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文軒雲圖24小時自助圖書館開館
9月21日,由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省委宣傳部聯合籌備,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文軒雲圖24小時自助圖書館」在省委辦公大樓一樓大廳正式開館運行,受到了省委辦公廳、省委宣傳部領導和幹部職工的廣泛好評。據悉,今日開館運行的「文軒雲圖24小時自助圖書館」屬第四代微型圖書館,是目前最先進的24小時智能圖書館,極大地節約了人力成本,也幫助讀者有了更佳的閱讀體驗。
-
服務「全國兩會」 24小時自助書屋助力代表知識「充電」
仔細一瞧,這個「書櫃」有點特別,原來是由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四川文軒雲圖文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推廣的「文軒雲圖24小時智能書店(自助書屋)。「這個自助書屋提供了近300家出版單位出版的1500多種書籍,涵蓋歷史地理、哲學、經濟、政治法律、社會科學等。」
-
24小時書店豐富武漢夜生活,熬夜看書的人有了好去處
記者楊濤 實習生彭華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24日訊(見習記者李慧紫)2014年的11月,卓爾書店啟動了「文化不打烊」的24小時營業機制,在每一個寒冷或炎熱的夜晚裡等待來看書的人。當時,武漢這座城內,卓爾是第一家24小時書店。近年,武漢24小時書店新增九丘書館、鉑仕匯城市書房,豐富了武漢的文化夜生活。
-
昌平有了首家24小時書店!
疫情之下,實體書店行業遭遇困境,但也有書店在逆境中尋找機遇。位於昌平區回龍觀的「一個書店」,4月1日起,升級為24小時模式,成為昌平區首家24小時書店。進入這家24小時書店,只見讀者們正在間隔一米的桌子上安靜閱讀,沒有人聲沒有音樂,只有偶爾的翻書聲。「一個書店」是一家書店的名字,是一個新興會員制社區書店。在不能營業的兩個月裡,他們開發和內測了許多新服務。4月1日,升級版的「一個書店」重新回歸。正是從這一天開始,這家書店升級為24小時模式,成為昌平區首家24小時書店。
-
逆勢新增,北京再添一家24小時書店
4月1日,北京西二旗回龍觀「一個書店」復工開業,並正式改為24小時營業。北京又迎來一家24小時書店,同時也是昌平區的首家24小時書店。書店充盈著溫暖的燈光,玻璃門上七彩的閱讀口號「招貼」引人注目,如「對知識的渴望要立刻滿足——30分鐘內,好書配送到家,可買可借」「結婚前要戀愛 買書前要閱讀——把書借回家,喜歡再買它,三萬本書新上架」……戴著口罩的年輕美術教師吳金振被深深吸引,請店員為他和小夥伴拍照留念。
-
24小時不打烊,48位名家帶你換一種方式逛書店
如何「遇見一家書店」?第18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創新北京特色實體書店體驗,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雲圖有聲,推出「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得到不同領域名家的鼎力支持,演員藍天野、濮存昕、薩日娜、龔麗君、王斑、劉智揚、劉婕等,導演唐燁,作家李敬澤、李洱、寧肯、徐則臣、祝勇、梁鴻、周曉楓、常怡、張莉、楊早、解璽璋、崔曼莉、石一楓、蔣一談等,詩人樹才、霍俊明、楊慶祥等,主持人馬宗武、郭煒、米夏等,藝術家呂敬人、熊亮,朗誦藝術家呂仰平、崔雅清、胡樂民、張倩,青少年博物館公共教育推廣人朋朋哥哥
-
24小時書店豐富武漢夜生活 熬夜看書的你有了好去處
當時,武漢這座城內,卓爾是第一家24小時書店。近年,武漢24小時書店新增九丘書館、鉑仕匯城市書房,豐富了武漢的文化夜生活。 無人值守圖書館可「刷臉」借書 今年7月12日,江岸區鉑仕匯國際廣場一樓的24小時不打烊城市書房開門迎客,它位於三陽路地鐵站附近。館內不設圖書管理員,市民可在任何時間段,「刷臉」進入館內,自助辦證、自助借還書籍。這是武漢首家開在樓宇內的無人值守智能圖書館。自開放以來,成為市民熱門打卡點。
-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5日上線 48位名家帶你雲遊書店
第18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創新北京特色實體書店體驗,進行跨界合作,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雲圖有聲,將在9月5日推出「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該項目遴選48家北京特色書店和最美書店,聯動不同領域,如導演、演員、作家、學者、主持人等跨界名人,講述漫步書店故事。
-
停業698天,京城第一家24小時書店經歷了什麼?
2014年4月8日,三聯韜奮書店總店開啟了24小時試運營,成為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引發了全民關注和京城24小時書店熱潮。李克強總理在給時任三聯書店總經理樊希安的信中鼓勵道:「獲知你們於近日創建24小時不打烊書店,為讀者提供『深夜書房』,這很有創意,是對『全民閱讀』的生動踐行,喻示在快速變革的時代仍需一種內在的定力和沉靜的品格。希望你們把24小時不打烊書店打造成為城市的精神地標,讓不眠燈光陪護守夜讀者潛心前行。」
-
北京地安門雁翅樓24小時書店開業
這是中國書店旗下首家「不打烊」書店,也是北京市屬第一家國有24小時書店,以及北京地區第三家24小時書店 【特色】 新書之外還有舊書交易 開在復建古建築裡的這家書店,古香古色、格調雅致,視野開闊。書店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目前開放的雁翅樓書店在馬路西側。
-
夢想加空間聯手文軒BOOKS,全新物種「閱享空間」進駐成都
2021年1月15日,坐落於成都文軒BOOKS九方店M層的「夢想加·閱享空間」正式開業,這是一個涵蓋閱讀、辦公、會議、自習等多場景的全新空間物種,也是全國第一個嵌入知名書店的靈活辦公空間。
-
「螞蟻搬家」建雲倉 九州通數字物流「通九州」
比較複雜的是那些拆零的藥品,客戶可能只要兩小盒,需要人工進行拆分,以前完全靠人力,把藥找到就要半天,但現在我們每個人都配備了智能揀選小車,不僅會告訴你藥在哪兒,還給你規劃了最優路線,怎麼走最近最快找到目標藥品。」九州通醫藥集團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青松說。與此同時,九州通自主研發的物流平臺與應用軟體也大幅提高了效率。
-
鄭州24小時書店調查:多家書店放棄,深夜的燈還能亮嗎?
在孫經理看來,不能刻意為了24小時而24小時,要根據具體讀者情況和書店經營情況來確定。為了帶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今年回聲館還對咖啡業態進行了更新,夜晚駐唱以輕音樂為主,保證閱讀氛圍。書是生活負責人富貴介紹說,6年前決定開24小時,是受到了北京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的影響,「當時鄭州還沒有,所以覺得如果能成為第一家,對書店的發展會有幫助」。
-
高新區這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開業了
當城市進入午夜,書店就是燈火。近日,一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時光遇見·漁書書吧在高新區尚中心正式開業,為這座城市的冬日增添一份溫馨。 時光遇見·漁書書吧位於高新路與科技路口的尚中心一樓。目前陳列有兒童繪本、社會生活、人文歷史等綜合性圖書。相比傳統書店,時光遇見·漁書書吧24小時不打烊,同時著力打造不同的閱讀互動體驗。
-
以聲為錨,發現書店裡的「大世界」——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書店...
作為城市文化名片,實體書店已成為人們生活的「第三空間」,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不再是「是否還需要書店」,而是「我們需要怎樣的書店」。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二季於11月23日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APP、新浪讀書、喜馬拉雅、有書上線,該節目旨在挖掘北京優質特色書店空間,立體化、沉浸式講述書店故事,讓聽眾和讀者能在一天時間,探訪不同區域的書店空間,體驗不一樣的書店之旅。
-
全球首家24小時書店的最後一天-虎嗅網
最近陸續看到一些營銷號以「誠品撐不住了」、「書店界身陷水逆期」之類的話題帶節奏。但誠品敦南店閉店的主要原因非常簡單:書店所在的敦南金融大樓被賣給了新房東,新房東對這裡的規劃另有改建打算,導致誠品不得不在租約到期後搬離這裡。實際上,作為「接棒」的誠品信義店也已改裝完畢,並與敦南店無縫銜接地點亮起這盞24小時的燈。
-
北京雁翅樓變身24小時書店
本報記者 徐 燁攝 近日,首個建在古建築中的24小時書店——中國書店雁翅樓店正式對公眾開放。 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雁翅樓坐落在地安門附近,距今已有600年歷史。新中國成立後,地安門地區道路整修,雁翅樓被拆。2013年6月,雁翅樓景觀復建工程開工,並於翌年竣工。
-
深夜中的煙火氣,探探那些繁華都市裡的24小時書店
那時候,李欣頻筆下的誠品書店,都是我無比羨慕的空間。我第一次走進誠品敦南店,是在2015年的春節期間。沒有拍照,只記得拿了一本手作書,坐在靠牆的書架前,看了一小會兒。也許是因為這些年網絡上關於誠品書店的報導太多了,也或許是我自己去的書店太多了,總的來說,我並沒有愛上誠品敦南店。但是,在它結業的時候,我想回顧一下,這些年我泡過的24小時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