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濺射鍍膜(MSP)技術與設備(圖)

2020-12-05 慧聰網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磁控濺射鍍膜(MSP)是一種先進的表面裝飾鍍膜技術,膜材做成陰極圓柱磁控旋轉靶置於鍍膜室中央,通入工作氣體,在電壓(直流或脈衝)作用下產生真空輝光放電,360℃方向輻射鍍膜。靶材利用率高,工作溫度低,可用於金屬或非金屬(塑料、玻璃、陶瓷等)工件鍍制鋁、銅、鉻、鎳、鈦、金、銀以及不鏽鋼等薄膜,通入反應氣體可鍍多種化合物膜,鍍膜層具有均勻、緻密、附著力強、繞射性好等特點,廣泛用於家用電器、鐘錶、工藝美術、玩具、車燈反光罩以及儀器儀表等表面裝飾性鍍膜。

MSP在塑料基體上製備AI膜與著色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主要技術指標:

    處理室φ1000×1300MM

    靜真空度8×10-4Pa

    放電電源0-500V,25A,直流偏壓0-800V;

    公轉、自轉二維工件架。

相關焦點

  • 磁控濺射鍍膜設備原理是什麼
    磁控濺射鍍膜設備的工作原理要從一開始的「濺射現象」說起。人們由起初發覺「濺射現象」發展至「濺射鍍膜」此間歷經了相當長的發展時間,濺射現象早在19世紀50年代的法拉第氣體放電實驗就已經發現了。不過當時還只將此現象作為一種避免範疇的研究,認為這種現象是有害的。
  • 磁控濺射鍍膜設備原理
    濺射產額隨入射離子能量變化的簡單示意圖,簡稱濺射曲線。從該圖可以看出濺射產額隨入射離子能量的變化有如下特徵:存在一個濺射閾值,閾值能量一般為20~100 eV。當入射離子的能量小於這個閾值時,沒有原子被濺射出來。通常當入射離子的能量為1~10 keV時,濺射產額可以達到一個最大值。當入射離子的能量超過10 keV 時,濺射產額開始隨入射離子的能量增加而下降。
  • 磁控濺射法沉積TCO薄膜的電源技術
    目前,產業界製備ITO、AZO薄膜主要是採用磁控濺射鍍膜技術[4][5]。磁控濺射技術基於等離子技術,通常是在存在高電勢差的靶(陰極)與陽極之間注入氣體(一般為Ar氣),通過等離子輝光放電實現對氣體原子的離化,電場與磁場對離子加速和變向,進而轟擊靶材表面,導致靶材原子被轟擊到空間中,濺射在一塊襯底材料上聚集形成薄膜[6]。
  • 真空鍍膜機磁控濺射方式介紹
    真空鍍膜機磁控濺射鍍膜工藝,已經涉及到各個行業。在光學行業中,很多數碼產品都是通過光學磁控濺射技術來進行鍍膜的,為其改變使用性能及用途。裝飾行業,我們身邊用的衛浴、餐具、裝飾品等產品,也有通過磁控濺射技術的鍍上一層薄薄的膜層,為其改變美觀度和性能。
  • 廣東工業大學超高真空蒸發鍍及磁控濺射多室聯合鍍膜系統等設備...
    廣東金揚教育採購中心有限公司 受 廣東工業大學 的委託,於 2017年 3月 8日 就 廣東工業大學超高真空蒸發鍍及磁控濺射多室聯合鍍膜系統等設備採購項目 (重招) (招標編號: GDJY16082512HG256B)採用 公開招標 進行採購。
  • 磁控濺射的工作原理
    磁控濺射磁控濺射是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的一種。一般的濺射法可被用於製備金屬、半導體、絕緣體等多材料,且具有設備簡單、易於控制、鍍膜面積大和附著力強等優點,而上世紀 70 年代發展起來的磁控濺射法更是實現了高速、低溫、低損傷。因為是在低氣壓下進行高速濺射,必須有效地提高氣體的離化率。
  • 磁控濺射的工作原理
    磁控濺射磁控濺射是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的一種。一般的濺射法可被用於製備金屬、半導體、絕緣體等多材料,且具有設備簡單、易於控制、鍍膜面積大和附著力強等優點,而上世紀 70 年代發展起來的磁控濺射法更是實現了高速、低溫、低損傷。
  • 應用於磁控濺射鍍膜生產線的計算機監控系統的設計
    摘 要:本文介紹了一種成功應用的磁控濺射鍍膜生產線計算機監控系統的設計,重點討論了計算機監控系統的硬體配置、軟體設計、通信協議、控制過程實現以及軟體編程的控制算法。
  • 資陽磁控濺射靶材厚度
    資陽磁控濺射靶材厚度濺射靶材是用濺射法沉積薄膜的原材料,主要應用於面板顯示、半導體和磁記錄薄膜太陽能領域。特別是高純度濺射靶材應用於電子元器件製造的氣相沉積工藝,是製備晶圓、面板、太陽能電池等表面電子薄膜的關鍵材料。所謂濺射,是製備薄膜材料的主要技術,也是PVD的一種。
  • 俄用磁控濺射法製造燃料電池電解質
    科技日報莫斯科12月22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科研人員首次使用磁控濺射法製造用於燃料電池的電解質,使用這種方法獲得的電解質層厚度不超過5微米,這可使發電裝置的溫度降低100℃,從而大大延長了燃料電池的使用壽命。
  • 脈衝直流磁控濺射電源控制器試驗分析
    磁控濺射鍍膜機是製備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選擇性吸收塗層的關鍵設備。為進一步提高選擇性吸收塗層的性能,需要製備足夠厚度的介質層,以降低選擇性吸收塗層的反射率,增加塗層的吸收率。目前,Al-N/Al和Cu-Al/SS選擇性吸收塗層介質層主要為AlN,採用磁控濺射鍍膜技術製備選擇性吸收塗層AlN介質層的沉積速率一般為1.5nm/min左右。
  • PVD鍍膜工藝技術
    物理氣相沉積的主要方法有,真空蒸鍍、濺射鍍膜、電弧等離子體鍍、離子鍍膜,及分子束外延等。發展到目前,物理氣相沉積技術不僅可沉積金屬膜、合金膜、還可以沉積化合物、陶瓷、半導體、聚合物膜等。二、磁控濺射鍍膜磁控濺射是70年代在陰極濺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濺射鍍膜法,由於它有效地克服了陰極濺射速率低和電子使基片溫度升高的致命弱點,因此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濺射機理入射離子轟擊靶面時,將其部分能量傳輸給表層晶格原子,引起靶材中原子的運動。
  • 電鍍小百科:濺射鍍膜介紹及其工藝原理
    慧聰表面處理網:濺射鍍膜用高能粒子轟擊固體表面時能使固體表面的粒子獲得能量並逸出表面,沉積在基片上。濺射現象於1870年開始用於鍍膜技術,1930年以後由於提高了沉積速率而逐漸用於工業生產。     通常將欲沉積的材料製成板材──靶,固定在陰極上。
  • 磁控濺射合金靶材上市公司
    磁控濺射合金靶材上市公司在半導體濺射靶材方面,國內與國際差距主要在濺射靶材上遊材料(超高純原材料方面)與服務於集成電路先進位程的新產品。針對以上兩大差距,UVTM有自身優勢,多年在材料研發和應用上的積累,使得UVTM在濺射靶材行業上迅速崛起:技術與工藝覆蓋從原材料提純、加工、生產製造到成品靶材的全過程,擁有垂直產業鏈;在集成電路先進位程前道工藝所需要的新材料產品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績。UVTM還提供矽材料等,矽靶材和晶圓的直徑可達18英寸。目前,矽晶圓主流尺寸為8英寸、12英寸,全球極少數企業可以做到18英寸。
  • 濺射靶材與磁控濺渡原理
    Sputter 磁控濺鍍原理  Sputter 在辭典中意思為:(植物)濺散。此之所謂濺鍍乃指物體以離子撞擊時,被濺射飛散出。因被濺射飛散的物體附著於目標基板上而製成薄膜。在日光燈的插座附近常見的變黑現象,即為身邊最常見之例,此乃因日光燈的電極被濺射出而附著於周圍所形成。
  • PVD鍍膜蒸發鍍與濺射鍍工藝與區別解讀
    打開APP PVD鍍膜蒸發鍍與濺射鍍工藝與區別解讀 發表於 2017-12-05 08:59:30 在手機蓋板領域,PVD鍍膜裝飾工藝的應用越來越廣,無論在金屬、玻璃、陶瓷及複合材料後蓋上,都需要PVD鍍膜,來提升手機蓋板的顏值及逼格,那麼如何通過鍍膜來提升產品的靚麗與品位呢?
  • 鍍膜玻璃的技術工藝及產品性能比較
    鍍膜玻璃的生產工藝有:蒸髮式鍍膜、溶膠凝膠式鍍膜、在線噴塗熱分解式鍍膜、真空陰極磁控濺射鍍膜等工藝方法。但目前,國內外用於商業化生成大面積(7㎡ 以上)鍍膜玻璃的工藝方法,首推真空陰極磁控濺射鍍膜和在線噴塗熱分解式鍍膜,其中採用真空陰極磁控濺射鍍膜工藝生產的熱反射鍍膜玻璃時目前國際上生產大面積鍍膜玻璃的最先進的工藝方法。
  • 三明磁控濺射靶材整套價格
    三明磁控濺射靶材整套價格中國集成電路材料現狀如何?靶材是薄膜製備的關鍵原料之一,半導體在靶材應用中約佔10%。2016年靶材市場增速達到20%,2017年-2019年仍將保持複合增速13%,到2018年全球靶材市場空間達到983億元,超越全球金屬鈷和碳酸鋰合計941億元的市場,未來潛力巨大。
  • ...雷諾真空技術有限公司的業務定位於中高端半導體工藝和真空鍍膜...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15日訊,有投資者向新萊應材提問, 董秘好,請介紹一下公司控股子公司雷諾真空技術有限公司與中科儀的異同點,謝謝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蚌埠雷諾真空技術有限公司的業務定位於中高端半導體工藝和真空鍍膜設備的設計、加工製造、工藝開發以及系統集成。
  • 建築鍍膜玻璃的分類
    鍍膜玻璃(Reflectiveglass)也稱反射玻璃。鍍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塗鍍一層或多層金屬、合金或金屬化合物薄膜,以改變玻璃的光學性能,滿足某種特定要求。鍍膜玻璃按產品的不同特性,可分為以下幾類:熱反射玻璃、低輻射玻璃(Low-E)、導電膜玻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