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諾貝爾獎正在頒發之中,諾貝爾獎雖然是一年一頒發,獲獎的人數還是比較多,但是與咱們中國似乎沒有什麼關係。為了噁心中國,以前頒發了諾貝爾和平獎給中國人,但這兩個中國人,卻並不認可自己的祖國。當然我們也不認可瑞典頒發的這兩次諾貝爾和平獎。
早在民國時期,就有人在議論中國人得諾貝爾獎的事情了。比如他們希望林語堂得諾貝爾獎,因為林語堂擅長用英文寫作,但是其有影響力得作品,今天沒幾個中國人知道。當然了,魯迅也是推薦對象,但是魯迅卻沒有長篇小說,基本都是短篇,所以也是不行的。至於科學界嘛,更不可能了。有人說趙中堯,趙中堯確實發現了正電子的現象,但是卻沒有最終去證明這個是正電子,就差那麼一步,革命的一步,很是遺憾。
其實,外籍華人還是有多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楊振寧和李政道,當然影響力最大的是楊振寧,很多中國人都知道他。只是很遺憾,他們已經不是中國人,他們代表的是他們現在所在的國家,與中國無關。
民國時期,有個女作家,叫賽珍珠,當時很多中國人都比較喜歡她。她也非常喜歡中國,她一直將中國當成故鄉,因為她在中國成長的。她從小學的是中國話和中國禮儀,骨子裡都是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她長大後才開始學英語。所以她的寫作是以中文為母語。只是賽珍珠在當時被一名著名的作家排斥,也不知道具體情況是什麼。賽珍珠後來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如果她是中國人該多好。
直到後來,很久的後來,莫言先生才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中國國力提升後,才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否則可能會繼續與中國無緣。不過也很遺憾,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居然在中國並不為大眾所熟悉,他的作品很多人也不知道。即使是那些學生,那些文學青年也很少有人買他的作品,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後來,瑞典科學院絞盡腦汁要給中國的科學界頒發諾貝獎,他們終於發現了屠呦呦,一個不被中國人熟悉的科學家。一個不是院士的科學家,一個甚至不被科學家認可的科學家,一個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要和她爭功的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這是中國科學界的一件大事,我們等這一刻等得太久。她研究發現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而且這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對世界的證明,也是世界對中國傳統醫學的認可。現在還有很多無聊的人,說屠呦呦是採用現代的研究方法,已經不是中醫那一套。真是笑話,中醫就不能和現代科技掛鈎嗎?她現在也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科學家,實至名歸。
中國有實力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大家知道有哪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