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溼氣重的5個異常表現,你中了幾個?(附祛溼4方法)

2020-12-03 大眾微健康

俗話說:「溼氣重百病生。」身體內溼氣重,會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溼氣太嚴重的話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那麼如何判斷體內溼氣是否重呢?溼氣重有什麼表現呢?如何祛除溼氣呢?

一、中醫:溼氣重的5大異常表現!你中了幾個?佔2個以上,勸除溼!

1、頭昏昏沉沉

身體中的溼氣變重時,最初是體現在頭部。經常會感覺昏昏沉沉,大白天的也沒有精神。睡覺總是感覺睡夠。早上不想起,睏乏無力。頭髮會變得很愛出油,需要一天一洗,嚴重者還會脫髮。

2、面部油光滿面,發黃

溼氣重會導致每天起床油光滿面,面部發黃,即使前一天晚上使用了控油產品,臉上還是很油。久而久之就會長很多痘痘,如果人體內溼氣過重的話,很容易影響到脾胃的功能,時間久了,會對皮膚的正常代謝功能產生很大的影響。

3、口臭、嘴巴幹

溼氣重的人往往還會伴隨著口臭,嘴巴幹。舌苔發白,變厚有黏膩感,並且舌頭的邊緣會有鋸齒形狀。早上起來一刷牙就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不乾不淨的感覺。體內溼氣會影響消化系統功能,消化系統內因為厭氧菌會分解產生出硫化物,發出難聞的味道。

4、關節疼痛

當溼氣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溼氣會在關節處積累,會感覺四肢疼痛甚至有難以伸展的狀態,對身體影響很大。還會感覺到下肢沉重無力,在陰雨天會更加明顯。關節溼氣以兩側膝關節表現明顯,還會常常感覺到膝關節腫脹、無力、酸軟。

5、大便不成形

溼氣重的人長期大便不成形,上廁所大便總會沾一些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點。

二、怎麼去溼氣?附祛溼4方法

1、食物療法

快速去溼氣最好的方法是是食療,食療不僅可以平衡飲食,還可以起到祛除體內溼氣和毒素。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吃到的很多食物都具有祛溼的作用,比如薏米和紅豆,玉米,茯苓,山藥等都具有健脾養胃,祛溼,清熱止瀉的效果。黨參是補身體的良藥,能夠補血益氣,養脾除溼。平時經常用這些食材做菜、煲湯可有效的祛除溼氣。

另外,可將薏米和紅豆做成茶飲用。薏米洗淨浸泡24小時,多放水煮沸,燜一小時,再煮沸,過濾以後就是紅豆薏米茶了。平時可以每天喝一杯,既能去溼氣,又能消浮腫。

2、運動療法

去溼氣最有效的是運動排汗,運動可以活動身體四肢協調,促進新陳代謝,流汗可促進溼氣排出體外。

很多人在平時工作和生活都是久坐不起,體力消耗少,流汗少,要經常進行一些跑步、遊泳、瑜珈、等容易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體內水分代謝,有利於祛除體內的大量溼氣。

3、飲食清淡

腸胃系統的好壞關係到身體的營養和代謝,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適量、均衡飲食,不能暴飲暴食。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甜食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並且容易衰老。

生冷食物、涼性蔬菜和水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食生菜、蔬菜沙拉、西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4、避免溼潤的環境

空氣中太潮溼會導致寒氣入侵體內,日常生活中,不要穿潮溼的衣服,蓋潮溼的被子。如果在氣候溼潤地區,要經常曬被子,勤洗衣物。空氣中的水分會下降,地下溼氣重,儘量不要睡地板。

所以,溼氣重的人,平時在吃食上注意清淡飲食,少吃生冷,多運動,體內溼氣自然會被祛除,沒有溼氣的人平時多運動,注意飲食,也可以預防溼氣以及各種健康問題。

參考文獻

[1]王一朵. 女性溼氣重的表現及應對方法[J]. 中華養生保健, 2018.

[2]凌昌全. 如何判斷體內有沒有溼氣[J]. 人人健康, 2014(17):57.

[3]溼氣最難纏食療來幫忙[J]. 中華養生保健, 2019(5):80-80.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頭部有5個表現,是溼氣重的人,少碰5種水果,當心溼氣越來越重
    頭部有5個表現,是溼氣重的人1、頭暈頭痛在平時生活中,若是你經常感覺到頭部疼痛感明顯,甚至伴隨著眩暈感出現,在沒有高血壓和疾病的情況下,如果長期存在這種情況,那麼需要警惕溼氣過重了。3、眼睛浮腫早晨起來,眼睛就會有水腫的現象,如果是這樣,你可能是體內溼氣重了。因為我們的眼睛歸脾控制,溼氣重,也就是脾出現異常,會導致水溼代謝失衡,眼睛周圍的肌肉組織會處於鬆弛狀態,因此會出現眼胞浮腫異常。
  • 溼氣重的人,身體會有這4個表現,看看你佔了幾條?
    導語:如果一個人溼氣重,那麼身體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反應,我們國家的中醫覺得,溼氣是身體出現各種疾病的源頭。雖然看起來身體很健康,體內也會有一些隱藏的疾病,你們可能不知道,就比如溼氣,溼氣我們也只能通過一些身體上的表現和變化才能得知,溼氣重的話也會讓身體產生這幾種表現。
  • 四個方法 判斷寶貝溼氣重不重
    四個方法 判斷寶貝溼氣重不重 溼氣太重,從飲食、精神狀態、再到整個體質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孩子的體內如果溼氣太重還會變得容易生病。那麼,怎麼知道孩子體內是否有溼氣呢?
  • 當自己身體溼氣過重,可能會有3個表現,儘量及時調理
    導語:想要讓自己的身體非常的健康,首先要保證自己身體可以正常的運行,如果當自己身體當中的溼氣比較嚴重,就會導致自己出現亞健康,還是讓自己抵抗力和免疫力不斷的下降,溼氣重的時候,身體會有三個反應,需要堅持警惕。
  • 腿上若有4個表現,或在告訴你體內溼氣重了,該祛溼了
    許多人身體溼重沒有及時改善,體內積水過多,會通過腿腳的特殊表現來提醒你。若能引起重視並及時排洩體內溼氣,或許身體所受的傷害會減輕,否則長時間溼重沒有改善,同樣會影響正常生活。 一、腿上若是有這4個表現,或在告訴你體內溼氣重了,該祛溼了 1、腿足浮腫 發現自己的腿有腫脹現象,需要提防溼重
  • 溼氣重有哪些表現?身體有這4個症狀,體內藏溼嚴重了
    吃得多,吃的油膩,並且不愛運動,是當下人群的生活習慣,長時間的暴飲暴食,休息作息不規律等,就造成了體內溼氣的形成,一溼難除,想要祛溼會比較困難。如果身體已經出現了這4個症狀,你的溼氣已經不容忽視了。二、大便不成型在中醫學上認為,脾是化溼最主要的器官,經過運化防止溼氣形成。如果體內溼氣過重,脾功能無法承載較多溼氣時就會產生堆積,最後以大便不成形表現出來。一般溼氣重的人大便容易粘,不容易成型。如果你排便開始這樣的話,就需要注意你是否已經溼氣過重,飲食方面需要注意,多吃清淡,少量多餐才行。
  • 溼氣太重,影響身體健康?3個辦法「逼」出體內溼氣
    導語:如今許多人都有養生的習慣,為此也會去做各種推拿項目,從而也就得知了自己身體上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其實,最常見的無非是溼氣太重,雖不會明顯地體現出來,但溼邪乃是身體不好的根源,若長時間置之不理,自然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 晨起後,身體出現哪些症狀,可能溼氣多的表現?如何正確祛溼?
    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遭遇溼氣過重的困擾,身體會出現乏力,頭腦昏沉甚至是關節疼痛等。可以說,身體溼氣多,對人健康是影響是比較大的。那麼,我們怎麼來判斷自己的身體是否溼氣過多?今天就教你一招,從晨起狀態看溼氣多少。
  • 脾虛溼氣重的人,身體多半有這4種表現,兩招幫你逼走體內溼氣!
    這是因為現在很多人都存在著一些身體不適,雖然可能並不是什麼大病,但這樣一直折磨著自己身體健康,到最後反而會誘發更加嚴重的問題出現。其實很多時候,身體出現不適,大多是因為脾虛所引起的;現如今,包括不少養生的朋友都不怎麼關注脾臟的健康,所以就很容易忽視脾虛這個問題。其實脾虛往往才是身體最大的健康隱患。脾虛會有哪些症狀表現?如何調理脾虛呢?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
  • 體內「溼氣」重有哪些表現?建議夏季遠離三種水果,溼氣繞道走
    近幾年來溼氣重這個詞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當中,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在各種視頻網站上,都能看到有關溼氣重的視頻或文章。但是很多人也還是不了解溼氣重的人會有哪些表現?溼氣重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傷害?同時還可能表現為神疲嗜睡、身體沉重、頭重腳輕、納差、手腳冰冷、皮膚起疹、大便不成形、關節屈伸不利、肥胖、痰多、浮腫、脘痞泛惡,口中黏膩,面色淡黃等。體內溼氣重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危害?人體內溼氣重往往會導致患者出現頭暈、倦怠、精神不振、口臭等症狀。
  • 有這幾個惡習的人,可能會加重體內溼氣,有則改之
    哪些習慣會導致體內溼氣加重呢?有這幾個惡習的人,可能會加重體內溼氣,有則改之晚上11點以後洗澡洗頭。本來在晚上洗熱水澡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但是熱水會刺激血液循環身高體溫,人們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後回到家吃完晚飯簡單收拾一下也要到11點左右。
  • 如何判斷自己溼氣重不重?教你這3個方法來自查,或一目了然
    到了夏天很多人都出現了體內溼氣過重的情況,溼氣過重若沒有及時改善,將體內的溼氣去除,有可能就會帶來影響。因此,通過合理的飲食,多鍛鍊身體的方式來除去體內溼氣很重要,就算沒有溼氣過重表現也應該積極預防,這樣才能夠維持身體健康。
  • 早上起床時,身體會給你發出3個信號,中一個就應該除溼了
    溼氣的表現往往不明顯,而且也摸不著,看不見,但是它確實是埋伏在我們體內,逮住機會,就會危害我們的身體。起床時,身體會給你發出3個信號,中一個就應該除溼了。1、起床之後,依然疲憊如果前一天晚上,並沒有熬夜或者晚睡,但是第二天起來依然感覺很疲憊,感覺沒睡過,而且已經持續很長時間都是這種狀態,那麼就有可能是溼氣重了,同時還會伴隨著四肢發沉或者酸痛,打不起精神,感覺就像是身體被一件溼衣服包裹一樣。
  • 身體若有6種表現,十有八九是「脾溼」,不妨灸透5個穴位
    若用中醫理論來解釋的話太過複雜,我們可以從平日身體的表現來對號入座,看看你是否中招? 5、容易犯困:中醫說,「溼氣如裹」,溼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溼棉被蓋在人的身上一樣。如果是夏天,午後犯困,那是因為生物規律,屬於比較正常的表現,但若是平時經常容易打瞌睡犯困,說明體內已經有脾溼,脾溼則百病生,所以也要引起重視。
  • 舌頭是人體的「溼度計」,舌頭有3個特徵,暗示體內溼氣或很重了
    人體中的溼氣主要來源於兩個地方,一個是外部環境影響,比如說居住在河邊,經常下水捕魚,臥室常年曬不到陽光等等,這些都會導致溼氣重,還有一個是內部因素影響,器官功能失調,也會表現出溼氣重,這一點通常和飲食有關,比如說不健康飲食,經常吃生冷的食物。
  • 有些人溼氣重還不知道,若出現以下表現,就得注意排溼了
    導語:溼氣其實是中醫的一個概念。,中醫認為溼氣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由於自然界潮溼的氣候,另一個是由於飲食和生活習慣的因素。因為溼氣過多的人會經歷一系列的變化,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表現有效的判斷是否有溼氣的症狀。可以對比檢查以下幾種情況。
  • 怎樣知道自己的溼氣重不重?教你3個辦法來判斷,來測一下吧
    脾臟功能保持良好,具備運化水溼的能力,可以將體內產生的多餘溼氣排洩出來,維持內部環境穩定。很多人出現了溼氣過重表現,溼氣過重的情況下許多身體信號會產生。因此留意到身體溼氣過重,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將體內的溼氣去除,這樣才能夠維持健康狀態。
  • 溼氣重的人,面部會出現三個特徵!如何排除體內溼氣?
    溼氣重在大多數人身上都是存在的,其症狀會先在面部體現出,觀察面部,就可知身體是否溼氣過重。溼氣重的人,面部會出現三個特徵:一是皮膚容易長痘長斑。溼氣重會體現出皮膚和頭髮都很油,皮膚油脂過盛,容易起痘,痘痘長期不徹底消退,則容易形成痘疤,並且因為溼氣重的原因,影響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會使黑色素積澱增加,形成雀斑。  二是面部水腫,這也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有的人晚上睡覺前不敢喝水,怕第二天起床臉上會腫,更有情況嚴重的,眼睛腫得睜不開,這就是溼氣重的表現。
  • 脾虛溼氣重,晨起一般有2個共性!戒3習,做4事,健脾祛溼更健康
    脾臟是運化水最重要的器官,如果脾臟受損,水是不能完全運化,堆積在體內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排便時也會比較糖稀不易成形,這也意味著體內溼氣過重。脾虛溼氣重,晨起一般有2個共性!冬天離不開暖氣,夏天離不開空調,這成了人們一種常態,但是這種情況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夏季吹空調,室內比較涼,同時溼度比較大,毛孔受到冷氣的侵襲就會自動閉合,不能夠很好地為身體排汗,溼氣就會在體內滯留。從而導致身體變得越來越差,體內的平衡也會因此被打破,加大患病的機率。此時脾臟的負擔會越來越重。
  • 身體中溼氣重的人,大都會有這三種明顯表現,不妨進來了解一下
    導語:溼氣是如今大家身體中普遍或多或少都會有的,同時也是最令人頭疼的話題,身體中溼氣重究竟會有哪些表現呢?跟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一看。一、身體中溼氣重的人,大都會有這三種明顯表現01、舌苔變厚我們正常人的舌頭上都會有白白的舌苔所存在,如果要是舌苔變厚的話,而且還會有齒痕,這都是因為脾臟運行受到了阻礙,才出現了這一問題,同時這也就表明我們身體中溼氣比較重。如果你要是有這個情況的話,該將去祛溼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