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報告:美國貧困率和社會不公現象令人吃驚

2020-12-04 環球網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聯合國高級官員近日發表考察報告稱,美國的貧困率和社會不平等現象令人吃驚,而川普政府的政策將使這種情況加劇,進而威脅到美國的「民主」。

據報導,聯合國赤貧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奧爾斯頓近期前往美國多州,實地考察包括加利福尼亞州的無家可歸者營地、南部小鎮以及遭受颶風肆虐的美屬波多黎各。

資料圖:美國種族歧視問題。

他15日在華盛頓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平均每八個美國人就至少有一個生活貧困,而當中近半深陷赤貧,絕大部分無法擺脫困境。

奧爾斯頓指出,美國的貧困問題和社會不平等現象是歷屆政府政策積累而形成的,而川普上臺後提出的稅務改革、削減社會福利和醫藥津貼等政策,只會使貧困與不平等問題變得更糟。

據了解,美國參眾兩院近日通過的稅改法案主要惠及企業和有錢人,奧爾斯頓認為這個法案將導致不平等程度出現歷來最為顯著的加劇,而社會福利和醫藥津貼若真的被砍,將摧毀已經「百孔千瘡」的貧困者安全網,導致貧富差距和不平等加速惡化。

奧爾斯頓舉例說,美國南部鉤蟲病(hookworm)捲土重來,凸顯了貧困與不平等問題已進一步惡化。當地政府沒有能力提供乾淨用水和環境衛生服務,迫使人民自掏腰包解決問題。

他指出,雖然官方數據顯示14%美國人生活在貧困中,但據他觀察,在貧困線上掙扎的人非常多,他認為20%是較為接近現實的數字。他以沃爾瑪超市員工為例,指出一般工人單靠一份全職工作無法生存,必須依賴美國政府發放的糧票。

奧爾斯頓指出,在全球富裕國家當中,美國的社會流動性最低,這意味著「美國夢正迅速轉化為美國幻象……在美國現今社會,出生於貧困中的孩子,幾乎沒有機會擺脫貧窮」。

窮人家的孩子缺乏或根本就無法吃上對發育有助益的高營養食物,也難以獲得基本衛生保健和教育機會,而這些都是脫貧的必要條件。

奧爾斯頓說:「美國當前的趨勢其實正在削弱民主。窮人的聲音沒機會讓人聽到,因此無法影響公共政策。」

他說,美國窮人常違法判監,以致因為有案底而無法投票。窮人也可能因為難以到達投票地點而無法行使投票權,這不利於民主發展。

奧爾斯頓在考察途中發現,一些政客為了替稅改和削減福利爭取支持,向選民鼓吹有關富人和窮人之間存在先天差異的言論,讓他感到震驚。富人被視為「有進取心、無私、勤勞、有責任感」;而窮人則被貼上「失敗者、騙子、想要從體制中謀利者」的標籤。

他還對威斯康星州和西維吉尼亞州最近提出有意對領取福利者進行毒品檢測表示擔憂,他認為這本質上是對窮人進行不道德的測試。

據悉,奧爾斯頓的完整考察報告將於2018年春季發布,於同年6月呈交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相關焦點

  • 緬甸貧困率降至24.8%,但面臨較高返貧率
    原標題:緬甸貧困率降至24.8%,但面臨較高返貧率 來源:駐緬甸聯邦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緬甸《十一》7月7日報導,緬甸中央統計局與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編制的《緬甸生存現狀報告(2017)》顯示,緬甸貧困人口1180萬,佔全緬總人口24.8%。
  • 日本相對貧困率達16% 以年輕人居多
    根據日本政府機構的推算顯示,目前日本的相對貧困率為16%,也就是說,每6人當中就有一人處於相對貧困的狀況,尤其是在近幾年,以20歲年齡段為首的年輕人群的貧困率急速增加,其中獨自一人生活的年輕人的相對貧困率分別達到了女性33%,男性25%。
  • 人民日報談社會不公現象:何時辦事不求人?
    原標題:何時辦事不求人  制度「鬆緊帶」造成社會不公(金臺視線·何時辦事不求人④)  《 人民日報》( 2015年11月03日20 版)  明明是鄉政府工作人員將一老人家養老保險證上的姓打錯了,老人家在家人的陪同下拿著身份證去要求改,工作人員卻冷冰冰地說不行,
  • ·謀殺、打鬥,倭黑猩猩的殘忍令人吃驚
    對這個被意想為平和的動物來說,倭黑猩猩可能殘忍到令人吃驚的程度。[詳細]·謀殺、打鬥,倭黑猩猩的殘忍令人吃驚《華盛頓郵報》最近把這個物種描繪為「持續不斷地」在交配;《泰晤士報》宣稱,倭黑猩猩「作為友善、敏感、健康和仁慈的典範,在闊胸腔的芸芸眾生中顯得鶴立雞群」;美國一部野生動物片子以這樣的話開頭:「在黑猩猩打鬥和謀殺之處,倭黑猩猩是和平的締造者。
  • 數千萬美國人生活在貧困中 這些都是美國最貧窮的城市
    ,但收入不平等和貧富差距則不斷加劇。去年下旬,在結束對美國為期兩周的考察之後,聯合國極端貧困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菲利普·奧爾斯頓發布報告稱,美國總統川普及執政黨共和黨的政策將加劇該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和不平等。在這種政策之下,美國未來可能成為「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國家」。根據奧爾斯頓在新聞發布會上給出的數據,平均每8個美國人就至少有1個生活貧困狀態中,而其中近半數人深陷赤貧狀態中,絕大部分無法擺脫困境。
  • 黨報刊文解析社會分配不公根源 系四大因素造成
    解決好分配不公問題,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任務,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存在哪些分配不公現象?公平,一般地講,反映的是人們追求利益分配合理性的價值理念。分配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中國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傳統。
  • 《2013年世界社會發展報告》關注不平等現象
    這兩個數字展現了國家與國家之間和一個國家內部在經濟、社會上的不平等。這些不平等現象正是聯合國經社事務部雙年度旗艦出版物《世界社會發展報告》2013年版的關注重點。聯合國電臺記者黃莉玲就報告的主要內容採訪了經社事務部社會政策發展司社會發展處處長楊文豔。記者:這個世界毫無疑問是不平等,但不平等的狀況到底是怎樣的,報告是怎樣去分析和描述的?
  • 聯合國最新報告預測 全球人口2100年「觸頂」109億
    據美聯社6月17日報導,聯合國6月17日稱,未來世界人口將變得更老,增加速度也將變慢。全球人口增速與兩年前的預期相比有所放緩,到2050年總人口預計會從當前的77億增加到97億。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人口司在一份名為《世界人口展望2019:重點》的新報告中預計,世界總人口將在本世紀末前後達到近110億人的峰值。
  • 耶魯大學被要求改名 美國的黑人生命權運動將走向何方?
    在美國首位總統華盛頓和第3任總統傑斐遜的雕像相繼被示威者推倒後,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雕像也成為示威者的下一個目標。而最新的消息則稱,由於常春藤名校耶魯大學以「奴隸販子」伊利胡耶魯命名,該校最近被要求更名。顯然,美國的黑人生命權運動已經近乎失控,它反映出美國社會分裂的加劇,也為今年美國的總統選舉帶來更多變數。
  • 新的經濟刺激法案長期難產 研究報告:800萬美國人因疫情墜入貧困
    上周四,哥倫比亞大學發布了他們的一份研究報告,後者顯示,5月以來,美國的貧困人口已經增加了800萬之多。 研究者回顧了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間每個月的美國家庭貧困率數字,發現從3月疫情爆發開始,處於貧困境地的家庭就已經在逐漸增多了,好在,《新冠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Cares Act)及時出臺,各種援助手段多管齊下,阻止了1800萬家庭在3月和4月間墜入貧困。
  • (受權發布)201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和2018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
    布魯金斯學會發布的報告顯示,殘疾人通常更難找到穩定的工作,也更難掙到高於貧困線的工資。殘疾人的貧困率為25.7%。(注15)  聯合國極端貧困與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菲利普·奧爾斯頓2018年5月發布報告指出,美國已經淪為貧富分化最嚴重的西方國家,1850萬美國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青年貧困率居經合組織成員國之首。
  • 30年後,中國還會剩下多少人,聯合國大膽預測,數據令人擔憂
    聯合國進行了大膽的預測,真實數據令人感到擔憂。現在我們的思想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大家對於婚姻的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變化,曾經我們相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現在大家更追求的是自由戀愛,而且對於結婚這件事情也沒有過多的著急,反而更多人是希望戀愛不結婚,或者是結婚不生孩子,丁克家庭的出現也導致了現在中國新生兒數量在不斷減少,我們國家也出現了人口老齡化。
  • Black Lives Matter背後:美國社會公正與人權平等偽命題
    而美國司法體制不公的另一個不爭事實就是「非裔更易遭受執法不公」。這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最後的選擇:如果警察不能停止殺害民眾,尤其是非裔,那麼我們的社會就不需要這麼多警察。但是這一訴求也陳述了一個基本原理:我們的國家需要減少在監管和懲罰方面的支出,增加對社區的投入,使其更加公平、健康與安全。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2020年人類發展報告》
    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是世界面臨的最新危機,但除非人類釋放對自然的控制,否則它不會是最後一次。報告認為隨著人類和地球進入一個全新的地質時代—人類紀時代,所有國家應通過考慮人類對地球帶來的危險壓力,消除阻礙變革的權力和機遇之間的嚴重失衡,來重新設計發展的道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報告辦公室主任、該報告的主要作者佩德羅·孔塞考稱,人們對地球壓力的感受與社會如何運作息息相關。
  • 聯合國:加大力度應對非洲和亞太地區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聯合國官員日前表示,當厄爾尼諾現象在世界範圍造成破壞性影響時,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應當迅速採取聯合行動增強抗災能力和確保生計,防止更多人陷入困境,同時還敦促做好應對拉尼娜氣候事件的準備工作。非洲之角、南部非洲、中美洲乾旱走廊地帶、加勒比島嶼、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聯合國官員認為,拉尼娜氣候事件與嚴重危害農業和糧食安全的厄爾尼諾現象密切相關。據聯合國估計,如果不採取必要的行動,受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綜合影響的人數有可能突破一億。
  • 亞洲唯一沒有加入聯合國的國家,一半領土被鄰國佔領,靠外援為生
    文|格瓦拉同志 作為全球最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及實現世界和平等方面的合作,其決議對世界各國都具有普遍性的約束力,堪稱「世界政府」。
  • 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今年全球經濟收縮4.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今年全球經濟收縮4.3% 新冠肺炎疫情將造成長期影響 當地時間19日,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題為《新冠肺炎大流行對貿易和發展造成的衝擊:向新的常態轉型》的報告,報告指出
  • 海底金字塔揭開百慕達三角區真相 令人吃驚!
    海底金字塔揭開百慕達三角區真相11月10日消息,至今未解的百慕達三角區,真相讓人吃驚!神秘的百慕達三角區海域對大家來說都不陌生吧,它被視為死亡禁地。無數的船隻、飛機和人在此地l離奇失蹤。於是各種猜測競相出現。這些在一個物理愛好者的實驗中出現的現象,也許與經常發生飛機、輪船失蹤案的百慕達三角之謎有著某種神秘的聯繫。
  • 俄羅斯突宣「退出」群聊,指責美國支持反動分子,聯合國呆了!
    因為他將許多美國加入的國際條約撕毀,並且還退出了一些國際組織,美國因為這樣的舉動變成了最不講信用也成為了最喜歡「退群」的國家了,美國的大國形象在國際上本來就不怎麼樣,川普的種種舉動更會將美國推到了一個風口浪尖上去,這種隨意違背承諾的行為讓很多國家對美國失去了信心,看來影響力也會因此縮減不少。
  • 聯合國報告警告:人類健康日益受到環境破壞威脅
    參考消息網3月15日報導 美媒稱,聯合國1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在氣候變化、汙染、物種大滅絕和人口增長的危險組合下,「地球受到了如此可怕的破壞,如果不採取緊急行動保護環境,人類健康將日益受到威脅」。據《今日美國報》網站3月13日報導,報告說,在全球所有的過早死亡和疾病病例中,約有25%是人為造成的環境破壞和汙染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