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專家段鑲鋒:科研中最怕被傳統觀念限制思路

2020-12-06 騰訊網

導讀

在充滿生機的21世紀,信息、生物技術、能源、環境、先進位造技術和國防的高速發展必然對材料提出新的需求,元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高密度存儲和超快傳輸等對材料的尺寸要求越來越小;納米材料將是起重要作用的關鍵材料之一,是當今新材料研究領域中最富有活力、對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十分重要影響的研究對象,也是納米科技中最為活躍、最接近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在科學家眼中納米材料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跳轉閱讀化學加搜索:2萬多家企業,300多萬產品,1.2億條化合物數據……

未來科學大獎周

系列訪談

段鑲鋒

從科研到創業

又回到科研的二十多年

我以前是中國科技大學畢業,1997年的時候去了美國哈佛大學留學,然後大概是五年之後拿了PhD,之後基於我做博士的時候一些研究成果,我們成立了一個初創公司,我在初創公司大概工作了六年之後,重新回到學術界,去UCLA工作。應該說二十多年來一直從事的領域主要是納米材料的領域,主要是我們知道這個納米材料,我們把這個材料的尺寸,普通材料的尺寸變得越來越小的時候,它會產生一些新的性能,然後根據它不同的尺寸大小呀、形貌呀,對它的光電性能,或者說是催化性能,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力學,磁學性能都有可能產生一些根本性的變化,所以說我們希望通過對於這些納米尺度上,一些材料的結構的調控,來控制這些性能,然後再進一步的研究這些性能,然後最終希望能夠把這些性能再精進的應用起來,能夠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一些各種技術產生一些積極的意義。

學校比較自由,相對來說比較自由,就是說你想到一個新的想法,你上午想到下午就可以去實驗室做。在公司的話,都要經過一套的流程,你必須得經過討論,這個對整個公司的發展前景,這個前景就是說對於這個產業上有沒有直接的影響,這個學術的角度來講,我們只要是覺得這個是在學術上有意義,不是說對這個產業上馬上要發生影響,有可能這個影響有可能是五年,有可能十年,甚至是十五年之後的事情。

納米材料研究成果

為社會帶來哪些貢獻?

其實我們做的研究,有可能是比較偏基礎一點,就是說這個應用方向有可能是五年十年之後的,但是我們現在研究的比較多的一點有可能是一些新型的納米材料,大家有可能聽說過石墨烯,像類似石墨烯這種,所謂的二維材料,我們研究這種二維材料的它本身的一些光學電學行為,研究這些光學電學行為其實希望利用這種二維材料有可能作為未來我們後矽時代的一種電子材料。從這個角度講上說,就是一個比較長期的研究。

但是要是說從稍微有可能離近期應用稍微近一點的方向我們也有一些,一個與這個作為電子材料相關的,有可能類似的二維材料,我們可以把它做成一種類似的列印電子材料,就是做非常柔性的電子材料,可穿戴的電子器件。像這種類似的器件的話,其實有可能與傳統的這個矽類器件具有它特別的優勢,所以它有可能能夠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這是它的解決的問題,也是所解決一些傳統的矽電子器件裡面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去與矽電子器件競爭。另外比如說,還有就是說石墨烯也是一種,可以說最典型的二維材料了,我們利用一些石墨烯做成所謂的三維的石墨烯,它形成一個三維網絡結構,原則上有非常好的導電性能,假如說和這個電池材料複合起來,就有可能對電池的充放電速度可以大大加快。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有可能對電池的性能有比較大的提升,假如說能夠精進的應用到這個電池裡面去的話。當然也還有一些催化方面的工作是有可能是作為燃料電池,我們知道燃料電池需要把這個通過一種電化學的方式,把這個化學燃料中的電子直接提取出來,到外電路做功,所以這是一個相對比較困難的課題,經常需要一些催化劑,這種催化劑的話一般來說是一些貴金屬,比如說鉑金。所以說怎麼樣有效提升這種鉑金的催化劑的性能,是對於這個燃料電池的應用是一個非常至關重要的這個挑戰。所以說在這方面呢,我們也是通過一些納米材料的調控,能夠把現有的燃料電池催化劑可以有可能大大的提升。

研究中最怕被傳統觀念限制思路

科研裡面的挑戰,我覺得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做事情不要被傳統的觀念限制住,不要想當然。要能夠接受新鮮事物,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它其實不容易。我們很容易會被我們自己固有的思維、現有的知識被固定住,所以說從這個角度說有的時候、很多時候你需要有意識的退一步思考一下。

舉一個例子,我們最近做了一個工作。比如說我們做個半導體器件的時候呀,需要做金屬電極,我們傳統做金屬電極的時候,需要這個金屬和這個半導體之間有很強的化學鍵,越強越好,但是這裡面與我們剛剛講的一個問題相關,就是其實我們金屬和半導體之間是很不一樣的材料,它有很強的化學鍵的時候,它化學鍵結構很不一樣,那那個化學鍵的話是一個非常無序的一種狀態,我們可以想成非常無序的狀態,電子從那個金屬到半導體運輸有很大的散射作用。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其實對於這個金屬和半導體之間的這種接觸的話,其實有很大的負面的影響,但是其實我們最近做的工作可以說是反其道而行之,基本上把這種金屬和半導體,尤其是二維半導體直接通過類似這種一個簡單的像手機貼膜一樣,把兩層材料貼在一塊兒。它中間是沒有任何化學鍵,它保持了兩個材料的它本身的結構,這樣的話,能夠保持對材料本身沒有產生破壞作用,能夠使它的這個之間的這個界面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在恰當的情況你就可以很好地導電性了。

納米材料界「神鵰俠侶」

他與妻子飯桌論學術

事實上就是因為我們研究的領域還是有很多交集,其實也是不由自主地有一些合作呀,現在都是在UCLA,她在材料系,我在化學系。因為交流比較多嘛,這個學生之間也有自動的交流,不由自主地兩邊的學生都有可能是融合在一塊兒了。現在的這個科研其實需要多方面的知識,假如說能夠很好地合作的話,其實對於科研怎麼有效地完成總是對效率是有很大的提升。當然也是比較更現實的是有很多可以共享的儀器。

另外一個角度講,因為科研其實也需要花很多時間的投入,因為大家都是做這方面的東西嘛,相互比較容易理解這裡面的有的時候面臨的一些問題。比如說我們有可能在飯桌上經常討論的也是與這個工作完全相關的事情。

科學最大的吸引是創新之美

我想這個(科學)吸引力的話,與剛剛講到的創新之美是很相關的。你做哪個讓自己也很有滿足感的事情,那肯定是你是不由自主的,很主動地去做這個事情。就是說至於困難的話,其實在科研上困難是一個很自然的狀態,就是說因為我們每天都挑戰新的東西,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講,其實科研上的困難都不算困難,所謂的困難都是機遇,困難越大的時候,有可能是越大的機遇。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說,所有科研上的困難都不是困難。

從另外角度講,你做科研的時候不僅僅是你發現新的東西,做的一個更好的器件,而且同時你也培養了很多學生,你看到這也是一個非常有滿足感的事情。你看到你的學生不斷地成長,從剛剛做研究生到有可能知道的非常之少,到畢業的時候他有可能變成一個領域的專家,有可能在畢業幾年之後你都不敢相信這是你的學生了。確實是一個讓你感覺到非常有滿足感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其實相對來說是完全可以預測的,只要你投入精力進去的話,學生一般都是會成長的。

段鑲鋒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終身教授

納米材料學專家,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大學特聘教授,段鑲鋒先後主持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基金等多項重要課題,共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其中包括Science、Nature及Nature子刊20多篇,被引次數超過30000次,並擁有超過40項美國專利。

入駐化學加網快速通道,將與微信小程序同步展示

2萬多家化工醫藥企業已入駐

相關焦點

  • 不忘報國心,助力納米材料科研發展
    如今,納米材料科學的進步能使人們的生活在綠色環保的同時更加絢麗多彩,讓衣食住行更加舒適便捷。 當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材料學的研究發展。然而我國的材料製造業與美國相比處於總體上的弱勢地位。 秉著一顆赤子心,2013年,已經取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終身教授職務的段鑲鋒決定回國,為祖國的納米材料科學發展盡一份力。
  • 【中國科學報】無機納米材料:提高藥物「工作效率」
    在唐芳瓊看來,無機納米材料不僅可以作為藥物的載體發揮傳統納米藥物載體的性能,還可以利用其獨特的光、電、磁學性能直接殺死腫瘤細胞。不僅如此,種類繁多、性能多樣化的無機納米材料還能提供有效的體內腫瘤影像診斷的手段,將影像和治療功能集中在一個納米顆粒上,形成多功能納米材料,實現腫瘤的診治一體化。
  • 新型納米材料有哪些
    一個科學家小組最新研製一種新型材料,它比紙張薄一千倍,卻足夠堅韌,即使被彎曲也不會出現結構改變。這種微型薄片材料是由氧化鋁製成,能夠手動操控,儘管它是納米等級材料。 這種超薄材料可用於航空航天領域,甚至促進昆蟲飛行機器人技術快速發展。科學家進行了多年研究,最終設計出這種最薄、最輕的材料。該材料的設計者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
  •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_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_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31 10:13:41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   納米材料直徑一般是1
  • 核酸納米材料近期頂刊發文匯總
    作為納米技術領域的領軍者,美國西北大學的Chad A. Mirkin教授深耕核酸納米材料方向多年,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主要匯總了Mirkin課題組的近期進展,同時也報導核酸納米材料的最新頂刊發文情況。
  • 我國科研人員利用納米材料表面粗糙工程技術提高葉面氮肥利用率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團隊利用納米材料表面粗糙度工程,成功地將海膽狀納米二氧化矽空心球作為一種新型載體,來提高葉面氮肥在作物葉面上的粘附能力,有效提升了葉面氮肥利用率。
  • 納米材料在有機汙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展望
    這些傳統修復技術的缺點嚴重製約了有機汙染土壤修復的效率和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科技人員對修復技術的不斷創新,納米材料(粒徑為1~100nm)修復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經濟的有機汙染土壤修復技術為人們提供了新的研究機遇。
  • 中國納米白皮書:科研論文數佔全球三分之一,是美國的兩倍
    可見光的波長起點大約在400納米,按照傳統的理解, 可見光並不適用於觀測與納米技術相關的100納米以下的結構。1928年,Edward Hutchinson Synge提出了『近場』顯微鏡的構造,用以突破所謂的『阿貝衍射極限』,即制約傳統顯微鏡分辨約250納米以下結構的限制。
  • 我國在納米新材料的研究中又取得重大突破,傳統塑料將被取代?
    隨著工業產業模式的更新換代,傳統材料已經很難再滿足新興產品的設計需求和運用理念了。而隨著納米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突破和普及,眾科學家們也是致力於不斷探索和研究本身對工業和製造業領域能帶來更多實際意義和更多的可能,而增加新型碳纖維結構材料的應用通常又能直接影響到這些產品的熱穩定性和機械性能。
  • 柔性電致變色器件中的納米電極材料
    對於電致變色器件,理想的電極材料不僅需要高導電率,而且需要極好的透光性和抗化學以及電化學腐蝕的能力。電致變色器件中常用的電極材料是ITO薄膜。但是,其導電性不足夠獲得很高的響應速度,尤其是在大面積器件中。並且其2D平面結構嚴重的限制了電致變色材料和電極之間的接觸面積,會顯著地限制電致變色器件中的電化學反應速度。另外,它的脆性也阻礙了其在柔性和可拉伸電子中的應用。
  • 僅三個原子寬 斯坦福全世界最細的納米電線
    (原標題:僅三個原子寬 斯坦福全世界最細的納米電線)
  • 俞書宏院士團隊:納米纖維素新型仿生材料問世!性能遠超傳統塑料
    採用變形組裝的方法,該團隊製造出全天然的高性能仿生結構材料,與此同時還製備出纖維素納米纖維 (CNF) 和二氧化鈦雲母片(二氧化鈦 - 雲母) 複合水凝膠。作為地球上最豐富的全綠色資源之一,CNF,高性能一維 (1D) 纖維素納米纖維,可從植物中提取或由細菌產生。
  • 俞書宏院士團隊:納米纖維素新型仿生材料問世!性能遠超傳統塑料
    採用變形組裝的方法,該團隊製造出全天然的高性能仿生結構材料,與此同時還製備出纖維素納米纖維 (CNF) 和二氧化鈦雲母片(二氧化鈦 - 雲母) 複合水凝膠。作為地球上最豐富的全綠色資源之一,CNF,高性能一維 (1D) 纖維素納米纖維,可從植物中提取或由細菌產生。
  • 碳納米管:個性十足的神奇材料
    碳納米管:個性十足的神奇材料  第二看臺  本報記者 吳長鋒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杜平武教授課題組,首次利用納米管稠環封端「帽子」模板,構建出縱向切割的納米管彎曲片段。將「足球」挖空,保持表面的五角和六角網格結構,再沿著一個方向擴展六角網格,並賦予平面網格以碳—碳原子和共價鍵,就形成了具有中空圓柱狀結構的碳納米管。  碳納米管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的一維量子材料。其主要由呈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數層到數十層的同軸圓管,層與層之間保持固定的距離,約0.34納米,直徑一般為2—20納米。
  • 我國近期在納米新材料的研究中又取得重大突破,傳統塑料將被取代?
    隨著工業產業模式的更新換代,傳統材料已經很難再滿足新興產品的設計需求和運用理念了。而隨著納米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突破和普及,眾科學家們也是致力於不斷探索和研究本身對工業和製造業領域能帶來更多實際意義和更多的可能,而增加新型碳纖維結構材料的應用通常又能直接影響到這些產品的熱穩定性和機械性能。
  • 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在纖維中的應用研究
    摘要:        本文介紹了納米技術在化學纖維中的應用方式,並闡述了納米技術在功能性纖維和其他特種纖維中的應用情況,以及納米材料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最後展望了納米技術的應用前景。
  • 我國近期在納米新材料的研究中又取得重大突破,傳統塑料將被取代?
    11-27 06:35:49 來源: 夕顏娛樂社 舉報   隨著工業產業模式的更新換代,傳統材料已經很難再滿足新興產品的設計需求和運用理念了
  • ...理想的、用於中低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非鈷基納米複合陰極材料
    研究背景燃料電池作為一種新型的能源技術,其最大的優點是能量轉化效率不受卡諾循環的限制。因此,相比於傳統的火力發電裝置,燃料電池具有更高的能源轉化效率(>60%)。在眾多的燃料電池中,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因具有全固態結構、易組裝、燃料多樣性和無需貴金屬催化劑的優點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然而,SOFC技術商業化的最大障礙是其操作溫度過高。因此,開發低溫下具有高氧還原活性和穩定性的陰極材料是SOFC商業化的關鍵。
  • 哈佛大學科研團隊分享納米超材料薄透鏡在 AR-VR 上的潛在應用
    映維網也在 1 月份撰寫了《AR-VR 光學新突破,單透鏡控制不同波長光速,哈佛大學研發納米超材料薄透鏡》的一文。日前,研究團隊在 The Conversation 中再次分享了這項技術和對 VR/AR 頭顯的應用。以下是映維網的具體整理。如果佩戴 VR 頭顯或 AR 頭顯流行日來,硬體廠商將需要思考出令設備變得輕便,同時確保圖像清晰的方式。
  • 「金鑰匙」讓納米和油氣聯姻
    尤其以納米技術為基礎設計、製造的納米材料,因尺度效應具有獨特的光、電、熱、磁性能,已成為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研究熱點,並逐漸被傳統化石能源和新能源領域重視。面對油氣資源劣質化、油氣勘探開發成本不斷攀升,非常規油氣受限於現有技術,勘探開發效率較低,納米技術持續創新和深化應用將不斷突破傳統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瓶頸,推動我國非常規油氣的高效勘探和效益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