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德納獎、哥德爾獎公布!阿里達摩院、以色列科學家獲獎

2021-01-14 新智元

新智元報導

來源:acm.org

編輯:肖琴

【新智元導讀】今天,ACM官方公布了2019年高德納獎和哥德爾獎的得主,分別表彰Avi Wigderson對計算隨機性的革命性理解和Irit Dinur對PCP定理的基礎性工作。高德納獎和哥德爾獎是理論計算機科學界兩大極富盛譽的獎項。

ACM算法與計算理論興趣組(SIGACT)今天宣布,2019年高德納獎授予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Avi Wigderson,哥德爾獎授予以色列威茨曼研究所的Irit Dinur教授。Wigderson和Dinur將在第51屆計算理論年會(STOC 2019)上正式獲獎。

高德納獎(Donald E. Knuth Prize)

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Avi Wigderson教授獲得2019年高德納獎,表彰他在隨機計算、密碼學、電路複雜度、證明複雜度、並行計算等計算機科學基礎領域做出的基礎性和持久的貢獻,以及對基本圖形屬性理解的貢獻。

Avi Wigderson

在一系列研究成果中,Wigderson證明,在人們普遍認可的計算假設下,每個概率多項式時間算法都可以完全去隨機化(derandomized)。換句話說,多項式時間計算不需要隨機性。在密碼學領域,Wigderson與人合著了兩篇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論文,論證了如何在不誠實的參與者面前安全地計算任何函數。他也是一個團隊的一員,這個團隊展示了所有短證明問題(NP中的所有問題)實際上都有零知識證明:即證明只產生其有效性的證據,一個中心密碼結構。

Wigderson於1983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客座助理教授,在IBM擔任訪問科學家,並在伯克利的數學科學研究所(MSRI)擔任研究員,1986年加入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擔任教員。自1999年以來,Wigderson一直是高等研究院數學學院的教授。Wigderson還在2009年獲得哥德爾獎(Godel Prize),獲獎原因是他與Omer Reingold和Salil Vadhan合作的工作,並在1994年獲得了內萬林納獎(Nevanlinna Prize)。

Avi Wigderson還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學術委員會的十位頂尖科學家之一。

高德納獎旨在表彰個人對計算機科學基礎的傑出貢獻,以及他們在該領域長期的整體影響。高德納獎的命名取自史丹福大學的高德納 (Donald Knuth),他被稱為 「算法分析之父」。該獎項由 ACM 算法與計算理論特別興趣組 (SIGACT) 和 IEEE 計算機學會計算數學基礎技術委員會 (TCMF) 聯合頒發。

哥德爾獎(Gdel Prize)

2019年哥德爾獎授予以色列威茨曼研究所的Irit Dinur教授,表彰她在「The PCP Theorem by Gap Amplification 」論文中證明了PCP定理。

Irit Dinur

PCP定理是計算理論中最具影響力的結果之一,對研究近似問題的固有難度和概率證明系統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Dinur的論文提供了PCP定理的另一種證明,它與原來的證明有本質的不同。她的新證明比原來的證明簡單得多,使其在複雜性課程中的演示成為一項可行的任務。此外,該證明顯著改進了所得PCP的重要參數,對本地可測試代碼產生了相同的改進,並激發了包括實際應用在內的許多研究。為如此重要的結果提供另一種證明是一項重大成就,特別是該證明解決了許多研究人員感到困惑的問題,並解決了該領域的一個中心開放問題。

Dinur在特拉維夫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她先後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NEC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職,之後加入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擔任計算機科學教授。Dinur還獲得了Anna and Lajos Erds Prize數學獎(2012年)和布魯諾紀念獎(2007)。

哥德爾獎表彰對數學邏輯和計算機科學基礎的重大貢獻。該獎項以1906年出生在奧匈帝國(現捷克共和國)的庫爾特·哥德爾(Kurt Gdel)命名。哥德爾的工作對20世紀的科學和哲學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哥德爾獎由ACM SIGACT和歐洲理論計算機科學協會(EATCS)聯合頒發。

原文:

https://www.acm.org/media-center/2019/june/sigact-knuth-goedel-prizes

相關焦點

  • 美國重量級科學家,投身於我國阿里達摩院,舉家搬遷至中國?
    前不久,美國重量級科學家就舉家來到中國。這位科學家就是馬裡奧·賽格德,他原本是匈牙利人,後來來到美國求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加入美國,專心研究計算機領域。在美國科研期間,馬裡奧·賽格德獲得了多次「哥德爾獎」,在計算機領域算是泰山級的人物。這位科學家的加入能為我國量子計算機的建設添磚加瓦。此次馬裡奧·賽格德受到阿里邀請,加入了阿里達摩院,就是看中了我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阿里達摩院匯聚的科學家,他在那裡一定會有更多成果問世。
  • 美國「國寶級」科學家:加入阿里達摩院,拖家帶口到我國做科研
    例如美國「國寶級」的科學家的他,加入了阿里達摩,那可是拖家帶口來中國做科研,這樣的現象真的讓我國大長臉面。 一、人才的流失 其實說起到這個事情,就不得不說到曾經我們遇到的尷尬。
  • 美國「國寶級」科學家:加入阿里達摩院,拖家帶口到我國做科研
    例如美國「國寶級」的科學家的他,加入了阿里達摩,那可是拖家帶口來中國做科研,這樣的現象真的讓我國大長臉面除此以外,馬裡奧點·賽格德教授還在2001年和2005年憑藉著自己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研究成果,居然獲得了兩次哥德爾獎。
  • 獨家| 阿里達摩院大牛任小楓離任:一波三折轉入高德地圖
    機器之心消息,經機器之心聯繫多方知情人士確認,阿里達摩院前視覺實驗室負責人任小楓已經離開阿里達摩院,轉入高德地圖,擔任高德地圖首席科學家。2014 年,高德被阿里全資收購,現作為阿里巴巴的全資子公司。目前,阿里達摩院官網仍顯示任小楓為其機器實驗室負責人。
  • 劍來:阿里達摩院外傳
    2019年9月10日,阿里20周年慶,馬雲如期卸任。15天後,杭州雲棲大會,阿里放了兩顆大衛星:發布第一顆晶片含光800,號稱全球最強:公布AI使用數據,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人工智慧公司。很多人不信,或很難相信。阿里不就是一家無遠弗屆的電商公司嘛,外加掃一掃的支付寶。驟然亮出家底,卻是技術巨人。
  • 機翻領域競爭激烈 臉書AI翻譯主管加盟阿里達摩院
    5月21日,阿里巴巴宣布,Facebook(臉書)應用機器學習部AI翻譯團隊主管黃非博士入職阿里巴巴達摩院。在達摩院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黃非和同事推動人工智慧(AI)翻譯在新零售、跨境電商、視頻等領域的實時翻譯應用。
  • 31歲清華博導獲獎百萬自嘲,「曾長發飄飄,今鬍子比頭髮長」
    2020年,他與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里達摩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共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其中每人100萬元。除此之外,他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
  • 繼施堯耘之後,又一量子計算大牛入職阿里巴巴達摩院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消息,兩次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Gdel Prize)得主、匈牙利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Mario Szegedy)入職阿里巴巴達摩院,進駐位於西雅圖的阿里雲量子實驗室 (AQL)。
  • 阿里達摩院又新出了哪些「黑科技」?
    阿里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介紹,主流的多源融合定位技術分為鬆耦合和緊耦合兩類,前者對傳感器數據的處理結果進行融合;後者先對傳感器原始數據作融合,再進行集中式計算,效果更好,難度也更高。此次迭代,阿里達摩院正是採用了緊耦合算法,該算法首先對傳感器原始數據作融合,再進行集中式計算,實現了GPS、慣導、輪速、相機、雷射雷達等多模態傳感器的融合,用低精度的傳感器實現了釐米級定位。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沒有GPS信號的隧道、地庫等場所,該定位系統也能正常運行。
  • 2020年「邵逸夫獎」獲獎名單公布 6位科學家獲獎
    【解說】5月21日,邵逸夫獎理事會在香港公布2020年度「邵逸夫獎」獲獎名單,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和以色列的6名科學家獲得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獎,每項獎金為120萬美元。邵逸夫獎理事會主席楊綱凱宣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儀式延期到2021年舉行,具體日期另行通知。
  • 阿里達摩院實習生立功!何愷明Mask R-CNN精度提升,一半輸入數據量...
    這就是阿里達摩院提出的提出的圖像分析新方法:「頻域學習」(Learn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核心要義,是省略圖像壓縮/解壓縮中計算量最大的步驟,直接利用頻域特徵來進行圖像推理,減少系統中模塊之間的數據傳輸量,從而提升系統性能。
  • 阿里達摩院科學家,3年造出小蠻驢!量產物流機器人,全自動駕駛
    雷剛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沒想到,這就是阿里達摩院最前沿的AI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集大成者。取名小蠻驢,四輪構造,外形酷萌、靈活身手還能穿梭在各種末端道路場景中完成送貨。阿里方面解釋,驢作為中國人過去最常用的勞動力,是幫助人代步、趕集、載貨的生產力工具。而「小蠻驢」定位就是是數字原生時代的趕集工具。
  • 2019諾貝爾獎獲得者公布時間表 2019諾貝爾有中國人獲獎嗎?2019...
    10月7日,2019年度諾貝爾獎名單正式發布,2019諾貝爾獎獲得者公布時間表。2019年度諾貝爾獎本周六大獎項將陸續揭曉。這次諾貝爾會有中國人獲獎嗎?一起來看看。
  • 2020年阿里達摩院青橙獎出爐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梁文華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
  • 阿里達摩院發布十大科技趨勢:模塊化讓造芯像搭積木一樣簡單
    剛剛,阿里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涵蓋人工智慧、晶片製造、量子計算、工業網際網路、機器協作、區塊鏈、隱私保護、雲計算等多個領域,勾勒新一年科技走向。快速概覽如下:1、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2、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3、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4、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5、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6、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7、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8、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9、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10、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阿里達摩院說,他們結合自身實踐與外腦助力,80多位專家參與
  • 阿里達摩院、之江實驗室又新出了哪些「黑科技」?
    近日阿里達摩院自研高精定位系統完成了最新一次迭代基於多傳感器融合的緊耦合算法實現了不依賴GPS信號的釐米級定位這是阿里巴巴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的又一新突破定位是自動駕駛系統的核心功能之一,自動駕駛車輛通常藉助
  • 浙大29歲硬核女博導 獲達摩院青橙獎100萬
    22歲,被先後誕生過29個諾貝爾獎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錄取;28歲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度「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成為中國區得主。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
  • 阿里達摩院專家解密:AI算法將肺炎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縮短至半小時的...
    雷鋒網了解到,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線自動化的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利用阿里達摩院研發的AI算法,可將原來數小時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縮短至半小時,大幅縮短確診時間,並能精準檢測出病毒的變異情況。達摩院算法專家顧斐博士表示,目前醫院普遍採用核酸檢測方法,只能檢測到病毒基因的局部。一旦病毒發生變異,就可能出現漏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