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通過古基因組學和同位素分析,確定了16世紀沉沒的葡萄牙商船上象牙的來源,重建了這些象牙所屬的大象的遺傳和生態歷史。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1533年,「仁慈耶穌」號葡萄牙商船載著金銀幣、銅和100多隻象牙等40噸貨物,在今天的納米比亞附近沉沒在非洲沿岸的印度洋中。這是南部非洲已知最早的船隻失事事件。該船的殘骸是在2008年發現的。來自納米比亞、南非、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們研究了從沉船中打撈的象牙。 象牙放在銅錠和鉛錠的下層,因此,它們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科學家從44隻象牙中提取了DNA並進行了基因組分析,從而可以確定大象的種類、地理起源以及它們棲居的場所。所有的象牙都屬於生活在西非的森林象。
對只能通過母系遺傳的線粒體DNA的進一步研究,使得確定更精確的地理起源成為可能。
科學家解釋說:「大象過著母系家庭群居生活,它們一生都棲居在在同一個地區。」
研究報告作者成功發現了被殺死大象所屬的17個家系或線粒體單倍群,其中只有4個今天還倖存於非洲。
研究的領頭人、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阿爾弗雷德•羅卡教授指出:「其它族系都消失了,因為西非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由於狩獵和棲息地破壞而失去了95%以上的大象。」
分析表明,大象在這一年內生活在森林和大草原之間的過渡帶中,並且在這些區域之間遷移,很有可能是為了尋找水。
羅卡指出:「人們此前以為,非洲森林象是在西非幾乎所有的非洲草原象滅絕後、在20世紀初期遷徙到熱帶大草原的。我們的研究顯示並不如此,因為非洲森林象早在16世紀初期就已經生活在大草原了,遠在非洲草原象被象牙商人殺光之前。」
作者認為,這些發現對於了解非洲大象棲息地的演變以及整個地區的歷史都很重要,皆因象牙是連接歐洲、非洲和亞洲的貿易的主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