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 | 美國的氣候變化「雙標」鬧劇

2020-12-06 和訊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 美國近來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上對中國攻擊不斷。美領導人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就環保問題抹黑中國,隨後美國務院炮製並公布所謂「中國破壞環境事實清單」。美方在抹黑攻擊中國的同時,誇耀本國在環保領域的所謂「成績」。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是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態度消極,備受國際社會詬病。美國政府不僅對自身劣跡視而不見,反而抹黑攻擊在這一領域採取積極行動並獲得國際社會好評的中國,這完全是一場玩弄「雙標」的政治鬧劇。

這是2019年9月20日在美國芝加哥拍攝的氣候變化遊行中的標語牌。當日,數千名民眾在芝加哥舉行大規模遊行活動,呼籲社會各界應對氣候變化。(新華社記者汪平攝)

自誇「成績」難獲認可

美國政府屢屢自誇2019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的「成績」,但其所謂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難獲國際社會普遍認同。事實是,美國依然是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固體廢棄物出口國和人均塑料消費大國。

美國榮鼎諮詢公司今年1月發布報告說,根據初步能源和經濟數據測算,2019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2.1%,但鑑於2018年排放量較上年增加2.7%,2019年的溫室氣體淨排放量仍略高於2016年水平。

報告顯示,去年除電力部門煤炭消耗量有所下降,美國其他經濟部門減排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報告指出,一些減排技術的大規模應用需要加強監管,但本屆美國政府一直在弱化監管。

10月1日,消防員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卡利斯託加的山火現場參與滅火行動。(新華社/美聯)

報告說,美國2019年底的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較2005年的水平低12%左右,這意味著美國無法兌現其在2009年《哥本哈根協定》中所承諾的到2020年底減排17%的目標。

美國所謂的減排努力就連歐洲盟友都不認可。歐盟駐美國大使蘭布裡尼季斯指出,歐盟的人均排放量比美國低得多,不相信兩者的生活條件、購買力和生活方式有多大不同,能造成這樣的人均排放量差距。

只顧自己危害全球

科學研究顯示,過去數百年來人類活動積累的溫室氣體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原因。美國作為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本應承擔最大的減排責任。但本屆美國政府在「美國優先」口號下推行單邊主義政策,只顧本國利益,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造成危害。

美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最具象徵性的單邊行動,莫過於退出《巴黎協定》。美方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這一協定,並於2019年11月4日正式啟動退出程序。這一舉動遭到國際社會普遍批評。

2017年6月1日,民眾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外集會,抗議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新華社記者顏亮攝)

馬來西亞理工大學政治學教授阿茲米·哈桑說,美國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國之一,美國不參與合作,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將難以取得效果。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巴西-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埃萬德羅·卡瓦略表示,美國政府此舉反映了其赤裸裸的單邊主義政策,嚴重阻礙了環保領域的進步。

《今日美國報》的評論文章指出,美國政府決定退出《巴黎協定》是把化石能源行業的利潤放在首位,而把其他人置於危險之中。這一做法違背美國自身承諾,將讓人類子孫後代為此付出代價。

中方努力有目共睹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美國新冠疫情肆虐和種族矛盾激化,美國政府為掩蓋自身過失,在氣候環境等多個議題上玩弄「雙標」把戲抹黑他國,企圖轉嫁矛盾、轉移民眾注意力。有美國媒體指出,目前有效的氣候政策已淪為美國政治困境的犧牲品。

中國在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上的成績有目共睹。中國提前兩年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重大貢獻。中國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已上升到近15%,可再生能源裝機已佔全球的30%,在全球增量中佔比44%,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佔全球一半以上。2000年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

在剛剛過去的聯大一般性辯論上,中方宣布將力爭使二氧化碳排放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表態受到國際社會廣泛好評。

這是2019年7月16日用無人機拍攝的西藏雅魯藏布江兩岸栽植的樹木。(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

彭博社文章評價,中方上述宣布出人意料且意義重大。法國《回聲報》刊文說,中國此舉是推動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所邁出的重要一步。

阿茲米·哈桑指出,中國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起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美國則拒絕與其他國家合作,在氣候變化上的不負責行為與中國形成了鮮明對比。(參與記者:鄧仙來、劉曲、陳威華、林昊、林朝暉)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焦點

  • 環球深觀察丨劣跡斑斑 美國才是全球應對氣候和環境問題的麻煩製造者
    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大開倒車  隨著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時任法國外長法比尤斯敲下手中的綠色小槌,《巴黎協定》在經過長達四年馬拉松式的艱苦談判後,終於在當晚達成。這一協定被認為將使全球氣候治理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階段,而《巴黎協定》也被普遍認為是近年來多邊主義重大成果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 劣跡斑斑 美國才是全球應對氣候和環境問題的麻煩製造者
    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大開倒車  隨著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時任法國外長法比尤斯敲下手中的綠色小槌,《巴黎協定》在經過長達四年馬拉松式的艱苦談判後,終於在當晚達成。這一協定被認為將使全球氣候治理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階段,而《巴黎協定》也被普遍認為是近年來多邊主義重大成果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政府16日公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稱,目前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將是廣泛而深遠的。報告還認為,未來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將取決於今天的選擇。
  • 起底美國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環球熱點)
    圖為在美國加州長灘,一名男子騎車從被遺棄的口罩旁經過。 新華社/法新一段時間以來,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上,美國一些政府部門和政客對中國極盡抹黑之能事。美國國務院甚至炮製出一份「中國破壞環境事實清單」。這完全是一場玩弄「雙標」的政治鬧劇。
  • [人民日報海外版]起底美國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環球熱點)
    圖為在美國加州長灘,一名男子騎車從被遺棄的口罩旁經過)一段時間以來,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上,美國一些政府部門和政客對中國極盡抹黑之能事。美國國務院甚至炮製出一份「中國破壞環境事實清單」。這完全是一場玩弄「雙標」的政治鬧劇。
  • 融化北極海冰的遠不只是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引發的災難性後果本應引起各國重視並攜手應對。然而,現任美國政府不但不承認氣候變化的存在,近期還在北極頻頻製造政治及安全緊張局勢,使相關國家的關注點不得不離開氣候變化這一重要而急迫的問題。美國政府已成應對北極氣候變化的絆腳石就在絕大部分相關國家想方設法減緩北極氣候變化速度之時,本屆美國政府卻執意漠視甚至否認氣候變化,並出手阻撓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舉措。
  • 2003氣候變化國際科學討論會在中國舉行
    與此同時,科學評估還表明,未來50-100年全球的氣候還將繼續向變暖的方向發展。針對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這一國際熱點和焦點問題,近日,在中國北京舉辦了2003年氣候變化國際科學討論會。來自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的460餘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 【國際海豹日特別策劃】海豹與氣候變化
    今天(3月1日)是國際海豹日,關注海豹,關注氣候變化對海豹的影響。不少社會人士與組織呼籲人類共同保護海豹。荷蘭一位名叫尼哈特的女士通過媒體向人們發出保護海豹生存環境的呼籲,她的努力不僅改變了當地海豹的命運,還大大加強了人們的環保意識。
  • 美國NASA「道德綁架」中國「嫦娥五號」!外國網友打抱不平:雙標
    導語:美國NASA「道德綁架」中國「嫦娥五號」!外國網友打抱不平:雙標今日,美國NASA發表的一篇推文,遭到各國網友的批判!要說道「道德綁架」誰最強?(與全世界分享數據)」美國NASA稱:希望中國和全世界分享探月的數據!還表示要向美國探月計劃「學習」。
  • 調查顯示美國人對氣候變化看法兩極分化
    >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4日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民眾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看法嚴重兩極分化,這與他們的政治傾向有很大關係。
  • 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比美國做得更好(圖)
    12月15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左)與代表團副團長蘇偉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高層會議開幕式上。當天,氣候變化大會開始進入高層會議階段。新華社記者武巍攝  英文《中國日報》12月15日評論版文章:去年此時,戈爾由於激發了全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 戰略| 提振全球雄心,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美國政策的倒退首先傷害的是自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僅今年以來,美國就已發生16起由氣候變化導致的災難,每起災難造成的損失至少在10 億美元以上。而美國拒不履行 《巴黎協定》義務,更是極大影響了廣大亟需援助的弱小國家,特別是那些排放溫室氣體最少、卻受氣候變化危害最重的小島嶼國家。
  • 世界見證美式「雙標」大型翻車現場
    來源:人民日報據報導,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為支持川普進行示威活動。隨後,部分示威者強行進入美國國會區域,並攻破國會大廈。當地警方透露,衝突中,已有4人不幸身亡。
  • 氣候變化可能威脅大竹狐猴生存
    新華社雪梨10月30日電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大竹狐猴食物減少,滅絕風險增加。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對理解同樣以竹子為食的大熊貓面臨的威脅具有參考意義。  大竹狐猴分布在馬達加斯加,是地球上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大竹狐猴體型與家貓相似,卻和大熊貓一樣,以竹子為食。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未來美國將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美國將於11月4日正式退出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美國將如何繼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將取決於大選結果。《巴黎協定》在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目前仍有少數國家尚未正式批准該協定。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後不久就提出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但這個過程花了四年時間。
  • 美國宇航局:2100年全球氣候變化預測圖
    這些氣候模擬使用了當前能夠獲得的最佳氣候系統物理模型,對兩類不同的溫室氣體排放模式下全球氣候未來走向進行了測算。這裡展示的是一份全球氣溫圖2015年6月11日據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報導,該機構近日發布了直到2100年全球氣溫與降水的變化預測情況。這是全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趨勢做出的測算結果。
  • 【地評線】南方網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展現大國責任擔當
    氣候變化是典型的全球性問題,需要在各國通過努力達成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共同應對。中國把自身應對氣候變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全世界面前公布,這樣的承諾和行動,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軟實力和大氣度。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唯一的家園。
  • 國際研究探討利用森林減緩氣候變化面臨的風險
    圖片來自原文2020年6月19日,《科學》(Science)發表題為《森林減緩氣候變化的潛力面臨著氣候驅動的風險文章指出,鑑於森林具有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巨大潛力,一些國家政府期望人工林可以抵消溫室氣體的排放,但是這種氣候投資方式存在風險。如果森林遭到破壞,大部分儲存的碳會被釋放到大氣中。森林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幫助減緩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並為社會提供廣泛的協同效益。
  • 美國分裂加劇,重大變化正在發生,事關中國,美重量級人物表態了
    隨著美國大選結束,拜登最終獲勝成為了美國下一任總統,將會在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川普的努力最終還是沒有奏效,並沒有如他所言推翻大選。但是1月6日的美國聯席會議上發生的暴亂,卻將美國政客的激烈鬥爭刻畫出來,美國的政黨分裂愈加劇烈,讓全國都陷入動蕩之中。
  • 網絡用語雙標是什麼意思,雙標男,雙標女,說人雙標是什麼意思
    經常在網絡上說到雙標,什麼雙標男,或者雙標男,這個人雙標之類的,那麼究竟什麼是雙標,網站用語雙標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雙標是雙重標準的簡化,對同一個事情和實物,會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做出完全相反的判斷或者行為,兩個人做同樣的事情,可能對其中一個誇讚讚美,對另一個缺嚴厲批評,完全失去了公平。雙標男和雙標女就是指比較自私的那女,用兩套標準來要求對待自己和別人;對自己很放鬆寬容,對別人缺嚴厲要求很高,用不同的尺子來衡量人和實物,做不到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