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傳媒(本網整理)
曾經
美國現代火車旅行家保羅·索魯
在《遊歷中國》一書中寫道:
「有崑崙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
但於2006年7月1日
通車的青藏鐵路
在向世界宣告中國建造奇蹟誕生的同時
也讓這位旅行家的「預言」
淪為世界上的笑柄
青藏鐵路
而就在全世界都在
讚嘆這跨越世界屋脊的奇蹟時
又一條通向雪域的天路
連接四川和西藏的川藏鐵路開建
這條鐵路從兩端向中間同時施工
其中的拉林段與成雅段於2014年12月開始建設
2018年12月28日
川藏鐵路成雅段開通運營
川藏鐵路成都-雅安段
而這條被稱為
世上最險
史上最難
「史詩級」的鐵路
與甘孜人是息息相關
川藏鐵路
沿途將橫穿甘孜州
可以說
有關這條鐵路的每一個消息
都牽動著百萬甘孜兒女的心
那麼
涉及甘孜州的
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重點可控制性工程
最新進展如何呢
川藏鐵路最新消息
據央視網消息,10月19日下午,川藏鐵路拉林段重點控制性工程,全線最長隧道達嘎拉隧道開始進行鋪軌施工,全線鋪軌完成六成。達嘎拉隧道建設難度非常大,巖爆、高地溫等不良地質條件多發。2020年1月23日,經過2000多名建設者4年半的艱苦奮戰,達嘎拉隧道實現了貫通。從2018年9月開始,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全面開始架梁鋪軌工作,目前全線已完成鋪軌238.387公裡,約佔總任務量的59.65%,為2021年順利建成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2021年
拉林段就將建成通車
雅安至林芝段還會遠麼
據新華社消息,10月20日,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中國官方日前同意新建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這標誌著這一重大工程正式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她強調,為穩步推進川藏鐵路建設,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強統籌協調,落實落細三方面工作:
首先,切實落實三方主體責任:國鐵集團負責組織實施,川藏鐵路工程建設指揮部負責具體組織工程建設,川藏鐵路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管理,這三方要各負其責,協同推進項目建設各項工作。
其次,全面落實建設條件。國家發改委將支持有關部門、地方和國鐵集團深化地質勘察,強化資金保障,統籌推進配套工程實施,穩步推進徵地拆遷各項工作,有序做好施工現場物資、人員調配和保障,積極營造良好建設環境,高質量完成項目建設各項準備工作。
第三,健全制度保障體系。要建立健全並嚴格落實各項制度規定,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和具體管理辦法,在質量安全、生態環保、資金使用等方面加強全過程監督管理,保障工程建設科學紮實推進。
於9月30日公開發布的
新建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先期開工段「兩隧一橋」
及施工供電工程施工招標招標公告
則顯示
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
即!將!開!工
招標公告
根據2020年9月30日,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發布的《新建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先期開工段「兩隧一橋」及施工供電工程施工招標招標公告 》顯示: 新建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位於四川省及西藏自治區境內;線路東起雅安市,向西經天全、瀘定、康定、雅江、巴塘後跨過金沙江進入西藏自治區境內,爾後經貢覺、昌都、波密至林芝,與在建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林芝站接軌;項目總投資3198億元。
而其中明確指出,新建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開工日期為2020年11月10日,竣工日期為2030年11月09日 ,計劃工期3651 天。
施工招標公告中還表明,「兩隧一橋」為康定2號隧道、色季拉山隧道和大渡河特大橋。由於工程比較龐大,「兩隧一橋」分為7個標段,其中20793米的康定2號隧道、37.9公裡的色季拉山隧道分別劈為2個標段共4個標段、1.293公裡的大渡河特大橋為1個標段,剩餘2個標段均為供電工程。
建設川藏鐵路有多難
這些圖片告訴你答案
↓↓↓
成都-雅安段143公裡基本位於川西平原,是成都市域城際鐵路的組成部分。
從雅安到康定,就開始進入橫斷山區的核心地帶,而且要正面穿越1000多公裡。
橫斷山區是全世界最複雜、險峻、龐大的山系,各條山脈之間,流水切割與地殼隆起的雙重作用,嶺谷之間的高差達兩三千米。
雅安700-(二郎山)-瀘定1330-康定2530
從海拔700米的雅安往西,在天全與瀘定之間,就要以十幾公裡長、埋深達1500米的隧道穿越二郎山並爬坡600多米,來到大渡河邊、海拔1330米的瀘定縣。
甘孜州州府所在地康定,直線距離不過30公裡,海拔卻驟然提升到2530米。
康定2530-(折多山4300)-新都橋3450
從康定往西,還要繼續爬升1800米,經過海拔4300米的「康巴第一關」折多山。
再下降近千米到3450米,抵達攝影家的天堂——新都橋鎮。
新都橋3450-(高爾寺山4400)-雅江2600
從新都橋往西,又爬升1000米,爬上4400米的高爾寺山,再沿河谷直下1800米,來到海拔2600米的雅江縣。
雅江2600-(沙魯裡山脈4200)-理塘3950
雅江縣城西行,短短3公裡內就躍升600米的剪子灣山和卡子拉山,進入海拔4200米的沙魯裡山脈地帶。
海拔3950米的理塘縣,進一步爬升到海拔4300米,理塘縣與巴塘縣交界處的毛婭壩草原。
▲從成都到理塘的海拔變化圖
過理塘,經過4650米的海子山埡口,在14公裡內下降1000米,再沿著河谷繼續下降1100米,來到海拔2550米的巴塘縣。
接著,又是沿著河谷爬升1300米,來到海拔近3900米的西藏芒康縣,翻越4300米的拉烏山、覺巴山,再下降1700米,到2630米的如美鎮竹卡村,在這裡跨過瀾滄江。
順著怒瀾滄江峽谷的峭壁前行,又要在直線距離不過2公裡的地方,爬升800米,然後抵達3850米的覺巴山埡口。
接下來經過海拔5100米的東達山埡口(全線海拔最高點),又下降1300米,到3800米的左貢縣。
在一路都是海拔4000米的地方,沿著怒江支流玉曲前行,抵達海拔4130米的邦達鎮。
這一路,海拔高,人煙少,短距離高差極大,地質破碎,施工難度都很大。
在瀾滄江谷在很短的距離內,從海拔4000米下降到2630米,又爬升到4000米以上。
川藏鐵路的理塘-白玉-江達-昌都
從理塘毛婭壩草原往北,用隧道穿山越嶺,再借用幾段河谷,抵達偏僻的白玉縣,再在上遊跨過川藏分界的金沙江,抵達的江達縣。
這一路更加人跡罕至,很多地方更是無人山區。但這樣走線卻可連接起西藏東部的重鎮——昌都,一次性穿過藏東南所有的主要行政中心,還可連接江達縣青泥洞鄉境內的玉龍銅礦(中國探明第二大銅礦)。
從江達青泥洞鄉一帶的海拔4000米的高原牧場,穿越一系列長隧道下到海拔3200米的瀾滄江河谷,昌都鎮南邊30公裡的昌都開發區。
在向南沿著瀾滄江谷與G214國道並行一段之後,又以幾個長隧道及大橋,攀升1200米到海拔4400米的邦達草原,並連接起世界第二高的昌都邦達機場(距離昌都鎮達123公裡),並抵達南邊的邦達鎮。
昌都-八宿,跨越怒江的超級工程
接下來,就是全線最艱難、令人匪夷所思的昌都—林芝段。
按G318的走法,先要攀上海拔4658米的業拉山埡口,隨後經過著名的怒江72道拐,在直線2公裡的範圍內下降600米到達海拔3660米。
再下降到2950米,進入怒江峽谷,沿峽谷東岸逆流而上約10公裡,並繼續降高,抵達全線的咽喉要道:怒江橋。
過了怒江橋,逆著匯入的支流冷曲,爬上伯舒拉嶺,抵達海拔3280米的八宿縣。
怒江峽谷的險峻震撼,在海拔僅2700米、寬不過百米的河谷底抬頭望去,兩邊都是海拔4400米以上的荒山,海拔落差1700米。
能繞路麼?往南往北幾百公裡,全是這樣的蠻荒地貌,沿線無路無橋,村莊都罕有。
走北線,已經繞避了南線的金沙江(巴塘)、瀾滄江(芒康)深切峽谷,但是最後的怒江峽谷(八宿)無法繞避,而且未來的滇藏線也要在邦達會師,一起過江。
從邦達鎮到怒江峽谷,直線距離14公裡,高度差達1400米,坡度達千分之一百,如果要削減到預定的千分之二十四,更是要長達60公裡!
像公路一樣採用低橋位是不可能的,只能採用抬升橋位高度、銜接隧道出口以降低線路落差的辦法。
這一抬可不得了,一升就是700米!
目前世界上從橋面至谷底的垂直高度最高的橋,是湖北恩施的G50滬渝高速上的四渡河特大橋,橋面距谷底496米。
但是,未來要修建的川藏鐵路怒江特大橋,橋面距谷底怒江江面的數字將達到700米,還要高出200米。
四渡河公路大橋的主跨長度是900米,未來的怒江特大橋主跨將長達1064米,是最長的鐵路懸索橋之一。
由於鐵路列車是集中快速通過,荷載及衝擊力強,對懸索橋的主橋墩、懸索、錨錠的要求很高。
要在怒江峽谷離江面高出近700米的地方修建出巨型塔架、錨錠,也是極為艱巨的任務。
怒江峽岸的山體不但陡峭,坡度達70度以上,開闢作業面、工作道路極為艱險,尤其是地質不穩固,需要大量的樁基、混凝土澆築工作。
但只有這樣,才能將從邦達鎮到橋面的高差削減到700米,直線坡降降低到千分之五十,再通過修建一個藏在山裡的長展線隧道予以連接,綜合起來才能達成目的。
總長1300多米的萬噸鋼鐵橋梁,飛躍在怒江峽谷700米高的空中,這視覺效果超越了一切想像力,絕對是人類空前絕後、震古爍今的終極工程。
從海拔提升到3400米的大橋過江,從怒江東岸跨到西岸,同樣也要接上長隧道,才能穿越對岸海拔4400米的山體,在隧道中繼續下坡,抵達海拔3200米的八宿縣城。
八宿-波密-林芝
按G318的走向,過八宿縣城,將是向南走海拔4468米的安久拉山埡口和然烏天險,由怒江流域進入了生長傳奇與神話的雅魯藏布江流域。
過然烏湖,沿著帕隆藏布轉向西北,過海拔2725米的波密縣城,到通麥轉向西南,經過魯朗,就到達了海拔2930米的林芝。
這其中,通麥天險是G318最令人談虎色變的爛路的大集合。受到地質災害及水害的綜合影響,沿線滑坡、泥石流、塌方、飛石等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幾十年來,這裡每年都要投入大筆資金用於整治,但始終沒有得到根治。直到今年4月,歷時4年的大改建工程完工,開挖5段隧道穿過山體,避開路況極差的滑坡群,才徹底解決整個川藏公路的「卡脖子」問題。
從八宿到波密,從波密到林芝,這一段線路需要以長隧道打穿念青唐古拉山,繞開然烏湖、通麥天險,同時還能使線路裁彎取直。
規劃中這幾段隧道的長度從20公裡到50公裡不等,目前仍處於比選過程中。
林芝—拉薩
從林芝到拉薩的435公裡。2020年4月7日上午11時,隨著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簡稱「拉林鐵路」)米林隧道、藏噶隧道最後一段施工雙雙完成,拉(薩)林(芝)鐵路全線47座共計216.5公裡新建隧道全部貫通,預計2021年開通運營。
這段沿途直插藏南的山口不下10個。
可以期望到2030年左右,這麼一條世界鐵路修築史上難度登峰造極的超級工程,總長達1900公裡、造價約2000億,全線穿越全世界地質最複雜的高山峽谷的川藏鐵路全線建成。
此前在微信公眾號@基建通
曾經發布過川藏鐵路重點隧道工程
和重點橋梁工程
以及效果圖
其中多處涉及甘孜州
重點隧道工程概覽表
重點橋梁工程概覽表
特大橋效果圖
大渡河特大橋建成效果圖
金沙江特大橋建成效果圖
雅礱江特大橋建成效果圖
怒江特大橋建成效果圖
東久曲特大橋建成效果圖
這條承載著
和諧穩定、繁榮發展的鋼鐵長龍
這個無以輪比「超級工程」
必將在甘孜大地上
描繪出更美好的圖景
引領著川藏人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川藏鐵路總體走向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