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媒體近日報導,短短幾天時間內中國高科技領域多次傳來重大消息。12月4日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12月6日攜帶月球樣本的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後又成功分離,準備擇機返回地球。隨後,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即實驗性核聚變裝置發電。
這簡直就是"高科技大井噴",人類科技史上如此狀況也是罕見的。而且這些高科技互相之間都有聯繫,例如核聚變材料未來最有可能從月球開採,而核聚變發電實用化離不開超級計算能力的升級。媒體指出,中國曾經在建國後遭遇西方國家幾十年的封鎖,又面對蘇聯撤走專家的打擊,但依靠"舉國體制",成功擁有了"兩彈一星"等當時的高科技產品,保障了中國的國家安全,提高了國家威望,為幾十年和平經濟建設鋪平了道路。
事實證明市場經濟條件下更需要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九章"、嫦娥探月等科技成離不開"舉國體制"的巨大力量,這是不爭的事實。況且,如今美國反華勢力已經公然宣稱不允許中國繼續發展高科技,超越美國。而正是美國的制裁、打壓,使得中國高科技獲得了最大推動力,也難怪有網友說"請美國盡情制裁!制裁十年什麼都有了。"
曾經遭到西方國家聯手嚴厲封鎖、也曾面對蘇聯突然撤走專家打擊的中國核工業,1954年開始鈾礦資源勘查,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中國從此進入世界有核武器國家的行列。隨後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1970年7月30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建成並試航成功,證明核動力裝置性能良好。原子彈、氫彈和核潛艇並稱為"兩彈一艇",是中國軍事核工業從無到有、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裡程碑。
與先期發展核技術的幾個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起點高、速度快、花錢少,因而在世界上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和廣泛的關注,並且由此對中國刮目相看。中國不同超級大國搞核軍備競賽,也從來不拿手中的核武器耀武揚威,核試驗次數不及美國的二十五分之一和前蘇聯的十五分之一,更從來沒有如美國、法國那樣在外國領土、領海上大搞核試驗,留下大量核輻射以後拍拍屁股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