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印記丨邙山提灌站 老鄭州的「水上生命線」

2020-12-04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小平

說起邙山提灌站,可能年輕的朋友並不熟悉,但49年前,它的開建卻是引發鄭州全城總動員的一件大事。它將黃河水引上邙山頭,再沿渠注入鄭州,有效解決了鄭州當時的「水荒」問題,多年來被稱為鄭州的「水上生命線」。它為鄭州辛勤服務了47年,如今依然是鄭州市居民生活、工農業用水的重要備用水源地,並肩負著供應鄭州生態用水的重任。

巍巍邙山,滾滾黃河。邙山提灌站就位於鄭州市黃河生態旅遊風景區五龍峰景區。「修建提灌站時,真是作了不少難,受了不少罪,但能參與其中,我們都非常驕傲。」8月12日,81歲的宋秀芝說。宋秀芝曾是鄭州市黃河生態旅遊風景區的高級工程師,提起邙山提灌站,她總有說不完的話。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河南省會遷至鄭州以及大批工廠的興建,鄭州市人口激增,「水荒」也日益加劇。當時,居民家裡時常停水,印染廠、電纜廠等用水大戶時不時被迫停產,甚至來往鄭州的火車都不能正常加水。

「為解決用水問題,鄭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引黃入鄭』,修建邙山提灌站。」宋秀芝說。邙山提灌站1970年7月1日動工興建,作為技術員的她和幾名同事提前兩個月便住進了邙山。

在布滿荊棘的崇山峻岭間勘測,到危險重重的黃河灘上實地測量……宋秀芝回憶,由於整天翻山、下河,大家的布鞋十天八天就能磨破一雙,摔傷更是家常便飯。

邙山提灌站正式開建時,鄭州實行全市總動員,20多家工廠的職工、十萬郊區農民上邙山。20多公裡長的引黃乾渠施工線上,白天人山人海,紅旗招展;入夜燈火輝煌,熱火朝天。「那時候,大家都是沒白天沒黑夜地幹,吃頓飯的工夫都能睡著,蚊子咬了都感覺不到。」宋秀芝說,兩年多的建設,大家吃住在工地,幾個月都不回一次家。她說她經歷過好幾次死裡逃生,也目睹了同事付出生命的代價,但卻從沒聽見誰叫苦叫累。

1972年10月1日,邙山提灌站正式建成通水。有了它,經過初步沉澱的黃河水通過8根巨大的鑄鐵提水管道被提到半山腰,經24.5公裡的乾渠流到賈魯河、西流湖,再進入鄭州市自來水管網流到萬千百姓家。通過提灌站的處理,黃河水水質從每立方米含沙27公斤淨化到1至3公斤。邙山提灌站的通水,保證了鄭州70%的工業用水和市民生活用水,解決了乾渠沿線十萬畝農田灌溉用水的難題,打通了鄭州的「水上生命線」。

時光荏苒,2011年,邙山提灌站被列入鄭州市第一批32處城鄉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規劃·中心城區保護名錄。以邙山提灌站為基礎打造的鄭州市黃河生態旅遊風景區,是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後,鄭州『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但邙山提灌站依然在鄭州生態水系工程中承擔著重要作用。建設提灌站時傳承下來的艱苦奮鬥、知難而上、勇於創新、樂於奉獻的精神也為我們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提供了強大動力。」鄭州市黃河生態旅遊風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雒國棟說。

編輯:張歡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永恆的生命線
    這條道路的生命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   最近讀了李瑞環同志新著《看法與說法》,感到貫穿全書始終的主線,是群眾路線;貫穿全書始終的觀點,是群眾觀點。毋庸置疑,群眾路線、群眾觀點是《看法與說法》這套書的總看法、總說法,是這套書的精髓和靈魂。
  • ForevermarkTM永恆印記美鑽在《W.E.》紐約首映禮上
    導語: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Andrea Riseborough)等多位明星近日佩戴ForevermarkTM永恆印記鑽飾盛裝出席了麥當娜導演的電影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Andrea Riseborough)電影女主角安德麗亞佩戴了18k白金的ForevermarkTM永恆印記鑽石寬手鐲
  • 《永恆聖帝》葉晨晉升遭三大永恆截殺,掛了?
    記不得千尋月是什麼時候開始寫的這本《永恆聖帝》,就總感覺挺長的,畢竟水了這麼多的章數。花了近乎千萬字數的《永恆聖帝》,主角終於一路打怪升級,實力已是踏進永恆的門檻。不過呢,主角葉晨的境界此時應該還是永恆帝君,這種境界實力已達永恆,老瘋佩服不已。
  •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森林生態系統規劃(2019-2025)
    打造環城近郊森林隔離圈、市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以上、規劃建設10處地方特色的植物主題公園……近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森林生態系統規劃(2019-2025)》(以下簡稱《規劃》)公布,未來,綠城鄭州將形成「一圈一帶、兩核三區、六片多廊」的綠化結構,打造鄭州大都市生態圈。
  • 鄭州的文明印記
    建設現代城市文明,爭做文明市民,共建美好家園,是千萬河南鄭州人民的共同心願。生活在這裡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構成這座文明城市獨特的「文明元素」和「文明細胞」。站在2021年新的起點,讓我們回望城市文明提升的每一步,感恩那些發光發熱者繪就的文明新坐標。
  •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召開2020年招生工作總結表彰會
    12月18日,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2020年招生工作總結表彰會在國際會議廳順利舉行。會議開始後,招生辦劉景向主任通過對招生大數據的分析歸納,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2020年總體招生情況、各個地區和團隊的招生情況、生源質量、報到率、專業錄取率、男女比例、各專業近幾年的報考率、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考生報考意向比較低的預警專業等對
  • 洛陽邙山墓群,為何十墓九空?不要小瞧盜墓賊,比考古專家還厲害
    詩中寫道:「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由此可知,最起碼在唐朝時期,邙山已經是風水寶地了。按照中國傳統的風水學說,邙山的地理位置確實是非常優越。邙山環繞在洛陽的東北部,突出特徵就是「背山面河,地勢開闊」。
  • 「社恐」插畫師化身城市「偷窺者」,繪二十四節氣圖表白鄭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鮑彌佳 立秋前後,一套描繪鄭州二十四節氣的插畫在網絡上熱傳。畫面裡,既有熟悉的鄭州高樓地標,也有平常生活裡的煙火氣。法桐樹遮天蔽日的人民路,夕陽映襯下的農業路大橋,汝河小區夜市裡熙攘的人群,北龍湖粉紅色的亂子草,國棉三廠大門前飄零的落葉……喚起人們關於鄭州的點滴記憶。
  •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森林生態系統規劃(2019—2025)》公布
    到2025年,鄭州森林覆蓋率增加4.6個百分點,達到37.96%。8月5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森林生態系統規劃(2019—2025)》公布,描繪出我市森林生態建設的美好藍圖。該《規劃》作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生態建設規劃(2016—2025)》的重要專項規劃,旨在落實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生態建設規劃,構建市域健康、安全的森林生態系統,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新格局,有效指導全市生態建設,統籌推進森林、溼地、流域、農田、城市五大生態系統建設。
  • 質量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
    12月24日,一封表揚信得到中建二局中原分公司全體職工的熱議,這是錦祥花園二期項目連續三年在鄭州經開區管委會質量安全檢查中斬獲年度第一。  11月10日至12月15日,鄭州市經開區管委會組織業內5名教授級資深專家對本次參評的六個EPC項目進行評估考核,涵蓋工程質量行為及實體管理、安全行為及實體管理、工程質量溯源制管理、工程安全雙體系管理等方面,共計173項檢查內容。
  • 習近平時間丨和平是人類的永恆期望
    習近平時間丨和平是人類的永恆期望
  • 時間易逝,唯愛永恆 DK手錶見證時間流轉,銘記愛的印記
    核心提示:DK始終秉承「手腕間那一方印證 銘記我們之間的廝守印記」理念,設計師走遍全球探聽真愛故事,尋找設計靈感,以「時間」訴說真愛,推出「1314真愛系列」對表,將一個個刻度化為幸福的時刻,以「時間」見證愛情,留住幸福。
  • 黃綺珊最新單曲《愛·永恆》全球發行
    10月28日,全球首部浸沒式Titanic主題秀《愛·永恆》在北京舉行了首演發布會,黃綺珊在發布會首唱同名主題曲《愛·永恆》。短短四分鐘的演唱,觸動心靈,引人深思!》歷經半年的排練,即將登陸浪漫地中海全球首創水上演藝中心-海洋之心!
  • Science長文丨基因印記與罕見病的「糾葛」
    基因印記基因印記是指受精卵形成過程中,來源於父親或者來源於母親的等位基因被修飾後,該印記導致下一代僅僅表達父源或者母源等位基因。多年研究表明,正常的基因印記發生錯誤,會導致多種疾病,這其中包括Silver-Russell和貝威二氏症候群及其他幾種罕見病。基因印記的起源可追溯至1.5億年前。
  • 光明日報:政治工作永遠是我軍的生命線
    原標題:政治工作永遠是我軍的生命線   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強說理性戰鬥性,才能收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功效。戰鬥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所在,也是政治工作的永恒生命。可以說,我軍政治工作的歷史就是一部同各種錯誤思想作鬥爭的歷史。
  • 鄭州公交車長中英雙語報站 乘客:想把女兒嫁給他
    昨天中午,鄭州900路公交車上,退休工人常師傅的一句話把大伙兒都逗樂了。  小李名叫李琛,是鄭州公交公司的一名公交車長,他駕駛的900路公交車,從鄭州市區西南方的汝河路,一直開到東北方的廣電南路,穿行大半個市區。沿線的很多老人,都喜歡坐他的車。提起他,大家都讚不絕口,很多老乘客甚至連招他當女婿的心都有了。
  • 生命線系列遊戲新作 《生命線4:雪茫危機》曝光
    Three Minute Games打造了知名的《生命線 Lifeline》系列遊戲,而現在他們的最新作品《Lifeline:Whiteout 生命線:雪茫危機》也曝光了,這一次的故事在冰天雪地中。
  • 從老糧倉到文創園,從物質食糧到精神滋養,這裡是鄭州良庫工舍
    這座紅磚、水泥砌成的老廠區,早已發生著奇妙的化學反應:孕育著文化創意的新知,承載著老舊的城市記憶。認識一座城,要從「打卡」專屬的城市符號走起。看老鄭州,要走文化線,追憶歷史,逛博物館、聽豫劇、觀二七塔……觸摸新鄭州,要品「文藝範兒」,見證成長,夜拍大玉米,打卡文創園……在鄭州,除了正在升級的「鄭州798」二砂暫時「難以親近」,還有哪些濃縮著「文藝氣息」的文創園區?
  • 為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長期在結構工程與地震工程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在隨機力學、工程結構可靠性與生命線工程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國際聲望的研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部省級科技獎勵一等獎5項。2004年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
  • 「遠古印記與龍同行」2019新春中原恐龍展打造「科普+」創新模式
    圖為發布會現場,嘉賓共同啟動「遠古印記與龍同行——2019新春中原恐龍展」項目。12月18日,「遠古印記與龍同行——2019新春中原恐龍展」(簡稱「2019新春中原恐龍展」)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河南鄭州舉辦,會議宣布「2019新春中原恐龍展」將於2019年1月20日在河南鄭州綠博園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