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之所以叫河豚,因為它的外形像「豚」。豚的體型渾圓,主要依靠胸鰭推進,雖然這樣的體型看起來萌萌地很可愛,還可以靈活旋轉,但這樣的體型也導致它們遊動的速度不快,是個容易被獵取的目標。
它們想了一個偷懶的防衛方法,既然逃跑速度不快,那麼可以「裝死」。當漁民的魚網捕撈到它們時,它們會迅速地吸氣,並膨脹成圓鼓鼓的狀態詐死,這個時候人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用腳一踢,這無疑是幫了它大忙,它們順勢一滾逃到水中,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其實漁民伯伯們看到河豚也是很頭疼的,別看它們嘟嘟時很可愛,它們的牙齒卻像老虎鉗一樣厲害。它們的牙齒力學結構非常完美,毫不誇張地說,一斤重左右的河豚一口可以咬斷6號鐵絲!如果不小心咬到了手指,一口下去,骨頭和肉都會被咬下來!釣魚的人們最擔心河豚咬鉤,因為它們咬繩繩斷,咬鉤鉤斷!
另一個自衛方法就是膨脹之術!是它們緊張或害怕時的一種自我防禦,不同品種的河豚在膨脹後都是不同的,棘魨科的刺河豚身上甚至帶有刺,膨脹時全身的刺便會豎起,令掠食者難以吞食。
△用針扎鼓起來的河豚會不會爆炸?(央視頻號:畫渣花小烙)
雖然鼓鼓的很可愛,但也有很多人表示,好想用針戳一下…
如果你一針紮下去刺破了表層皮膚,不會發生太大變化。開始掙扎;
如果你一針紮下去刺到了肌肉組織,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劇烈掙扎。
如果你一針刺到了胃部,分以下兩種情況:
你的針很細,開始滲出少量水後因為胃部肌肉有延展和伸縮性,加之傷口很小,傷口很快密閉,水的滲出量較小,體積不會太大變化。但之後恢復正常狀態後,嗯,會死。
你的針很粗,有中性筆芯那麼粗,傷口很大,水的滲出速度遠大於傷口閉合速度,體積就會變小,然後死去。
當然還有更形象的~用針扎一下之後它們:
(⊙_⊙)?會這樣
(⊙o⊙) 會這樣
⊙︿⊙ 會這樣
⊙﹏⊙ 會這樣
(┬_┬) 會這樣
::>_<:: 會這樣
.
不過頻頻覺得,雖然我國河豚海捕和養殖總量在穩步提升,但資源畢竟是有限的,這麼可愛的小動物,應該給予更多保護,還是不要隨便去扎它了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識嗎?
想和更多小夥伴一起嗨聊嗎?
快來添加群主芝士微信號:yspvip1,加入頻頻有FUN,在這裡將定期舉辦主題活動,隨機掉落活動門票、定製周邊等專屬福利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