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雁翅樓變身24小時書店

2020-12-08 人民網傳媒

  近日,中國書店位於北京地安門燕翅樓的門店正式開業。
  本報記者 徐 燁攝

  近日,首個建在古建築中的24小時書店——中國書店雁翅樓店正式對公眾開放。

  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雁翅樓坐落在地安門附近,距今已有600年歷史。新中國成立後,地安門地區道路整修,雁翅樓被拆。2013年6月,雁翅樓景觀復建工程開工,並於翌年竣工。復建後的雁翅樓紅柱灰瓦、雕梁畫棟,充滿了「皇城根兒」的韻味。

  如今,隨著中國書店的入駐,雁翅樓門楣上高懸起「中國書店」的牌匾,迎接來自京城各處乃至全國的愛書之人。一層是圖書展銷區,陳列了品類豐富的文化類書籍,並提供閱讀休閒的場所。「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來這裡看書啦。」來自陝西省的小劉近幾天和家長一起來京旅遊,但與周圍景點比較後,他對這個偶然發現的書店更有興趣。「這裡環境安靜,古色古香,最重要的是24小時營業。正好我讀到一本好書,打算今晚把手上的書看完再走。」小劉說。

  24小時營業的措施,為那些白天沒有時間踏足書店的客人,提供了一個公益閱讀空間。「從開業到現在,每天晚上11時前來參觀和看書的人比較多。這些客人看書、求知慾望都很強,也比較願意買書。」書店韓經理介紹說,每晚11時後,平均還有10名左右顧客來書店。

  為了更好地方便讀者,書店在一層和二層都設有茶水區,為讀者提供茶水飲料。其中,書店二層是綜合展示區,可舉辦小型講座、籤售活動及主題展覽,目前正在舉辦的「海外回歸古籍展」吸引了眾多顧客駐足圍觀。

  古韻十足的書店著實吸引了不少市民。特別是在人們越來越習慣用電腦、手機、電子書進行「電子閱讀」的今天,紙質閱讀帶來的樂趣和享受就愈加彌足珍貴。住在書店附近的市民彭女士,聽說雁翅樓開了家24小時書店,就趁傍晚散步過來看看。「我們年齡大的人,不習慣對著電子屏幕閱讀,就愛看紙書的感覺。這兒古韻十足,氛圍特別好,而且是對歷史建築的充分利用,我們這些老市民看到都很高興。」

  據了解,雁翅樓景觀復建工程竣工後,西城區政府提出了雁翅樓的改造計劃,不少出版社表示出意向,最終,中國書店提出的24小時營業、側重於傳統文化推廣的方案脫穎而出。西城區有關部門表示,以書店必須24小時運營為前提,政府將復建後的雁翅樓東西兩側、上下兩層,全部交給中國書店免費使用,不收取房租,而且還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給予政府補貼,以確保書店正常運營。

  因此,裝進了歷史文化相關內容的這家書店便帶有了很強的公益服務性質,不僅出售圖書,更身兼公共閱讀與文化傳播的重任。「這座不打烊的書店,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了解傳統文化、感受閱讀魅力、豐富精神生活的契機。」韓經理說,「在什剎海的鬧市區,雁翅樓中國書店是一個可以讓人充實心靈的驛站。」

相關焦點

  • 北京地安門雁翅樓24小時書店開業
    這是中國書店旗下首家「不打烊」書店,也是北京市屬第一家國有24小時書店,以及北京地區第三家24小時書店   【特色】   新書之外還有舊書交易   開在復建古建築裡的這家書店,古香古色、格調雅致,視野開闊。書店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目前開放的雁翅樓書店在馬路西側。
  • 600歲雁翅樓將開24小時書店 盤點在古建中的閱讀場所
    素有「淘書聖地」之稱的中國書店將於7月底8月初,在雁翅樓開辦24小時古籍書店。   據了解,雁翅樓建於1420年,與地安門城樓同時修建,是城樓的哨所,距今已600年。當讀者置身於百年歷史的古建,選一本中意的書,讓時間在白紙黑字間緩緩流走,這樣的體驗可謂「行走於古今之間」。
  • 中軸線上的「城市書房」 中國書店北京雁翅樓店重張開業
    12月18日上午10時,中國書店北京雁翅樓店的重張開業儀式在店內舉辦。在經歷2個月的店堂升級工程後,雁翅樓24小時店再次面向讀者和市民開放。記者了解到,重新開張後的雁翅樓24小時書店加強了店堂分區的概念,根據服務功能的不同,分設了閱讀引導區、圖書展陳區、文房文創區、少兒閱讀區、公益閱讀區、飲品服務區六大區域,增強對讀者的閱讀引導。
  • 書香西城「不打烊」 中國書店北京雁翅樓店首嘗24小時營業
    書香西城「不打烊」 中國書店北京雁翅樓店首嘗24小時營業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2015年07月21日11:48 北京市民又多了一家晚上可以去的通宵營業書店——位於地安門路口南側、景觀復建的雁翅樓昨晚迎來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中國書店,這也是西城區第一家24小時書店。
  • 北京中軸線上的24小時書店:為何成網紅打卡地?
    在北京,有一家開在中軸線上的24小時書店:中國書店雁翅樓店。在開業之初,便憑藉古樸的設計、獨具特色的古舊書吸引了一波粉絲讀者。18日,經歷了兩個月緊鑼密鼓的「改造」後,這家24小時書店重新接待讀者了。記者在實地探訪中發現,相較之前,書店的功能分區更加完善,「顏值」也比之前提高不少。雁翅樓24小時書店內,寫著不同字體「書」字的燈吸引了不少讀者的關注。上官雲 攝走進書店大門,迎面看到的是閱讀引導區,展臺上陳列著主題圖書與傳統文化圖書,背景牆上,正中是對雁翅樓的簡介,還有錯落有致的書架,展示優質圖書,顯得古樸雅致。
  • 雁翅樓「深夜書房」24小時不打烊:只要有一位讀者 堅守就有意義
    中國書店雁翅樓店 資料圖地安門內大街,中軸線上,24小時不打烊的「深夜書房」——中國書店雁翅樓店,開業兩年來不僅點亮了北京的夜晚,溫暖了徜徉的讀者,最近還意外迎來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的夜訪。當被問及「如果晚上讀者不多,是否覺得24小時沒意義?」店員的回答讓人動容:「只要有一位讀者來,我的堅守就有意義。」「堅守」兩字道出了一份情懷,更道出了文化之於城市的意義。作為文物古蹟再利用的雁翅樓書店,六百年前,曾是老北京皇城的守衛哨所;六百年後,則化身當代都市人的精神家園。對於住在周邊的居民來說,它更是家門口的文化場所,愉悅精神的休閒去處。
  • 「城市精神地標」三聯書店重新開業 曾是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
    12月30日,北京美術館東街22號,閉店兩年多的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門迎客。零下12攝氏度的低溫抵擋不住讀者的熱情,上午10時,封面新聞記者在三聯書店看到已有不少讀者在讀書,其中不乏頭髮花白的老年人。12月30日,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業。
  • 京城第一家24小時書店——北京三聯韜奮書店
    北京,東城區,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2014年,北京三聯韜奮書店開始嘗試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運營模式,成為北京第一家「深夜書房」。2018年1月,三聯書店的美術館店開始整修改造。去年十二月,三聯美術館店總算重新開門,不過目前美術館店還未恢復二十四小時運營。
  • 逆勢新增,北京再添一家24小時書店
    4月1日,北京西二旗回龍觀「一個書店」復工開業,並正式改為24小時營業。北京又迎來一家24小時書店,同時也是昌平區的首家24小時書店。 不管加班到何時 「碼農」可隨時進店閱讀 「一個書店」成立於2018年8月17日,是一個由「前網際網路人」運營的會員制社區書店。作為一家有著網際網路基因的書店,「用戶需求與導向」成為一大特色。 「無論多晚,會員朋友只要在門口刷一下臉,就能進入書店。」
  • 以聲為錨,發現書店裡的「大世界」——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書店...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二季於11月23日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APP、新浪讀書、喜馬拉雅、有書上線,該節目旨在挖掘北京優質特色書店空間,立體化、沉浸式講述書店故事,讓聽眾和讀者能在一天時間,探訪不同區域的書店空間,體驗不一樣的書店之旅。
  • 遇見奈目丨24小時書店聲音漫步
    重回書店,發掘城市的精神之光 今年9月上旬,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在北京國際圖書節期間上線,成為一輪京城文化的衝擊波,讓人們找到一種共識:書店是每個人的精神之光。
  • 鄭州24小時書店調查:多家書店放棄,深夜的燈還能亮嗎?
    多家老牌24小時書店放棄24小時營業2016年4月,位於鄭州杜嶺街的中原圖書大廈回聲館開業,這座3000多平方米的書店綜合體,很快成為「網紅」。除了功能齊全,一二層圖書區24小時開放也是一大賣點。在孫經理看來,不能刻意為了24小時而24小時,要根據具體讀者情況和書店經營情況來確定。為了帶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今年回聲館還對咖啡業態進行了更新,夜晚駐唱以輕音樂為主,保證閱讀氛圍。書是生活負責人富貴介紹說,6年前決定開24小時,是受到了北京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的影響,「當時鄭州還沒有,所以覺得如果能成為第一家,對書店的發展會有幫助」。
  •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南鑼書店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南鑼書店24小時,漫步北京,遇見一家書店。你好,我是張萬昆,我們約在南鑼書店見。南鑼鼓巷,全長787米,與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已有740多年的歷史。這裡及周邊區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時期更是一處大富大貴之地,擠滿了達官顯貴,王府豪庭數不勝數。關於它的名字,有個很有趣的故事,據說街道建成時,因其地勢中間高、南北低,如一駝背老人,故名「羅鍋巷」。到了清朝,人們覺得這名字不雅,乾隆十五年繪製的《京城全圖》就改稱「南鑼鼓巷」了。
  • 停業698天,京城第一家24小時書店經歷了什麼?
    京城第一家24小時書店、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的三聯韜奮書店總店,在經歷了698天漫長的暫停營業後,將於12月30日上午9點,以全新的面貌開業迎客。2014年4月8日,三聯韜奮書店總店開啟了24小時試運營,成為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引發了全民關注和京城24小時書店熱潮。
  •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5日上線 48位名家帶你雲遊書店
    第18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創新北京特色實體書店體驗,進行跨界合作,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雲圖有聲,將在9月5日推出「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該項目遴選48家北京特色書店和最美書店,聯動不同領域,如導演、演員、作家、學者、主持人等跨界名人,講述漫步書店故事。
  • 中國國際時裝周:模特在「最美24小時書店」內走秀
    來源:【中新網】 5月5日,作為中國國際時裝周(2020/2021秋冬系列)的組成部分,Beauté Comme Toi·姜月&CLEANFLOW·陳文熙丨YOSUN雲尚·10+3Remix時裝發布在「最美24小時書店」北京PAGEONE書店舉行。
  • 「文軒雲圖24小時智能書店」進京 開啟異地通借通還模式
    人民網成都4月23日電(王波)4月初,家住北京石景山區的郝小姐到成都出差,在位於成都某購物中心的 「文軒雲圖24小時智能書店」借了一本《刺殺騎士團長》,利用旅途的閒暇看完後,回到北京,將這本書歸還到了剛在自家社區裡開始運行的「文軒雲圖24小時智能書店」裡。
  • 昌平有了首家24小時書店!
    疫情之下,實體書店行業遭遇困境,但也有書店在逆境中尋找機遇。位於昌平區回龍觀的「一個書店」,4月1日起,升級為24小時模式,成為昌平區首家24小時書店。進入這家24小時書店,只見讀者們正在間隔一米的桌子上安靜閱讀,沒有人聲沒有音樂,只有偶爾的翻書聲。「一個書店」是一家書店的名字,是一個新興會員制社區書店。在不能營業的兩個月裡,他們開發和內測了許多新服務。4月1日,升級版的「一個書店」重新回歸。正是從這一天開始,這家書店升級為24小時模式,成為昌平區首家24小時書店。
  • 鄭州24小時書店調查:總有一盞燈,會在城市的深夜亮下去
    連日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鄭州多家24小時書店已經因成本原因,放棄了24小時營業服務,也有新書店開始謀劃24小時模式。 難道24小時書店,只是聽上去很美? 多家老牌24小時書店放棄24小時營業 2016年4月,位於鄭州杜嶺街的中原圖書大廈回聲館開業,這座3000多平方米的書店綜合體,很快成為「網紅」。
  • 24小時不打烊,48位名家帶你換一種方式逛書店
    如何「遇見一家書店」?第18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創新北京特色實體書店體驗,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雲圖有聲,推出「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該項目遴選48家北京特色書店和最美書店,聯動不同領域名人,講述漫步書店故事,將於9月上旬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聽聽FM、喜馬拉雅FM、有書等平臺同期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