠,可都沒有出現類似「見到老人會哭」的現象。直到遇見一個陌生的老爺爺,看模樣頭髮已經全白,臉上布滿皺紋,每天杵著拐棍。小張萬萬沒有料想到,寶寶看見這位老爺爺總會哭,甚至不敢看他。有一次,老爺爺上前想要抱寶寶,小傢伙兒哭聲更大了。
  • 怎樣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反應能力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他們需要學會更多的技能,才可以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有的孩子反應比較慢,父母比較著急,就想要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吧!
  • 為什麼豪門給孩子取名都「不大」,並非迷信,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豪門給孩子取名都不大,並非迷信,有一定科學道理本身出自豪門的孩子,天生就站在了聚光燈下,受到很多關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拋開家世和媒體燈光,他們也就是個普通的孩子,如果家長給孩子取名字太大,很可能會增添更多的負擔,讓本來就有壓力的孩子,心情更加沉重。
  • 由誰接孩子反映的家庭問題
    接送孩子可能看起來很簡單。人們總是認為誰接送孩子反映了家庭情況。老人接送:父母,或者父母雙方都太忙,都是不負責任的。我擔心這樣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有著特殊的意義。老人再多的愛他,再多的給他美好的物質生活,都比不上父母的愛和陪伴,他經常被老人的孩子和老人聯繫的次數最多。老人愛孩子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是不一樣的。
  • 心理:孩子的離心力
    孩子的成長是大自然之力,沒有誰能阻擋,父母的控制力越強,孩子的離心力越強,中間的線繃得越緊,親子關係越緊張,當力量越來越強的時候,線可能會繃斷,親子關係破裂。反之亦然。親子關係就是如此。當父母給予孩子尊重、理解時,孩子回饋以自律、責任。當父母強調權威,打壓孩子時,孩子就會對抗、叛逆。
  • 榆林家長反映7歲女兒被打致「應激反應」!
    家長反映7歲女兒被打致「應激反應」綏德教體局:警方已介入調查「就因我女兒幾天沒有交上家長批改的作業,就被打了。」
  • 心理學家解密「陰陽眼」:孩子能看到的,你未必看得到,不是迷信
    對此,我給出的解釋有三:①泛靈心理十八九世紀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提出過一個理論,主題是幼兒時期的孩童是否存在獨一無二的泛靈心理,只因他發現處於該年齡段的孩子大多會與外界展開對話,只不過對話的對象不僅僅是生命體,也包括布娃娃等。作為兒童心理學的開創者,皮亞傑的理論並非空穴來風,反而是有大量的案例作為依據。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的3個反應,暗示了大腦發育快,將來更聰明
    怕孩子睡著了動來動去掉下床、怕他把被子踢了會著涼……孩子睡覺時的表現,反映了他的大腦發育?除了擔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問題之外,父母們最關心的莫過於就是自家孩子聰不聰明?智商怎麼樣?情商怎麼樣?同樣的,我國犯罪心理學教授,因獨特的育兒觀深受廣大父母歡迎的李玫瑾教授也曾提出過:從孩子睡覺時的3個反應,就可以看出孩子的大腦發育,家長要注意了。那麼寶寶大腦發育好,睡覺時會有哪3個方面的表現呢?
  • 四川安嶽縣小學生上吊自殺,誰來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此類小學生自殺事件屢有發生,已經不是偶然事件。孩子內心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和無助,才會選擇自殺?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了。如何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呢?1、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是美好的,有很多好玩的和有趣的事情等你長大了可以去實現。但是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才能去實現自我價值。2、老師更應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情緒變化。
  • 老人夏天帶娃的「迷信」行為,多數都在坑孩子,新手爸媽要重視
    她白天上班,孩子就交給奶奶帶。有一天她下班回來,看見奶奶正在哄孩子,而孩子哭鬧不止。 小莉問孩子怎麼了,奶奶讓小莉看孩子的小屁股,上面都是紅色的疹子。小莉說,孩子這是太熱了,平時要給孩子少穿點。 沒想到奶奶直接反駁說,小孩子哪有什麼熱到的道理,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給孩子多穿點,才不會感冒。
  • 孩子遲疑不前時,父母運用心理臨界點,可幫助孩子打破恐懼變勇敢
    站在這個心理地點上,前方是危險,後方是安全。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培養出兼具勇敢自信品格的孩子。當一些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畏畏縮縮、舉步不前時,會感到十分失望。但實際上,我們應該知道,孩子是否勇敢是被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同時影響的。我朋友的孩子鋼琴彈得很好,但他性格太內向,平時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說話。以前,學校裡有一些比賽和表演,他的朋友總是建議他參加。
  • 孩子發旋越多脾氣越「楞」?拋開迷信說法,家長可以看看科學依據
    其中最讓大家熟悉的可能就是孩子身上的發旋了。而在中國的民間普遍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圈嫩,兩圈橫,三圈打一架不要命,四圈敢和火車碰。許多家長對於這種說法都深信不疑,所以等到孩子一出生以後,他們都會非常在乎孩子頭上的發旋。還會以此來判斷孩子今後的性格和命運。
  • 【蜀葵】愛做夢的孩子
  • 孩子同樣挨批評,但是反應卻如此之大,為什麼?
    很多家長都反映:「現在的孩子可說不得,更別提打了,不是離家出走就是跳樓!」前段時間,有個新聞。新聞上的事情是這樣的,男孩在學校裡與同學發生了矛盾,在回家的途中,母親對於孩子進行了訓斥,並大聲吼叫道:「你有本事你就跳下去!」
  • 為什麼孩子睡覺時會微笑,真的是在做夢嗎?正確解答孩子的小秘密
    因為孩子爸爸在外工作,照顧寶寶的責任常常要落在一個人媽媽身上,要為寶寶換尿布,哄寶寶睡覺,擔心寶寶的哭鬧……真的是寶寶的一顰一笑都會牽動媽媽那顆細膩溫柔的心。2、寶寶在做夢可能有些人會想,寶寶還這麼小,會做夢嗎,其實寶寶確實會做夢,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他們就有做夢的跡象。只是寶寶還只有生存意識,不具備思考能力,所以大人也沒法知道寶寶做的是什麼夢了。寶寶在做夢時就會微笑。3、睡眠周期短寶寶的睡眠周期要短於成人,一般為30-60分鐘,而成人的睡眠周期則有90-100分鐘。
  • 孩子記不住知識怎麼辦?學會「分類記憶法」,孩子輕鬆提高記憶力
    最近,閨蜜向我反應,她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發現孩子的記憶力方面有問題。閨蜜每次都是要求孩子晚上把白天學的知識再鞏固複習一下,理論上說,這樣複習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剛學的知識再重新鞏固一遍,應該是能記住的。但是,閨蜜發現,第二天再考昨天的知識點時,孩子不是丟三落四,就是就不清知識點。長期的這種學習狀態,一度讓閨蜜懷疑孩子的記憶力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