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obe常用軟體
目前市面上能夠使用的視頻和圖片的剪輯修改軟體有很多,從最簡單的美圖秀秀、光影魔術手、天天p圖等到iOS端的ipad上被炒得火熱的Artstudio Pro、Procreate、SketchBook、MediBang Paint,從亂七八糟的只為騙你充值的付費視頻剪輯到高級感很強的「final cut pro」以及抖音自帶的便利剪輯工具「剪映」,五花八門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甚至都沒聽說過,但是被所謂的專業的人士叫做「極其專業」的工具軟體,單就光聽名字來說那做「自媒體」進行圖片修改和視頻剪輯真就是一件很複雜很精密的事業了,其實不然。

我們如果不是要進行相當專業和高質量的流媒體製作,其實只需要簡單掌握addobe的「AE、pr和ps」就可以,目前生產和生活中這三款的軟體的流通度最高,適用性也算是較為滿意的工具,講之前要提醒大家的是剛接觸的「小白」同學可以不用去理會「AE」,先從「ps」開始入手,之後是「pr」最後是「ae」,當然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和自己感覺比較有天賦的同學可以直接學習「ae」跳過「ps、pr」,我們這篇文章的重點是針對各位沒有接觸過「圖形、視頻」繪製剪輯的同學,這裡先說明下。

學習之前沒有接觸過任何繪圖、剪輯軟體的同學千萬不要被這些名字唬住,這僅僅就是個代號,除了對版本和用途的說明沒有想像中研究「核武器」的難度,入門前一定要搞清楚一個概念,「ps、pr、ae」是基於什麼原理來處理圖形和影像的,簡單地說「ps」是引用了「層」來對圖形圖像進行編輯,這就好像是有些電影裡說的「古玩造假」用很多層一張張的宣紙繪製不同的內容,再把每一張按順序黏到一起合成一張完整的畫是一個原理的,還有很實用的用「時間線」繪製動態的gif圖片,同樣也是以多層背景為基底來完成的,理解層級的概念是對你在修改圖形時遇到一些「重疊剪映、蒙版摳圖、漸變疊加」等等這些看起來比較複雜的概念和效果的一個根本幫助,市面上的那些奢華「海報」也就是這樣一個疊一個製作出來的,當然能力和技術是需要長期積累才能信手拈來的。

「pr」可以說是對「ps」的一個擴展,我們都見過那種古老的膠片電影吧,以單張膠片為播放量單位通過快速疊加,在視覺上形成一個連貫的動作,這裡每一張圖片可以被叫做一個「幀」,相應的就要「幀速率」的概念,也就是每秒鐘能夠播放的「幀」的數量,這個數值理論上是越大越好,操作中我們作為新手用的最多是24、48、60這幾個中間值,這裡初學者不要強制去搞明白這些概念,作為小白同學要明白我們在「pr」中對單幅畫面的修改也就在一個「幀單位」中,學習中你會遇到「關鍵幀」這個最基礎「效果面板」操作單位,「pr」中一「幀畫面」是可以添加很多特效「關鍵幀」,並不是說一「幀」畫面一個「關鍵幀」,這是錯誤的理解,「關鍵幀」是單幅畫面裡對一個特性的改變點,特性的種類是很多當然你可以加的「關鍵幀」也很多,還是理解不了你可以想像成一個「開關」點,不同特性的開關點,一般地我們在操作中「關鍵幀」都不是「單個」存在的,大多數情況我們添加「關鍵幀」是為了得到一段動態改變的過程,那麼也就最少需要兩個點控制改變量,這也是很多同學初學時添加了某個「特效」又按下了「特性」開始調節始終得不到連續改變的效果,然後還是要理解「層級」的概念,「pr」中有很多軌道,每一個軌道可以想像成「ps」中的「一層」,上下兩層是存在遮擋關係的,例如製作一些文字開場特效和複合聲音(突然搞笑、帶著背景的旁白)都需要在不同「軌道」進行操作。
基本概念有個大體了解就可以開始對「操作」進行學習,這裡要教給大家最快速有效的學習方法是背快捷鍵!背快捷鍵!背快捷鍵! 要的事說三遍,在上機操作之前籠統的看教程視頻不如直接背誦快捷鍵,現實操作中通過人眼尋找—移動滑鼠—單擊—再單擊的操作對新手來說「尋找」按鈕的過程是很痛苦的,而且這種機械操作也不會減輕學習的難度,反而是直接背誦快捷鍵通過「組合」的命名更加直觀的掌握方法,上機操作後「快捷鍵」更快的反饋速度也加速理解「操作」過程,可以更專注在前後所得的「結果」而不是一味的找按鍵上。

而且在「pr、ps、ae」官方教程中是有專門篇幅鼓勵使用快捷鍵的,也可以通過設置自己給不同的操作功能選定「快捷鍵」,新手學習一種要專注於「過程和結果」,不要浪費時間捏著蘭花指去指點江山。
還有一點就是,學習過程一定不要相信什麼循序漸進,這不是基礎理論課程,我們最終要的是實際操作,有些看起來有難度的操作一定要去做,你會發現這種「操作」型學習「越大難度」的項目越容易掌握技巧。
最後有些同學就是學不會也確實沒時間學習「addobe」千萬別較真。現在抖音的「剪映」、美圖秀秀這些軟體傻瓜式的操作,最後輸出的圖像影音已經很能滿足主流大眾的審美需求了。
ae的內容將單獨用篇幅進行講解,文章的內容都是對沒有接觸過流媒體製作的同學進行簡單的科普,內容不盡詳細之處望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