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英制度量衡是世界上最差的度量衡系統

2020-12-06 WTT資訊

全世界除了美國、緬甸和利比亞3個國家官方使用英制度量衡系統外,大多數國家都使用公制度量衡。

儘管本文作者身處美國,每天都需要在英制度量衡和公制度量衡之間進行不停切換,早已習慣了兩種度量衡,但是比較下來還是覺得公制度量衡更具有優勢,畢竟不是每個人都了解在英制度量衡單位中還有1 shatments。

不過美國人卻不願改變長久使用的英制度量衡單位。

上面視頻中的很多英制度量衡單位在日常生活已被淘汰了,但可以看出英制度量衡體系中的荒謬之處。美國政府也曾想要改變官方的度量衡體系,無奈都沒有成功。

1960年,全美度量衡協會(NCWM)針對英制單位英寸和磅和公制單位米和千克,確定了兩者間的換算關係,因此可以說現代的英制度量衡體系是公制度量衡系統的一種,如果公制度量衡單位米的定義發生改變,那麼相對的現代的英制度量衡單位英寸和英尺也會發生改變。

日常生活中兩種不同度量衡單位的換算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發生,美國的技術論壇上通常需要同時標註上兩種度量衡單位,如果只有一種度量衡單位,很可能會導致建築物在建造過程中出現重大的結構問題。

相關焦點

  • 談談美國(英制)度量衡
    歸根究底,還是不同的度量很惹得禍。這不免讓筆者想到了我國古代戰國時期,各個國家使用不同的度量衡,大大阻礙了各國的交流。因此,從促進文化與商業交流的角度,了解另一個國家的度量衡還是重要的。      總體來說,當今世界主流度量衡單位大致分為兩大正營。
  • 美國人堅持使用英制度量衡,造就了多少不便?
    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這一點毫無疑問。而這個國家在許多方面都達到了世界之最,全球第一,包括科技、軍事等等領域。但是有一點很奇怪的是,這個眾多方面都強大無比的國家,卻一直沿用古老的英制單位,與這個瞬息萬變而又處處相連的世界格格不入。關於度量衡的單位,這世界估計只剩下兩種,公制和英制。
  • 度量衡單位換算器 v1.8
    度量衡單位換算器介紹  全功能度量衡單位換算器  目前最齊全好用的單位轉換應用,超過53種分類,1025種單位換算,公制、英制、美制單位全面囊括。從iTunes下載度量衡單位換算器高速下載  度量衡單位換算器相關參數  價格
  • 歐盟「統一」度量衡 「千米」難壓「英裡」
    新華網布魯塞爾9月15日電(記者尚軍)步行一英裡,找個酒吧喝上一品脫啤酒。在米制流行的今天,英國人卻為自己爭取到一項權利,那就是繼續使用繁瑣的英制度量衡。  根據歐盟委員會11日作出的一項建議,歐盟將允許英國和愛爾蘭在有限範圍內無限期使用品脫、英裡、盎司等英制度量單位,以尊重這兩個成員國的文化傳統。
  • 《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聚焦世界現代化的度量衡
    何傳啟表示,世界現代化的度量衡的提出和建立,標誌著現代化科學走向成熟,現代化研究從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從闡釋性描述走向規範化和標準化分析;世界現代化的度量衡是現代化進程的度量衡,也是現代化領域的一種計量和標準體系。 何傳啟介紹說,《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聚焦世界現代化的度量衡,主要包括五項內容: 一是現代化進程的度量衡研究。
  • 香港度量衡,你了解多少?
    南都訊 記者王睦廣 發自香港 在香港,購買參茸海味和藥材時1兩約等於37.8克,購買飾金時1兩卻又等於37.429克,香港和內地在度量衡的使用問題上存在著一定差異,你又了解多少呢?
  • 知道古代度量衡是怎麼來的嗎?
    度量衡傳說來自於大禹治水時,《史記》記載大禹當時「左準繩,右規矩」以勘探山河形勢。不過以考古證據來說,中國最早出現度量衡得到了商朝。出土的牙尺換算成今天為15.8釐米。大禹治水可見在早期的行政管理中人們已經認識到使用標準度量衡來進行諸如劃分土地、徵收賦稅等等日常活動的便捷。那麼寸尺、斤兩又是怎麼來的?《漢書·律曆志》就明確記載每種單位的定義。
  • 從公制戰勝英制市制,聊聊怎樣給孩子進行度量衡測量的啟蒙?
    不僅僅是英制,我們的傳統市制很多也不是十進位,最簡單的就是半斤八兩的典故。那為什麼會有這麼複雜的換算關係呢?這要從傳統度量單位的起源說起。人類最基本的測量工具是什麼?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統一度量衡的壓力一直很大。
  • 訪談︱趙曉軍:中國古代度量衡為何沒有衍生出西方的公平觀念
    度量衡的統一,保證了國家政令的暢通,經濟生產的穩定,商品交換的通暢,賦稅徵收的統一,以及思想文化的穩定傳承等等。這對維護中華大一統,保證中華文明的延續傳承,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所以說它的作用一點也不亞於統一貨幣。澎湃新聞:考古發現的很多度量衡都刻有秦始皇的詔書,為什麼將詔書刻在其上?這些度量衡的流通與使用情況是什麼樣的?
  • 來了解一下美國人自成一套的度量衡吧
    當你查看自釀啤酒的英文資料或者配方的時候,有時會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計算單位,例如fl.oz,barrel,°F,Tbsp,pts,更多的時候是我們不習慣的英制美制單位。本文就為釀友們總結一些自釀啤酒常用的計算單位以及單位間的換算。
  • 一張紙建起醫療「度量衡」
    一方面,廣州建立起醫療服務「度量衡」標準,共有3125個病種次均費用顯著下降,部分病種治療費用下降近3000元;另一方面,「大數據+監管」助力每一分「救命錢」都花在刀刃上,3月,廣州醫保發現2019年度不規範病例或違規病例不合理費用約1.4億元。
  • 明明「斤」是我國傳統的度量衡,為何現在一斤剛好500克?
    1911年之前一直到清朝,中國還是封建王朝統治;1911年之後,中國封建社會結束,雖然辛亥革命並不是完全成功的革命,但至少明面上,中國還是和世界接軌了。這其中有一個很大的轉變就是中國官方開始在曆法和度量衡上面,開始採用國際通用標準。
  • 光速和度量衡單位,誰定義誰?答案藏在度量單位的發展史中
    最開始,一英裡粗略表示為羅馬軍隊進軍一千步的距離。(「milia」在拉丁語中表示「千」)英國人在中世紀後期發展了一套度量標準體系,確定了幾種度量單位例如大麥長度,英寸,手長,腳長,英尋,杆長,費隆,英裡等之間的換算關係。所有的度量單位都被定在單獨的一個標準碼內,一根按照此標準製作的長棍被存放在倫敦塔內。
  • 老汪:生命的度量衡是什麼
    回顧歷史,人體解剖學是在釐米、毫米的尺度下認知生命;指導病理檢查的人體組織學和細胞學,是在毫米、微米的水平上認知生命;通過CT、核磁共振、超聲等醫療影像手段,看起來像是拿到了大場景的完整圖譜,但從解析度上看又是不夠的。通過顯微鏡呢?雖然解析度提高了,可以觀察到微米尺度的微觀世界,可以看清楚細胞、生物大分子,但對生命的認知而言,場景卻不夠大,無法看清生命的全貌。
  • 一組圖還原古今度量衡差異
    然而在大家接觸歷史的過程中,受影視劇的影響,對歷史上度量單位的感知常常來源於影視演員與道具,譬如觀眾們對關羽的身高認知,幾乎源於演員陸樹銘的影視形象;而在史料文字記載中傳達的度量單位又不十分直觀,譬如古文中的七尺男兒具體是怎樣的一副身材?仍停留在字面意思上。
  • 從古人的飯量看度量衡
    度量衡制度是古今都不可缺少的,度量衡指的是計量長短、容積、輕重的統稱。「度」是計量長短,「量」是計量容積,「衡」是計量輕重。度量衡的制度一直都在變動之中,直到今天才穩定下來。說到這古人的飯量,古今度量衡之間的差別便十分形象了。
  • 2019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試題及答案:度量衡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9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試題及答案:度量衡 2019-05-27 16:44 來源
  • 百度計算器和度量衡轉換怎麼用
    在百度的搜索框中,您也可以做度量衡轉換。格式如下:  換算數量換算前單位=?換算後單位例如:  -5攝氏度=?華氏度公司簡介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最大的中文網站。2000年1月創立於北京中關村。
  • 提起度量衡只知秦統一?朱熹曾這麼評價衡器,今最小秤可稱病毒重量
    2500年前,我國已有「度量衡」的描述。一斤十六兩的秦朝衡制,沿用了2000年。成書距今約2500年的《論語》《禮記》等,都已對「度量衡」有了描述。《禮記·雜記下》中說:「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有「幣錦二兩」「百兩一布」的記載。
  • 中國古代度量衡單位換算和來歷都在這兒了
    中國古代度量衡名稱多,早期制式多樣,後期又有幾次改制,是個挺複雜的體系,但是追根溯源,都跟兩樣東西有關:一個是農業,另一個竟然是樂器。首先說,度量衡是說了三個東西:度:長度的標準量:體積標準衡:重量標準理工男一看,馬上就不幹了----體積不就是長度的衍生嘛,這不科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