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中國書店位於北京地安門燕翅樓的門店正式開業。 |
近日,首個建在古建築中的24小時書店——中國書店雁翅樓店正式對公眾開放。
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雁翅樓坐落在地安門附近,距今已有600年歷史。新中國成立後,地安門地區道路整修,雁翅樓被拆。2013年6月,雁翅樓景觀復建工程開工,並於翌年竣工。復建後的雁翅樓紅柱灰瓦、雕梁畫棟,充滿了「皇城根兒」的韻味。
如今,隨著中國書店的入駐,雁翅樓門楣上高懸起「中國書店」的牌匾,迎接來自京城各處乃至全國的愛書之人。一層是圖書展銷區,陳列了品類豐富的文化類書籍,並提供閱讀休閒的場所。「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來這裡看書啦。」來自陝西省的小劉近幾天和家長一起來京旅遊,但與周圍景點比較後,他對這個偶然發現的書店更有興趣。「這裡環境安靜,古色古香,最重要的是24小時營業。正好我讀到一本好書,打算今晚把手上的書看完再走。」小劉說。
24小時營業的措施,為那些白天沒有時間踏足書店的客人,提供了一個公益閱讀空間。「從開業到現在,每天晚上11時前來參觀和看書的人比較多。這些客人看書、求知慾望都很強,也比較願意買書。」書店韓經理介紹說,每晚11時後,平均還有10名左右顧客來書店。
為了更好地方便讀者,書店在一層和二層都設有茶水區,為讀者提供茶水飲料。其中,書店二層是綜合展示區,可舉辦小型講座、籤售活動及主題展覽,目前正在舉辦的「海外回歸古籍展」吸引了眾多顧客駐足圍觀。
古韻十足的書店著實吸引了不少市民。特別是在人們越來越習慣用電腦、手機、電子書進行「電子閱讀」的今天,紙質閱讀帶來的樂趣和享受就愈加彌足珍貴。住在書店附近的市民彭女士,聽說雁翅樓開了家24小時書店,就趁傍晚散步過來看看。「我們年齡大的人,不習慣對著電子屏幕閱讀,就愛看紙書的感覺。這兒古韻十足,氛圍特別好,而且是對歷史建築的充分利用,我們這些老市民看到都很高興。」
據了解,雁翅樓景觀復建工程竣工後,西城區政府提出了雁翅樓的改造計劃,不少出版社表示出意向,最終,中國書店提出的24小時營業、側重於傳統文化推廣的方案脫穎而出。西城區有關部門表示,以書店必須24小時運營為前提,政府將復建後的雁翅樓東西兩側、上下兩層,全部交給中國書店免費使用,不收取房租,而且還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給予政府補貼,以確保書店正常運營。
因此,裝進了歷史文化相關內容的這家書店便帶有了很強的公益服務性質,不僅出售圖書,更身兼公共閱讀與文化傳播的重任。「這座不打烊的書店,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了解傳統文化、感受閱讀魅力、豐富精神生活的契機。」韓經理說,「在什剎海的鬧市區,雁翅樓中國書店是一個可以讓人充實心靈的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