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匠心·啟新章|血液病/惡性腫瘤侵襲性真菌病最新診療指南發布!

2020-12-04 瀟湘名醫

惡性腫瘤+真菌感染=難上加難,最新指南教您解決!

承匠心·啟新章 | 血液病/惡性腫瘤侵襲性真菌病最新診療指南發布!

近年來,惡性腫瘤的患病率不斷攀升,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難題。在如此難題的基礎上,侵襲性真菌病讓腫瘤患者面臨著更大的威脅。

侵襲性真菌病是指真菌侵入人體,在組織、器官或血液中生長、繁殖,並導致炎症反應及組織損傷的一種感染性疾病。由於惡性腫瘤患者需要接受化療或造血幹細胞移植,免疫能力差,發生侵襲性真菌病的概率更高。

近年來,腫瘤分子靶向治療的廣泛應用也增加了發生侵襲性真菌病的風險。2020年最新《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針對流行病學、診斷、治療等方面均做出了修訂。

其中卡泊芬淨在念珠菌感染和麴黴菌感染的聯合治療中均佔據了重要地位。另外新增了體外藥敏試驗、治療性藥物濃度監測等相關內容。

9月5日(周六)12:00-13:30,

2020中國《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第六次修訂版)》指南發布會

將於深圳佳兆業萬豪酒店召開,

同時將在Zoom平臺開啟同步線上直播,

屆時黃曉軍教授將攜權威專家團

為您帶來最新、最專業的指南解讀!

【來源: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第六版...
    對於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來說,除了配合治療、控制病情以外,侵襲性真菌病(IFD)也是相當具有威脅性的挑戰。《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第六版將於近日發布,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吳德沛教授表示,此次修訂第六版,源於實踐中的新發現,指南也應隨著臨床實際的變化而有變化;另外,國內醫學診斷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GM試驗、G試驗、PCR檢測,包括二代測序都在進步,給了臨床上很多提示;還有真菌對藥物的敏感性和藥物濃度的監測
  • 未確定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和治療: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
    未確定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和治療: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和治療原則解讀
  • 侵襲性真菌病致化療患者死亡率上升 分級預防和診療是關鍵
    【環球網報導】近年來,惡性腫瘤的患病率不斷攀升,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難題。在如此難題的基礎上,腫瘤分子靶向治療的廣泛應用增加了發生侵襲性真菌病的風險,而侵襲性真菌病讓腫瘤患者面臨著高致死率的風險。
  • 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預防及治療
    侵襲性真菌病(IFD)係指真菌侵入人體,在組織、器官或血液中生長、繁殖,並導致炎症反應及組織損傷的感染性疾病。中國侵襲性真菌感染工作組經反覆討論,參照國外的一些標準和指南,對我國2013年版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進行了再次修訂,以下為修訂後的侵襲性真菌病的治療部分內容。
  • 中國實體器官移植受者侵襲性真菌病臨床診治指南
    《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第四次修訂版)》、美國感染學會(IDSA)2016年《念珠菌感染臨床實踐指南》、2010年《隱球菌感染臨床實踐指南》、2008年《麴黴菌感染臨床實踐指南》、2014年歐洲臨床微生物與感染性疾病學會《實體器官移植受者中侵襲性真菌感染》、2008年歐洲癌症研究和治療組織侵襲性真菌感染協作組/美國國立變態反應和感染病研究院真菌病研究組(EORTC/MSG
  • 張曉輝教授:HSCT患者的IFD全程管理丨2020骨髓瘤最新診療進展論壇
    2020年10月30~11月1日,由四川省腫瘤學會、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華西醫院、中華醫學會《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誌》聯合主辦的「2020骨髓瘤最新診療進展論壇(成都)」於四川省成都市召開,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血液科主任牛挺教授擔任負責人。
  • 接受化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患兒侵襲性真菌病的管理_騰訊新聞
    作者:藍鯨曉虎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發生細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等感染性併發症的風險較高,為患者帶來嚴重痛苦,延長治療時間。
  • 看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 可到衛健委推薦醫院
    國家衛健委近日公布的首批全國兒童血液病定點醫院和惡性腫瘤(實體腫瘤)診療協作組名單就能提供指引。 100多家醫院納入第一批全國兒童血液病定點醫院,全國還成立了70多個兒童惡性腫瘤(實體腫瘤)診療協作組。廣東有4家醫院入選血液病定點醫院,有9家醫院入選協作組。
  • 2張表格,肺真菌病治療藥物注意事項與選用!│臨床「藥」點
    近年來,肺部真菌感染呈持續增多趨勢,尤其隨著社會老齡化、糖尿病、惡性腫瘤、血液系統疾病、廣譜抗生素不恰當地使用及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均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是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本文為您介紹常見肺真菌病治療藥物的選用與使用注意!文末附抗真菌藥物的選用。
  • 提高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能力建設,提升我國真菌病檢測能力
    為提高我國三級醫院和基層醫院真菌感染診療能力,全國真菌病監測網國家中心主任、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主任徐英春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俞雲松教授在「真菌病原學回顧性調研暨真菌血流感染主動監測技術方案培訓暨監測單位授牌儀式」啟動會中表示:「近年真菌感染在臨床佔比逐年升高,面對複雜的真菌感染,沒有診斷,就沒有治療
  • ...構築民族品牌 成為全球真菌病早期、快速精準診斷行業的領先者
    當人體免疫力由於各種因素降低時,真菌就可以侵入人體血液和組織器官內部,引發侵襲性真菌病(IFD)。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球每年有10億人受真菌感染性疾病影響,3.1億人受真菌感染;超過3000萬人受致死性真菌感染,而僅有2~3%的侵襲性真菌病患者能得到有效的診斷和治療(http://www.gaffi.org)。
  • 7月盤點:一文速覽腫瘤領域指南共識
    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21138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0) 2020年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是基於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布的《
  • 新指南、新航向:《2020年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即將正式公布!
    為了更好地幫助臨床醫生了解最新的研究進展,同時促進臨床規範診治進程,自2016年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發布了一系列的惡性腫瘤指南並逐漸成為最具影響力的腫瘤系列診療指南。首部《2020年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也將於6月7日揭開面紗。
  • 精準醫學時代,血液腫瘤如何實現個體化診療?
    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癌症報告顯示,白血病和淋巴瘤兩大血液腫瘤在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仍然佔據著第9位和第10位,血液腫瘤診療水平的總體提升不僅和國民健康息息相關,更是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現的重要步驟。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血液腫瘤的治療邁入精準醫療時代。
  • 2018 CSCO 指南會將發布 12 部重磅指南,快來看直播!
    4 月 21 日上午 08:00-08:25 「CSCO指南發布和《中國臨床腫瘤學年度進展2017》發行」新聞發布會  參加人:新聞媒體 2018 CSCO 原發性肺癌診療指南發布專場主       席:程 穎
  • 五部門:逐步將更多兒童惡性腫瘤治療藥物納入醫保
    、惡性腫瘤醫療救治及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將再生障礙性貧血、神經母細胞瘤等10個病種作為首批救治管理病種,同時要逐步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治療藥物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病種多、治療難度大,部分病種診療過程涉及多個學科或醫療機構,造成治療周期長、醫療費用高、報銷比例低、家庭負擔重的情況。  為維護兒童健康權益,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藥監局決定開展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醫療救治及保障管理工作,按患者自願原則,為血液病、惡性腫瘤患兒提供相應保障。
  • 馬軍教授│從國內外指南更新看IDH1檢測和ivosidenib在AML治療中的...
    AML診斷時常規檢測IDH1基因突變➤Ivosidenib已獲NCCN AML診療指南推薦用於攜帶IDH1基因突變的R/R AML成年患者和年齡≥60歲、不適合強烈誘導化療的新診斷AML成年患者➤2020年CSCO惡性血液病診療指南推薦AML診斷時常規檢測IDH1基因突變,且對於攜帶IDH1突變的R/R AML患者,無論復發時間和年齡
  • 學術發布|國內結直腸癌診療規範/指南的認知度與推廣度均有待提高
    自2010年由衛生部與中華醫學會制定結直腸癌等9種惡性腫瘤的臨床診治規範以來,已進行了一系列修訂、更新、推廣等工作。為進一步調研評估近年我國臨床醫生對規範/指南的掌握程度和認知深度,掌握其臨床應用情況,同時也為了對更新、編制診療規範提供有益的建議,2017—2019年期間,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開展了迄今最大規模的結直腸癌相關臨床醫生的問卷調查。
  • 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發布
    日前,我國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發布,2018年8月8日,《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專家解讀會在北京同仁醫院舉行,共同探討指南出臺的重要意義和過敏性鼻炎的規範化綜合治療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