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城市文化名片,實體書店已成為人們生活的「第三空間」,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不再是「是否還需要書店」,而是「我們需要怎樣的書店」。
重回書店,發掘城市的精神之光
今年9月上旬,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一季在北京國際圖書節期間上線,成為一輪京城文化的衝擊波,讓人們找到一種共識:書店是每個人的精神之光。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通過作家引領、書店參與和平臺互動,實現了「書店+」的跨界,突破地域、時間和行業,讓人們找到精神共鳴,重新發現書店。
該節目推出後,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同時探索出城市文旅結合的更多可能性。
節目以實體書店扶持與城市文化之間的有機聯繫為索引,結合首都文化定位、城市公共服務、城市經濟、城市文旅、全民閱讀等多種背景和角度,延伸挖掘書店價值,著重宣傳實體書店的特色和文化創新聯結,突出創新性、示範性和可複製性的內容精品。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二季於11月23日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APP、新浪讀書、喜馬拉雅、有書上線。
該節目旨在挖掘北京優質特色書店空間,立體化、沉浸式講述書店故事,讓聽眾和讀者能在一天時間,探訪不同區域的書店空間,體驗不一樣的書店之旅。
該項目是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創新北京特色實體書店體驗的全新嘗試,第二季聯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進行跨界合作,演員藍天野、濮存昕、薩日娜、王斑、劉智揚等加盟,同時,也邀請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朋朋哥哥、音樂人魏小石、國家一級演員呂仰平等嘉賓,帶領讀者在這個冬天,體驗書店的溫暖。
實體書店的發展折射出城市文化傳統與核心精神,凸顯著城市的文化魅力。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二季內容在第一季的基礎上,挖掘更多書店的價值,從散落在城市不同角落的點,串起城市的文化脈絡。
讓北京的書店成為世界的書店
在全球化勢不可擋的時代,人類擁有共同的命運和使命。我們不僅要從城市的角度看書店,也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書店。
從書店自身發展來看,如今,書店正在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從書店多元複合的經營方式,到不斷地跨界聯動,讓更多行業在書店這個場域進行交匯、碰撞和聯結。
同時,這樣的全新視野,也為讀者打開了更廣闊的世界,讓他們更深度地參與到書店的空間建設、文化建設和社群連接中,成為書店的文化元、傳播元和「自來水」,因而不斷生成更多可能性。
從城市的角度來看,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具有獨特魅力。
作為一座擁有著厚重歷史、豐富底蘊和複合型文化的城市,北京擁有多樣的書店文化空間,講述著中國故事,傳播著時代風尚,通過多媒體、多渠道和多角度的傳播,不僅能引領中國的書店發展趨勢,更讓世界真切感受和了解北京城市的文化個性與特色。
伍宇辰檸
伍宇辰檸,1999年4月1日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北京實體書店官微
如需轉載,請標註出處:奈目書店
奈目開業
541
天
聲音漫步
伍宇辰檸
遇見奈目
喜歡我,就點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