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一對一「管家式」服務助力民營經濟「兩個健康」

2020-11-28 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孫超 通訊員石少華 韓佳佳

  今年1~9月份,寶豐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246.1億元,增長4.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3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在平頂山市6個縣(市)中位列第一,在全省各縣(市)中排名十三……

  這一串串喜人的數字,彰顯出該縣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勢頭。今年以來,寶豐縣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全力落實了「六穩」任務,做好了「六保」工作,向全縣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

  「如果說經濟發展是棵參天大樹,那麼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這棵大樹茁壯成長的『方舟』,為企業擋風遮雨、保駕護航。」寶豐縣委副書記、縣長王代強生動地打了這樣一個比喻。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該縣主動靠前服務,推出了「首席服務官」管家式一對一服務,豐富服務手段,擴大服務範圍,多措並舉助推企業發展,為縣內眾多企業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企業有所呼,政府有所應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

  

  「真是沒想到,在這麼短的時間就幫我們解決了一件棘手的事兒,有這麼好的發展環境,我們企業一定會努力向前。」10月28日,在幫助寶豐縣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解決場地被佔用問題後,該公司負責人楚朝輝深有感觸地說。

  這是寶豐縣營商環境投訴中心成立以來,解決的第25起投訴。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寶豐縣營商環境投訴中心是該縣營商環境服務中心的內設機構,中心開通24小時投訴熱線,主要受理企業等市場主體設立、行政審批、企業辦事等方面的訴求。

  應民心,解民憂,詮釋著服務宗旨。對各類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或投訴舉報,該中心第一時間受理,通過轉辦、督辦、辦理、反饋等程序,「逐單跟進」。

  除此之外,該縣還變被動為主動,變「等線索」為「找線索」,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確定了每周三為「投訴接待日」,在該縣行政服務中心一樓辦事大廳設立現場投訴受理點,近距離受理市場主體的諮詢或投訴,為企業、群眾紓困解難;強化問題導向,多渠道收集問題線索,深入相關企業,開展問題線索排查,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同時在縣產業集聚區設立營商環境服務站,打造「一站式」為企服務平臺。

  

  「企業滿意,是對我們工作最好的回饋。」寶豐縣營商環境服務中心主任張會麗說,中心成立以來,不僅讓企業對解決問題有了期待,更對該縣的發展環境充滿信心。

  頂層設計優,輻射效應強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哪裡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裡走,資金就往哪裡流,項目就在哪裡建。

  「正是因為政府打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有了真誠的服務和貼心的舉措,我們才更加堅定了發展信心。」這是河南商報記者在採訪中聽到寶豐縣企業代表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為給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便利服務,寶豐縣成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分設9個專項工作小組,統籌推進該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並在平頂山市率先成立正科級事業單位——縣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心,建立中心黨支部,設立了投訴中心、考核評價室等部門,各股室分工明確、高效運轉,全方位、立體化地優化和建設營商環境。

  健全組織體系。從全縣大局出發,寶豐縣分管營商工作的縣領導同時分管行政服務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分管口的各部門任務相互關聯,在推動工作進程中發現問題,能及時相互提醒整改,確保工作有力推進。

  同時,該縣還完善制度保障,制定了優化營商環境聯席會議制度、工作推進機制、考核評價機制、企業投訴交辦機制等制度措施,並從多方面高效助推營商環境工作。

  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方面,該縣以規範執法司法作為突破口,推動涉及市場主體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在營商環境建設中最大限度地融入了法治要素;在宣傳輿論方面,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手段營造「人人關心營商環境,人人維護營商環境」的輿論氛圍;在督導檢查方面,發揮合力效應,營商環境服務中心不僅聯合紀委監委、督查局和司法局開展專項檢查,同時配合縣委巡察辦開展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工作;在考核評價方面,將考核結果納入「黨建引領、比拼四季」擂臺賽,用評價機制讓營商環境得以量化,倒逼營商環境改善。

  服務更便捷,市場添活力

  「這個月合作社的電費下降了1萬多元,『首席服務官』可把好事辦到俺的心坎上了。」10月29日,寶豐縣綠佳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獻偉感激地說。他口中的「首席服務官」是該縣大營鎮黨委書記楊淑禎。

  原來,綠佳種植專業合作社隸屬於該縣一家工業企業,用電一直是工業用電電價,電費開支大。楊淑禎在下沉企業開展「精準幫扶」了解情況後,積極與供電部門協調,解決了合作社實際困難。

  「好的營商環境簡單來說就四個字——『便民利企』,圍繞這個理念,我們著力打造『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營商環境服務機制,實行主動超前服務,就是在項目正式落地之前,提前介入,看能提供哪些服務。」寶豐縣政協副主席畢志偉說。此外,該縣還開展領導幹部「走流程」工作,通過領導親身辦、代理辦、陪同辦,全程體驗,真正推動服務的再優化;落實首席服務官制度,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疫情期間,該縣成功實現了從「企業特派員」到「首席服務官」的轉變,分別抽調工信、環保、應急管理等部門人員91名,為該縣所有規上工業企業均派出1名駐企首席服務官,實行「零距離對接,一對一服務,企業不跑腿,服務由我來」的新工作模式,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

  為把首席服務官工作向縱深推進,該縣同時向275家企業派出貼身服務官和政企聯絡官,每個企業由首席服務官、貼身服務官和政企聯絡官組成一個工作服務專班,明確了工作職責和要求。建立「一聯三幫」首席服務官微信工作群,完善「一聯三幫」首席服務官定期走訪企業制度、問題周報制度、信息上報制度和督導檢查等制度措施。截至目前,該縣首席服務官共排查梳理企業生產經營難題200餘個,全部得到協調解決,首席服務官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同時,該縣還把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作為重點工作之一,於今年6月成立民營經濟工作聯席會,紮實推進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百縣提升行動和「一聯三幫」保企穩業專項行動,不斷提升工作效能,狠抓任務落實,主動擔當作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釋放發展潛力,全面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優無止境』的行動,對企業,我們承諾『門外的事情我們管、門內的事情企業自己管』,為企業提供貼心式、保姆式主動服務,營造舒心、安心、放心的投資環境,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寶豐縣委書記許紅兵表示。

相關焦點

  • 鶴壁市創建全省新時代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示範市工作領導小組第...
    9月29日下午,鶴壁市創建全省新時代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示範市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在市人民會堂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中央、省委關於促進「兩個健康」的安排部署,總結前一階段鶴壁市「兩個健康」示範市創建工作,對下步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
  • 「管家式」暖心服務盤活樓宇經濟
    暖心服務,助力企業自產自救為保障疫情期間園區上千名員工的生活便利,企業服務站利用社區平臺開發了線上購菜免費配送服務,以優惠價格將各類生活物資免費派送到樓宇各公司,員工下班直接拎回家,減少了去人員聚集區購物的風險。
  • 「春風」又至 四川德陽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原標題:「春風」又至 四川德陽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日前,四川德陽市委書記趙世勇在德陽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上強調:堅定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決心,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動力活力,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再創輝煌。
  • 民生銀行南京分行:助力民營企業做強做優
    近年來,民生銀行南京分行緊跟江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專注創新,定製戰略,全方位構建服務民營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持續提升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質效,全力支持江蘇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民生銀行南京分行行長林靜然說,該行深入研究民營企業需求,精準投放金融資源,助力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位於江陰市雲亭鎮的江蘇海特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因抵押物不足,曾面臨較大的流動性資金壓力。「公司三年前開始與民生銀行有業務往來,他們多次上門,了解我們的經營情況及行業發展趨勢,工作很專業,開發金融新產品時,總會先想到我們用不用得上。」海特服飾董事長朱海榮說。
  • 廣漢稅務積極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立體化服務獲企業點讚
    廣漢稅務自機構合併以來,認真踐行「機構改革,服務先行」新理念,以提升辦稅實體服務為主陣地、優化線上服務為延伸點,全面落實各項稅收政策「放管服」措施,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和實際困難,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持續激發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動力,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 開創政務服務創新「試驗田」 北京CBD將設立「管家式」窗口
    針對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商務服務片區北京CBD內企業類型多的情況,朝陽各部門積極探索、先試先行,計劃12月下旬建成CBD招商服務中心並設立「管家式」政務服務窗口,開創政務服務創新「試驗田」,為企業提供更高標準、更高效率、更加貼心的政務服務。
  • 新生代民營企業家 成都經濟發展新動力
    新生代民營企業家成長黨委政府重視關心「新生代民營企業家」是成都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其健康成長和思想政治引導直接關係到成都經濟發展的道路抉擇和價值追求,在經濟新常態下,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基礎性工作。目前,改革開放後湧現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紛紛步入退休年齡,出現了「民企二代」和自創型青年企業家共同組成的新生代民營企業家。
  •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重要指示激勵我省廣大黨員...
    「要及時掌握民營企業發展狀況和訴求,齊心協力把黨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幫助企業正確認識和克服眼前困難,增強發展信心。」「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鼓勵支持民營企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更好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 揭秘DF冰淇淋「360°管家式服務」背後的另類營銷
    導語:「管家式服務」最早起源於法國,成熟於英國,主要是體現國際家政領域的最高境界,在上流社會中「管家式服務」大到管理家族服務,小到接送孩子上學等等。憑藉高規格的服務標準和高品質的服務質量,這一種服務理念現已深入到各行各業。   優質服務作為餐飲企業的永恆主題,無論是面向大眾消費市場,還是面向合作夥伴,都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 你家的電器「壽命」還有多長 國美管家以舊換新助力產業升級
    隨著國美線上平臺優勢的大爆發,在以舊換新方面,國美管家服務力也同步取得了大幅度提升。例如,國美開展的一系列「以舊換新」活動,消費者均可在國美管家APP、管家服務公眾號、國美管家服務號、國美管家小程序、國美商城管家旗艦店以及遍布全國的國美線下連鎖門店等多個渠道,進行家電回收下單參與活動,這為消費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 四川德陽民營經濟破千億 民營企業稱新政乾貨滿滿如沐春風
    原標題:四川德陽民營經濟破千億 民營企業稱新政乾貨滿滿如沐春風   「民營企業大都面臨市場銷售難、融資貸款難、轉型升級難等困局和瓶頸,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與政府的大力支持息息相關!」
  • 【服務「六穩」「六保」】保定檢察:拓展「三度空間」服務區域經濟...
    「將產業聚集區作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深入調研、精準施策,一對一服務,增強檢察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創造性」。「針對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困難,要積極主動對接,提供法治服務,當好復工復產助推員、困難問題協調員、扶持政策解讀員」。
  • 鐵紀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溫州營商環境相關違紀違法案件逐年下降
    自2018年10月我市啟動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市委決策部署,立足紀檢監察職責定位,推出護航「兩個健康」創建十項具體舉措,嚴厲打擊「挈籃子」「吃拿卡要」等行為,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突出問題,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 上海長寧法院發布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司法審判白皮書
    會上還發布了上海長寧法院《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十大典型案例》,包含2個民事案例、3個商事案例、3個刑事案例、2個執行案例,覆蓋了主要案件類型和訴訟環節,其中包括入選「打擊惡意舉報,保護營商環境十大事件」的王某東敲詐勒索案等典型案例,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規則導向和價值導向作用,有針對性地幫助民營企業提升科學管理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共同營造健康有序的營商環境。
  • 寶豐恆瑞公司:全國碳化矽行業「龍頭」企業
    寶豐恆瑞公司:全國碳化矽行業「龍頭」企業 有一種新材料叫碳化矽,最早是從隕石上發現的,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耐磨、高強度的產品特性,應用範圍極廣,而我縣產業聚集區就有一家專門生產碳化矽微粉的企業,並把企業做到了國內產量最大、產品號段最全,成了響噹噹的行業龍頭,她就是寶豐恆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 民營企業成新經濟主力軍 重點行業和城市優勢明顯
    與重資產、重工業的傳統企業不同,民營企業大多起步規模較小,重視科技創新,商業模式靈活,能夠迅速填充新經濟領域的需求缺位。近日,「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行。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發布了「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及分析報告。榜單顯示,新經濟企業500強以民營企業為主,上榜數量達到426家,國有企業為74家。
  • 供給側改革:樂清經濟騰飛的翅膀—— 民營經濟在樂清的生動實踐與...
    環宇:環視兩個市場 創新創造發展強調供給側改革,就是要從生產、供給端入手,調整供給結構,為真正啟動內需、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尋求路徑。電商體驗館共四層,面積有2.8萬平方米,涵括了陶瓷、衛浴、五金、家電、吊頂、櫥櫃移門、木門、地板、窗簾、壁紙等一站式體驗,並將擁有新中式、新法式、港式、現代風格豪華體驗樣板房等業態。樂清家居建材市場容量龐大,雖然已有幾家較為大型的市場,但基本停留在產品銷售、展示,缺少創意和新的銷售、服務方式。
  •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談雙循環背景下 民營經濟發展新機遇
    現在的中國正處於"新基建"、"新業態"、"新產業"、"新服務"疊加的"新發展格局"時代。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大環境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破解中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等重大問題。
  • 攜手共創廈門民營經濟發展新的春天
    ,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胡昌升表示,民營經濟為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廈門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功不可沒。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廈門民營經濟與特區同成長、共進步,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蝶變,已成為我市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主動力」、就業創業的「主渠道」。廣大民營企業家篳路藍縷、艱苦創業,在特區發展史上書寫了精彩的時代華章。
  • 沈國軍:打造「浙江民營經濟有機體」
    其中,民營經濟的成績單舉足輕重。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當下,浙江民營經濟正著力實現全面復甦與超越。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浙江民營經濟如何永葆發展活力?對此,記者專訪了浙商總會執行會長、銀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沈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