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太平洋海面出現黑色,150平方公裡全石頭,數萬不速之客來了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海洋是一個比陸地面積大得多的世界,衛星從高空捕捉到地球全貌顯示出弧形地表幾乎被藍色海洋所佔領,因此海洋在地球上佔有重要位置。人們通常用深藍色來形容清澈大海,而最近,科學家在遠離陸地的南太平洋上非但沒有看到深藍,反而看到了黑色,他們稱海面看起來如同陸地一樣。
-
減少失業、種植珊瑚,太平洋島國斐濟這樣迎接「世界海洋日」
減少失業、種植珊瑚,太平洋島國斐濟這樣迎接「世界海洋日」 李淑平 蔡木蘭 2020-06-08 18:42 來源:澎湃新聞
-
海洋酸化引發珊瑚收藏熱 專家九成紅珊瑚是假的
原標題:海洋酸化引發珊瑚收藏熱 專家九成紅珊瑚是假的 原標題:海洋酸化引發珊瑚收藏熱 專家:九成紅珊瑚是假的 這些年人們對「海洋酸化」的關注不亞於溫室效應,不少商家則從中嗅到了商機。珊瑚千嬌百媚、光澤豔麗、晶瑩剔透、溫潤可人,在西方它與珍珠、琥珀並列為三大有機寶石,在東方佛典中珊瑚又被列為七寶之一,自古即被視為富貴祥瑞之物。 珊瑚是海洋對人類的饋贈,可人類造成的汙染卻時刻威脅著珊瑚的生存,比如「海洋酸化」。海水會吸收、釋放大氣中過量二氧化碳,導致其逐漸變酸。近年來,這種情況愈發嚴重,原本依賴於海洋化學環境穩定性而生存的珊瑚處境堪憂。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8月上旬,海南島西北部及雷州半島西部的海水熱度數值高升,珊瑚白化預警已達到最高值。9月4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最新預測,南海海溫未來一周比往年同期平均偏高0.6℃左右。事實上,全球氣候變化和頻繁的人類活動幹擾一直是珊瑚礁面臨的重要挑戰。近年來,珊瑚在全球出現白化的頻率越來越高,保護珊瑚礁的工作也愈發緊迫。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9月4日,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最新預測,南海海溫未來一周比往年同期平均偏高0.6℃左右。事實上,全球氣候變化和頻繁的人類活動幹擾一直是珊瑚礁面臨的重要挑戰。近年來,珊瑚在全球出現白化的頻率越來越高,保護珊瑚礁的工作也愈發緊迫。
-
紅珊瑚成為炒作熱點 價超和田玉
不少顧客來老街尋珊瑚串子,總是尋不到稱心如意的,有的嫌品級不夠高,有的則是覺得價格太貴。」 周波介紹,紅珊瑚中,主要分為三種:阿卡料,沙丁料和momo料。其中,阿卡紅呈牛血紅,價位最高,目前市場價為每克2000元,頂級的阿卡紅價格則更高;沙丁紅呈粉色,價位在兩三百元每克;momo紅則只有100元左右每克。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李元超說,儘管濱珊瑚原本的顏色並不鮮豔,但「至少還有點顏色」,而現在「除了白色什麼都沒有」。珊瑚的斑斕色彩是由體內不同種類蟲黃藻的顏色而決定,它們與珊瑚互惠共存:珊瑚蟲代謝為其提供光合作用必需的二氧化碳、氮和磷,蟲黃藻則通過光合作用為珊瑚補充能量。
-
天涯明月刀手遊怎麼染白色? 怎麼把衣服染成白色?
天涯明月刀手遊染白色怎麼弄?達成色彩調整,改變服飾的顏色。手機樂園夏了夏天小編帶來玩法詳情,擁有新的操作。 只有成男體型,才可以。飽和度拉到0,第三個那個拉到100。 普染不能染黑白的,有白染跟黑染才能染。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李元超說,儘管濱珊瑚原本的顏色並不鮮豔,但「至少還有點顏色」,而現在「除了白色什麼都沒有」。珊瑚的斑斕色彩是由體內不同種類蟲黃藻的顏色而決定,它們與珊瑚互惠共存:珊瑚蟲代謝為其提供光合作用必需的二氧化碳、氮和磷,蟲黃藻則通過光合作用為珊瑚補充能量。
-
漲知識:珊瑚石分類之白珊瑚(二)
珊瑚產於熱帶、亞熱帶的海洋深處,近100年才長出3釐米左右。珊瑚的質地緊密、細膩,光澤亮麗而柔潤。珊瑚中,紅色的稀而貴:紅色佳者如龍鳳花燭之紅,通體一色,尤其晶瑩可愛,其價貴於金玉,珊瑚是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堆積物,其枝幹上往往會有蛀洞。用骨仿製珊瑚是因為獸畜骨由與珊瑚蛀孔相仿佛的棕眼、黑點,用顏料染成紅色即可,但骨體輕,色枯,光澤暗淡。鑑別染色珊瑚主要是看它的染色程度。
-
世界最大的環狀珊瑚島 聖誕島面積642平方公裡
一般分布在熱帶海洋中,是由活著的或已死亡的一種腔腸動物——珊瑚蟲的礁體構成的一種島,因此稱為珊瑚島。一座凸起的2113環狀珊瑚島的形成就像一座普通的島嶼,大5261多數都淹沒在海平線以下,但是4102也有受到地殼運動而凸起於海1653平面以上的。世界上最大的壞狀珊瑚島是太平洋中部馬歇爾群島中的誇賈林島。它以283 公裡長的帶狀珊瑚暗礁圍出了一個2850平方公裡的環礁湖。
-
VOA慢速 | 一種新型海藻正在"吃掉"太平洋珊瑚
The study wa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PLOS ONE.I'm Susan Shand.參考譯文一種新型海藻正在「吃掉」太平洋珊瑚科學家表示,最近發現的一種海藻植物正在殺死大量非常小但很重要的海洋動物——珊瑚。
-
太平洋上漂浮巨大垃圾島約138萬平方公裡
在太平洋上,漂浮著一個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島」,其面積竟然有兩個美國德克薩斯州(德克薩斯州面積約69萬平方公裡)那麼大! 據美國媒體報導,海洋專家說,這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大垃圾島飄蕩在舊金山和夏威夷之間的廣闊水域,主要由生活垃圾構成,其中80%都是廢棄的塑料製品,主要來自陸地,重達350萬噸。科學家們認為,人們隨手丟棄的廢舊塑膠袋通過下水道進入海洋,不斷運動的洋流將它們聚集在一起,最終形成了這座龐大的「垃圾島」。
-
颱風「美莎克」出沒的太平洋,面臨怎樣的挑戰?
颱風「美莎克」(Maysak)30日晚上由颱風級演變為強颱風級,31日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日本衝繩那霸南偏東方大約53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即北緯21.6度、東經128.8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5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200-350公裡,十級風圈半徑100公裡,十二級風圈半徑50公裡。颱風「美莎克」出沒的太平洋,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
珠海設首個珊瑚保護區 總面積超24平方公裡
記者昨日(12日)由珠海市海洋漁業局獲悉,珠海首個珊瑚自然保護區——廟灣珊瑚市級自然保護區日前獲市政府批准正式設立。 保護區位於在北尖島、廟灣島和灣洲—平洲島沿岸離岸500米以內的水域,總面積24.346平方公裡。據稱,這標誌著佳蓬列島海域的珊瑚及其生態環境將得到有效保護。
-
潮說100|海洋野生保護動物知多少?
潮說100|海洋野生保護動物知多少? 我國管轄海域300多萬平方公裡,據資料至2019年初步統計,我國管轄海域有記錄的海洋生物物種28000餘種,分屬59個門類,佔全球海洋已知物種數的10%以上。其中,藻類2477種,原生動物2897種,棘皮動物588種,蝦蟹等甲殼動物4320種,貝類等軟體動物3914種,魚類3213種。
-
拯救珊瑚|「白茫茫的一片,連魚都沒有,特別恐怖」
李元超說,儘管濱珊瑚原本的顏色並不鮮豔,但「至少還有點顏色」,而現在「除了白色什麼都沒有」。珊瑚的斑斕色彩是由體內不同種類蟲黃藻的顏色而決定,它們與珊瑚互惠共存:珊瑚蟲代謝為其提供光合作用必需的二氧化碳、氮和磷,蟲黃藻則通過光合作用為珊瑚補充能量。
-
全球變暖威脅珊瑚海藻共生關係
珊瑚是海洋裡的一種低級動物,蟲黃藻則是一種珊瑚體內的單細胞藻,它們之間的共生現象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活珊瑚體——大堡礁,很多熱帶沿海國家居民還可以在珊瑚礁體上種植食物,作為生活和食品來源。同時,珊瑚礁上優美的環境也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好去處,旅遊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經濟來源。
-
種類豐富的海洋動物:珊瑚
為了保護自己,珊璃會分泌出碳酸鈣,這是一種構成石灰巖的物質,然後再在石灰巖的周圍造出硬殼,同時,為了安全,數千隻甚至數百萬隻珊會住在一起,成長為很大的巖石群,柳珊瑚類通常叫做海鞭,它們會採用另一種方式保護自己。它們分泌出少量的碳酸,並且將其與一些角狀的物質聯繫起來,好像海草在海水裡搖動。白天,肉質的珊瑚蟲棲息在它們安全的房子裡。
-
正在消亡的生態系統和那些種珊瑚的人
2020 年 8 月,多地的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裡的大量珊瑚呈現出白化狀態,面臨死亡,這些珊瑚礁的白化程度和規模"史上罕見"。曾經五彩斑斕的珊瑚礁在多地消失了,潛水員們潛入水中只發現"白茫茫的一片,連魚都沒有了,靜悄悄的,特別恐怖。"隨著海水溫度的升高,海洋環境的破壞,珊瑚礁的白化是迅速的,但拯救過程是艱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