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作出重要指示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設川藏鐵路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一項重大舉措,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邊疆穩定,對推動西部地區特別是川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山河智能挖掘機助力川藏鐵路建設
山河智能挖掘機助力川藏鐵路建設 2020-11-12 10:45:00 11月8日,川藏鐵路(
-
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重大進展!
川藏鐵路雅安—林芝段調研暨項目階段成果檢查會在成都召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的決策部署,做好工程技術支撐,4月23日-27日,川藏鐵路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組織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中國鐵道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等6名院士和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
-
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獲批!總投資約3198億元,全線共設26座車站
雅安—林芝段是川藏鐵路難度最大路段橋隧比達90%以上川藏鐵路,是我國正在規劃建設的重要鐵路幹線之一,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然而由於鐵路沿線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限制,嚴重製約著鐵路規劃和建設,曾被中外專家稱為修建鐵路的「禁區」。
-
川藏鐵路中間段有望於明年確定線路走向
進藏鐵路位於我國四川省、雲南省和西藏自治區境內,是西藏與川渝黔、華中華東等地客貨交流的交通要道。由於進藏鐵路所經區域地勢跌宕起伏,穿越了我國最長、最寬、最典型的以三江併流為代表的橫斷山區,建設難度前所未有,其中以在建的川藏鐵路最為典型。
-
淺談:青藏鐵路沿線地形、氣候、水文特徵及其對沙害的影響分析
同時,由於地勢高聳,受高寒氣候影響,溫差大,凍融風化強烈,產生大量巖屑等細粒物質,為風沙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來源沿線布滿了類似戈壁的風蝕砂礫石灘地,在破碎的地形上發育著大面積巨厚沉積物,特別是在鐵路途經眾多水系的河谷、湖盆等窪地分布有由風積沙組成的各種風成地貌,在大風乾燥季節造成沙害。限於青藏鐵路的建設和通車只是近些年的事,有關沿線的自然環境及其對鐵路沙害的影響認識不充分。
-
川藏鐵路預計2019年三季度末具備開工條件
記者:唐俊中國鐵路總公司在1月2日的工作會議中透露了川藏鐵路的最新動態:全線可行性研究將確保在2019年二季度完成,並在三季度報批,力爭在2019年三季度末具備開工建設條件。川藏鐵路設計時速為200公裡,部分路段限速160公裡,建成後,從成都到拉薩的火車旅途時間將縮短至13小時左右。川藏鐵路包括三大路段:成康鐵路(成都至康定,又包括成雅鐵路和雅康鐵路)、康林鐵路(康定-林芝)、拉林鐵路(拉薩-林芝)。
-
川藏鐵路拉薩-林芝段主體完工
來自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最新消息顯示,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路基主體工程已經順利完工。川藏鐵路從四川成都至西藏拉薩,計劃2026年全線通車,分為三大路段:成康鐵路(成都-康定又分為成雅鐵路/雅康鐵路)、康林鐵路(康定-林芝)、拉林鐵路(拉薩-林芝)。
-
高速公路川藏鐵路齊頭並進,雪域高原迎坦途
項目由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快速攀升,建設過程中克服了「地形條件極其複雜、地質條件極其複雜、生態環境極其脆弱、氣候條件極其惡劣、工程施工極其困難」五個「極其」挑戰,創造了「六個第一」「七個首次」的奇蹟,成為平原向高原跨越的「雲端天路」。
-
川藏鐵路中間段有望明年確定線路走向 將建世界最大跨度最大高度...
中間段為雅安至康定、康定至林芝 中間段設計行車時速200公裡,部分路段時速160公裡 本報訊(記者 王眉靈)4月2日,中國工程院重點諮詢項目「提高進藏高速公路和鐵路橋隧抗災能力的深化戰略研究」中期工作檢查會在成都召開。
-
我州召開「十四五」規劃編制暨川藏鐵路(甘孜段)沿線重大項目建設...
康巴傳媒( 記者 楊傑 )昨(13)日,我州召開「十四五」規劃編制暨川藏鐵路(甘孜段)沿線重大項目建設規劃座談會,重點聽取來州調研的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專家組各位專家的意見建議他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抓住川藏鐵路建設重大機遇,積極融入全省「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立足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定位,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為著眼點和著力點,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推進我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川藏鐵路建設加速 今年將啟動康定至林芝段前期工作
在闡述自治區政府2016年工作重點時,洛桑江村再次提到要「推進拉林鐵路建設」,「啟動川藏鐵路康定至林芝段、青藏鐵路日喀則至吉隆段、滇藏鐵路香格裡拉至波密段和黑昌鐵路那曲至昌都段前期研究工作。」 此外,在稍早前召開的四川省第十二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代省長尹力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也提到,「加快川藏鐵路、成都至西寧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形成通往西北和中亞的便捷通道。」
-
鐵路知乎 | 發現最美鐵路之川藏鐵路NO.2
導語上期,小編向大家介紹了川藏鐵路成(都)-雅(安)段,成雅鐵路地處平坦的川西平原上,建設難度低,且今年內將通車。那麼從本期開始,川藏鐵路將正式走向「上天」之路!從雅安出發,一路向西,川藏鐵路將深入橫斷山區的核心區域,沿線皆是人跡罕至的深山峽谷,面對支離破碎的地質條件,築路難度可謂是無法想像的,而這,還僅僅是「上天」難度的開端。
-
王杜江:川藏鐵路上的「藍色巖羊」
除青藏線外,我國還有四條規劃建設中的進藏通道:川藏鐵路、滇藏鐵路、新藏鐵路與甘藏鐵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川藏鐵路建設就一直是幾代鐵路人心中的夢想。然而囿於技術與資金方面的困難,這條「早已看準、遲早要建」的鐵路遲遲難以提上日程。眾所周知,青藏鐵路的修建攻克了三大世界性難題: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
-
川藏鐵路有限公司成立—川藏鐵路2.4億方洞渣將製備機制砂石骨料
據業內人士觀點,川藏鐵路工程預計需求砂石骨料達2億噸。川藏鐵路沿途地形落差極大,全路段最高海拔4400米,全線海拔落差3000多米,橋隧工程佔比達81%——這意味著,川藏鐵路在建設過程中將產生巨量的洞渣,據有關專家表示,川藏鐵路預計產生2.4億方洞渣,這些洞渣將主要用於製備機制砂石骨料。
-
「地評線」雪域時評:川藏鐵路建設讓百年夢想照進現實
今年9月30日,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川藏鐵路「最難段」的獲批,意味著幾代人夢寐以求的夙願即將成為現實。從清末趙爾豐倡議修建川藏鐵路,到孫中山先生在《實業計劃》中描繪了修築天路的夢想,再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歷代中央領導集體對川藏鐵路的規划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
-
造價2700億,穿越凍土、地震、地熱,川藏鐵路為何一定要修?
海拔4700多米的米拉山隧道作為拉林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將豐富沿線經貿發展、交通旅遊及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但是提到隧道建設,隧道線比重達到84%,隧道總長度為843公裡的天花板鐵路是其中最好的~有助於西藏發展的超級項目也將全面開工。川藏鐵路是什麼?
-
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最新進展!招標公告顯示11月內即將開工
達嘎拉隧道建設難度非常大,巖爆、高地溫等不良地質條件多發。2020年1月23日,經過2000多名建設者4年半的艱苦奮戰,達嘎拉隧道實現了貫通。從2018年9月開始,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全面開始架梁鋪軌工作,目前全線已完成鋪軌238.387公裡,約佔總任務量的59.65%,為2021年順利建成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
重磅|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最快7月動工,預計工期10—12年
成都市人大代表、中國中鐵川藏鐵路工程指揮部黨工委書記、常務副指揮長王廣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經過最近一兩年研發突破和前期準備實質性的落地,川藏鐵路已經到了可以實施的階段。川藏鐵路在設計和選線過程中經過了精心設計和反覆比較。
-
川藏鐵路拉林段全線軌道鋪通,將結束藏東南不通火車的歷史
2020年12月31日上午國家重點工程川藏鐵路拉林段全線軌道鋪通為2021年6拉林鐵路90%以上路段位於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既有高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的嚴酷自然環境,又面臨頻發多變的風積沙、冰磧層、強巖爆、高地溫和軟巖大變形等複雜地質環境。其中,橋梁120座,隧道47座,橋隧比高達74.66%。全線還16次穿越雅魯藏布江,工程施工極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