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孫超 通訊員石少華 韓佳佳
今年1~9月份,寶豐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246.1億元,增長4.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3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在平頂山市6個縣(市)中位列第一,在全省各縣(市)中排名十三……
這一串串喜人的數字,彰顯出該縣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勢頭。今年以來,寶豐縣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全力落實了「六穩」任務,做好了「六保」工作,向全縣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
「如果說經濟發展是棵參天大樹,那麼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這棵大樹茁壯成長的『方舟』,為企業擋風遮雨、保駕護航。」寶豐縣委副書記、縣長王代強生動地打了這樣一個比喻。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該縣主動靠前服務,推出了「首席服務官」管家式一對一服務,豐富服務手段,擴大服務範圍,多措並舉助推企業發展,為縣內眾多企業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企業有所呼,政府有所應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
「真是沒想到,在這麼短的時間就幫我們解決了一件棘手的事兒,有這麼好的發展環境,我們企業一定會努力向前。」10月28日,在幫助寶豐縣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解決場地被佔用問題後,該公司負責人楚朝輝深有感觸地說。
這是寶豐縣營商環境投訴中心成立以來,解決的第25起投訴。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寶豐縣營商環境投訴中心是該縣營商環境服務中心的內設機構,中心開通24小時投訴熱線,主要受理企業等市場主體設立、行政審批、企業辦事等方面的訴求。
應民心,解民憂,詮釋著服務宗旨。對各類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或投訴舉報,該中心第一時間受理,通過轉辦、督辦、辦理、反饋等程序,「逐單跟進」。
除此之外,該縣還變被動為主動,變「等線索」為「找線索」,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確定了每周三為「投訴接待日」,在該縣行政服務中心一樓辦事大廳設立現場投訴受理點,近距離受理市場主體的諮詢或投訴,為企業、群眾紓困解難;強化問題導向,多渠道收集問題線索,深入相關企業,開展問題線索排查,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同時在縣產業集聚區設立營商環境服務站,打造「一站式」為企服務平臺。
「企業滿意,是對我們工作最好的回饋。」寶豐縣營商環境服務中心主任張會麗說,中心成立以來,不僅讓企業對解決問題有了期待,更對該縣的發展環境充滿信心。
頂層設計優,輻射效應強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哪裡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裡走,資金就往哪裡流,項目就在哪裡建。
「正是因為政府打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有了真誠的服務和貼心的舉措,我們才更加堅定了發展信心。」這是河南商報記者在採訪中聽到寶豐縣企業代表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為給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便利服務,寶豐縣成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分設9個專項工作小組,統籌推進該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並在平頂山市率先成立正科級事業單位——縣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心,建立中心黨支部,設立了投訴中心、考核評價室等部門,各股室分工明確、高效運轉,全方位、立體化地優化和建設營商環境。
健全組織體系。從全縣大局出發,寶豐縣分管營商工作的縣領導同時分管行政服務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分管口的各部門任務相互關聯,在推動工作進程中發現問題,能及時相互提醒整改,確保工作有力推進。
同時,該縣還完善制度保障,制定了優化營商環境聯席會議制度、工作推進機制、考核評價機制、企業投訴交辦機制等制度措施,並從多方面高效助推營商環境工作。
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方面,該縣以規範執法司法作為突破口,推動涉及市場主體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在營商環境建設中最大限度地融入了法治要素;在宣傳輿論方面,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手段營造「人人關心營商環境,人人維護營商環境」的輿論氛圍;在督導檢查方面,發揮合力效應,營商環境服務中心不僅聯合紀委監委、督查局和司法局開展專項檢查,同時配合縣委巡察辦開展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工作;在考核評價方面,將考核結果納入「黨建引領、比拼四季」擂臺賽,用評價機制讓營商環境得以量化,倒逼營商環境改善。
服務更便捷,市場添活力
「這個月合作社的電費下降了1萬多元,『首席服務官』可把好事辦到俺的心坎上了。」10月29日,寶豐縣綠佳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獻偉感激地說。他口中的「首席服務官」是該縣大營鎮黨委書記楊淑禎。
原來,綠佳種植專業合作社隸屬於該縣一家工業企業,用電一直是工業用電電價,電費開支大。楊淑禎在下沉企業開展「精準幫扶」了解情況後,積極與供電部門協調,解決了合作社實際困難。
「好的營商環境簡單來說就四個字——『便民利企』,圍繞這個理念,我們著力打造『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營商環境服務機制,實行主動超前服務,就是在項目正式落地之前,提前介入,看能提供哪些服務。」寶豐縣政協副主席畢志偉說。此外,該縣還開展領導幹部「走流程」工作,通過領導親身辦、代理辦、陪同辦,全程體驗,真正推動服務的再優化;落實首席服務官制度,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疫情期間,該縣成功實現了從「企業特派員」到「首席服務官」的轉變,分別抽調工信、環保、應急管理等部門人員91名,為該縣所有規上工業企業均派出1名駐企首席服務官,實行「零距離對接,一對一服務,企業不跑腿,服務由我來」的新工作模式,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
為把首席服務官工作向縱深推進,該縣同時向275家企業派出貼身服務官和政企聯絡官,每個企業由首席服務官、貼身服務官和政企聯絡官組成一個工作服務專班,明確了工作職責和要求。建立「一聯三幫」首席服務官微信工作群,完善「一聯三幫」首席服務官定期走訪企業制度、問題周報制度、信息上報制度和督導檢查等制度措施。截至目前,該縣首席服務官共排查梳理企業生產經營難題200餘個,全部得到協調解決,首席服務官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同時,該縣還把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作為重點工作之一,於今年6月成立民營經濟工作聯席會,紮實推進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百縣提升行動和「一聯三幫」保企穩業專項行動,不斷提升工作效能,狠抓任務落實,主動擔當作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釋放發展潛力,全面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優無止境』的行動,對企業,我們承諾『門外的事情我們管、門內的事情企業自己管』,為企業提供貼心式、保姆式主動服務,營造舒心、安心、放心的投資環境,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寶豐縣委書記許紅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