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學習!複雜地質條件地下工程建造關鍵技術

2021-01-22 巖土工程聯盟

地下水綜合治理技術

本工程地理位置特殊,距離長江最近僅20m,樁基礎施工期間要跨越長江洪水期,蓄水期。水位高度長期在175m左右,而樁底標高平均在155m左右,地下水水頭高於樁底標高約20m。且場區地質條件複雜,土質條件主要以雜填土層、砂卵石層組成,極易發生塌孔、湧水、流砂,樁基施工安全風險大。

場地總的趨勢為南邊及中間高,北側及東、西兩側低,基巖面總體上由東向西傾斜;場地基巖劃分為強風化帶及中等風化帶,基巖面最低點位於場地東側,標高為 155.19m,最高點在場地中南部,標高為 207.5m, 相對高差為 50m 左右。

土層概況

含水層分布

根據詳勘報告,場區內地質複雜多變,場區內含水層分布不均勻

止水帷幕:

項目部進場後,根據設計顧問及業主要求,前後共進行三次止水帷幕試驗,驗證止水帷幕的地下水治理有效性。

首次止水帷幕試驗,設計理論水泥用量168噸,實際用量約242噸。每米水泥理論用量250kg/m,實際水泥用量約340kg/m~458kg/m。

鑽芯取樣

止水帷幕施工完成28天後,沿止水帷幕牆身全長鑽孔取芯,砂卵石層未形成固結體,砂卵石為鬆散狀態。原設計的止水帷幕效果無法滿足止水要求。

第二次高壓旋噴注漿止水帷幕咬合點砂卵石層未形成固結體,砂卵石為鬆散狀態。

液壓注漿止水帷幕咬合點砂卵石層未形成固結體,砂卵石為鬆散狀態。

止水帷幕效果分析

三次止水帷幕試驗位置分別選擇雜填土層、砂卵石層較厚,砂卵石層底標高較低處,驗證了最不利地質條件下止水帷幕情況。三次試驗均未能取得預期效果,經分析,針對高壓旋噴注漿止水帷幕工藝本身認為:

項目地質條件複雜,地層由上到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雜填土層,砂卵石層(砂層),基巖層(泥巖)。

雜填土層厚度分布不均勻,厚度由場地中部向近江側依次遞增,且土層內孤石、舊建築基礎、人工填土、建渣成分複雜,高壓旋噴在雜填土層內無法有效成型。

砂卵石層厚度分布不均勻,且卵石顆粒大小不一,注漿時無法保證有效的成型半徑。

針對場區地質條件及國內地下水治理方法,對多種方法進行試驗,先後進行了三重管高壓旋噴止水帷幕、液壓注漿止水帷幕、深井降水試驗。

結合各種治理方案的試驗情況,確定採用「連續抽水帷幕+坑內疏幹降水」的治理方法。

降水帷幕方案設計:

長濱路靠近長江,在長濱路沿線以及T6靠朝東路側每隔8-12m左右設置降水井,形成抽水帷幕。共成井32口帷幕井。

場區內根據砂層厚度布置降水井,疏幹砂卵石含水層水體,降低水頭高度,防止抗壓樁人工挖孔過程中發生突湧冒砂現象。共成井29口疏乾井。

1、降水井深度進入底部基巖6.00m,保證水體的匯集及深井泵的抽排。成孔口徑800mm,濾水管管徑300mm

2、降水井採用「液壓振動錘+旋挖鑽機」聯合成井工藝,避免泥漿護壁對濾水通道的堵塞。

3、根據地下水水量及降深要求,選用32t/h、50t/h、80t/h三種高強潛水泵抽排至長江。

實施效果:

1、 2015年8月22日,降水系統正式運行。第一批次52口井,每日排水總量約3萬立方米。

2、2015年9月12日,遇長江洪峰,長江水位達175.3m,人工挖孔樁順利施工。

3、2015年9月30日,三峽大壩進入第三輪蓄水試驗,長江水位持續穩定至174m~175m,塔樓人工挖孔樁順利施工。

4、2015年11月3日,第二批5口降水井完成。每日排水總量約4萬立方米。

超大直徑擴底樁雙導管水下混凝土灌注技術

降水帷幕對土層及砂卵石層段地下水進行了有效的治理,基巖段可在底部設置抽水井內排的方式確保樁基順利成孔,但成孔後,因樁底湧水量及基巖裂隙水過大,需採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方式施工。

據現場統計,成孔後在未抽水的情況下,樁底積水標高與江面齊平,積水深度達15米。採用80t/h的水泵抽水,無法將葉輪標高以下積水抽乾,停止抽水後,樁內的湧水量可達60立方米/小時。

項目橢圓樁擴底直徑6.4m, 平直段長2.5m,擴底面積達到48平方米,採用常規單導管+小料鬥進行水下混凝土澆築,無法保證《建築樁基技術規範》規範中對水下混凝土灌注初灌量要求;

此外,採用常規水下混凝土及單導管送料方式,混凝土性能無法保證初灌混凝土在短時間內擴展覆蓋整個樁底的要求,且無法滿足在混凝土初凝時間內完成整個樁基大方量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要求。

針對上述問題,項目進行了超大直徑承壓樁雙導管水下混凝土灌注技術的研究與運用。

為滿足混凝土大擴展度、高流動性、初凝時間、經時損失等性能要求,攜手中建商砼,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設計,研發一種坍落度可達260 mm~ 280mm、擴展度可達700mm ~ 750mm、兩小時經時損失為零、初凝時間達10h±2h的超大流態C45水下自密實混凝土。

1、超大流態混凝土性能研發

從提高混凝土流動性、降低粘度、提高混凝土在U型箱中的通過性、提高漿體包裹性等性能要求出發,通過大量試配,形成多種典型配合比。

從多種典型配合比的性能檢測結果中綜合分析骨料、膠凝材料體系、水膠比、外加劑等因素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從而優化配合比。

2、超大擴底樁徑水下混凝土初灌優化

模擬澆築試驗:

在現場以工程樁最大擴底尺寸為標準,開挖試驗樁,進行水下混凝土初灌模擬試驗。試驗後,從混凝土埋管高度、樁底混凝土覆蓋情況、距離導管最遠端混凝土厚度、雙導管交界面混凝土成型質量及強度情況等多方面驗證初灌方案的可行性。

工程樁灌註:

初灌時,將場內最後攪拌出罐的三車混凝土作為初灌混凝土,每車混凝土均均分輸入兩個料鬥。待第四車、第五車混凝土準備就緒後,兩臺汽車吊同時拔出隔料塞,開始初灌。初灌的同時,兩臺天泵連續向兩個料鬥內輸送混凝土。

樁基檢測:

採用聲波透射法和混凝土鑽芯取樣兩種方式對樁身完整性進行檢驗,鑽芯取樣增加樁底擴大頭範圍內樁身完整性及混凝土強度的檢驗。

超重雙層鋼筋籠安裝技術

本項目樁基配筋採用重達30多噸的雙層鋼筋籠形式,鋼筋籠安裝存在以下兩方面難度。

1、受外層鋼筋籠加強環內撐鋼筋和雙層鋼筋籠間極小的層間淨距兩方面因素的影響,雙層鋼筋籠不能分籠獨立進行吊裝;

2、採用傳統綁紮成型後整體吊裝的方式施工,在有限的場地內需分批施工,工期長;所需汽車吊規格大,而樁間場地往往不具備大型汽車吊架設條件,導致整體吊裝的方法無法進行施工。

針對上述兩點問題,項目提出「骨肉分離」的方法分層進行大直徑樁基超重雙層鋼筋籠的施工,即花較短時間在孔外進行雙層鋼筋籠骨架及操作架骨架的製作搭設,採用汽車吊輔助塔吊將製作搭設完成鋼筋籠骨架和操作架骨架吊入孔內後,對操作架進行補充搭設及加固,完成剩餘鋼筋的綁紮。

鋼筋籠縱向每隔3米設置一道加強環,外層加強環設在外層主筋外側,內側加強環設在內層主筋內側。極少數外層縱筋與外層加強環焊接成型,內層加強環採用鐵絲綁於外層加強環,形成鋼筋籠骨架。骨架成型後,採用25T汽車吊輔助塔吊對骨架進行豎立,最後採用塔吊將豎立的骨架吊入孔內。

骨架吊進在孔內後,對操作架進行加固。操作架具體大小根據各樁樁徑大小確定。豎向每隔3米間距在橫杆上設置一道短鋼管,短鋼管末端支撐於護壁上,確保架體的穩定。架體上鋪設移動木跳板,形成操作平臺。

操作架加固完善後,在孔內進行剩餘鋼筋綁紮。因雙層鋼筋籠主筋淨距小,採用「先外層,後內層」的方式進行綁紮,即先綁紮外層主筋及外層箍筋,內層箍筋先盤繞於外層主筋,並進行簡單的綁紮定位,待內層主筋吊裝綁紮完成後,再將內層箍筋反綁於內層主筋。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陳雲出席穿江越海超大斷面盾構隧道建造技術高端論壇
    此次論壇旨在進一步總結和探討穿江越海隧道建設面臨的挑戰,助推我國超大斷面盾構隧道建造技術發展。陳雲表示,中國工程院是我國工程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各位院士都是我國工程技術界的傑出代表。本次論壇特別邀請了18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與設計大師、專家學者,共商隧道和地下工程水下隧道技術發展的重大課題,必將為我國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設關鍵核心技術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
  • 關於印發《廣東省地質勘查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價標準條件》的通知...
    (4)作為技術骨幹,參與完成1項大型(含具有較大規模及複雜的甲級巖土工程及地質災害治理項目、一級施工項目);或作為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完成3項以上中型(含具有一定規模及較複雜的乙級巖土工程及地質災害治理項目、二級施工項目)巖土工程項目、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等。
  • 趙路子等:深層複雜地質構造帶地震勘探關鍵技術 ——以四川盆地龍門山斷褶帶北段為例
    為此,通過開展地震採集、處理、解釋聯合攻關,形成了適合地面、地下雙複雜構造的地震勘探配套技術:①通過表層結構調查、動態井深巖性識別、單點檢波器埋置工具及工藝優化激發接收參數,採用高覆蓋、寬方位、大偏移距觀測系統,提高地震資料採集品質;②形成以微測井約束層析靜校正、保真保幅高解析度處理、全方位角度域疊前深度偏移為主的複雜構造帶地震成像技術,提高地震資料深層成像質量;③利用高精度重磁電資料提取地質結構、
  • 巖土工程師——巖土地質與巖土工程專業
    由此可見,工程地質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門應用科學;巖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種工程技術。從事工程地質工作的是地質專家(地質師),側重於地質現象、地質成因和演化、地質規律、地質與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從事巖土工程的是工程師,關心的是如何根據工程目標和地質條件,建造滿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巖土技術問題。
  • 東華理工大學三維地質調查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中國第一所核工業大學東華理工大學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郭福生教授團隊,在中國地質調查局三維地質調查試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央地質勘查基金項目資助下,採用地質、地球物理探測和信息技術綜合手段,開展相山盆地三維地質調查與建模,並對深部有利成礦區進行定位預測與鑽探勘查。歷經10年攻關,通過為大地「做CT」,為鈾礦「測三維」,實現了找礦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
  • 山東棲霞事故金礦救援最新進展:地質條件複雜,進度緩慢
    救援力量方面:先後調集龍口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礦山救護大隊、淄博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山救護大隊、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軍事化礦山救護大隊、招遠市金都礦山救護隊、山東黃金萊州礦山救護隊、牟平區非煤礦山救護隊、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一勘探隊、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二勘探隊、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大地特勘隊、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山東招金地質勘查有限公司、河北逆行者應急救援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等專業救援隊和煙臺市消防支隊等進駐現場開展救援工作
  • 防控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地質風險提升不良地質條件應對水平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屬高風險工程,多以超深基坑和暗挖隧道為主,工程建設面臨複雜的地質環境。中國幅員遼闊,地質條件複雜,地質風險差異大,是影響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急需通過先進、適用的技術管理措施防控地質風險,化解不利影響,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化解工程風險  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組織開展了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應對不良地質條件措施專項課題研究,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廣泛調研,並實地考察北京、青島、寧波、廣州、貴陽、重慶等地質條件複雜城市,總結各地應對地質風險的成熟做法
  • 中國工程院院士、隧道及地下工程 王夢恕
    發言人:王夢恕職位:中國工程院的院士、隧道及地下工程 王夢恕院士謝謝大家!這個題目主要說明一個問題,我們國家搞地下空間開發,技術是可行的,技術水平在上是領先的,技術上不存在問題,就看我們怎麼幹。所以現在這個我就不展開了。但是要講為什麼現在國家要抓緊這個地下空間開發?就是因為我們現在國家六大問題,制約著我們國家發展。一個是人口再增長,現在每年少說是800萬,這是淨增加人口。
  • 障礙物難清除地質條件複雜 山東笏山金礦事故救援面臨困難
    記者從山東棲霞笏山金礦事故現場救援指揮部了解到,當前事故救援面臨障礙物堆積量大、清障難度高、地質條件複雜影響鑽孔等問題,救援面臨較大困難。據了解,截至14日12時,救援指揮部共調集救援隊伍11支、救援人員393名、各類機械設備70餘臺套參加事故救援。
  •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_土地開發_土地資源網
    這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在整體結構上,按地下工程結構主體防水、細部構造防水、排水的思路重新劃分章節,進行改寫;在設計內容中,增加了對防水等級標準進行量化、對採用不同施工方法的地下工程制定相應防水設計方案等內容;對常用防水方法和材料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增加了「塑料防水板防水層」的內容,對選用的材料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性能指標,對防水混凝土抗滲等級的選取提出了新的規定;在細部構造防水內容中,增加了「預留通道接頭」
  • 十年修建世界半數以上大盾構工程 中國水下隧道建造技術達到世界...
    齊魯網10月22日訊中國已經全面掌握了複雜地質、氣候條件下隧道及地下工程成套建造技術與經驗,特別是在水下盾構隧道設計、裝備製造、安全建造等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10月21日,記者從在南京舉行的長江中下遊大盾構技術峰會上獲得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
  • 地質勘查方法技術
    「三S」技術作為數字地球的技術基礎和核心將得到迅速發展,一方面數字地球的研究和建設為"三S"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三S」技術的發展為數字地球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3、坑探工程的特點坑探工程對所揭露的地質和礦產地質現象能進行直接觀測,並採取樣品,取得的地質資料精確可靠。但其施工中易受地形和地下水等條件的限制,特別是地下坑探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需鑿巖、爆破、運輸,排水、通風、支護等,施工複雜,進度較慢,並且人力,物力消耗較大,投資費用較多。(二)鑽探工程鑽探工程,簡稱鑽探。
  •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2021年度應屆高校畢業生招聘公告
    一、總局簡介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成立於1953年,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是國內規模最大、業務範圍最廣、技術力量最強的綜合性地質勘查與生態文明建設企業集團,也是煤炭、化工資源勘查的行業管理機構。
  • ...習近平強調,川藏鐵路沿線地形地質和氣候條件複雜、生態環境...
    習近平強調,川藏鐵路沿線地形地質和氣候條件複雜、生態環境脆弱,修建難度之大世所罕見,要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把這一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完成好。國鐵集團要落實主體責任,有關單位和川藏兩省區要加強協調配合,精心組織實施,廣大鐵路建設者要發揚「兩路」精神和青藏鐵路精神,科學施工、安全施工、綠色施工,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 2021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應屆高校畢業生招聘653人公告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2021年度應屆高校畢業生招聘工作已啟動,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總局簡介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成立於1953年,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是國內規模最大、業務範圍最廣、技術力量最強的綜合性地質勘查與生態文明建設企業集團,也是煤炭、化工資源勘查的行業管理機構。
  • 2021上海智慧建造工程師報考條件有哪些?
    智慧建造工程師證書是郵電人才交流中心對培訓經考試合格的考生頒發相應等級的專業技術證書,可做為從業人員上崗續聘的重要參考依據,證書受國家承認,因此是非常有用的。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上海智慧建造工程師報考條件有哪些?
  • 江西打造的一條高速公路,號稱地質條件最複雜,耗資93.26億
    此外,據說這條高速公路的建設難度也很大,它除了高度的開發潛力外,還把重點放在支持江西省的建設項目上,同時,據說是地質條件最複雜的,現在在江西省修建高速公路,即使工程難度最高,其作用也不可低估。公路在我國許多方面的發展,其逐步發揮作用的意義並不小,不僅要給沿線地區帶來巨大的價值,地方也需要建設完善的公路,具有強烈的社會意義,讓人感受到其獨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