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是因為心裡原因造成的,我們經常說哪個人心理素質不行!人的心理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在面臨突發事件或者感覺自己無法掌控的狀態時,所呈現的狀態!通俗的講,就是這個人緊張了!
如果你和一個朋友聊天,因為你們的關注很密切!或者說你知道和他聊天你不會遇到反駁或者一些突發的壓力,那麼你的談話會很順暢,相反,如果你和一個處處找你毛病的人聊天!你就會很緊張,因為你的心裡首先會築起一道防禦,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所以你就出現了一個狀況!你緊張了!
緊張,這個任何人都會緊張,我相信很多久經沙場的老手他們也會有緊張的情況,這個我們不可能真正解除的,只能緩解,上場之前對講稿做好充分的準備,讓心理上有一個準備,平時可以閉上眼睛想一想自己站在臺上的情景給自己設計一下整個流程,然後就是上臺之前記得多深呼吸幾次。
我一般會對自己整個演講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脈絡,做好思維導圖,到了臺上即使你不記得下一句要說什麼,但是有一個清晰的導圖指引,臨場發揮也不至於會太差,也不會跑偏,我就是這樣子做的。
一個善於在大庭廣眾下公開發言的人有著二種必備的素質,一是說話有感染力,另一個是與臺下觀眾有交流有共鳴。如果只顧著自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從來不顧臺下的觀眾或聽眾,那麼真的是「雞同鴨講」。歸根結底,還是懼怕和焦慮。作為公開發言的人,眼光與觀眾有交流,那個觀眾就可能與演講者產生共鳴,甚至會產生崇敬之心。反過來,觀眾的熱情參與和鼓勵,也是幫助演講者克服緊張發揮自己正常水平的支持和動力。
極端恐懼會讓你做不成任何事情。一個內心充滿恐懼的人是無法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展現出自己的風採的。任何一個處於高位的人,都無法避免地會有無數次的公開交流和講話,所以,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首先就要丟掉恐懼,冷靜而自信地講話。
自我暗示法雖然很簡單,但運用得當,確實有效。
缺乏鍛鍊。也就是這種發言環境的鍛鍊。
主動尋找鍛鍊機會。鍛鍊多了,環境熟悉了,自然就克服了恐懼心理,也就慢慢培養起「常態」思維和習慣。
善於尋找自己的閃光點。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勢,要克服自卑,就要首先善於自我欣賞。有了信心,就邁出第一步了!