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單位《釐米和米》,月考題低於90分的二年級小學生補習使用

2020-12-03 語數學堂

在這次已經結束的二年級上冊月考中,《長度單位》這個單元成為了失分重災區。從兩三分到十分不等,小學生在釐米和米的認識上,還存在一些誤區。

什麼時候用釐米做單位測量物體?什麼時候用米做單位測量物體?前提是了解米和釐米有多長,在腦海裡有這樣的一個概念。我們的拇指寬度約1釐米,但是40釐米是多長?許多小學生想像不出來,這時候我們可以用實物的方式來將釐米這個單位固化在腦海裡,例如我們的課桌高度是70釐米,有了這個參考,50釐米,80釐米等等,都可以憑藉想像力有一個大概的參數值。

在今天排版的補習卷裡,是將知識點和練習題放到了一起,不只是通過做題來熟悉,還要熟悉本單元裡的一些知識點。線段的認識、直尺的使用、米和釐米的基礎知識、單位換算。這是補習卷排版的四個分項。

直尺的使用本身並不是教學難點,正確的測量是從0刻度開始,而不是直尺的左端。如果尺子不是從0刻度開始測量,從2或者3或者其他的數字測量,用右側的數字減去左側的數字才是正確的長度。

相關焦點

  • 1、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認識釐米(一)
    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如果採用不同測量方式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那麼這些結果都不一樣那麼我們就選用同一種測量方式,都採用拃(zhǎ)來測量物體的長度。但是在測量的過程中,又發現不同的人一拃的長度不一樣。如圖,小學生測量一張課桌有5拃,而成人測量卻只有3拃。同樣是採用拃作為單位,但是成人和兒童的「一拃」大小不同,因此也不能很好地比較物體的長度。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微課和同步練習(二)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課本內容視頻微課: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認識線段視頻微課: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按給定的長度畫線段視頻微課: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選用長度單位解決問題>(第一單元完)同步練習選用合適的長度單位1.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 二年級上數學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專項檢測卷
    暑假開始了,很多同學都已經開始補習了,對於開學馬上升入二年級的小朋友們,也要注意啦!如果你已經補習了功課,那麼一定要多練習一下。今天老師分享的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的第一單元《長度單位》,下面我們一起來測試下吧!
  • 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米和釐米)練習題!為孩子收藏
    班別:                  姓名:                 一、填長度單位。1、教室的長大約是6(        )。2、小明的身高是124(        )。3、一張課桌的長約是1(        )。
  • 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釐米與米」,常見易錯題型及鞏固練習技巧
    而小學生用的常用尺子是直尺,應每個孩子備一把,方便直觀的進行學習和練習。釐米是測量長度的工具,尺子上的「釐米」就是一個統一的長度單位。釐米是較小的長度單位,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釐米」作單位。釐米用「cm」表示,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用統一的標準去量,才能知道物體究竟有多長。可以用尺子來測量,用釐米作為測量單位測量物體時,測量時要把尺子的刻度0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釐米。我們通過下面的例題來講解常見的幾種錯誤做法。
  • 二年級長度單位——教案
    課題:長度單位(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單元第1課時)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統一單位的重要,認識刻度尺,掌握1cm的長度,知道刻度尺的作用,並能夠通過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教學重點了】:認人識釐米,能夠使用釐米作單位去測量物體,會讀數。
  • 二年級上冊數學《長度單位》換算口訣+習題【附電子版連結】
    長度單位中最常見的有千米(km)、米(m)、分米(dm)、釐米(cm)、毫米(mm),他們之間的換算關係為:1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長度單位換算練習題一、填一填1、直尺上6釐米到12釐米長______釐米。2、我們知道的長度單位有________和釐米。3、直尺上2釐米到10釐米長_____釐米.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測試卷,得100分有難度
    二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只能掌握一些具體事物的性質特徵。要認識像「釐米」這樣抽象的長度單位有一定的困難,這需要教師在教學時不斷地對長度單位進行強化訓練。讓他們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逐漸感受「1釐米」或「1米」的實際長度,把這些長度單位的認識慢慢理性化、具體化。
  •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測試卷,長度單位如何學?做好3點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要學習長度單位。這一單元的內容,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為何這樣說呢?小學生剛從一年級升上來,只接觸了100以內的加減法,任何空間思維都不具備。此時,突然接觸到長度單位,還與生活密切相關,難度陡然上升。
  • 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整理複習,孩子一定需要,果斷收藏
    我們經常接觸到的長度單位是千米,米,分米,釐米和毫米,而米是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準單位,符號是m,而它們之間的進位轉換是:千分之一千米=1米=10分米=100釐米=1000毫米。長度單位的認識是在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的第一章內容安排的,涉及到的內容也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對長度單位的基本認識,以及簡單的換算,能用正確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再就是能夠測量出物體的長度。但是對於二年級的同學來說,還是要扎紮實實才能夠學好掌握的。本節小隴老師就整理了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的整理和複習,相信二年級的小夥伴複習時一定用的上,快收藏了吧。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預習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釐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 孩子分不清長度單位,平時一定練得少,以下專項訓練趕緊做
    導語: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專項訓練,孩子一定會用到,家長值得收藏孩子在小學數學中,會接觸到很多的單位,比如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面積單位等。只要有單位就會涉及到單位換算、單位統一。在做計算題的時候,要注意單位統一。
  •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如何靈活使用長度單位解決問題?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已經學習了一星期,同學們認識了兩種長度單位,基本上也都了解了測量的方法,能夠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高度。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畢竟,學習是要落到實處的,學習數學,真正能夠解決問題,才是最終的目的。
  • 三年級數學,怎樣快速分清楚長度和面積的單位換算?
    單位換算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是很直接、直觀的,要麼就是長度之間的換算,要麼就是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但是三年級的時候出現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換算,很多學生都會在這裡出現錯誤,不理解長度和面積的意義。在學習直接關係的單位換算知識中,長度和面積的單位換算是最基礎的學習。
  • 二年級期末總複習,長度單位與100以內加減法,期末必考題型練習
    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總複習,長度單位與100以內加減法,期末必考題型練習。本學期只有不到2個星期就要進行期末考試了,本學期二年級數學學習內容比一年級增加了不少,同學們對本學期知識是否全部掌握了好了呢?各單元知識點的掌握直接影響到期末考試,因此我們需要對每個單元的知識進行鞏固練習,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解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 知識點。第一單元學的是長度單位。這個單元學習的知識點主要有:尺子是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常用的長度單位有米(m)、釐米(cm)。這個單元的常考知識點主要是普通物體的長度、測量物體、預估物體的高度等內容。
  • 長度單位、時間單位、人民幣單位、重量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如何區分和換算?
    長度單位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最常見的有千米
  • 小學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同步試題解析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 )和( ),1米=( )釐米。認識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和「釐米」,掌握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釐米米釐米學生綜合運用實際經驗、估測方法、長度表象加以判斷。鋼筆是較短的物體,用釐米作單位,長頸鹿比較高大,應用米作單位,身高1米多,應是120釐米。4.在
  • 三年級上冊長度單位的換算練習題
    一、填上合適的單位1.常見的長度單位有:(    )、(    )、(    )、(
  •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長度單位》預習要點
    3、用尺子量文具和家具的長度。加深印象:1、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釐米作單位(cm)。2、測量物品長度時,將物體的左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看物體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是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釐米。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當不是從「0」刻度量起時,要用終點的刻度數減去起點的刻度數。
  • 開學後二年級數學第一單元測試,長度單位的學習檢測,要求拿滿分
    開學後二年級數學第一單元測試,長度單位的學習檢測,要求拿滿分隨著暑假的結束,九月份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學了,開學後老師希望孩子們能夠收收心,把心思放到學習上,當然我相信很多家長很注重孩子的學習暑假也給孩子安排了學習,接下來老師分享一套年級數學第一單元測試,長度單位的學習檢測,要求拿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