濺射靶材與磁控濺渡原理

2021-01-16 真空技術與設備網

Sputter 磁控濺鍍原理


  Sputter 在辭典中意思為:(植物)濺散。此之所謂濺鍍乃指物體以離子撞擊時,被濺射飛散出。因被濺射飛散的物體附著於目標基板上而製成薄膜。在日光燈的插座附近常見的變黑現象,即為身邊最常見之例,此乃因日光燈的電極被濺射出而附著於周圍所形成。濺鍍現象,自19 世紀被發現以來,就大受歡迎,特別在放電管領域中尤為突出。近年來被應用於薄膜製作技術,收效甚佳。



薄膜製作的應用研究當初主要為Bell Lab.及Western Electric 公司,於1963 年製成全長10m 左右的連續濺鍍裝置。1966 年由IBM 公司發明高周波濺鍍技術,使得絕緣物之薄膜亦可製作。後經種種研究,至今已達「不管基板的材料為何,皆可被覆蓋任何材質之薄膜」目的境地。而若要製作薄膜,至少需要有裝置薄膜的基板及保持真空狀況的道具(內部機構)。這種道具即為製作空間,並使用真空泵將其內氣體抽出。



一、真空簡介:


所謂真空,依 JIS(日本工業標準)定義如下:較大氣壓力低的壓力氣體充滿的特定的空間狀態。真空區域大致劃分及分子運動如下:


真空單位相關知識如下:



二、Sputter(磁控濺鍍)原理:


1、Sputter 濺鍍定義


在相對穩定真空狀態下,陰陽極間產生輝光放電,極間氣體分子被離子化而產生帶電電荷,其中正離子受陰極之負電位加速運動而撞擊陰極上之靶材,將其原子等粒子濺出,此濺出之原子則沉積於陽極之基板上而形成薄膜,此物理現象即稱濺鍍。而透過激發、解離、離子化……等反應面產生的分子、原子、受激態物質、電子、正負離子、自由基、UV光(紫外光)、可見光……等物質,而這些物質混合在一起的狀態就稱之為電漿(Plasma)。下圖為Sputter 濺鍍模(類似打撞球模型):



圖一中的母球代表被電離後的氣體分子,而紅色各球則代表將被濺鍍之靶材(Si、ITO&Ti 等),圖二則代表濺鍍後被濺射出的原子、分子等的運動情形;即當被加速的離子與表面撞擊後,通過能量與動量轉移過程(如圖三),低能離子碰撞靶時,不能從固體表面直接濺射出原子,而是把動量轉移給被碰撞的原子,引起晶格點陣上原子的鏈鎖式碰撞。這種碰撞將沿著晶體點陣的各個方向進行。同時,碰撞因在原子最緊密排列的點陣方向上最為有效,結果晶體表面的原子從鄰近原子那裡得到愈來愈大的能量,如果這個能量大於原子的結合能,原子就從固體表面從各個方向濺射出來。



圖四為CPTF 之Sputter 磁控濺射設備簡要模型:電子在交互電場與磁場E×B 作用下將氣體電離後撞擊靶材表面,使靶材原子或分子等濺射出來並在管面經過吸附、凝結、表面擴散遷移、碰撞結合形成穩定晶核。然後再通過吸附使晶核長大成小島,島長大後互相聯結聚結,最後形成連續狀薄膜。


  


2、Sputter 濺鍍物理原理


2.1、Sputter 濺鍍理論根據詳解:

洛侖茲力:實驗和理論證明,在磁感強度為B 的磁場中,電荷為q、運動速度為的帶電粒子,所受的磁場力為:

此力Fm通常稱為洛倫茲力.此公式稱為洛倫茲公式。根據運動電荷在磁場中的洛倫茲力公式Fm=qv x B,洛倫茲力的大小為:Fm=|q|vbsin@ 。從公式可以看出,洛倫茲力Fm的大小不僅和q、v、B的大小有關,而且取決於和之間的夾角的正弦sin@。
當@=0或π時,v//B,Fm=0此時,運動電荷不受磁力作用。
當@=π或3π/2時,V⊥B,Fm=|q|vB 。此時,運動電荷受到最大磁力作用。洛倫茲力的方向為:服從右手螺旋法則。運動電荷帶電量的正負不同,即使在均相同的情況下,洛倫茲力的方向也不同。
當時q>0,Fm=qv x B ,即磁場力的方向服從右手螺旋法則。
當時q<0,Fm=-|q|vB,負號說明磁場力的方向在右手螺旋法則規定的反方向。
始終運動方向垂直,故洛倫茲力對運動電荷永不做功,洛倫茲力公式是安培定律的微觀形式。洛倫茲公式是洛倫茲在 20 世紀初首先根據安培定律導出的,之後從實驗上得到了驗證。對載流導體在磁場中所受的力,從微觀上看,是導體中作定向運動的電子受磁場力作用的結果。根據安培定律,和電流強度的微觀表示形式,如圖中電流元受到的安培力可改寫為:



式中 dN是電流元IdL中參與導電的運動電荷總數。

  

在磁場強度為B的磁場中,電荷為q運動速度為v的帶電粒子,所受的磁場力Fm=qv x b為此力Fm通常稱為洛倫茲力。當v不⊥b時,帶電粒子同時參與兩種運動,將在磁場中作螺旋線運動。粒子速度垂直於磁場方向的分量Vg所對應的洛倫茲分力,將使粒子繞磁場作圓周運動,迴旋半徑:



粒子速度平行於磁場方向的分量 Vx所對應的洛倫茲分力,將使粒子作勻速直線運動,兩個分運動合成為螺旋線運動。



2.2、Sputter 濺鍍物理原理:

磁控濺射的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電子在電場 E 作用下,在飛向基板過程中與氬原子發生碰撞,使其電離出Ar+和一個新的電子,電子飛向基片,Ar+在電場作用下加速飛向陰極靶,並以高能量轟擊靶表面,使靶材發生濺射。在濺射粒子中,中性的靶原子或分子則澱積在基片上形成薄膜。二次電子el 一旦離開靶面,就同時受到電場和磁場的作用。為了便於說明電子的運動情況,可以近似認為:二次電子在陰極暗區時,只受電場作用;一旦進入負輝區就只受磁場作用。於是,從靶面發出的二次電子,首先在陰極暗區受到電場加速,飛向負輝區。進入負輝區的電子具有一定速度,並且是垂直於磁力線運動的。在這種情況下,電子由於受到磁場B 洛侖茲力的作用,而繞磁力線旋轉。電子旋轉半圈之後,重新進入陰極暗區,受到電場減速。當電子接近靶面時,速度即可降到零。以後,電子又在電場的作用下,再次飛離靶面,開始一個新的運動周期。電子就這樣周而復始,跳躍式地朝著E(電場)×B(磁場)所指的方向漂移(見下圖),簡稱E×B 漂移。



電子在正交電磁場作用下的運動軌跡近似於一條擺線。若為環形磁場,則電子就以近似擺線形式在靶表面作圓周運動。二次電子在環狀磁場的控制下,運動路徑不僅很長,而且被束縛在靠近靶表面的等離子體區域內,在該區中電離出大量的Ar+離子用來轟擊靶材,從而實現了磁控濺射澱積速率高的特點。隨著碰撞次數的增加,電子e1 的能量消耗殆盡,逐步遠離靶面。並在電場E 的作用下最終沉積在基片上。由於該電子的能量很低,傳給基片的能量很小,致使基片溫升較低。另外,對於e2 類電子來說,由於磁極軸線處的電場與磁場平行,電子e2 將直接飛向基片,但是在磁極軸線處離子密度很低,所以e2 電子很少,對基片溫升作用極微。


綜上所述,磁控濺射的基本原理,就是以磁場來改變電子的運動方向,並束縛和延長電子的運動軌跡,從而提高了電子對工作氣體的電離機率和有效地利用了電子的能量。因此,使正離子對靶材轟擊所引起的靶材濺射更加有效。同時,受正交電磁場束縛的電子,又只能在其能量要耗盡時才沉積在基片上。這就是磁控濺射具有「低溫」,「高速」兩大特點的道理。具體應用於Sputter 磁控濺射中之情形如下圖所示:



相關焦點

  • 磁控濺射的工作原理
    磁控濺射磁控濺射是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的一種。一般的濺射法可被用於製備金屬、半導體、絕緣體等多材料,且具有設備簡單、易於控制、鍍膜面積大和附著力強等優點,而上世紀 70 年代發展起來的磁控濺射法更是實現了高速、低溫、低損傷。因為是在低氣壓下進行高速濺射,必須有效地提高氣體的離化率。
  • 磁控濺射的工作原理
    磁控濺射磁控濺射是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的一種。一般的濺射法可被用於製備金屬、半導體、絕緣體等多材料,且具有設備簡單、易於控制、鍍膜面積大和附著力強等優點,而上世紀 70 年代發展起來的磁控濺射法更是實現了高速、低溫、低損傷。
  • 磁控濺射鍍膜設備原理是什麼
    磁控濺射鍍膜設備的工作原理要從一開始的「濺射現象」說起。人們由起初發覺「濺射現象」發展至「濺射鍍膜」此間歷經了相當長的發展時間,濺射現象早在19世紀50年代的法拉第氣體放電實驗就已經發現了。不過當時還只將此現象作為一種避免範疇的研究,認為這種現象是有害的。
  • 資陽磁控濺射靶材厚度
    資陽磁控濺射靶材厚度濺射靶材是用濺射法沉積薄膜的原材料,主要應用於面板顯示、半導體和磁記錄薄膜太陽能領域。特別是高純度濺射靶材應用於電子元器件製造的氣相沉積工藝,是製備晶圓、面板、太陽能電池等表面電子薄膜的關鍵材料。所謂濺射,是製備薄膜材料的主要技術,也是PVD的一種。
  • 磁控濺射合金靶材上市公司
    磁控濺射合金靶材上市公司在半導體濺射靶材方面,國內與國際差距主要在濺射靶材上遊材料(超高純原材料方面)與服務於集成電路先進位程的新產品。針對以上兩大差距,UVTM有自身優勢,多年在材料研發和應用上的積累,使得UVTM在濺射靶材行業上迅速崛起:技術與工藝覆蓋從原材料提純、加工、生產製造到成品靶材的全過程,擁有垂直產業鏈;在集成電路先進位程前道工藝所需要的新材料產品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績。UVTM還提供矽材料等,矽靶材和晶圓的直徑可達18英寸。目前,矽晶圓主流尺寸為8英寸、12英寸,全球極少數企業可以做到18英寸。
  • 磁控濺射鍍膜設備原理
    1、磁控濺射:磁控濺射系統在陰極靶材的背後放置100~1000Gauss強力磁鐵,真空室充入011~10Pa
  • 三明磁控濺射靶材整套價格
    三明磁控濺射靶材整套價格中國集成電路材料現狀如何?靶材是薄膜製備的關鍵原料之一,半導體在靶材應用中約佔10%。2016年靶材市場增速達到20%,2017年-2019年仍將保持複合增速13%,到2018年全球靶材市場空間達到983億元,超越全球金屬鈷和碳酸鋰合計941億元的市場,未來潛力巨大。
  • 磁控濺射法沉積TCO薄膜的電源技術
    目前,產業界製備ITO、AZO薄膜主要是採用磁控濺射鍍膜技術[4][5]。磁控濺射技術基於等離子技術,通常是在存在高電勢差的靶(陰極)與陽極之間注入氣體(一般為Ar氣),通過等離子輝光放電實現對氣體原子的離化,電場與磁場對離子加速和變向,進而轟擊靶材表面,導致靶材原子被轟擊到空間中,濺射在一塊襯底材料上聚集形成薄膜[6]。
  • 中諾新材·陶瓷濺射靶材
    這就需要多種與薄膜材料要求相適應的陶瓷濺射靶材。ITO靶材通過磁控濺射製備導電玻璃,可用於平面顯示器、冰櫃玻璃、電子屏蔽玻璃、高層建築門窗玻璃、汽車、火車及飛機擋風玻璃等。二氧化鉿靶HfO2薄膜由於具有高介電常數、高介電強度、低介電損耗、低漏電流及良好的電容一電壓特性、良好的穩定性以及能與基體矽的牢固結合等優點,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新型絕緣介質膜。
  • 俄用磁控濺射法製造燃料電池電解質
    科技日報莫斯科12月22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科研人員首次使用磁控濺射法製造用於燃料電池的電解質,使用這種方法獲得的電解質層厚度不超過5微米,這可使發電裝置的溫度降低100℃,從而大大延長了燃料電池的使用壽命。
  • 磁控濺射鍍膜(MSP)技術與設備(圖)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磁控濺射鍍膜(MSP)是一種先進的表面裝飾鍍膜技術,膜材做成陰極圓柱磁控旋轉靶置於鍍膜室中央,通入工作氣體,在電壓(直流或脈衝)作用下產生真空輝光放電,360℃方向輻射鍍膜。
  • 合金濺射靶材龍頭企業
    合金濺射靶材龍頭企業 晶片製造設備,半導體材料對於晶片產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半導體材料可以分為晶圓材料和封裝材料,中國的半導體行業正處於成長關鍵期,材料和技術仍依賴進口,受到國際市場影響,圍繞半導體行業的焦慮在持續蔓延。2018年全球半導體規模增速達12.4%。特別是存儲器市場。增速高達61.49%。
  • 我國稀貴金屬濺射靶材製備已打破國外壟斷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云南省科技廳11月28日消息稱,雲南省貴金屬材料重點實驗室研發團隊在主任胡昌義帶領下,開展電子信息產業用稀貴金屬濺射靶材的關鍵製備技術及工程化應用研究,成功製備鎳鉑(NiPt)、鈷鉻鉑硼(CoCrPtB)等靶材和釕(Ru)、鈷鉻鉑二氧化矽(CoCrPt-SiO2
  • 江豐電子停牌籌劃重組 擬收購濺射靶材同行
    、Soleras Advanced Coatings BVBA和梭萊鍍膜工業(江陰)有限公司三家經營實體100%的股權,主要從事磁控濺射鍍膜靶材及鍍膜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升級和維護。寧波共創聯盈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夥)(簡稱「共創聯盈」)是標的公司的唯一股東。
  • 金銅合金濺射靶材型號
    金銅合金濺射靶材型號 晶片製造設備,半導體材料對於晶片產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半導體材料可以分為晶圓材料和封裝材料,中國的半導體行業正處於成長關鍵期,材料和技術仍依賴進口,受到國際市場影響,圍繞半導體行業的焦慮在持續蔓延。2018年全球半導體規模增速達12.4%。特別是存儲器市場。增速高達61.49%。
  • 濺射靶材使用指南
    第四步用高壓低水氣的氬氣衝洗靶材,以除去所有可能在濺射系統中會造成起弧的雜質微粒。三、靶材安裝靶材安裝過程中最重要的注意事項是一定要確保在靶材和濺射槍冷卻壁之間建立很好的導熱連接。如果冷卻壁的翹曲程度嚴重或背板翹曲嚴重會造成靶材安裝時發生開裂或彎曲,背靶到靶材的導熱性能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導致在濺射過程中熱量無法散發最終會造成靶材開裂或脫靶。為確保足夠的導熱性,可以在陰極冷卻壁與靶材之間加墊一層石墨紙。請注意要仔細檢查和明確所使用濺射槍冷卻壁的平整度,同時確保密封圈始終在位置上。
  • 真空鍍膜機磁控濺射方式介紹
    真空鍍膜機磁控濺射鍍膜工藝,已經涉及到各個行業。在光學行業中,很多數碼產品都是通過光學磁控濺射技術來進行鍍膜的,為其改變使用性能及用途。裝飾行業,我們身邊用的衛浴、餐具、裝飾品等產品,也有通過磁控濺射技術的鍍上一層薄薄的膜層,為其改變美觀度和性能。
  • 濺射靶材,主趨勢下潛在的材料王者
    該濺射工藝原理是利用離子源產生的離子,在真空中加速聚集成高速離子流,轟擊固體表面,離子和固體表面的原子發生動能交換,使固體表面的原子離開靶材並沉積在基材表面,從而形成納米/微米薄膜。其中被轟擊的固體就是濺射靶材,簡單來說就像是一個印刷模具,並且靶材質量好壞對薄膜性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決定了下遊半導體晶片、平板顯示器、太陽能電池等電子器件或光學元器件的質量和性能,因此濺射靶材是整個環節中的關鍵原材料。
  • 脈衝直流磁控濺射電源控制器試驗分析
    磁控濺射鍍膜機是製備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選擇性吸收塗層的關鍵設備。為進一步提高選擇性吸收塗層的性能,需要製備足夠厚度的介質層,以降低選擇性吸收塗層的反射率,增加塗層的吸收率。目前,Al-N/Al和Cu-Al/SS選擇性吸收塗層介質層主要為AlN,採用磁控濺射鍍膜技術製備選擇性吸收塗層AlN介質層的沉積速率一般為1.5nm/min左右。
  • 濺射靶材——國產替代的重中之重
    靶材,是濺射薄膜製備的源頭材料,又稱濺射靶材,特別是高純度濺射靶材應用於電子元器件製造的物理氣相沉積,它是半導體晶片製造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和材料。但是半導體領域對靶材的要求非常高,對濺射靶材的金屬材料純度、內部微觀結構等方面都設定了極其苛刻的標準,需要掌握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技術並經過長期實踐才能製成符合工藝要求的產品,因而有實力產出高純電子級靶材的企業與公司並不得多,也使得電子級靶材價格較為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