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奈目丨24小時書店聲音漫步

2020-12-02 騰訊網

作為城市文化名片,實體書店已成為人們生活的「第三空間」,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不再是「是否還需要書店」,而是「我們需要怎樣的書店」。

重回書店,發掘城市的精神之光

今年9月上旬,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在北京國際圖書節期間上線,成為一輪京城文化的衝擊波,讓人們找到一種共識:書店是每個人的精神之光。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通過作家引領、書店參與和平臺互動,實現了「書店+」的跨界,突破地域、時間和行業,讓人們找到精神共鳴,重新發現書店。

該節目推出後,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同時探索出城市文旅結合的更多可能性。

節目以實體書店扶持與城市文化之間的有機聯繫為索引,結合首都文化定位、城市公共服務、城市經濟、城市文旅、全民閱讀等多種背景和角度,延伸挖掘書店價值,著重宣傳實體書店的特色和文化創新聯結,突出創新性、示範性和可複製性的內容精品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二季於11月23日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APP、新浪讀書、喜馬拉雅、有書上線。

該節目旨在挖掘北京優質特色書店空間,立體化、沉浸式講述書店故事,讓聽眾和讀者能在一天時間,探訪不同區域的書店空間,體驗不一樣的書店之旅。

該項目是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創新北京特色實體書店體驗的全新嘗試,第二季聯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進行跨界合作,演員藍天野、濮存昕、薩日娜、王斑、劉智揚等加盟,同時,也邀請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朋朋哥哥、音樂人魏小石、國家一級演員呂仰平等嘉賓,帶領讀者在這個冬天,體驗書店的溫暖。

實體書店的發展折射出城市文化傳統與核心精神,凸顯著城市的文化魅力。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二季內容在第一季的基礎上,挖掘更多書店的價值,從散落在城市不同角落的點,串起城市的文化脈絡。

讓北京的書店成為世界的書店

在全球化勢不可擋的時代,人類擁有共同的命運和使命。我們不僅要從城市的角度看書店,也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書店。

從書店自身發展來看,如今,書店正在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從書店多元複合的經營方式,到不斷地跨界聯動,讓更多行業在書店這個場域進行交匯、碰撞和聯結。

同時,這樣的全新視野,也為讀者打開了更廣闊的世界,讓他們更深度地參與到書店的空間建設、文化建設和社群連接中,成為書店的文化元、傳播元和「自來水」,因而不斷生成更多可能性。

從城市的角度來看,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具有獨特魅力。

作為一座擁有著厚重歷史、豐富底蘊和複合型文化的城市,北京擁有多樣的書店文化空間,講述著中國故事,傳播著時代風尚,通過多媒體、多渠道和多角度的傳播,不僅能引領中國的書店發展趨勢,更讓世界真切感受和了解北京城市的文化個性與特色。

伍宇辰檸

伍宇辰檸,1999年4月1日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北京實體書店官微

如需轉載,請標註出處:奈目書店

奈目開業

541

聲音漫步

伍宇辰檸

遇見奈目

喜歡我,就點下在看

相關焦點

  •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南鑼書店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南鑼書店24小時,漫步北京,遇見一家書店。你好,我是張萬昆,我們約在南鑼書店見。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南鑼書店,正在這裡。南鑼書店創始人付建軍和溫京博是兩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他們對南鑼有著複雜的情感,少年時,他們曾穿過這條胡同去上學、玩耍,以及迎接新鮮的一切——這裡就像是通往未知世界的窗口。
  •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5日上線 48位名家帶你雲遊書店
    如何「遇見一家書店」?是街邊散步的偶遇,還是根據旅行指南的特別拜訪,亦或是隨一位名家一起通過聲音的方式,一起漫步書店。第18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創新北京特色實體書店體驗,進行跨界合作,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雲圖有聲,將在9月5日推出「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該項目遴選48家北京特色書店和最美書店,聯動不同領域,如導演、演員、作家、學者、主持人等跨界名人,講述漫步書店故事。
  • 以聲為錨,發現書店裡的「大世界」——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書店...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二季於11月23日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APP、新浪讀書、喜馬拉雅、有書上線,該節目旨在挖掘北京優質特色書店空間,立體化、沉浸式講述書店故事,讓聽眾和讀者能在一天時間,探訪不同區域的書店空間,體驗不一樣的書店之旅。
  • 24小時不打烊,48位名家帶你換一種方式逛書店
    如何「遇見一家書店」?第18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創新北京特色實體書店體驗,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雲圖有聲,推出「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該項目遴選48家北京特色書店和最美書店,聯動不同領域名人,講述漫步書店故事,將於9月上旬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聽聽FM、喜馬拉雅FM、有書等平臺同期上線。
  • 高新區這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開業了
    當城市進入午夜,書店就是燈火。近日,一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時光遇見·漁書書吧在高新區尚中心正式開業,為這座城市的冬日增添一份溫馨。  時光遇見·漁書書吧位於高新路與科技路口的尚中心一樓。目前陳列有兒童繪本、社會生活、人文歷史等綜合性圖書。相比傳統書店,時光遇見·漁書書吧24小時不打烊,同時著力打造不同的閱讀互動體驗。
  • 中國國際時裝周:模特在「最美24小時書店」內走秀
    來源:【中新網】 5月5日,作為中國國際時裝周(2020/2021秋冬系列)的組成部分,Beauté Comme Toi·姜月&CLEANFLOW·陳文熙丨YOSUN雲尚·10+3Remix時裝發布在「最美24小時書店」北京PAGEONE書店舉行。
  • 逆勢新增,北京再添一家24小時書店
    4月1日,北京西二旗回龍觀「一個書店」復工開業,並正式改為24小時營業。北京又迎來一家24小時書店,同時也是昌平區的首家24小時書店。 不管加班到何時 「碼農」可隨時進店閱讀 「一個書店」成立於2018年8月17日,是一個由「前網際網路人」運營的會員制社區書店。作為一家有著網際網路基因的書店,「用戶需求與導向」成為一大特色。 「無論多晚,會員朋友只要在門口刷一下臉,就能進入書店。」
  • 北京雁翅樓變身24小時書店
    本報記者 徐 燁攝   近日,首個建在古建築中的24小時書店——中國書店雁翅樓店正式對公眾開放。   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雁翅樓坐落在地安門附近,距今已有600年歷史。新中國成立後,地安門地區道路整修,雁翅樓被拆。2013年6月,雁翅樓景觀復建工程開工,並於翌年竣工。
  • 北京地安門雁翅樓24小時書店開業
    這是中國書店旗下首家「不打烊」書店,也是北京市屬第一家國有24小時書店,以及北京地區第三家24小時書店   【特色】   新書之外還有舊書交易   開在復建古建築裡的這家書店,古香古色、格調雅致,視野開闊。書店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目前開放的雁翅樓書店在馬路西側。
  • 昌平有了首家24小時書店!
    疫情之下,實體書店行業遭遇困境,但也有書店在逆境中尋找機遇。位於昌平區回龍觀的「一個書店」,4月1日起,升級為24小時模式,成為昌平區首家24小時書店。進入這家24小時書店,只見讀者們正在間隔一米的桌子上安靜閱讀,沒有人聲沒有音樂,只有偶爾的翻書聲。「一個書店」是一家書店的名字,是一個新興會員制社區書店。在不能營業的兩個月裡,他們開發和內測了許多新服務。4月1日,升級版的「一個書店」重新回歸。正是從這一天開始,這家書店升級為24小時模式,成為昌平區首家24小時書店。
  • 鄭州24小時書店調查:多家書店放棄,深夜的燈還能亮嗎?
    多家老牌24小時書店放棄24小時營業2016年4月,位於鄭州杜嶺街的中原圖書大廈回聲館開業,這座3000多平方米的書店綜合體,很快成為「網紅」。除了功能齊全,一二層圖書區24小時開放也是一大賣點。在孫經理看來,不能刻意為了24小時而24小時,要根據具體讀者情況和書店經營情況來確定。為了帶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今年回聲館還對咖啡業態進行了更新,夜晚駐唱以輕音樂為主,保證閱讀氛圍。書是生活負責人富貴介紹說,6年前決定開24小時,是受到了北京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的影響,「當時鄭州還沒有,所以覺得如果能成為第一家,對書店的發展會有幫助」。
  • 「城市精神地標」三聯書店重新開業 曾是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
    12月30日,北京美術館東街22號,閉店兩年多的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門迎客。零下12攝氏度的低溫抵擋不住讀者的熱情,上午10時,封面新聞記者在三聯書店看到已有不少讀者在讀書,其中不乏頭髮花白的老年人。12月30日,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業。
  • 全球首家24小時書店的最後一天-虎嗅網
    最近陸續看到一些營銷號以「誠品撐不住了」、「書店界身陷水逆期」之類的話題帶節奏。但誠品敦南店閉店的主要原因非常簡單:書店所在的敦南金融大樓被賣給了新房東,新房東對這裡的規劃另有改建打算,導致誠品不得不在租約到期後搬離這裡。實際上,作為「接棒」的誠品信義店也已改裝完畢,並與敦南店無縫銜接地點亮起這盞24小時的燈。
  • 「漫步在高雄捷運站上的書店」各有不同,卻都值得慢慢去記錄
    那天離開三餘書店時,我去了趟它的衛生間,很乾淨。第二次到高雄,就是今年夏天了。由於我在臺北國際書展上認識了三餘書店的店長鍾尚樺,所以探店前,就先跟他聯繫了。書店是下午1點開門,他特意來店裡見我,之後還要到別處布展。由於是第一次在三餘書店見他,我不想拿著相機,讓對方覺得不「自在」。我就先跟他發信息說,我來探店,想先對書店有一些認識。
  • 停業698天,京城第一家24小時書店經歷了什麼?
    京城第一家24小時書店、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的三聯韜奮書店總店,在經歷了698天漫長的暫停營業後,將於12月30日上午9點,以全新的面貌開業迎客。2014年4月8日,三聯韜奮書店總店開啟了24小時試運營,成為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引發了全民關注和京城24小時書店熱潮。
  • 北京中軸線上的24小時書店:為何成網紅打卡地?
    在北京,有一家開在中軸線上的24小時書店:中國書店雁翅樓店。在開業之初,便憑藉古樸的設計、獨具特色的古舊書吸引了一波粉絲讀者。18日,經歷了兩個月緊鑼密鼓的「改造」後,這家24小時書店重新接待讀者了。記者在實地探訪中發現,相較之前,書店的功能分區更加完善,「顏值」也比之前提高不少。雁翅樓24小時書店內,寫著不同字體「書」字的燈吸引了不少讀者的關注。上官雲 攝走進書店大門,迎面看到的是閱讀引導區,展臺上陳列著主題圖書與傳統文化圖書,背景牆上,正中是對雁翅樓的簡介,還有錯落有致的書架,展示優質圖書,顯得古樸雅致。
  • 24小時書店豐富武漢夜生活,熬夜看書的人有了好去處
    記者楊濤 實習生彭華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24日訊(見習記者李慧紫)2014年的11月,卓爾書店啟動了「文化不打烊」的24小時營業機制,在每一個寒冷或炎熱的夜晚裡等待來看書的人。當時,武漢這座城內,卓爾是第一家24小時書店。近年,武漢24小時書店新增九丘書館、鉑仕匯城市書房,豐富了武漢的文化夜生活。
  • 24小時書店豐富武漢夜生活 熬夜看書的你有了好去處
    小時書店看書 實習生彭華 記者楊濤 攝  2014年的11月,卓爾書店啟動了「文化不打烊」的24小時營業機制,在每一個寒冷或炎熱的夜晚裡等待來看書的人。當時,武漢這座城內,卓爾是第一家24小時書店。近年,武漢24小時書店新增九丘書館、鉑仕匯城市書房,豐富了武漢的文化夜生活。
  • 京城第一家24小時書店——北京三聯韜奮書店
    北京,東城區,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2014年,北京三聯韜奮書店開始嘗試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運營模式,成為北京第一家「深夜書房」。2018年1月,三聯書店的美術館店開始整修改造。去年十二月,三聯美術館店總算重新開門,不過目前美術館店還未恢復二十四小時運營。
  • 書香西城「不打烊」 中國書店北京雁翅樓店首嘗24小時營業
    北京市民又多了一家晚上可以去的通宵營業書店——位於地安門路口南側、景觀復建的雁翅樓昨晚迎來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中國書店,這也是西城區第一家24小時書店。,也是西城區第一家24小時書店以及北京市屬第一家國有24小時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